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推拿哪个部位治痛经

推拿哪个部位治痛经

痛经推拿治疗以通调气血为主,因气滞血瘀者,以行气活血为主;因寒湿凝滞而痛者,以温经化瘀为主;因气血不足而致痛经者,以温补为主。

痛经推拿取穴和部位

气海,关元,肾俞,肝俞,脾俞,膈俞,八髎,血海,三阴交等穴。

推拿方法:患者仰卧,推拿者坐于右侧,先揉摩膻中至中极,继而摩少腹部(顺摩约5分钟或更长时间),再用一指禅推拿法施于气海,关元,中极,往返推2-3遍;按揉气海,关元,拿揉血海,三阴交,然后患者换俯卧位,推拿者利于一侧,按揉肝俞,脾俞,膈俞,肾俞与八髎主穴(亦可用㨰法),擦八髎及腰骶部。

推拿方解:抹任脉以通经气;摩少腹则温经散寒,消瘀止痛;抹法与摩法在此同用,还能调任脉,和气血,用以治疗痛经;推并按揉关元,气海可补虚扶正;膈俞为血会,乃治血病之要穴,与血海同用,更可活血养血;按揉八髎有调胞脉气血之功,擦之则温通之效更著;三阴交乃治妇科病之主穴,拿揉则能行气活血。

小儿流口水推拿部位 推三关

定位:位于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推拿方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腕推向肘100次。

按摩八个穴位治痛经

1.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种。

2.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种,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3.团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种,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4.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功效:滋养肝肾,调经止痛。

5.搓擦腰骶

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种,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壮肾,活血通络。

6.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7.按揉足叁里穴

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叁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8.掌揉血海穴

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月经期间应停止按摩。注意经期卫生,忌房事、坐浴、游泳等。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保持精神愉快。

有月经不调的女性可以按上述按摩方法试试看,也许会有不错的效果。

推拿对痛经有用吗 穴位推拿治疗痛经

肾俞:在后腰,与肚脐相平,脊椎旁边1.5寸,左右各一穴。

阿是穴:两侧腰部最痛的部位

气海:肚脐正下方1.5寸;关元:肚脐正下方3寸。

三阴交: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

腰阳关:以脊椎为纵坐标,髋骨最高点为横坐标就可以找到该穴。

每个穴位推拿几秒中,可以采用掌根前后推,也可以用手掌根做圆周运动,不论顺时针逆时针,以达到发热,酸胀感为宜,在月经来潮前1周开始推拿,每日1次,连续推拿3个月为一个疗程。

痛经推拿按摩手法 手部推拿治疗痛经

手部推拿穴位:手部肾区,生殖区,生殖腺区,手掌大小鱼际,第4-5掌骨间隙,命门等穴区。

操作方法:双手摩擦发热,推按大鱼际,小鱼际区,重按肾区,生殖区,生殖腺区,掐按第4-5掌骨间隙,重掐命门点。

肠胃感冒呕吐怎么办,肠胃感冒吐了怎么办

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调理。

肠胃感冒呕吐推拿治疗

推拿部位:中脘穴在腹部,位居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操作手法:两手掌心相对,顺时针揉按该穴位,力度可大些,坚持五分钟作用,推拿进行时,可能会出现酸痛的情况,甚至打嗝的现象,那是正常的。

功效:推揉中脘穴,可健脾和胃,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可适用于脾胃虚寒、呕吐的肠胃感冒患者。

肠胃感冒呕吐饮食治疗

材料:生姜、蜂蜜适量。

做法:取一大块生姜(连皮),洗净,用纱布包裹之后捣烂,挤压出姜汁,加入热开水和蜂蜜,调味饮用。

功效:姜汁驱寒止呕,可减轻肠胃感冒恶心呕吐的症状,尤其是反胃的初饮用更为有效。

痛经推拿按摩手法 推拿腰背部,腹部和下肢治疗痛经

1.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腰背部胸椎第11节至腰椎第2节,并揉按两侧的肌肉和相关的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等穴。

2.用拳头轻捶腰背压痛处。

3.用手指揉按腹部疼痛的肌肉和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等穴。

4.用手指捏按下肢的阴包,血海,三阴交,太冲等穴。

一般推拿腰背部五分钟后开始减轻腹部疼痛,继续推拿腰背部和腹部20分钟,腹痛可小时,每天推拿1次,连续推拿3-5天,以往有痛经史者,可在月经到来前2天开始推拿。

推拿治疗痛经

1.解除腰骶部位肌肉痉挛(解痉)

患者呈俯卧位,在腰肌痉挛(或棘突偏歪)部位、肾俞穴和八髎穴,施以轻柔的手掌按揉法,约5分钟。

2.改良斜扳法调整腰椎后关节(调整)

①患侧下肢屈曲髋膝,健侧下肢自然伸直,医者面对患者而立;医者一手置于患侧肩前部,另一手肘部置于患者髂部,手指置于调整节段棘突而定位。②腰部小幅度缓慢旋转至腰椎最大活动度,并使调整节段处于扳动支点位,再给予3°~5°的手臂常规推扳力,常听到“喀哒”腰部弹响声(或虽无弹响声,但手指感到后关节错动感),提示调整成功。

3.腰骶部位疏通经络(通络)

患者呈俯卧位,在腰肌痉挛(或棘突偏歪)部位、肾俞穴、大肠俞、八髎穴等,施以直线擦法,以腰骶部位有透热感为度。

4.小腹部位理气化瘀(化瘀)

患者呈仰卧及屈膝屈髋位,在气海穴、关元穴施以拇指按揉法,约5分钟;在小腹部位施以全掌摩法,约20分钟,以小腹部位有透热感为度。

胃痛推拿有效果吗 胃疼推拿哪个部位

1.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坐于患者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腹部任脉往返推拿5-8遍,重点在中脘,气海,天枢穴推拿,再沿两侧肋下缘(分腹阴阳)推拿,各往返5-8遍。

2.用摩法在胃脘部治疗5-10分钟,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穴,每穴约2分钟。

3.患者取俯卧位,用按揉法在患者胸部第6-12胸椎棘突旁背俞穴推拿,凡有局部结节改变,明显压痛处做重点治疗。

4.患者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循胸段棘突左右各旁开0.5寸,1.5寸,3寸处共6条线往返操作,推拿时间约10分钟。

5.按揉手三里,内关,足三里各1分钟,再拿捏肩井,合谷,委中,承山穴。

三叉神经痛怎么推拿 三叉神经痛穴位推拿法

治则:调和气血,通络止痛。

推拿取穴 :攒竹(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阳白(在头部,瞳孔直上,眉上一寸处即是本穴),鱼腰(头部,瞳孔直上,眉毛中),四白(面部,眶下孔处),巨髎(在面部,瞳孔直上,平鼻翼下缘处,鼻唇沟外侧),颧髎(在面部,颧骨下缘,目外眦直下凹陷中),夹承浆(颏部,前正中线左右各旁开2.5cm,口角下一横指凹陷处。)

推拿方法:1.患者取坐位,施术者以一指禅推法沿攒竹,阳白,鱼腰,四白,巨髎,颧髎,夹承浆,颊车及下关穴,往返操作约10分钟;2.点按风池,翳风穴,以酸胀为度;3.在头部两侧颞部施扫散法,两侧交替进行约10分钟;4.拿风池,合谷,三间及内庭穴。

推拿哪个部位治痛经 痛经推拿取穴方解

抹任脉以通经气;摩少腹则温经散寒,消瘀止痛;抹法与摩法在此同用,还能调任脉,和气血,用以治疗痛经;推并按揉关元,气海可补虚扶正;膈俞为血会,乃治血病之要穴,与血海同用,更可活血养血;按揉八髎有调胞脉气血之功,擦之则温通之效更著;三阴交乃治妇科病之主穴,拿揉则能行气活血。

穴位推拿治疗闭经

(1)气血虚弱

分析;气血虚弱,冲任失调而停经,血虚不能上奉,故头晕。气血虚弱,心脉空虚,故

动则气短。均为虚征。

按摩推拿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以双手拇指点按脾俞、膈俞、肾俞,以活血化瘀,补益虚损,调气营血,补益脾气,促生化之源,补益肾气;施用搓髂点强法,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嘱患者仰卧位,施用运运颤颤法,点按气海、中脘以健脾和胃,通调入行脉,温固下元。调气滞,补肾虚;施用提拿足三阴法,点按三阴交,以滋阴潜阳,以行气血,共达滋阴养血,填补冲任之效。

(2)气滞血瘀

分析:七情内伤,久滞血瘀,故易怒胁胀。胸脉闭阻,故腹胀痛拒按,按之尤甚。均属肝气郁结,经脉闭阻之征。

按摩推拿手法:患者坐位,医者以双手拇指点按肝俞、膈俞,以疏调气滞,活血化瘀。嘱患者仰卧位,施用运运颤颤法,点按中极、归来以宣通下焦气机,通调冲任;施用提拿足三阴法,点按血海、三阴交、行间,共达活嫩通络,疏经活络,理气活血,疏肝补肾,疏通肝气之功。气符则滞化,气行则血行,血行则化瘀。

(3)肝肾亏损

分析:肝肾亏损,冲任不盛,血不能上承,故面色晦暗。耳鸣。肾为腰之府,肾亏损,腰不顾,故腰酸痛,神疲。

按摩推拿手法:患者坐位,医者以双手拇指点按肾俞、肝俞,以补益肾气,疏肝利胆。肾阴虚者,点按膈俞、肝俞,以补益气血,滋阴养血;横搓命门,以温补肾阴,滋阴潜阳。嘱患者仰卧位,施用运运颤颤法,点按关元、气海、中极,以通调冲任,补益肾阳,培固元阳;肾阴虚者,施用提拿足三阴法,点按公孙,以调理脾胃,通调冲任。

(4)寒湿凝滞

分析:血为寒湿所凝.壅滞不通而停经,寒邪偏盛,故小腹冷痛。湿邪为重,故胸闷恶心,便溏,白带多。均为湿寒下注之征。

按摩推拿手法:偏寒者:患者坐位。医者以拇指点按脾俞、肾俞,以调补肾气及调脾气、和营血。嘱患者俯卧位,施用推按腰背法,以理气和血,温经散寒。通经活络。嘱患者仰卧位,施用运运颤颤法,点按中极,以补益下元,通调冲任,温经散寒。

偏湿者:患者坐位,医者施用点按风门、脾俞,以疏风调气,调理脾气,养血和营,祛除水湿。嘱患者仰卧位,施用提拿足三阳法,点按阳陵泉、关元,以培肾固本,补益下元,除湿散寒,燥湿化浊。

相关推荐

三叉神经痛推拿

三叉神经痛推拿。 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出现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后,女性居多,推拿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较佳。

推拿如何痛经

痛经是一种困扰广大女性朋友的症状。有时候,我们要想对痛经进行有效疗,就必须要寻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其实,中医上的很多方法对于痛经还是有帮助的,比如推拿。那么,推拿如何痛经呢? (一)取穴 (1)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 (2)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 (二)法 先是按摩背腰部,再按摩腹部,后按摩下肢。先涂擦活血药液(如药油、药酒),后再进行按摩: 1、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背腰部胸椎第11节至腰椎第2节,并揉按两侧的肌肉和相关的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

小儿受惊吓了怎么按摩

小儿受到惊吓哭闹不休时,通过对相关穴位推拿,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缓解小儿惊吓的作用,主要推拿手法有以下几个: 推心经 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 清肝经 定位: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清肝经具有熄风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主小儿惊风,抽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小儿哮喘 疗原则:降气化痰,平喘。推拿方: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搓摩胁肋,揉肺俞,运内八卦。发热加清天河水,畏寒加推三关,揉外劳;久病体虚,肾不纳气者加推三关;补脾经,补胃经,揉丹田,清肺经改为补肺经。 清肺经 位置:环指掌面。(无名指掌面) 推拿手法:拇指在患儿的无名指掌面,自指根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推拿功效:清肺经能清热宣肺。主要用于疗哮喘,感冒,咳嗽,自汗,盗汗等。 推揉膻中 位置:位于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处。 推拿手法:中指按于患儿膻中穴,顺时针旋揉50-100次,再逆时针旋揉50-

小儿流口水推拿部位 分推中脘

定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自中脘向脐两旁分推20-50次。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

九妙招快速解决痛经

痛经妙方1:多吃素 研究发现,蔬菜、豆类等低脂肪饮食,可改变体内调节性激素的结合球蛋白,进而减少引发痛经的物质合成。特别是大豆,富含一种植物性的雌激素,抑制痛经的效果最为显著。 痛经妙方2:看喜剧放松大脑 当我们全神贯注于影片时,体内产生大量内啡肽,能切断疼痛信号,暂时止痛;一旦感到愉悦,身体更释放出多巴胺,活化脑细胞膜发挥止痛功效。 痛经妙方3:泡矿物澡 在温水缸里加入1杯海盐及1杯碳酸氢钠。泡20分钟,有助于松弛肌肉及缓和经痛。 痛经妙方4:保暖自己 通过喝热水、多穿衣服等方法加热身体,能扩张

小脑萎缩的中医辨证

中医推拿推拿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肢体或穴位和按摩,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使脑萎缩的肢体功能和其他功能的障碍得以恢复。 对于脑萎缩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肢体功能障碍,推拿部位则以头面部为主。头面部采用的推拿手法主要有:开天门,推坎宫,分推额阴阳,揉运太阳,双揪铃铛,分推面颊,掐人中,点揉神庭、百会、前顶、后顶、脑空、脑户、风池等穴,五指拿头顶,三指拿颈项,扫散法,干洗头等。 若患者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则同时要求做肢体推拿,上肢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拿上肢、滚上肢内外侧面,点揉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

坐骨神经痛推拿有用吗 拍点足部穴位

推拿者用拇指端掐点足趾部的大敦,隐白,至阳穴各30秒钟,掐按一侧之后,再掐点另一侧,反复3遍。

肩周炎推拿有用吗 肩周炎推拿部位

疗肩周炎时,患者采用坐位,仰卧位及患肩在上的侧卧位,可取合谷,曲池,缺盆,肩髃,肩井,肩井,天宗等进行点穴疗。 术者先在患肩的侧面,前面,后面用摩,揉,滚等手法疗;随后扶着病人患肩,右手握患侧手,作牵拉,抖动,旋转运动,再重复点按上述穴位。然后帮助病人做外展,内收,上举,后伸及肩部旋转等被动运动,最后再在肩部施行搓法,或反复摆动,至少应持续1分钟左右,以作为手法操作的结束动作。

三叉神经痛推拿

三叉神经痛通过推拿可以起到缓解作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推拿: 1.腕关节背伸,掌根部置于前额或面颊部,用肘关节带动前臂和腕关节做反复的摆动运动,边摆动边在前额或面颊部来回往复运动。 2.用拇指或其他手指的指腹按揉头面部腧穴或循经按压。 3.用手指的指腹在面部皮肤表面快速,轻柔的摩擦,以局部发热为度。 4.五指自然分开,指腹如梳头状在面部轻轻疏利,抚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