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畏寒的病因

畏寒的病因

中医认为是阳气不足,不足以温煦肌肤的表现。

1、缺铁的人由于血红素较少,影响了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人会因产生的热量不足而感到异常寒冷;

2、血压低的人末梢血液循环不足,人体组织同样得不到足够的氧和能量,也会畏寒;

3、身体中的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的时候皮肤等部分的血液循环减慢,产热不足就会对冷的反应更加强烈;

4、更年期女性身体里的雌激素水平较低,影响了神经血管的稳定,容易出现腰、腹、手脚和全身发冷。

5、对西医来讲,还有可能是运动少,使血液循环减弱,或者是营养物质吸收不够引起。

6、根据中医分析可能是先天体质弱有肾虚的表现:机体阳气虚弱,阳气不能温阳四肢造成四肢冰凉等症状。

多吃羊肉有什么好处

多吃羊肉能有效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好的食疗效果。羊肉还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适合男士经常食用。羊肉性温,适于冬季食用,可收到进补和防寒的双重效果。

骨折能吃羊肉吗 羊肉的营养及功效

羊肉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

畏寒是什么病呢

畏寒多是身体受到外在寒邪侵袭,或自身阳虚阴盛或机体机能失调所造成。人体在失调情况,邪气易于入室,素体阴盛所以畏寒的病征显而易见,历代医书多有论述。《素问.通平虚论》曰:“精气夺则虚”。《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进一步说明虚证容易寒邪入侵人体,久之反客为主,便产生内寒。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证并治》提出了虚劳的病名,详述证因脉治,分阳虚,阴虚,阴阳俱虚三类因,治则重在温补脾肾,又提出扶正祛邪,祛邪(瘀)生新等治则。李中梓《医宗必读》强调脾、肾在人体虚劳中的重要性,重在温补脾肾。畏寒虚劳涉及的面、内容、范围很广,以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脏腑气血病证多见。凡属多科慢性虚损性疾病,发展至严重阶段,多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主要表现,亦属阳亏畏寒范畴。很多消耗性、慢性、功能衰退性疾病,出现类似虚损的临床表现均可能出现畏寒怕冷为主证的疾病。

畏寒怕冷的原因

1、缺铁的人由于血红素较少,影响了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人会因产生的热量不足而感到异常寒冷;

2、低血压的人也会表现出怕冷的情况,是由于人体的组织得不到能量与氧气所造成的;

3、身体中的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的时候皮肤等部分的血液循环减慢,产热不足就会对冷的反应更加强烈;

4、更年期女性身体里的雌激素水平较低,影响了神经血管的稳定,容易出现腰、腹、手脚和全身发冷.....

5、对西医来讲,还有可能是运动少,使血液循环减弱,或者是营养物质吸收不够引起。

6、还可能使由于先天的体质问题决定的,先天体质偏寒,四肢发凉就会出现怕冷的情况。

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故而怕冷。究其原因,一部分女性是先天体质,

清代医家在《医理辑要》一书中指出:“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说明女性阳气一向虚弱,容易出现怕冷畏寒或感受寒邪。

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大病久病,如长期月经过多,或宫外孕失血,或胃肠疾病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所致。因为中医认为,气血是相互相成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失血必导致气的虚弱,而气属阳,因此,气虚也会出现怕冷畏寒,常伴面色苍白,气短乏力,懒于说话。

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都源于阳虚,应该及时进补或治疗,尤其是发育过程中的女孩子,冬天手脚冰凉,容易感冒。及时治疗则可改善其体质。

女子畏寒怕冷是什么原因

1.睡眠不足

如果你在前一晚没有得到足够的睡眠,这会让你感觉破败和情绪消极。

2.雷诺氏病

雷诺氏病会导致小动脉血管收缩和血液流量减少。

3.体重过轻

这里指的是肌肉和身体脂肪。肌肉可以产生能量,而脂肪可以作为绝缘物与外界隔绝。体重太轻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肌肉和身体脂肪与寒冷对抗。

4.缺铁

缺铁的人由于血红素较少,影响了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人会因产生的热量不足而感到异常寒冷;血压低的人末梢血液循环不足,人体组织同样得不到足够的氧和能量,也会畏寒。

5.肾虚

中医学认为,“阳虚则外寒”。也就是说,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人就特别容易怕冷。手脚总是冰凉,可能与气虚、气滞、阳气不足有关,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怕冷的人大多属于寒性体质。

畏寒怕冷是什么原因 疾病

女性手足冰冷一般不是疾病造成的,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但有部分女性出现畏冷症状,可能是 某些疾病的症状,如感冒后畏寒、贫血、低血压、神经衰弱,歇斯底里以及心脏方面的疾病,或是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引起的。

畏寒的病因

导致虚损的原因甚多,畏寒怕冷亦多。《理虚元鉴.虚证有六因》曰:“有先天之故,有后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迁之因,有臣药之因”,对引起虚劳的原因做了比较全面的归纳,表明多种病因侵入人体,引起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日久不复,可成为虚劳。总而概之,不外先天,后天两大因素,根据临床症状,引起虚劳畏寒的病因有如下方面:

1.禀赋不足,素质本弱

因父母体病质弱,年老体衰,孕育不足,脾中失养,或生后喂养失调,水谷精气不足,或化学物品侵扰孕母之体,体质渐弱,易于罹患疾病,并在病后易于久虚不至,使脏腑气血亏虚日甚,而成虚劳。

2.化疗治疗后的损伤

各种化疗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大量杀伤人体正常细胞,损伤五脏六腑,耗伤气血,津液,形体关格,由于过度损伤太过,心理变态,形体走形,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如灰土,形似枯槁。

3.操劳过度,损伤五脏

操劳过度,因劳至虚,日久成损。尤其是操劳伤神过度及恣情纵欲较常多见。忧郁思虑,积思不解,所欲未遂等劳伤心神,心失所养,脾失健运,心脾损伤,气血亏虚成劳。而早婚多育,房事不节,频繁手淫等,肾精亏虚,肾气不足,久则阴阳亏损。

4.大病久病,失于调治

大病,邪气过盛,脏腑损伤,耗伤气血,阴阳,正气难以恢复,病后失于调节,易发成劳,病久失治,误治,久而不愈,病情日深,损伤人体气血阴阳,或产后失于治疗,难以扶正祛邪,可演变虚劳伤阳邪。

5.失治误治,损耗精气,正治亦损伤人体

诊断正确,选药损伤治疗而不当,延误治疗时机,损耗人体气血阴阳,或产后失于调治调养,正虚难复,均可能导致虚劳。

总之,年龄,过度,不及,先天,久病,大病,虚损,因而成疾。

畏寒如何调理

1、生姜红糖汤:生姜3片,红糖适量。先煎生姜,溶入红糖,代茶饮。

2、苏叶粥:鲜紫苏叶15g,粳米50g。粳米加水煮粥,候熟,入苏叶煮沸,1次食。

3、丁香山楂煮酒:丁香5粒,山楂6g,黄酒50m1。丁香、山楂人黄酒中,煎数沸,趁热饮。

4、陈皮大枣茶:陈皮20g,生姜10g,大枣5枚。大枣去核,与生姜、陈皮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

5、干姜粥:干姜5g,粳米100g。干姜研末,与粳米同入锅中,加水煮粥,分2次食。

6、荔核粥:干荔核10个,胡椒粉1g,山药、莲子各15g,粳米100g。干荔核加水先煎,去渣取汁,入粳米、山药、莲子煮粥,胡椒粉后下、煮沸,分2次食。

7、补肾蜜膏:山药250g,补骨脂30g,肉桂10g,蜂蜜适量。前三种加水煎煮、取汁,加热浓缩,再与约等量经煎炼的蜂蜜一同煎沸;待冷备用,每次食1~2匙。

女性畏寒怕冷的原因

一、缺铁

营养学家试验结果表明:对寒冷耐受力低的人,血液中铁元素含量不足,并常有伴有血浆中甲状腺素降低,而女性主要因为月经导致铁的损失。

缺铁的人由于血红素较少,影响了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人会因产生的热量不足而感到异常寒冷;血压低的人末梢血液循环不足,人体组织同样得不到足够的氧和能量,也会畏寒。

二、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身体中的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的时候皮肤等部分的血液循环减慢,产热不足就会对冷的反应更加强烈;更年期女性身体里的雌激素水平较低,影响了神经血管的稳定,容易出现腰、腹、手脚和全身发冷。

营养学家指出,妇女应每日摄入18毫克的铁,但是大多数妇女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因而怕冷。甲状腺素有”生热”的作用,能使人体基础代谢增高,皮肤血液循环加快,增加热量。而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时,由于产热少,所以怕冷。

高血压能吃羊肉吗 吃羊肉的其他好处

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

中医认为: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高烧畏寒怕冷是什么原因

发烧问题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不可以忽视的,因为高烧不退还可能会引起其他的问题,这样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就更加的严重,而且有很多人高烧的时候,还比较的怕冷,所以对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家就需要慎重对待,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高烧胃寒怕冷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着凉等。用药要注意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在不超过38.5以上的情况下以多喝水为主的。超过的话那是要积极进行用退热药物并且积极进行物理降温才行的。同时间要多喝水,在必要的时候积极进行血液检查确定情况。

临床上可以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以感染性多见,如感冒等是最常见的病因,对于发热需要首先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体温过高时容易引起小儿高热惊厥,所以也是有必要控制体温的,主要是采用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的方法,具体用药最好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保健工作都是不可以忽视的,因为要是严重的一些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那么甚至是会影响到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想要更好地治疗,那么一定要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最有效的应对和解决方法。

乳头痒是怎么回事呢 乳腺炎

乳腺炎是哺乳期常见的疾病之一,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主要是乳汁淤积导致乳腺管阻塞引起的人,部分乳腺炎患者早起会有乳头瘙痒额症状,后期可伴有发热,畏寒,病侧乳房红肿热痛,出现硬块。

羊腿的功效与作用

1.温补脾胃,温补肝肾,补血温经;

2.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相关推荐

寒性体质特征 畏寒怕冷

寒性体质者经常手脚冰凉,但也不仅仅是手指、脚趾发凉,而是全身性的冷,背部和腹部特别怕冷。所以寒性体质身体比较弱的一定要注意保护后背和前腹部,不要让腰、肚脐等关键部位受凉,否则容易导致脏腑内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最常见的是女孩子痛经、月经推迟。

孕妇吃什么调理肠胃 羊肉

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

畏寒怕冷吃什么

1.桑葚干 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无愧于水果中“补血果”的称号。一般建议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但孕妇慎用。 2.紫葡萄干 紫葡萄是很好的补血水果。将葡萄晒制成干后,每100克含铁量在9.1毫克。而且葡萄在晒制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葡萄皮(葡萄皮的营养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也有利于葡萄干中一些稳定营养素的保留,如铁、锌、锰、蛋白质、抗氧化物质等。 3.猪肝 每100克的猪肝中就含有铁质达到31.1毫克,并且除了含有丰富的铁

女性畏寒怎么办

桂圆 宜吃原因:桂圆含维生素P的量多,有保护血管、防止血管石化和脆性的作用,使血管能保持正常的携氧及循环功能,帮助改善畏寒症。 核桃 宜吃原因:核桃是温补肾阳之物,常吃能改善肾虚气弱造成的四肢冰凉等症状。 红薯 宜吃原因:地瓜是根茎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常食能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红豆 宜吃原因:红豆有补血、促进血液循环、强化体力、增强抵抗力的效果,畏寒的女性应该多吃。

畏寒与恶寒有什么区别

1、畏寒与恶寒有什么区别? 畏寒: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可以缓解的表现。 恶寒: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仍不能缓解的表现。 2、引起畏寒病因是什么? 2.1、禀赋不足,素质本弱 因父母体病质弱,年老体衰,孕育不足,脾中失养,或生后喂养失调,水谷精气不足,或化学物品侵扰孕母之体,体质渐弱。 2.2、化疗治疗后的损伤 各种化疗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大量杀伤人体正常细胞,损伤五脏六腑,耗伤气血,津液,形体关格,由于过度损伤太过,而畏寒

雪梨放冰箱里好吗 吃雪梨有哪些注意事项

梨性偏寒助湿,多吃会伤脾胃,故脾胃虚寒、畏冷食者应少吃。 梨含果酸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 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少吃梨。 血虚、畏寒、腹泻、手脚发凉的患者不可多吃梨,并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湿寒症状加重。 梨含有糖量高,糖尿病者当慎。慢性肠炎、胃寒病患者忌食生梨。

羊瘦肉营养价值

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畏寒吃什么好

1.蜂蜜芝麻糊 芝麻500克,核桃仁500克,蜂蜜适量。将芝麻与核桃仁以同比例的分量磨成粉末,每次取2大汤匙,加入适量的蜂蜜和温水充分混合后直接食用,每天2次。 2.羊肉馄饨 五味子、山茱萸、干姜(炮裂)、川椒(去目及闭合者微炒去汗)、桂心各30克,一起捣细罗为散。每日取羊肾1对,去脂膜细切,入上药散6克,木臼内杵如泥,作馅用,和面捻作馄饨,加水煮熟后食用,每日1次。 3.益气祛寒粥 粳米100克,党参20克(或东北人参6克),黄芪20克,生姜5片,白扁豆30克。上药加水常法共煮粥,每日1次,连服1周。

畏寒如何护理

1、饮食调节: 人在饭后,手脚温度会稍微增加,所以,要多食用一些有足够热量的食物,如肉类、面食、蛋奶等,以增加机体的产热量,但肥胖者、糖尿病患者要慎食。也可以适当地食用一些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如芝麻和花生,洋葱、辣椒也可以帮助身体产生热量、促进血液循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强身健体的中药,如人参、鹿茸、蜂王浆等,可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 寒性食物如啤酒、冰淇淋、生蔬菜和水果会让身体发冷,要注意勿过量摄入,而且要尽量避免晚上食用。热性食物则可以使身体温暖。 肉类:牛肉、鸡肉、羊肉。 海产:沙丁鱼、鲭鱼。

女性畏寒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温度宜偏高,干燥,阳光要充足。 卧床休息,或在体质允许的情况下,动静结合。病床应柔软,被褥要保持干燥、清洁、病人农幅应齐备,外出要注意保暖。 宜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软食,可进羊肉汤,或于姜煎汤饮用,以温阳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