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肾炎四型有哪些
狼疮肾炎四型有哪些
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是SLE主要的合并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临床表现为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
本病病程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有内脏(肾、中枢神经)损害者预后较差。本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1/1000,高于西方国家报道的1/2000,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
环境因素在本病的促发中起重要作用。病毒感染如慢病毒-C病毒感染;药物因素如青霉素、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甲基多巴、氯普吗嗪及奎尼丁等。可能与药物中肼及胺、巯基团有关。
狼疮肾炎的全身性表现以发热、关节炎及皮肤粘膜损害最为常见。伴随受累的系统有肝脏、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及造血器官,1/3以上病人有多发性浆膜炎(胸膜及心包膜)等。肺出血也可能是本病主要的表现之一,应与Goodpasture’s病及小血管炎相鉴别,雷诺征见于40%病人。
什么是四型狼疮肾炎
狼疮性肾炎四型,1、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型:这种类型的狼疮肾炎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患者一般没有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仅有轻中度蛋白尿(2.5克/24小时)和/或血尿。
2、急性肾炎综合征型:这种类型的患者一般起病急,有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也可有浮肿和高血压,临床上酷似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过程。
3、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型: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出现少尿甚至无尿,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而且有迅速进展的贫血、低蛋白血症,肾功能迅速恶化,在几周和几个月内发生尿毒症。
4、肾病综合征型:此型常见,约占60%,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克/24小时)和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克/升),并有严重的水肿,但不一定有高脂血症。权威专家表示:狼疮性肾炎四型是比较的严重的情况,患者们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的话,严重的情况会导致肾衰竭,进而危及患者们的生命。因此,摆在患者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去好的医院,认真的治疗。
狼疮肾炎4型是什么
狼疮肾炎(LN)起病可隐袭也可急骤,症状可轻可重。狼疮性肾炎累及的症状几乎包括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肾血管损害的一系列症状,水肿很常见,1/6的患者在确诊时有肾功能不同程度的下降。按其临床症状可分以下几型:
一、轻度损害型。除尿常规异常外,其他表现不明显,蛋白尿在+-2+,尿蛋白定量每日2克以下,常有管型及镜下血尿,白细胞也较常增多。
二、肾病综合症型。临床上呈典型的肾病综合症表现,大多伴有中等程度以上的肾功能损害,常有贫血、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一般较轻。尿常规和一般肾病综合症相似,但红细胞显著增多,内生肌酐清除率一般降低。
三、肾功能减退型。有较明显的肾功能减退,不少病例在肾功能接近衰竭时蛋白尿、血尿仍明显,且有显著的肾病综合症表现,表示病变仍持续活动。病人可有高血压。本型病情发展较快,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尿毒症。
四、急进型。本型病情发展迅速,肾功能很快恶化,尿蛋白、红细胞管型增多,常伴发热及其他红斑狼疮活动表现。常在短期内进入肾衰竭。
现在大家对狼疮性肾炎的类型有了进一步了解了吧。不管是得上了什么样类型的狼疮性肾炎,对于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广大的患者一定要密切的观察自身的变化,积极地控制狼疮肾炎,以免出现严重的肾损伤 。
红斑狼疮肾炎该如何进行诊断
1、红斑狼疮肾炎该如何诊断呢?这是很多患者及家属都比较关注的问题。红斑狼疮肾炎Ⅰ型(狼疮肾病1型、2期)狼疮肾病Ⅰ型,光镜下肾脏组织结构正常,运用免疫荧光检查时没有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情况。此类型的狼疮肾病的预后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是仍然需要随访观察,以备不测。
2、红斑狼疮肾炎的发病率很高,危害很大。但只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断治疗措施,其病情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红斑狼疮肾病Ⅱ型(狼疮肾病2型、2期)狼疮肾病Ⅱ型,此种类型的肾损害出现在肾小球系膜区,其中无系膜细胞增殖者的称为ⅡA型,此类属于轻度的系膜病变预后可以不需治疗;ⅡB型病变系膜区可见系膜细胞及单核细胞增生,同时伴有蛋白尿1g/24h和低补体C3血症,在治疗中需要进行6周-3月之间的治疗,一般采用强的松20mg/d,之后随着病情的改善减量进行维持。狼疮肾病Ⅱ型没有间质及血管损害。
3、红斑狼疮肾炎的症状多种多样,表现复杂。在进行红斑狼疮肾炎的分期诊断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那么,红斑狼疮肾炎是该如何诊断呢?红斑狼疮肾病Ⅲ型和Ⅳ型(狼疮肾病3型、3期和4型、4期)狼疮肾病Ⅲ型的肾小球损害已经比较显著,除系膜区外已出现局灶、阶段性肾小球毛细血管有所累及,但是不超过总的肾小球的50%。狼疮肾病Ⅳ型与Ⅲ型的损伤类型相似,只是损伤更为广泛达到50%以上肾小球出现了损伤,程度也更为严重。
有效治疗狼疮肾炎的方法包括哪些
狼疮肾炎的药物治疗方法:
环磷酰胺(CTX):在众多的细胞毒性药物中,环磷酰胺(CTX)是最为广泛用于治疗狼疮肾炎的药物,狼疮肾炎患者用激素加环磷酰胺(CTX)治疗,对保存肾功能、减少肾脏死亡率较单纯使用激素治疗疗效更明显。重复肾活检显示,使用激素加环磷酰胺(CTX)治疗的狼疮肾炎患者,其肾脏狼疮活动指数和慢性指数均低于单纯应用激素的狼疮肾炎患者。
激素治疗失败的狼疮肾炎患者,如加用环磷酰胺(CTX)也能取得良效。近年来有资料显示,大剂量静脉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对肾脏的保护效果比口服为好,并且各种副作用反而更轻。静脉环磷酰胺(CTX)冲击疗法国外多采用,狼疮肾炎患者需每次0.75~1.0g/m2,每月1次,用6次后改为每3个月1次,共2年,同时口服小剂量泼尼松(0.5mg/kg)。
狼疮肾炎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
有效治疗狼疮肾炎的方法包括哪些?糖皮质激素:自1948年肾上腺皮质激素首次被用于治疗SLE后,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目前仍然是治疗狼疮肾炎的传统药物。一般选择标准疗程的泼尼松治疗,即首始治疗狼疮肾炎的阶段,予泼尼松1~1.5mg/(kg·d),每天晨顿服,8周后开始减量,每周减原用量的10%,至小剂量[0.5mg/(kg·d)]时,视情况维持一段时间后,继续减量至维持量(隔天晨0.4mg/kg)。
狼疮肾炎的治疗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肾活检资料。对于轻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如仅有皮疹、低热或关节症状等)和免疫血清学检查异常,若尿检正常、肾活检显示肾小球正常或轻微病变的狼疮肾炎患者,酌情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症状,一般无需用糖皮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密切追踪病情变化;若尿检异常、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系膜增生伴有节段性坏死、新月体形成及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者,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20~40mg/d),酌情加用细胞毒药物或雷公藤制剂。
狼疮肾炎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狼疮肾炎按病理分型,共分为微小系膜型、系膜增生型、局灶型、弥散型、膜型和严重硬化型六型。这其中除严重硬化型为狼疮肾炎晚期病变,其余五个中属四型的肾小球损害严重。
狼疮肾炎四型是弥散型,光镜检察见肾小球呈弥散性、节段或球性、活动或不活动病变。除系膜区外已出现局灶、阶段性肾小球毛细血管有所累及,但是不超过总的肾小球的50%。肾小球损伤程度达到50%以上。由于本型与三型的病理损伤大体相同,所以治疗方案也相似,而预后情况则更为相近。狼疮肾炎四型在10年内发展到终末期肾病的高达50%以上,所以更要加强治疗,延长这种类型的患者的存活期限颇为重要。
对红斑狼疮肾炎4型的治疗,应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变化来决定治疗方案。一般认为,临床症状轻微,肾小球结构正常或轻微病变,轻度系膜增生者,可用抗疟药治疗红斑狼疮肾炎4型,可同时加用小剂量激素口服。红斑狼疮肾炎4型,多用激素加细胞毒 药物治疗,但要注意本型治疗后蛋白尿难以完全阴转,而病情发展多呈良性经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防止治疗过度而冒药物毒副作
医师温馨提示:狼疮性肾炎四型是比较的严重的情况,患者们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的话,严重的情况会导致肾衰竭,进而危及患者们的生命。因此,摆在患者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去好的医院,认真的治疗。
狼疮性肾炎的性别之差
肾脏疾病与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有关,如年龄、性别、种族、职业、遗传、环境、感染、药物等等,其中性别在部分肾脏疾病的发生上就有一定的倾向。
女性患者更易发生狼疮肾炎(男女比例约1:9)、肾盂肾炎(男女比例约1:8),而男性患者更易发生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为什么肾脏疾病会表现出男女有别
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特点:生理特点,如性激素的差别;解剖特点,如泌尿道结构的差别等,但确切原因还不完全清楚。在门诊检查中,肾盂肾炎、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容易确诊,而当狼疮肾炎表现与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相似时,易被错诊或漏诊,最终导致延误治疗。因此,女性患者发生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时,应注意狼疮肾炎的存在。
狼疮肾炎
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侵袭肾脏的结果。十有八九发生在中青年女性。部分患者有家族性发病倾向,有些患者经紫外线照射、病毒感染或妊娠及分娩后身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了一系列自身抗体而导致该病的发生。其症状有三方面:
1.全身表现:间断发热;颧部红斑,由于形状似蝴蝶,又称蝶形红斑;无痛性口腔溃疡;多个关节肿痛;发生癫痫或精神异常;手足遇冷变得苍白,温暖后转为紫红,继之恢复常色,又称雷诺氏现象。
2.肾脏表现:单纯性血尿或蛋白尿;血尿、蛋白尿伴浮肿、腰酸或高血压,即肾炎样表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肿,即肾病综合征样表现;血尿、蛋白尿伴肾功能急剧减退,呈急进性肾炎表现;慢性肾功能衰竭表现。生活中可表现为其中一种情况。
3.化验异常:血常规出现白细胞减少(<4。0×109/L),或贫血,或血小板减少(<100×109/L);血沉快;补体C3低;抗核抗体及自身抗体阳性。肾活检不仅有助于确诊狼疮肾炎,更能明确肾脏受损的严重程度,有利于判断病情和正确的治疗。
狼疮肾炎症状有时并不典型,仅有肾脏异常时,常被误诊为肾炎、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衰,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带来尿毒症、心衰或败血症等不良后果。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对于女性肾病患者应自查是否存在上述全身症状,如果存在,应进一步做相应的化验检查。
狼疮肾炎四型还能治好吗
1、糖皮质激素。对表现为重症肾病综合征或伴有急进性肾功能衰竭者,可先予甲泼尼松0.5~1.0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冲击治疗3天,再改为标准疗程泼尼松口服治疗。在激素治疗首始阶段,可配合滋阴降火中药,以减少外源性大剂量激素的副作用,在激素撤减至小剂量以后,酌加补气温肾中药,以防止病情反跳和激素撤减综合征。
2、细胞毒性药物。临床实践表明细胞毒性药物联合激素治疗较单纯应用激素治疗者疗效要好得多。
3、环孢素。环孢素(cyclosporineA,CsA)目前越来越多用于SLE,特别是LN的治疗。
4、霉酚酸酯。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是一种新一代的免疫抑制药,其作用机制为:选择性抑制淋巴细胞鸟嘌呤经典合成途径,抑制T和B细胞增殖,抑制抗体生成;还可阻断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合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5、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自1981年Imbach等首次应用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成功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来,已陆续应用于治疗SLE。目前剂量尚未统一,多为0.4g/(kg·d),每天静脉点滴,连用3~5天为一疗程,1个月后可重复。
狼疮肾炎和慢性肾炎哪一个更严重
红斑狼疮性肾炎严重吗?红斑狼疮性肾炎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危害。红斑狼疮性肾炎病人中70%右左都会出现肾脏损害,仅出现的时间不同而已。一般来说,红斑狼疮的肾损伤比较晚,多在红斑狼疮起病6个月~2年内出现。但狼疮性肾病也有一开始表现为水肿、尿蛋白者。所以红斑狼疮一定要警惕狼疮性肾病的来临,在确诊后应严格留意肾脏受损的一些征兆和表现。
约1/6的狼疮性肾病患者在确诊时有肾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红斑狼疮的肾脏损害又分为:
① 肾炎综合征型,类似急性肾炎表现
② 肾病综合症型,显然浮肿、多量尿蛋白、低蛋白血症
③慢性肾炎肾功能减退型,类似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浮肿、尿蛋白、尿血、高血压持续不退,伴贫血、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尿毒症。
④急进型,病人病情发展迅速,高热不退,尿蛋白,尿血,红细胞管型增加,肾功能急剧减退。
红斑狼疮性肾炎严重吗?专家说,红斑狼疮性肾炎很严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如下护理措施:
(1)不论急性、慢性狼疮肾炎活动期,还是狼疮肾肾功能不全及衰竭期,都应卧床休息。当疾病活动控制和缓解后,慢性狼疮肾炎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看了上面说的,相对于慢性肾炎和狼疮肾炎来说,后者是比较严重一些的,但是它的护理还有一些方法的,比如多吃一些盐分和脂肪含量比较低的地方,还有蛋白质的摄入量也需要有一定的限制,吃一些瘦肉还有牛奶等等,也可以按照医生的要求输液或者还可以吃一些中药等等。
狼疮肾炎的预防方法
一、重视体质因素
狼疮患者亲属中其它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症及牛皮癣等发病率也高,女性多发,患者睾丸酮水平偏低,则说明内分泌因素,尤其是雌激素在狼疮患者体内的水平与狼疮肾炎的发病有关,因此,对于有自身免疫病发病基础的红斑狼疮患者,包括亲属中有自身免疫病者,都应当高度警惕,一旦患病就应想到自身免疫病,一旦患上自身免疫病,则应积极治疗,防止发生狼疮肾炎以致造成肾损害。
二、积极治疗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有关,因此,我们应积极治疗各种病毒感染,尤其是对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这样的"小病",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风为百病之长,许多大病都是以伤风感冒为始发病因而危害人群的。
三、避免日光曝晒
紫外线照射加重狼疮肾炎病情较为常见,因为紫外线可使DNA转化为胸腺嘧啶二聚体,而使抗原性增强,促使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因此,狼疮肾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在强烈的日光下长时间曝晒,以减少紫外线过度照射造成的肾损害。
狼疮肾炎的常见症状表现
(1)一般症状:大多数狼疮肾炎患者可出现全身乏力,体重下降,消瘦的表现,90%的患者有发热,其中65%作为首发症状,热型不定,可为间歇热,弛张热,稽留热或慢性低热,40%可超过39℃,应注意是否因感染所致,特别是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的患者。
(2)皮肤黏膜损害:狼疮肾炎的皮肤黏膜损害多种多样,发生率在80%以上,50%的病人可出现蝶形红斑,为鼻梁和双颧颊部呈蝶形分布的水肿性红斑(鼻唇沟处无皮损),可有毛细血管扩张和鳞屑,渗出严重时可有水疱和痂皮,红斑消退后一般不留瘢痕。
20%~30%的患者可出现盘状红斑,多位于暴露部位的皮肤,为环形,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色隆起斑片,表面可覆有鳞屑及角质栓,皮损消退后常留有瘢痕,蝶形红斑和盘状红斑均为狼疮肾炎的特征性皮损,日光或紫外线照射会加重,35%~58%的狼疮肾炎患者可有光过敏,50%~71%的患者可出现脱发,是狼疮肾炎活动的敏感指标之一,约50%的患者可出现血管性皮肤病变,为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炎症或痉挛所致,包括网状青斑,血管炎性皮肤损害,雷诺现象,甲周红斑,荨麻疹样皮损,冻疮样狼疮样皮损及毛细血管扩张等,7%~14%的患者可出现黏膜糜烂或无痛性溃疡。
(3)关节和肌肉病变:约95%的患者可出现关节疼痛和关节炎,常见于四肢小关节,5%~10%的患者有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多因长期,大量,不规则使用激素所致,半数患者有肌痛和肌病,甚至出现明显的肌无力症状或肌肉萎缩,关节肌肉病变常与病情活动有关。
(4)肺和胸膜病变:28%~50%患者可出现胸膜炎,胸膜腔积液,积液多为黄色渗出液,以单核细胞为主,需与结核性胸膜炎鉴别,有认为,胸腔积液ANA≥1∶160,或胸腔积液/血清滴度≥1,或SM抗体阳性,有助于狼疮肾炎胸腔积液的诊断,2.7%~10.1%有急性狼疮性肺炎,死亡率较高,主要死因是呼吸衰竭和肺栓塞,急性狼疮性肺炎缺氧症状较重,X线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偏多,阴影变化大,大剂量激素治疗效果明显。
(5)心血管系统表现:50%~55%的狼疮肾炎患者可合并有心脏病变,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心瓣膜病变,心律失常和高血压。
(6)血液系统病变:50%~75%的患者出现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可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部分与狼疮肾炎的炎症,肾功能不全,失血,饮食失调,药物作用等有关,50%~60%的患者可出现白细胞减少,多在4.0×109/L以下,淋巴细胞减少症(<1.5×109/L)更多见于疾病活动期,20%~50%的患者可并发轻度的血小板减少,多在(50~150)×109/L,5%~10%的患者可少于50.0×109/L以下,是狼疮肾炎病情活动的常见临床表现,此外,25%的狼疮肾炎患者存在多种狼疮抗凝物质,如抗Ⅷ,Ⅸ,Ⅺ,Ⅻ,凝血因子等,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7)胃肠道症状:25%~50%的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30%的患者可有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少数有脾大。
(8)精神神经系统表现:50%~60%可出现神经精神病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包括精神异常(如抑郁,躁狂,智能缺陷,精神错乱等),癫痫,偏瘫,偏头痛,舞蹈病,外周神经炎及视网膜病变等,多数与狼疮病情活动有关,预后差,是狼疮肾炎的重要死亡原因。
(9)其他:月经不规则,痛经,经量过多或过少,部分患者可有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腮腺肿大,结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