养生健康

出血热发热时的中医药浴保健疗法

出血热发热时的中医药浴保健疗法

出血热初期症状和感冒相似,发热、头痛、眼眶痛及全身酸痛是常见症状。其中,出血热发热期体温越高,症状相对较重。中医认为此时为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中医药浴保健疗法可有效调节脏腑气机,减轻发热表现,本文为您介绍主要方法。

中医药浴保健疗法一:

取位:全身

操作方法:取葱白10克、麻黄15克、白芷10克、藁本10克、蛇床子15克,水煎汤浴身,每天2-3次。

中医药浴保健疗法二:

取位:全身

操作方法:用李子叶(切碎)250克,加水煎汤,浴身,每天2-3次。

温馨提示:出血热患者药浴后的物品要及时消毒处理,患者之间不可同时同地进行共浴,使用上方治疗时必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施治下配合中医中药治疗,纯中药制剂,疗效显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天天流鼻血可能是怎么回事

在每年的春末、夏初、秋初都是鼻出血的高发季节。当你有偶尔的鼻出血的症状,可以考虑你是由于上火所导致的,但是如果是长期的鼻出血,那么首先你就得考虑你是否得了一些疾病,而往往导致鼻出血最直接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我们鼻部的一些疾病,所以不能盲目的认为鼻出血就是单纯的上火。

天天流鼻血是怎么回事?通常诱发鼻出血的因素有这样几种:

1、气候干燥。鼻粘膜是喜湿润,忌干燥的,无论是在秋高气爽的季节,还是在寒冷腊月的季节,只要室内外气候干燥,就容易发生鼻子出血现象。

2、发热。发热时心率加快,血液流速快,小血管处于扩张,加上发热时进水量少,出汗多,在口干舌燥的情况下,容易使鼻子出血。

3、孕妇容易鼻出血。孕妇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孕激素使得血管扩张充血。同时,孕妇的血容量比非孕期增高,而人的鼻腔黏膜血管比较丰富,血管壁比较薄,所以容易破裂引起鼻出血。尤其是当孕妇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起床后,体位发生变化或擤鼻涕时,就更可能容易引起鼻出血。

4、外伤。用手挖鼻孔损伤鼻粘膜导致血管破裂;鼻部外伤中如跌伤、碰伤;鼻腔中有异物;或者有时因咳嗽、打喷嚏,用力擤鼻涕等外力,都可能损伤鼻粘膜引起鼻子出血。因此,应针对诱发原因来预防鼻子出血。

医院独创的“三法合一疗法”以二十三味中药以其独特配方,加减配伍,针对病机病理辨证论治,宣扬肺气,益气健脾,化瘀通窍。以中医辩证施治为依据,因病、因人、因时施药。用药安全,避免西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人体不会对药物产生任何依赖,发生停药即复发现象。经数十年患者临床验证,有效治愈率高达98.33%,愈后不复发,适用于各种原因鼻出血治疗。

中医药浴能治疗白癜风吗

药浴疗法以其安全无毒副作用和独特的疗效倍受青睐。 中医药浴治疗白斑病效果显著,而且度患者的好处也比较多。一可以清洁皮 肤,二可以使患者的皮肤状态有所改善。使用药浴的方法对白斑病迚行治疗这样 可以使药物渗透皮肤内部,有效的缓解皮肤状态。中医药浴治疗白癜风的作用原理为:通过浸浴 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使浴液中的药物经皮肤吸收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沐浴方 法。如用当归、白矾、连翘、白芷、防风、紫花地丁、土茯苓各15克,地骨皮、 荆芥、杏仁、薄荷各10克,共煎取汁,趁热熏洗患处,每日2次,据称治疗白斑病有一定疗效。中医药浴疗法功效:药浴疗法给药途径独特,药液中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脂腺、汗腺、毛孔等部位 吸收迚入人体,发挥作用,一方面起效迅速,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迚入血液循环直 达脏腑,可治疗根本。另一方面避免了口服药物对口腔粘膜、消化道及胃肠的刺激,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且药浴疗法简便易行,丌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 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迚血液循环,兼有预防疾病、健身美肤的作用。中医药浴疗白斑病应该注意:药浴用药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各有讲究。不同的药浴种类作用和适用范围不同。中草药浴具有温通经络、畅达气血、祛风止痒、疏通汗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作用的中草药进行沐浴。

出血热的典型症状

1.发热:这是出血热最基本的症状,不同的出血热,发热持续的时间和热型不完全相同,以蚊为媒介的出血热多为双峰热,各种症状随第二次发热而加剧,流行性出血热和新疆出血热,则多为持续热。

2.出血及发疹:各种出血热均有出血,发疹现象,但出血,发疹的部位,时间和程度各不相同,轻者仅有少数出血点及皮疹,重者可发生胃肠道,呼吸道或泌尿生殖系统大出血,现将我国及其他地区所见到的出血热疾病出血发疹情况简述如下:

(1)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病1~5天的发热期,呈急性病容,面,颊及上胸部充血,潮红,眼结膜充血,如酒醉貌,皮肤黏膜可见细小出血点,常分布于上腭,眼结膜,腋下及腋前后,呈簇集性分布或条状排列,部分病人在穿刺和压迫部位可见瘀斑,咽部多充血,结膜囊显着水肿,95%以上病人束臂试验阳性,到发病5~8天的低血压期各种症状加剧,此时充血现象消退,而出血现象加重,皮肤黏膜出血点增多,可融合成瘀斑,同时可伴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进入少尿期(多在病后第8~12天)时,出血现象更为显着,压迫部皮肤可见大片瘀斑,并可发生腔道大出血,如咯血,呕血,便血,鼻出血等。

(2)登革出血热:登革病毒可引起无出血倾向的登革热,但近20年来,在东南亚地区的登革热,常伴有严重的出血和休克的重症流行,称为“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有高热,肝脾肿大,休克和出血现象,多数病人在四肢,面部,腋下和软腭见有散在性瘀点,有时融合成瘀斑,此外,尚可发生红斑,斑丘疹及风团样皮疹,有些病人可发生鼻血,牙龈出血,胃肠出血和血尿等。

(3)新疆出血热:病人发热时伴有面颈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在胸,背,腋下,面部,颈部及四肢有瘀点及瘀斑,在腋下多呈条索状排列,出血点是上身多,下身少,眼,软腭及齿龈亦有瘀点,注射部位可见血肿及瘀斑,眼球结膜有水肿。

(4)远东出血热(far eastern hemorrhagic fever):本病由虫媒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为啮齿动物,主要流行于美洲及朝鲜,突然发病,初起有发热,头痛,腰痛等全身症状,在结膜和皮肤(尤其是腋部)出现瘀点。

(5)阿根廷出血热(Argentinian hemorrhagic fever):本病由虫媒病毒的Junin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为螨,有发热,头痛,腰痛,齿龈及鼻出血等。

(6)玻利维亚出血热(Belivian hemorrhagic fever):本病系由虫媒病毒的Machup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是啮齿动物,初起有发热,头痛,关节痛和肌肉痛,部分病人皮肤感觉过敏,即使受光线照射后也能使皮肤产生疼痛,有明显结膜炎,眼眶周围水肿,但皮肤黏膜无瘀点,可有胃肠道出血,恢复期可发生弥漫性脱发。

3.低血压休克:各种出血热均可发生休克,但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有很大的差异,流行性出血热休克发生最多而且严重。

4.肾功能衰竭:以流行性出血热的肾损害最为严重,其他出血热也可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但多轻微,仅表现为轻到中度的蛋白尿。

足浴的保健原理

足浴保健疗法是足疗诸法中的一种,是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汽和药液薰洗

足浴 的治疗作用,起到疏通奉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从而达到增强心脑血管机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足浴保健疗法又分为普通热水足浴疗法和足药浴疗法。普通热水足浴疗法是指通过水的温热和机械作用,刺激足部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改善新陈代谢,进而起到防病及自我保健的效果。足药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1]

代医学研究证明,88%患疾病的人与血液不畅有关,比方说血液粘度过大,就可能造成血流不畅,血流不畅就导致滞泻,细胞营养供不上,就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如老年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硬化、各种溃疡等,足部有六十多个穴位和人体相连,通过对足部的刺激到对全身的机理作用,增加新陈代谢,促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改善以上的不足,减少疾病的发生,起到保健的作用。

脚部是人体经络汇聚的地方之一,人体各器官均在脚部有特定的反射区,足部反射按摩疗法是中华医学的宝贵遗产,有着3000多年的传统历史,它通过刺激人体各器官在双足中相对应的穴位,产生神经反射,激活感应器官的功能,增强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失调、平衡血压、对高血压、脑血栓、咳嗽、哮喘、腰腿痛、风湿、肾寒、胃寒、痛经、感冒、失眠、发烧、糖尿病、外科静脉屈张、脉管炎、骨伤科的足跟家刺、踝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使用后都能起到增强血液循环,很好的辅助疗效,故对脚部按摩和刺激,能激发人体潜在的机能,调整身体失衡的状态,舒缓全身紧张,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有自我保健和延年益寿之功效。

足浴缓解心律失常

足浴疗法属足疗诸法中的一种,也同属中医外治法。在中医文化中,足浴疗法源远流长,它源于我国远古时代,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统。

古人曰“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称奇”。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更是不乏名人靠足浴养生保健的故事:唐朝一代美女杨贵妇经常靠足浴来养颜美容;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每晚都运用足浴来强身健体;清代名臣曾国藩更是视“读书”、“早起”和“足浴保健”为其人生的三大得意之举;近代京城名医施今墨也是每晚比用花椒水来泡脚养生。

足浴在中华养生保健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足浴治疗心律失常有效果吗?如何治疗?具体如下:

第一、足浴时要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40-45℃),既防止水温过灼伤皮肤,尤其是昏迷、生活不能自理者,同时凉水对血管的收缩作用而有利健康。最好能让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

第二、足浴的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足浴时间内水温要保持,尤其进行足浴治疗时,只有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确保规定的足浴时间,才能保证药物效力的最大发挥,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

第三、足药浴时,如给予足部以适当的物理刺激,如按摩、捏脚或搓脚等,有条件者也可使用具有加热和按摩功能的足浴盆进行足浴,效果更佳。

第四、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饭前足药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第五、足药浴治疗时,有些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肤发红、瘙痒。有的病人属特异体质,用药后可出现过敏反应。出现这些症状后,应停止用药。

出血热中医药膳食疗方

清营汤

原料:犀角、生地黄、麦冬、玄参、丹参、竹叶心、银花、黄连、连翘

主治:温热病,热邪入血引起的身热夜甚,心烦失眠,或有谵语,或口渴,或发斑疹,舌绛而干,脉细数等。

功用:养阴清热,解毒透疹。

犀角地黄汤

原料:犀角、生地黄、丹皮、赤芍

主治: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尿血,便血,斑疹颜色紫黑,或蓄血发狂,便色黑等。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犀角大青汤

原料:犀角、大青叶、栀子、淡豆豉

主治:热毒入血引起的高热神昏,斑疹颜色紫黑,舌绛起刺等。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透疹。

治疗牛皮癣之哪些偏方都是最有效的

1、饮食疗法有用改进牛皮癣失眠,饮食疗法:取大枣,小麦,冰糖,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归入冰糖烊化顿服,每晚1次。

2、中医药粥改进牛皮癣失眠药粥疗法:取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参加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3、填脐疗法有用改进牛皮癣失眠,填脐疗法:取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4、敷足疗法改进牛皮癣失眠,敷足疗法:取朱砂,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5、保健疗法有用改进牛皮癣失眠,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然后坚持心境舒畅,免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6、足浴疗法改进牛皮癣失眠: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专家指出:此方对有些牛皮癣病人有必定的辅佐治疗效果,但提醒病人偏方仅仅起辅佐效果,不能拿来治病,木瓜偏方治疗牛皮癣是不可信的,能够作为一种辅佐的治疗办法运用,但不能彻底替代药物治疗,俗话说药食同源,牛皮癣一旦发病后仅仅依托食疗是达不到治疗效果的,建议牛皮癣病人选用中医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调度脏腑内环境、扶脾、润肺、调肝,针对性的进行治疗,辅以食疗才能到达康复的意图。

药浴泡脚好不好

首先针对药浴泡脚好不好来说,药浴泡脚多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中医主要体现在这样几点:

1)药浴泡脚是以发汗排邪为原则。除了在泡脚水中加中药材外,还可在水中加盐和其他养生的材料。

2)对于药浴泡脚来治疗感冒的情况时,泡脚后要注意保暖,防止再次着凉受寒。对于严重的症状,如发烧咳嗽严重的患者,要及时去医院就医,不能用药浴泡脚完全代替药物治疗。

3)经常坚持热水泡脚,还可用于治疗风湿病、脾胃病、失眠等疾病;还用于截瘫、脑外伤、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后的康复治疗。

关于药浴泡脚有这样几个误区:

1)不是有慢性病或体寒用药浴泡脚就能治好的。有些病往往不是说简单的用泡泡脚就能治好的哦!多数病症通过泡脚往往只是做到减轻症状而已。这一方式最常用的是用作药浴保健。

2)如果仅仅是为解乏,热水就可以达到效果。现在药浴的很多宣传很多,一些花朵的,生姜之类的也放进泡脚的盆里,其实如果仅为了解乏好睡,热水泡30分钟左右是完全可以达到效果的。

生活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让自己舒适的办法。而药浴泡脚就是其中经济实用的方法之一。

肾炎的中医保健疗法

乌鱼汤

每次可用新鲜乌鱼1条(约100-150克),去鳞和内脏洗净,冬瓜500克(连皮),赤小豆60克,加葱头5枚,清水适量,煲汤服用,不要加盐,适用于急性肾炎患者恢复期。

绿豆汤

绿豆90克,赤小豆30克,加熟附片6克煮汤,空腹饮,每天1剂,每天3次,适用于急性肾炎水肿患者。

藕节茶

藕节10只,白茅根100克,水煎当茶饮之,可治肾炎血尿。

车前蔓竹叶茶

车前草80克,竹叶20克,生甘草10克,煎汤加糖适量,水煎代茶饮用,发作期每日1剂。治肾盂肾炎。

柴胡栀子茶

柴胡6克,龙胆草10克,白芍6克,栀子10克,水煎代茶饮用。每日1—2剂,治肾盂肾炎肝胆郁热者。

豆芽汁

鲜绿豆芽500克,榨汁加白糖适量,频频水煎代茶饮用,治肾盂肾炎阳虚湿热者。

瓜皮汤

用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各30克,煮水饮服,可治各种水肿、肾炎。

蜈蚣鸡蛋

新鲜鸡蛋打一小口,把蛋清和蛋黄搅匀,再将蜈蚣1条捣末放人有口的鸡蛋内,再搅匀,蒸15分钟即可,取出食用。每天服用1只蜈蚣鸡蛋,治肾炎蛋白尿。

蚕豆猪肉

陈蚕豆200克,猪肉200克炖煮服用。若加以冬瓜皮和黄豆同煮,消炎退水肿效果会更好。

怎么才能防止出血热的发生

1、预防出血热发生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个体防护:

凡是在疫区生活或劳动的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防护工作。包括: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地或草堆,劳动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破伤,如有破伤应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和腰带,皮肤露出部位可涂防蚊剂,以防止螨类叮咬,可有效预防出血热的发生。

2、预防出血热发生要注意食品卫生及其管理:

为了杜绝出血热是病从口入,要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在本病疫区特别是家鼠型疫区,除开展灭鼠工作外,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3、预防出血热发生野外作业工地一定要重视起来:

水利、农垦、国防、桥梁、铁路等野外作业工地,在施工前均应进行流行病学侦察和疫源的监测,如属出血热疫区或可疑疫源地,必须采取预防性措施,事先做好灭鼠防病工作。

4、灭螨防螨是预防出血热发生的主要措施:

怎么才能防止出血热的发生?应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对高发病区的野外工地、工棚、宿舍或重发病村,用滴滴畏等有机磷杀虫剂进行灭螨,同时要保持居室干燥、通风和一般卫生。尽量清除室内外草堆、柴堆,经常铲除周围杂草,以减少螨类孳生场所和叮咬机会。

人群易感性: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染出血热,隐性感染率较低,在野鼠型多为3~4%以下。但家鼠型疫区隐性感染率较高,有报告为15%以上,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罕见。病后在发热期即可检出血清特异性抗体,1--2周可达很高水平,抗体持续时间长。

出血热患者高热期的食疗方

中医讲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在坚持中医中药治疗的同时,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时可服用以下中医食疗药膳方,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姜葱苏叶橄榄汤:生橄榄60克,葱头15克,生姜10克,紫苏叶10克,水煎去渣加少许食盐调味饮用。有发表散热,健胃和中作用。适用于出血热发热、头痛,鼻流清涕等症。

桑菊蝉衣饮:桑叶10g,菊花10g,蝉衣6g,白糖适量。将桑叶、菊花择净,蝉衣去头足,共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文火煎15分钟,滤渣取汁。再加白糖搅匀即成。常饮服,功用疏风散热,适用于流行性出血热发热,头痛等。

薄荷姜参膏黄汤:薄荷30片,生姜2片,人参5克,石膏30克,麻黄2克。上述诸药共制粗末,水煎去渣取汁即成,代茶饮用,疏风散热,解表止咳,益气补虚。治疗体虚气弱或年老流行性出血热者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出血热病毒临床表现

1.发热

这是本组疾病最基本的症状,不同的出血热,发热持续的时间和热型不完全相同。以蚊为媒介的出血热多为双峰热,各种症状随第二次发热而加剧,流行性出血热,则多为持续热。

2.出血及发疹

各种出血热均有出血、发疹现象,但出血、发疹的部位、时间和程度各不相同,轻者仅有少数出血点及皮疹,重者可发生胃肠道、呼吸道或泌尿生殖系大出血。

(1)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病1~5天的发热期,呈急性病容,面、颊及上胸部充血、潮红,眼结膜充血。如酒醉貌,皮肤黏膜可见细小出血点,常分布于上腭、眼结膜、腋下及腋前后,呈簇集性分布或条状排列;部分病人在穿刺和压迫部位可见淤斑,咽部多充血,结膜囊显著水肿,95%以上病人束臂试验阳性。到发病5~8天的低血压期各种症状加剧,此时充血现象消退,而出血现象加重,皮肤黏膜出血点增多,可融合成淤斑,同时可伴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进入少尿期(多在病后第8~12天)时,出血现象更为显著,压迫部皮肤可见大片淤斑,并可发生腔道大出血,如咯血、呕血、便血、鼻出血等。

(2)登革出血热登革病毒可引起无出血倾向的登革热,但近20年来,在东南亚地区的登革热,常伴有严重的出血和休克的重症流行,称为“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有高热、肝脾大、休克和出血现象,多数病人在四肢、面部、腋下和软腭见有散在性淤点,有时融合成淤斑。此外,尚可发生红斑、斑丘疹及风团样皮疹,有些病人可发生鼻血、牙龈出血、胃肠出血和血尿等。

(3)新疆出血热发热时伴有面颈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在胸、背、腋下、面部、颈部及四肢有淤点及淤斑,在腋下多呈条索状排列;出血点是上身多,下身少,眼、软腭及齿龈亦有淤点,注射部位可见血肿及淤斑,眼球结膜有水肿。

(4)远东出血热由虫媒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为啮齿动物,主要流行于美洲及朝鲜,突然发病。初起有发热、头痛、腰痛等全身症状,在结膜和皮肤(尤其是腋部)出现淤点。

(5)阿根廷出血热该病由虫媒病毒的Junin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为螨,有发热、头痛、腰痛、齿龈及鼻出血等。

以上就是有关出血热病毒临床表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多观察自己的身体现象,这是非常不错的。观察之后要定期的去医院做检查,及早的发现及早的治疗。自己的身体健康只有自己才知道。多多的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吧!这是非常不错的一种现象。

出血热发热时的中医药浴保健疗法

中医药浴保健疗法一:

取位:全身

操作方法:取葱白10克、麻黄15克、白芷10克、藁本10克、蛇床子15克,水煎汤浴身,每天2-3次。

中医药浴保健疗法二:

取位:全身

操作方法:用李子叶(切碎)250克,加水煎汤,浴身,每天2-3次。

怎么针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症状一个是发热,少数患者起病时以低热。多数患者突然起病有畏冷,发热,体温39~40℃之间。

流行性出血热归属于中医“温疫”,“疫疹”,“疫病”范畴,是热疫毒邪导致机体营阴损害所致,主要病机为湿、热、毒三邪杂感有关,老鼠是出血热的最主要传播途径。

针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症状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介绍说: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除发热外,主要表现有出现全身酸痛,头痛和腰痛,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轻型患者热退后症状缓解,重症患者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针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热如下:

1.针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症状治则:清泄腑热

2.针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症状取穴:曲池、大椎、足三里、百会、少商。

3.针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症状方义:里实热症多为阳明腑热,故取手、足阳明经之合穴曲池、足三里以泻其实热取合治腑病之意;大椎系手、足三阳与督脉交会之处,为古今泄热之要穴;百会亦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穴,为历代医家治疗发热之要穴;据文献分析,古人治里实热症多用上肢未端阴经穴,少商为肺经之井穴,是是泻热之要穴。

4.针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症状治法:曲池、足三里、大椎均直剌后用提插泻法,百会平剌。留针至热退。少商用三棱针点剌出血。

针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热症状可依据古方辑录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少商——以三棱针剌之,微出血,泄诸脏热凑;《神应经》:大热:曲池、三里、复溜;《针灸集成》:欲泻诸阳之气,先剌百会,次引诸阳热气,使之下行。

温馨提醒:以上治疗必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配合中医中药进行,结合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切勿自行盲目治疗,以防延误治疗,影响患者康复。

相关推荐

艾叶泡脚能治感冒吗

中医认为感冒多是因感受外邪,肺卫功能失调所致。而药浴泡脚就是以宣肺解表、发汗排邪为原则。药浴浸泡双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消炎、抗菌,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预防感冒的复发。 而艾叶味苦、性温,具有温经散寒之功效,现代药理机制还显示艾叶有明显的止咳、平喘、祛痰作用。用艾叶浴脚具有简、验、廉的诸多优点,对预防小儿感冒,尤其是平素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的小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受凉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浑身酸疼或伴有发烧,都可以用艾叶水泡脚,要泡到身体发汗,还必须同喝生姜红糖水。发热

流行性出血热食疗保健方法

【药膳食疗】 1,柿饼藕节汤: [原料]柿饼30 g,藕节30 g,荠菜15 g。 [制法]把上述3味洗净加清水煮,去渣后待凉,加入蜂蜜10 mL即可。 [功效]清热止血。用于流行性出血热高热期。 [服法]将汤剂1次性服完,1剂/d,连服15日为1个疗程。 2,猪皮红枣汤: [原料]鲜猪皮100 g,红枣30 g。 [制法]将猪皮洗干净,切成小块,把红枣洗干净。一同放入锅中煎熬,煮至稀烂即可。 [功效]补血利尿,清热祛湿。用于流行性出血热高热、瘀血期。 [服法]1剂/d,连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 3,花生红

足浴的好处和禁忌有哪些

想要更好地发挥卓越给我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好处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这些,凡是问题都需要我们重视,只有了解这些保健常识才可以尽量发挥它的保健功效,避免一些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足浴的好处 足浴具有温水足浴、药物外治及足反射区刺激三种作用,三种作用可以互相影响。温热的药物易从皮肤、腧穴和呼吸道吸收,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足浴可作为内病外治的疗法,也可作为多种皮肤病疾患的洗浴。药浴借助药力和热力,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祛除邪毒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足浴水的温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药物可从皮肤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是什么

中医药作为纯天然疗法,在养生保健方面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医药在延年益寿、养生保健方面与西医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养生保健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使中医传统疗法造福于人民。 中医养身有着悠长得历史,有也很多的讲究,如何正确的中医养生是我们要学习的,在养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些中医养生的误区,如何正确的适用中医药材。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

出血热的早期常见表现

1.发热 这是本组疾病最基本的症状,不同的出血热发热持续的间和热型不完全相同,以蚊为媒介的出血热多为双峰热,各种症状随第二次发热而加剧,流行性出血热和新疆出血热,则多为持续热。 2.出血及发疹 各种出血热均有出血,发疹现象,但出血,发疹的部位,间和程度各不相同,轻者仅有少数出血点及皮疹,重者可发生胃肠道,呼吸道或泌尿生殖系统大出血,现将我国及其他地区所见到的出血热疾病出血发疹情况简述如下: (1)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病1~5天的发热期,呈急性病容,面,颊及上胸部充血,潮红,眼结膜充血,如酒醉貌,皮肤黏

中医治疗牛皮癣

中医治疗牛皮癣主要是对血液的调理,其中包括养血润燥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等。血燥常用当归、地黄、元参、麦冬药物治疗。血热常用药物有紫草露、二花、黄芩、黄柏、黄连。血瘀常用药物有当归、桃仁、红花、赤芍、丹皮等。 原理: 药浴是传统中医外治疗法的精髓,简称:立体疗法。它是将药液盛于器皿内,浸泡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药疗、水疗、热疗3重物理作用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皮肤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等,而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

中医治疗失眠方法是什么

1.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2.饮食疗法:取大枣10枚,小麦20克,冰糖30克,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顿服,每晚1次. 3.药粥疗法:大枣10枚,元肉10克,大米50克,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4.脏器疗法:猪心1枚,柏子仁15克,调料适量.将柏仁去壳杂,洗净备用.猪心洗净,切片,与柏仁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葱,姜,椒,盐,味

出血热的护理保健

1、加强食品卫生: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2、做好消毒工作:对出血热出现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3、注意个人防护:在疫区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堆,劳动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 4、灭螨,防螨:要保持屋内清洁,通风和干燥,经常用滴滴畏等有机磷杀虫剂喷洒灭螨,清除室内外草堆。

登革热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登革热

婴幼儿病人具有如下持点:登革热发病率低,但登革出血热比例高;消化道、呼吸道症状明只,半数病人可有咳嗽、恶心、呕吐;皮疹发生率高,易与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混淆。

中医药浴治疗牛皮癣

中医认为牛皮癣的病机为病邪侵袭,郁于肌肤,治疗以活血去风解毒为主。中医药浴和中药熏蒸常用方药有活血化瘀的当归、川芎、丹参、王不留行;活血祛风的红花、槐花、凌霄花;清热解毒的土茯苓、白藓皮、地骨魔、秦皮;祛风止痒的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等,可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加减。 病人在药浴和熏蒸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中药水温或蒸汽温度控制在45℃左右,熏蒸间不宜过长,以防患者高温下脱水,熏蒸后应饮用一些茶水,补充出汗丧失的水分; ②饱餐后或饥饿均不宜药浴和中药熏蒸,因为饱餐后体表血管扩张,使胃肠道血液循环减少,食物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