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呢
抽动症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呢
一般来说,抽动症的症状被认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种。一般运动性抽动比较常见,患儿会出现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的抽动,表现为突发、快速地反复运动,主要见于频繁眨眼、蹙额、噘嘴、伸舌、摇头、点头、耸肩、挺胸等动作。少数患儿会出现发声性抽动,这类症状会牵连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就会发出一些喔、噢、哼、哈、啊等的单音节音调,有时候也会表现为清嗓、咳嗽、吸鼻、动物的叫声等,有些患儿还会出现一些复杂发声性抽动,常常鉴于一段有意义的单词、词组或句子组成,有时候还会口吐秽语等。
由于抽动症患儿的这些不自主行为,往往造成患儿的注意力涣散,尤其是在课堂上,一边努力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一边听讲,大家也都知道三心二意是无法做好一件事情的,这就成为了患儿的学习困难,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些异常行为会受到老师的歧视,同学间的嘲笑,很容易让患儿的自信、自尊受挫,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品行问题,所以一定要尽早治疗。
抽动症对孩子的影响
1、抽动症孩子个性发展容易发生障碍:由于对抽动症孩子的不理解,抽动症孩子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或奚落,常产生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这显然会对儿童心身发展产生巨大伤害。
2、抽动症孩子容易发生品行障碍:抽动症患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部分患儿到了青少年时期即发展成为品行障碍。
3、抽动症孩子学习成绩较差:抽动症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有的不及格,甚至留级,给孩子及家长都带来极大的困扰。
4、抽动症孩子容易发生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孩子眨眼眨不停小心是抽动症
“开学前几天,来看多动症的孩子最多,开了学,门诊基本都是看抽动症的孩子了。”昨天,在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陈玉燕的门诊,很多来看病的孩子,其中有2/3是来看抽动症的。
反复眨眼以为得了结膜炎
“陈医生,我孩子是不是得了‘精神病’啊?”昨(23日)天上午,陈玉燕的专家号挂了60多号,临近中午,一位带着哭腔的妈妈,来找她加号,身边跟着一个小男孩。
妈妈抱着孩子坐下来,陈医师一眼就看出了不对劲,孩子的五官一直在动。“四五岁开始,我儿子眼睛总是眨呀眨的,他说眼睛难受,我带他去眼科看病。”妈妈说,配了眼药水滴滴,情况好转了,但没过多久,孩子又老方一帖。之后看了好多眼科专家,怎么也看不好。
“我上网一查,说可能是抽动症,据说大部分孩子会自愈,也就没放在心上,但后来连嘴巴也开始动了。”妈妈说,儿子变得越来越怪异,就像是个“精神病”患者,甚至出现了仰头、大喊、拍桌子等很恐怖的行为。
陈医生检查问询后,孩子被诊断为抽动症,需要两三个月的药物干预治疗。
紧张焦虑易诱发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2岁到青春期的男孩比较易得。”陈医生说,60%的抽动症患儿刚开始会表现为频繁眨眼,之后出现清嗓声、耸肩、摇头等症状。疾病初期,常被诊断为结膜炎、鼻炎、哮喘等,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辗转眼科和五官科看病,怎么用药都不见好。而且这种病有时会自行减轻,分辨起来更加困难。
“抽动症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刻板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的综合征。和小儿多动症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多动症是有目的而非反复性的动作,容易使注意力转移。一般来说,抽动症容易成为多动症。”前两天,陈医生收治了一个男孩。因为抽动症,男孩经常不自主地咬舌头自残,舌头上咬出了血窟窿也停不下来。
“抽动症发病原因并不明确。研究证实,遗传因素与抽动症发生有关,但发病同时还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环境、情绪、躯体刺激、体质、大脑多巴胺分泌等。”陈医生说,开学后抽动症患儿多,是因为经过一个暑假的放松,一下子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精神过度焦虑诱发。
“我有时一天看七八十号小病人,其中五六十个是抽动症。现在秋季容易感冒,孩子总是流鼻涕或咳嗽,也很容易诱发抽动症的发生。”
三种行为疗法挺有效
陈医生说,抽动症没法早预防,唯有早发现。“有很多患儿受过惊吓,家庭关系不和谐,养育习惯不好,如干涉限制孩子行为,生活起居管得过细,过分严厉等都容易诱发抽动症。”
陈医生的门诊,主要看儿科抽动症,但偶尔也会有成年患者来找他。这些人往往小时候没有治疗,长大后影响到正常的社交、婚恋。其实孩子患了抽动症,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除了药物以外,家长还可以采用行为心理疗法。
“抽动症患儿多内向敏感,一紧张就犯病,平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兴趣活动,多和别人交流。抽动发作时,家长不要过分关注,总盯着孩子看或是提醒孩子,因为越责怪孩子越紧张,不自主动作就会越频繁。”
陈医生说,有三种行为疗法挺有效。一是消极练习法,要求孩子在指定时间内,有意识地重复做某一种抽动动作,随着时间进展,孩子会逐渐感到疲劳,减少抽动频率。二是厌恶疗法,家里装面大镜子,让孩子面对镜子做抽动动作,孩子觉得不好看,自然就会慢慢不做。三是行为反向训练,教孩子应用一种与抽动动作相反或不一致的行为,来对抗反应,如一些爱发声的孩子,可以让他们紧闭嘴巴,通过鼻子进行慢节奏深呼吸来阻止发音。
抽动症如何预防
1、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教育,避免孕妇情绪激动、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孕期不能滥 服药,杜绝近亲婚配,防止产伤,积极的做好小儿抽动症的预防保健工作。
2、防止头部外伤及药物中毒,预防和及时治疗脑炎、脑膜炎等多种疾病,以免引发小儿抽动症。
3、小儿抽动症患者饮食应富于营养又易于消化吸收,多食用富含健脑和维生素类食物,少吃或尽量不吃含铅多的食物、含色素、防腐剂的饮料和小食品。
4、自小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按时作息,注意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培养小儿抽动症孩子的正确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5、要注意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粗暴强制的教育方法和过度溺爱、过度保护,事事关心和干涉都可使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养成任性、脾气暴躁、注意力差的不良习惯,最终导致小儿抽动症的发生。
6、要注意学校和老师的影响。老师对儿童的教育方法欠妥,可引起儿童的逆反心理,从而诱发小儿抽动症的发生,另外学校应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兴趣,防止因功课负担过重而给孩子带来的身心疲劳。
5%的学龄前抽动症儿童顽劣缘自心病
由于抽动是一种心理障碍,而绝大多数家长、老师都缺乏对这种常见儿童心理疾病的认识,总认为是孩子调皮、捣蛋,结果他们越批评,孩子越紧张、焦虑,不能自我控制的抽动症状越明显。由于老师、家长对抽动症孩子长期进行批评、体罚,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受到挫伤,临床上常见很多小患者与父母关系紧张,有些甚至对学校产生厌恶感,诱发“学习障碍”。
在幼儿园里,一个抽动症孩子的眨眼、摇头晃脑等动作还可能成为其他孩子的嘲笑和模仿对象,一方面,这可能导致小患者今后害怕与人交往,同时,这也会造成一种“模仿性传染”,就像结巴一样,开始出现一群孩子一起眨眼或扮鬼脸。
再高明的治疗也离不开早期识别,否则,贻误病情会对孩子未来的人格成长和自信心带来不利影响。他强调,目前最迫切的是在幼儿园老师、园医和家长中普及抽动症知识,减少对心因性“顽劣”孩子的歧视和责骂
小儿抽动应如何预防
一、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和注意合理营养是预防抽动症需要注意的问题,家长们要注意,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童年,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龙,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些好的习惯对于预防抽动症有很好的方法,专家指出:自小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按时作息,注意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培养小儿抽动症孩子的正确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减轻心理负担
心里负担也会导致抽动症的出现,一般来说,当症状频繁发作时,家长不要太过关注,防止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可以通过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有效缓解病症。如果孩子浮现病症,家长对孩子不可进行打骂指责,应及时激励孩子,通过有效诊治减轻病症,下降病症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抽搐的危害
1、学习方面:小孩患了抽动症,由于频繁的抽动、身体的不适,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学习成绩,对孩子以后的人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心理方面:抽动症不是精神病,但却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产生。小孩患了抽动症,怪异的动症易引起他人的嘲笑,导致孩子自卑、暴躁、不合群、敌对情绪,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抽动症会给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带来危害。
3、身体方面:小孩抽动症状频发,导致躯体疲倦不适,甚至导致创伤。如频繁眨眼可致眼睑充血红肿;频繁点头摇头导致颈部肌肉僵硬不适;肢体大幅抽动可导致磕伤、碰伤等;有的伴有头疼、腹痛、小便不禁、遗精等;有的伴有自残行为。所以,抽动症会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危害。
4、生活方面:抽动症状严重的孩子会影响日常生活,如手抖不能拿稳东西,喉咙异常出声阻碍进食饮水等。
孩子抽搐吃什么好
健脑补脑的食品:应多吃鱼类等含有许多益于智力开发的食物,最好清蒸食用,这样的做法营养成分破坏少,有益智作用。 另外还可食用动物的脑子和骨髓,蒸煮均可,常吃可益肾填髓,有增强抽动症孩子记忆的功效。
可缓解焦虑紧张的食物:草莓、柠檬等可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信息能力;每天食用半个洋葱头,可消除紧张焦虑情绪;红枣、莲子、百合、银耳、牛奶、香蕉可缓解压力,有补肾脾、安心神之功,对抽动症孩子出现的焦虑、烦躁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改善睡眠的食物:患抽动症的孩子需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才会更利于治疗。研究发现葡萄中含有睡眠辅助元素褪黑素,是大脑中松果腺分泌的物质,可协助调解睡眠周期并治疗失眠。
增强体质的食物:茯苓粉与鲜山药共煮加玉米面适量熬成粥,可健脾助运,以消痰湿。牛奶与含水和维生素多的天然食品,最适合抽动症患儿的日常食用。
5其他:另外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含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菠菜、猕猴桃等,可以有助抽动症孩子的智力发育,家长一定要注意平时让孩子多喝水,少喝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