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贼草的功效
木贼草的功效
祛风清热,除湿利尿。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
《草木便方》:"通气,明目,利九窍,治跌伤,消积滞,止嗽化痰。"
《分类草药性》:"男子平胃火,妇人补血气。"
《天宝本草》:"治赤白云翳,去风,清火,除湿,通淋。"
《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志,清热,利尿。"
《四川中药志》:"清心火,去潮热,散云翳。治暴发火眼,涩痛,溢泪及目赤肿痛,并疗鼻血。"
《湖南药物志》:"治妇女血崩,筋骨痛,火牙痛。"
骨髓炎的偏方
白藤木贼草
组成:白藤、五香藤、木贼草、虎杖、独定子各等量。
制用法:各药共研成细末,取适量加热水拌凡士林,用纱布裹药包敷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化脓性骨髓炎。
萍鳅膏
组成:鲜萍全草、活泥鳅。
制用法: 泥鳅用水养24小时,保留体表粘滑物质,洗后再用冷开水浸洗1次。将鲜萍、泥鳅一起捣烂敷患处,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
红蓝药捻
组成:白砒、明矾、雄黄 、乳香、朱砂、冰片。
制用法:将砒矾二药研成细末,置入小罐内煅至青烟尽,白烟起时,停火放地一宿,取出研末加朱砂、雄黄、乳香、冰片共研细末,米糊为条。用时取药条塞入窦道,瘘管。
功效:活血化瘀,解毒止痛。
其实现在有很多人都会受到一些骨髓疾病问题的困扰,只是很多人都没有重视罢了,但是这样的心态其实是最不利于健康而且最容易让疾病变得更加严重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自己身体健康,发现什么异常的时候一定检查治疗。
骨髓炎有哪些偏方
治疗骨髓炎的偏方如下:偏方1组成:白藤、五香藤、木贼草、虎杖、独定子各等量。用法:各药共研成细末,取适量加热水拌凡士林,用纱布裹药包敷患处。附注:此方用于化脓性骨髓炎。偏方2组成:鲜石上莲全株。用法:捣烂,外敷患处,或用干品,用淡米酒浸软磨汁,调开水外搽患处。
扁平疣的最佳治疗 大黄木贼汤
处方:生大黄、木贼草、香附、板蓝根各15g
方法:每日1剂,水煎至500ml,先用洁净的纱布擦洗患部,使局部发热发红为度,每日1-2次。
木贼草的形态特征
木贼草的根茎短,黑色,匍匐,节上长出密集成轮生的黑褐色根。茎丛生,坚硬,直立不分枝,圆筒形,直径4~8毫米,有关节状节,节间中空,茎表面有20~30条纵肋棱,每棱有两列小疣状突起。叶退化成鳞片状,基部合生成筒状的鞘,鞘长6~10毫米,基部有1暗褐色的圈,上部淡灰色,先端有多数棕褐色细齿状裂片,裂片披针状锥形,先端长,锐尖,背部中央有1浅沟,裂片早落,仅在茎先端及幼茎上者不脱落。
孢子囊穗生于茎顶,长圆形,长1~1.5厘米,先端具暗褐色的小尖头,由许多轮状排列的六角形盾状孢子叶构成,沿孢子叶的边缘生敖个胞子囊,孢子囊大形。孢子多数,同型,圆球形,有2条丝状弹丝,十字形着生,卷绕在孢子小,遇水即弹开,以便繁殖。
木贼的简介
木贼(Horsetail〕
[出处]始载《嘉佑本草》。本品草干有节,面糙涩,制木骨者用之,磋搓则光净,犹云木之贼,故名..
[中药材学名]Radix Aucklandiae
[别名]木贼草、锉草、节骨草、无心草、(苏北俗称,五节节)、节节草、擦草、擦桌草、笔管草
[基原]本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tum hiemaleL. 的干燥地上部分。
[采制贮藏]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置干燥处,以备切段,生用。
药材性状
茎呈长管状,不分枝。长40--60cm,直径约6m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 有18--30条细纵纵棱,平直排列,棱脊上有2行细小的疣状突起,触之稍挂手。节上着生鳞处状合生的筒状叶鞘,叶鞘基部和先端具2圈棕黑色较宽的环。鞘片背面有2条棱脊及1条浅沟。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边缘有20--30个小空腔,排列成环状,内有白色或浅绿色的薄瓤。气微,味微涩,嚼之有沙粒感。
木贼草的药用价值
【药名】:笔筒草
【拼音名】:BíTǒnɡCǎo
【英文名】:HerbofRamoseScouringRush
【拉丁植物名】:Hippochaeteramosissima.(Desf.)Boerner[EquisetumramosissimumDesf.]
【别名】:千峰草、节骨草、通气草、眉毛草、土木贼、节节菜、节节草、接骨草、锉刀草、木贼草、土麻黄、笔头草、野麻黄、锉草、虾蟆竹、锁眉草、草麻黄、节骨草、镬盖草、接管草、擦草、磨石草、笔管草、四角田槐、野木贼、驳节草、空心草、无心草、接骨筒、麻蒿。
【主治】: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云翳;鼻衄;尿血;肠风下血;淋证;黄疸;带下;骨折。
【性味】:甘;苦;平;无毒;微寒。
【归经】:心经;肝经;胃经;膀胱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来源】:该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
【炮制】:除去枯茎及残根,喷淋清水,稍润,切段,干燥。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晾通风处阴干。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山坡草丛、溪边、池沼边等地。
《木草经疏》
【来源】该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tum hiemale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安徽、湖北、四川、贵州、山西等省区。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切段,生用。
【异名】木贼(《嘉祐本草》),锉草(《盛京通志》),节节草(《植物名实图考》),节骨草(《东北药植志》),擦草、无心草(《山西中药志》)。
【药材性状】干燥全草,呈长管状,中空有节,不分枝。长30~60厘米,直径约5毫米,每节长3~6厘米。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多数纵枝,顺直排列,其上密生细刺,触之有粗糙感。节处有筒状深棕色的鳞叶。易自节处拔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内有灰白色或浅绿色的薄瓤。气无,味甘,微苫涩。以茎粗长、色绿、质厚、不脱节者为佳。
【采集】夏、秋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按粗细扎成小捆,阴干或晒干。
【炮制】洗净,稍润,剪去根部,切段,晾干。
【性味】甘苦,平。
①《嘉祜本草》:"味甘微苦,无毒。"
②《纲目》:"温。"
③《本草正》:"味微苦微甘。"
【归经】入肺、肝、胆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阳二经血分。"③《本草汇言》:"入手、足三阳经。"
【功用主治】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肝,疟疾,喉痛,痈肿。
①《嘉祜本草》:"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积块,益肝胆,明目,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
②《纲目》:"解肌,止泪,止血,去风湿,疝痛,大肠脱肛。"
③《本草正》:"发汗,解肌。治伤寒,疟疾。去风湿,散火邪。"
④《玉楸药解》:"平疮疡肿硬,吐风狂痰涎。治痈疽瘰疬,疔毒,疖肿,汗斑,粉渣,崩中赤白诸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5~15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
【宜忌】气血虚者慎服。
①《本草经疏》:"目疾由于怒气及暑热伤血、暴赤肿痛者,非其所任。"
②《本草汇言》:"多服损肝,不宜久服。"
③《本经逢原》:"多用令人目肿,若久翳及血虚者非所宜。"
木贼的食用方法
1.茵陈滚鸡蛋:
材料:
茵陈30克、青蒿15克、木贼12克(以上药材中药店均有售)、鸡蛋2个。
做法:
(1).各药材稍浸泡,洗净;鸡蛋洗净。一起下瓦煲,加水750毫升(约3碗量),武火滚;
(2).沸后改中火滚约10分钟,取蛋下冷水去壳,再放回瓦煲内,滚约3分钟,下红糖适量便可。
此量为1人于早、晚2次进饮。
功效:
消肿下气、清热解毒。利水渗湿类的中药材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而常在春夏间作药膳之用。中医认为它可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以它配以青蒿、木贼滚鸡蛋汤,略带中药的气味,具有清热解毒、消肿下气的功效,对春夏间感觉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者十分有效,可改善不适症状。
2.中药美容验方----去疣:
①大黄、硫磺各等份,共研细末,凉开水调涂患处,逐日1次。
②木贼,香附各30克,水煎取浓汁,逐日2--3次中涂患处。
③郁李仁,鸡子白各10克,研涂患处。
3.治疗目赤肿痛:
方用:黄芩、蝉蜕、炙甘草、木贼、谷精草、苍术、蛇蜕。
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4. 治热淋茎中痛,或如脓糊住马口:
石南藤二钱,木贼八分,甘草一钱,八仙草二钱。水煎点水酒服。
5.治急性结膜炎:
木贼3g、菊花9g、白蒺藜6g、决明子1g,水煎服。
木贼一般药用: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撒敷。
木贼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木贼味甘苦,性平。甘可补益润燥,苦能通泄降火,入肝胆二经,有凉血止血之效。如《本草纲目》曰:“木贼止血。”《本草经疏》曰:“木贼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崩中赤白,痔疾出血者,皆入血益肝胆之功,肝藏血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