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吃不饱是什么症状 长时间不离开乳房
母乳喂养吃不饱是什么症状 长时间不离开乳房
妈妈奶量充足时乳房有明显的胀感外,可以听到宝宝咕嘟咕嘟的吞奶声,宝宝吃完后会自动放开奶头不吃,有满足感,若宝宝吃奶时咽得少,宝宝长时间不离开乳房,哺乳后,宝宝哭闹,说明宝宝没有吃饱。
简单4招教你判断孩子是否吃饱
1.听哭声
哺乳时,宝宝长时间不离开乳房,哺乳后,宝宝啼哭,这是他吃饱的表现。
2.看吃奶方式
宝宝吃过奶后能安静地睡觉,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些哭闹。或有时猛吸一阵,就把奶头吐出来哭闹,体重不增加,这是宝宝吃不饱的表现。
如果吃奶时很费劲儿,吮吸不久便睡着了,睡不到1~2小时又醒来哭闹,或有时猛吸奶,这也是宝宝吃不饱的表现。
3.看体重
用婴儿体重增加的情况和日常行为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是比较可靠的。如果宝宝清醒时精神好、情绪愉快,体重逐日增加,说明宝宝吃饱了;如果宝宝体重长时间增长缓慢,并且排除了患有某种疾病的可能,则说明通常认为宝宝吃饱的时候他并没有吃饱。
4.看排便
大便不正常,出现便秘和腹泻。正常大便应为黄色软膏状。奶水不足时,大便会出现秘结、稀薄,发绿或次数增多而每次排出量少,这是宝宝吃不饱的表现。
哺乳次数时间与喂奶量
1~3天的宝宝,按需哺乳,每次喂10~15分钟(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4~14天的宝宝,每4小时喂奶一次,每次喂15~20分钟,每次喂30~9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15~30天的宝宝,每隔3小时喂奶一次,每次15~20分钟。 喂奶时间可安排在早上6、9、12时;下午3、6、9时及夜间12时、后半夜3时,每次喂奶70~10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小便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没有吃饱。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
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
孕妈妈如果决定母乳喂养,那么就要从孕前开始保养乳房,洗澡的时候注意按摩,佩戴宽松的胸衣,避免压迫乳腺造成堵塞,如果有乳头内陷等问题,可以请教医生,尽量早点矫正。
另外,妈妈的乳头应经常保持清洁,防止乳头、乳房疾病的发生。如果今后喂养的时候,姿势和方法得当,其实问题不大。每次哺育宝宝之后,如果宝宝没有将乳房吮吸空,应当用吸奶器将多余的奶水吸出,这不是浪费,排空了乳房才能促进乳汁更多地分泌,还能减轻新妈妈的涨奶痛苦,对乳房的健康也有保健作用。
母乳喂养常见7个问题解答
1、自己感觉没奶,孩子吃不饱。
其实刚出生的小婴儿胃只像个小玻璃球大小,有一点母乳就足够了。刚开始的初乳是半透明的,孩子通过吸吮,完全可以吃到。随着孩子的长大,他的胃才像个兵乓球大小,母乳也就足够了。
2、认为孩子没吃饱,急于喂母乳代乳品。
人类的本能就是求生,孩子出生后会自己寻找妈妈的乳头,会自己吃饱。现在许多父母认为孩子不会自己吃,一定要喂才行,这是一种错误观念。人类还有一种习惯就是懒惰,有省事的他决不会去做费事的事。孩子也一样,当奶瓶很顺利的就吃饱时,他不会愿意再费力去吃母乳。孩子吃奶是很费力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使出吃奶得劲”,因此只要给孩子吃过奶瓶后,再喂母乳孩子就会拒绝,使母乳喂养宣告失败。
3、不要急于下奶。
产后许多家长认为产后一定要大补,急于喝催乳汁、下奶汤,一夜之间乳房肿胀,硬如石头,疼痛,火烧火燎。使许多母亲对喂奶望而却步。其实乳汁生成有一个过程,产后24-48小时内初乳足够孩子吃,在孩子吸吮的刺激下24-48小时过渡乳、成熟乳就逐渐形成,随着孩子的长大母乳就够吃了,平时产后的良好营养就把母亲的损失补回来了。急于下奶的结局会使母亲产生惧怕心理而使母乳喂养失败。
4、保证充足睡眠。
母亲经过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的努力完成了分娩过程,身心都极度疲乏。因此要很好的休息,充足的睡眠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充足的睡眠可以很好地调整母亲的心理状态,减少抑郁情绪,促使脑下垂体分泌泌乳素作用于乳房,产生乳汁,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我们提倡孩子睡觉时母亲也跟着睡觉,以获得充分的休息。千万不能孩子睡觉时,母亲看着孩子,或做着做那,孩子醒了又要喂奶,使得母亲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轻则影响乳汁分泌,重则影响食欲和产生厌倦情绪,最终使母乳喂养失败。
5、加糖水和母乳代乳品的坏处。
如果在喂奶前给孩子喝水,孩子有了饱足感,就不会很好的吃母乳,当减少了对母亲乳头的吸吮,就影响了母乳的分泌量,渐渐的母乳减少,孩子不够吃,就添加母乳代用品,母乳喂养就会宣告失败。同时喂水和喂母乳代用品需要使用奶瓶和奶嘴,使孩子产生乳头错觉,对母亲的乳头不再感兴趣,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是母乳喂养失败。因此提倡纯母乳喂养,不加任何其他食品。
6、按需哺乳。
按需哺乳的意思是当孩子哭了,寻找乳头时,就应该喂孩子;当母亲的乳房胀了,就应该喂孩子。这样能够保证婴儿发育的需要,频繁有力的吸吮可以刺激母亲泌乳素的分泌,加速产后子宫的恢复,预防奶胀。有的家长认为把母乳用吸奶器吸出放到奶瓶里给孩子吃,孩子更省事,其实这叫多此一举,经过吸奶器和奶瓶增加感染机会,同时不能有效的刺激乳房,会使奶量越来越少,这是绝对错误的做法。
7、正确的喂奶姿势是母乳喂养成功的保证。
正确的喂奶姿势能有效减少哺乳中遇到的问题,如乳头疼痛或皲裂,帮助母亲更好的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底,并体会母乳喂养所带来的乐趣与温馨。
正确的喂奶姿势指母亲要放松舒适;孩子身体贴近母亲,脸向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孩子头与身体呈一条直线;下颌紧贴乳房;对新生儿应用手托住臀部。孩子应该嘴张的很大,下唇外翻;舌头像勺状环绕乳房;面颊鼓起呈圆形;含接乳房时可见到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孩子有慢而深的吸吮,有时会有暂停,能看到吞咽动作和听到吞咽声音。这样母亲很有信心,孩子吃到母乳睡得也香甜踏实。
宝宝每个阶段的哺乳次数以及时间和量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为最佳的婴儿喂养方法是在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
易过敏婴儿半岁前必须吃纯母乳之所以这样建议,是因为孩子在6个月内如果能做到纯母乳喂养,要比早早就开始喝牛奶的孩子患过敏症的风险低。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宝宝营养不良,纯母乳喂养时间也不应超过7~8个月。
在宝宝出生后,母亲的乳汁将是宝宝的第一餐,我们应尽早进行哺乳,这样才可以促进母亲乳汁分泌。而且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应该及时让宝宝吃上母亲的初乳。一般情况下,若分娩的母亲、宝宝一切正常,0.5~2小时就可以开奶。
哺乳次数、时间与喂奶量
1~3天的宝宝,按需哺乳,每次喂10~15分钟(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4~14天的宝宝,每4小时喂奶一次,每次喂15~20分钟,每次喂30~9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15~30天的宝宝,每隔3小时喂奶一次,每次15~20分钟。 喂奶时间可安排在早上6、9、12时;下午3、6、9时及夜间12时、后半夜3时,每次喂奶70~10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小便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没有吃饱。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
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1、乳房保养:孕妈妈如果决定母乳喂养,那么就要从孕前开始保养乳房,洗澡的时候注意按摩,佩戴宽松的胸衣,避免压迫乳腺造成堵塞,如果有乳头内陷等问题,可以请教医生,尽量早点矫正。
另外,妈妈的乳头应经常保持清洁,防止乳头、乳房疾病的发生。如果今后喂养的时候,姿势和方法得当,其实问题不大。每次哺育宝宝之后,如果宝宝没有将乳房吮吸空,应当用吸奶器将多余的奶水吸出,这不是浪费,排空了乳房才能促进乳汁更多地分泌,还能减轻新妈妈的涨奶痛苦,对乳房的健康也有保健作用。
2、尽早开奶:一般来说,产后30分钟之后,虽然这时候新妈妈还未开奶,乳房中可能没有足够的奶水,但也要尽量给宝宝吮吸乳房,尽早培养起宝宝吮吸乳房的习惯。否则的话,宝宝日后可能会排斥妈妈的乳房。
3、不要丢弃初乳:产后五天内,妈妈分泌的乳汁称作初乳。有些妈妈认为初乳是“脏”的,或认为初乳没有营养价值,挤掉丢弃了,这很可惜。其实初乳是营养的精华所在,富含最高的人体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促进宝宝的发育。因此产后五天内应当随饿随喂,尽量多给宝宝补充。
4、注意母乳不足:妈妈母乳量不足时,经常会有哺乳前乳房不胀,哺乳时宝宝吞咽声少,哺乳后宝宝睡眠短而不安,常哭闹,体重不增或增加缓慢,这个时候,妈妈需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5、宝宝边吃奶边睡觉影响大:不要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这样不仅不卫生,而且容易引起窒息、呕吐,同时还会影响婴儿牙床的发育导致畸形。
6、保持心情愉快:妈妈要以轻松的心情喂奶。如果妈妈在精神上有负担或者心情很紧张,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吃饱长好 宝宝母乳喂养时间表
1、从理论上讲,母乳喂养是按需哺乳,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是,如果超过3小时,婴儿还在睡觉,应该唤醒婴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给婴儿换尿布、触摸新生儿的四肢,手心和脚心、轻揉其耳垂,将婴儿唤醒。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可采用另一种方法,母亲用一只手拖住婴儿的头和颈部,另一只手拖住婴儿的腰部和臀部,将婴儿水平抱起,放在胸前,轻轻的晃动数次,婴儿便会睁开双眼,婴儿清醒后,母亲即可给婴儿哺乳。
2、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婴儿,也应每隔3-4小时喂奶一次。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长,每个新生儿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饮食规律,有些新生儿很自然地会延长夜间吃奶间隔。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喂奶间隔时间太长,会发生血糖下降,造成营养不良,所以母亲首先要了解婴儿到底需要吃多少奶。由母亲自己掌握喂养的次数和量,是最科学的喂养方法。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最为了解,她们往往根据自己的观察来给孩子喂奶。
0-10个月宝宝母乳喂养时间表1-2月母乳喂养。如果母乳充足,一天应给宝宝喂7次奶,从早上6点开始到晚上24点,每隔3小时喂一次。宝宝此时已经能控制住自己的食用需求量,建议吃奶量70--150ml
2-3个月。这个阶段宝宝吃奶次数稍减,喂奶间隔延长至3个半小时一次,一日一共六次。建议每次喂奶量为75~100ml。
3-4个月。吃奶次数不变。因为宝宝睡眠开始像夜晚集中,晚上吃奶时间提前至23点,建议吃奶量90--180ml
4-6个月母乳喂养。宝宝每日吃奶5次,从早上6点到晚上22点,喂奶间隔时间延长至4个小时。
6-8个月。此时单凭母乳已经满足不了宝宝的生长,6个月左右应给宝宝增加辅食。母乳相应减少。宝宝每日吃奶4次,分别是早上6点、下午14点、16点和晚上22点。建议吃奶量120--220ml
8-9个月。宝宝每日吃奶3次,分别在早上6点、下午14点和晚上22。这个阶段添段辅食添加较多,奶量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决定。
9-10个月。宝宝每日吃奶两次,分别为上午10点和下午18点。每天此时妈妈应给宝宝适当增加辅食。
宝宝喂奶注意事项
1.新生儿出生要按时进行喂奶
一般新生儿从出生开始,三个小时喂一次奶比较合适。这样宝宝能吃饱,妈妈下奶也快。新生儿出生前三天的奶最有营养噢。
2.注意抱婴儿的姿势
抱婴儿的姿势要正确,不然婴儿被抱的不舒服,也不利于宝宝吮吸。
3.喂完奶要拍背,让宝宝打出嗝
新出生的宝宝自己吞咽能力还没有。所以每次喂完奶,妈妈都要坚起宝宝,在宝宝的背上拍打几下,让宝宝打出嗝,确认宝宝已经把奶咽下去了。
4.宝宝哭不一定就是饿了
不要以为宝宝哭了就是饿了,也有可能是尿了不舒服。
5.妈妈千万不要躺着给宝宝喂奶
刚生完孩子,妈妈很累,但是也请妈妈注意,千万不要躺着给宝宝喂奶,躺着喂奶突然堵住宝宝的鼻子,引起宝宝窒息。
混合喂养的宝宝怎样哺乳
正确的喂奶方法:正确的喂奶方法应该采用不定时喂奶法。喂奶时应左右乳房轮换着喂,先吸空一侧乳房后再换另一侧。下次喂奶应从上次0畏奶日寸最后被吸的一侧乳房开始。
母乳量多者,宝宝在10~15分钟中左右即可吃饱。多余的奶水应用手挤出,以利于乳房的排空及乳汁的再分泌、否则,乳房里常有剩余的乳汁,会使乳量越来越少,而且容易发生乳腺炎。
注意营养均衡:新妈妈在产后要注意营养均衡,坚持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新鲜蔬菜,进食适量的液体。在哺乳期间,不要急于减轻体重。可以吃一些有催乳作用的食物,比如莴苣子粥、穿山甲炖母鸡、花生粥、炒黄花猪腰、鲫鱼汤等。不要食用能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麦芽水、韭莱、人参等。
代授法混合喂养
在署取了以上措施后,如果妈妈感觉奶水还是不够,那么可以采用代授法来进行混合喂再,也就是妈妈和宝宝在一起时,应当尽量只喂目乳,不足部分或母子分离时采用其他配方奶替代。只要每日喂母乳不少干三次,母乳分泌量就可以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这一点列于上班的妈妈尤为重要。
早晨上班前、下午下班后、晚上临睡前坚持喂母乳的话,就可以让混合喂养坚持到1岁、1岁半,甚至2岁,这样做对宝宝身心健康均有利。
此外,妈妈们还可以参考以下混合喂养的具体方法:
添加配方奶的依据:母乳是否不足,最好根据宝宝体重增长情况分析。如果一周体重增长低于200克,可能是母乳量不足了,可添加1次配方奶,一般在下午四五点钟吃1次配方奶,加多少,可根据宝宝的需要。
添加配方的具体方法:以2~3个月宝宝为例。先准备120毫升,如果一次都喝光,好像还不饱,下次就冲150毫升,但最多不要超过150毫升。如果吃不了,再减量。如果一次喝得过多,就会影响下次母乳喂养,也会使宝宝消化不良。
如果宝宝不再半夜哭了,或者不再闹人了,体重每天增长30克以上,或一周增加200克以上了,就可以一直加下去。如果宝宝仍然饿得哭,夜里醒来的次数增加,体重增长不理想,可以一天加2次或者3次,但不要过量,过量添加奶粉,会影响母乳摄八,请别忘了,母乳是6月以内宝宝的最佳食品。
混合喂养的最佳方法
(1)一次只喂一种奶,吃母乳就吃母乳,吃配方奶就吃配方奶。不要先吃母乳,不够了,再冲奶粉。这样既不利于消化,也会使宝宝对乳头发生错觉,而可能引发厌食配方奶粉、拒吃奶瓶的现象。
(2)混合喂养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母乳,尽量多喂母乳。母乳是越吸越多的,如果妈妈因为母乳不足,就减少喂母乳的次数,就会使母乳量越来越少。母乳喂养的间隔时间要均匀分开,不要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喂母乳。
(3)夜间妈妈比较累,尤其是后半夜,起床给宝宝冲奶粉很麻烦,最好采取母乳喂养。因为夜间妈妈休息时,乳汁分泌量相列增多,而宝宝的需要量又是相对减少的,因此,母乳就能满足宝宝的需要。但如果母乳量太少,宝宝吃不饱,反而会缩短吃奶的间隔时间,影响母子休息,这时还是以配方奶为主才比较妥善。
婴儿吃不饱的表现有哪些
1、用婴儿体重增加的情况和日常行为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是比较可靠的。如果宝宝清醒时精神好、情绪愉快,体重逐日增加,说明宝宝吃饱了;如果宝宝体重长时间增长缓慢,并且排除了患有某种疾病的可能,则说明通常认为宝宝吃饱的时候他并没有吃饱。
2、哺乳时,宝宝长时间不离开乳房,哺乳后,宝宝啼哭,这是他吃饱的表现。
3、宝宝吃过奶后能安静地睡觉,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些哭闹。或有时猛吸一阵,就把奶头吐出来哭闹,体重不增加,这是宝宝吃不饱的表现。
4、如果吃奶时很费劲儿,吮吸不久便睡着了,睡不到1~2小时又醒来哭闹,或有时猛吸奶,这是宝宝吃不饱的表现。
5、大便不正常,出现便秘和腹泻。正常大便应为黄色软膏状。奶水不足时,大便会出现秘结、稀薄,发绿或次数增多而每次排出量少,这是宝宝吃不饱的表现。
希望家长在喂养宝宝这件事情上,都能够注重,如果你总是担心宝宝吃不饱,使劲的给他喂东西,对他来讲是非常不舒服,甚至会影响肠胃健康的,所以说家长们必须了解,宝宝吃不饱的症状表现,这样才能够做到健康喂养。
掌握3个信号判断宝宝饱没饱
1、宝宝吃饱会自己放开乳房,看上去满足并有睡意;
2、每天的小便次数在6次以上,且颜色清亮;
3、看宝宝的体重增长速度,3个月以下的宝宝每天增重30-35克;3-6个月每天增重20-25克,达到以上的指标,说明妈妈的母乳是足够宝宝需要的。
还有不少妈妈询问:“宝宝每次吃完还是不停的吸,是没吃饱的表现吗?”吸吮是婴儿的原始反射,尤其是在新生儿期,宝宝通过吸吮乳房获得安全感,和母亲建立依恋关系,不一定是饿了或没吃饱。
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不爱喝水,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来说不需要喝水,母乳中的水分能够满足宝宝的水分需求。如果觉得宝宝的便便有些干燥,可以把喂水时间选择在宝宝肚子饿时,或者宝宝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但切忌在宝宝喝的白开水中加糖或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