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铁性脑病的健康保健教育
缺氧缺铁性脑病的健康保健教育
1、入院时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由负责护士介绍病房环境、负责医生、护士长、作息时间、开饭时间、物品的摆放及保管、主任查房时间、各种公共设施的使用等情况,使患者尽快适应病区的环境,减少陌生恐惧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治疗信心。
2、疾病相关知识教育
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会使患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数患者希望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所了解。我们通过给患者及家属提供图书、资料、宣传栏、放幻灯片、及时解答患者疑问等方法,使患者了解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作时应注意什么,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同时强调本病的危害性,它是永久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帮助患者寻找自身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如戒烟酒、适当运动、生活起居有规律、少吃动物脂肪、高糖高肉类等促进高血压动脉硬化的食物,保持心情愉快及乐观的生活态度。护士要从精神上鼓励他们,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
3、用药指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常给予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抗凝等治疗。对血压不稳定的患者要指导其按时服用降压药,不能擅自停药、加量,告知患者理想血压的范围,对于频繁发作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剂,可减少微栓子的发生,对预防复发有一定疗效。常用阿司匹林、银杏达莫、丹奥等药物,应告知患者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观察。对应用抗凝药的患者应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黑便等症状。
4、出院指导
出院后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改掉不良嗜好,避免情绪激动,适当的运动,避免重体力劳动,不要单独外出,防止颈部活动过度,减少诱发因素。合理膳食,少量多餐,多吃蔬菜水果,忌辛辣刺激食物,每天测血压一次,定期检查血糖、血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要及时就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能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复发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
轻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如果及时干预,症状大多在3天内就会逐渐消失,一般也不会有后遗症。
如果是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在经过治疗1周后症状也会消失,但是如果超过1周,就有可能会出现智力障碍、癫痫、脑瘫等后遗症。
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后遗症与重度的不同,它的后遗症与症状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在经过积极的康复治疗之后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如果是重度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便侥幸存活,也会出现智障、脑瘫、癫痫等后遗症,并且病症十分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抢救成功后,是否存在后遗症可能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所表现,而是在宝宝长大的过程中,运动和智力发育不能达到同龄儿应该达到的标准时,才慢慢展现出来。
所以家有患儿的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等到后遗症出现了再进行康复训练,应该在治疗后就开始早起干预,定期检查宝宝的智力发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真的存在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患儿常生后三天内出一系列脑功障碍,表现如烦躁不安、嗜睡、吐奶或尖叫、抽搐等症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患者预后良好,没有后遗症。病情危重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可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共济失调、智力落后和癫痫等,是伤残儿童最常见病因之一。国内近年研究资料表明,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0%预后不良,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5%预后不良。根据国内外报道,可能导致不良预后的一些因素如下:
1.重症窒息经抢救20分钟以上,才出现自主呼吸;
2.临场分度为重度;
3.出现脑干症状,如瞳孔缩小或扩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震颤,呼吸节律不齐甚至出现呼吸暂停
4.频繁惊厥发作,虽用药物足量正规治疗,仍不能被控制;
5.一周后神经症状仍未消失,如意识迟钝或昏迷,肌张力明显减退,不会吮乳,拥抱反射不完整等;
6.经治疗2周后,脑电图仍有重度以上异常改变,如低电压、等电位、出现爆发抑制波等;
7.脑B超或脑CT有Ⅱ~Ⅲ级脑室内出血,脑实质有大面积缺氧缺血改变。尤其在1~2周后出现囊腔空洞者。
缺氧缺血性脑病怎么办
1.支持疗法
维持血气和pH在正常范围:有青紫、呼吸困难者吸氧,有代谢性酸中毒用碳酸氢钠,有报道增加血流量可达20%左右。维持心率、血压、血糖等在正常范围。
2.对症处理
对症治疗可防止已经形成的病理生理改变对受损神经细胞的进一步损害,可缩短新生儿期病程,从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对惊厥、脑水肿和脑干症状的处理应积极和及时,一旦出现,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其控制或消除。
(1)降低颅内压??HIE的颅压增高,最早在生后4小时便可出现,一般在第2天最明显。生后3天内应适当限制液体入量。由于窒息儿多有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和肾功损害。尿量常偏少,生后第一天有颅压增高可先用速尿,地塞米松,静脉注射,4~6小时后重复应用,连用2~3次激素不至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第2天后颅压仍高,可用甘露醇,静脉注射,连用2~3次,间隔4~6小时,力争在生后48~72小时内使颅压明显下降,很少需用到72小时后,若颅压增高迟迟不降,应作CT或B超检查有无脑实质大面积缺氧缺血性损害。新生儿期对使用高渗药物应慎重,每次用量宜小,以免脑组织过度脱水,反而诱发颅内出血。
(2)控制惊厥??HIE患儿常在生后12小时内产生惊厥,在除外低血糖、低血钙后,首选苯巴比妥控制惊厥,该药可降低脑代谢率,对HIE引起的惊厥更为合适。也可加用短效镇静药如水化氯醛肛注;或安定静脉注射,用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为止。
治疗缺氧导性脑损伤
一、新生儿缺氧造成脑损伤,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
建议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重症者即使抢救过来,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二、这种情况是应该注意看看孩子的脑神经发育的情况
注意观察孩子的脑神经发育的情况另外就是还可用点营养脑神经的药物进行对症的治疗看看的
生活护理:
注意增加营养适当的进行锻炼防止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三、新生儿缺氧造成脑损伤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重症者即使抢救过来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与以下三种因素有关:1、母亲因素如孕妇患糖尿病、心、肺、肾等严重疾病妊娠高血压中毒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盘功能不足以及母亲吸毒、吸烟等2、分娩因素如脐带绕颈、急产、滞产和胎儿异常以及分娩中用药不当等3、胎儿因素早产儿、胎儿宫内感染以及患有严重的呼吸道和心脏疾病等希望我以上关于新生儿缺氧造成脑损伤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患者常在生后1周尤其头3天内出现一系列脑功能障碍表现。如烦躁不安或嗜睡、吐奶、尖叫、抽搐等症状。轻症患者预后良好,病情危重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可遗留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和脑性瘫痪。
缺氧缺铁性脑病的中药治疗
1.1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丹参性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凉血、清心安神的功效;降香性辛、温,归肝脾经,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作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是由丹参和降香水溶性提取物组成,其有效成份水溶性酚酸类物质能清除体内大量氧自由基,抗生物膜脂质过氧化,阻止钙离子内流,有效防治大脑心肌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脂溶性物质丹参新酮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过度激活,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及全血粘度,抑制血栓形成。柳春霞等[1]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ml.(kg?d)治疗中重度hie足月患儿,结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智力测试正常率及平均智商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近期后遗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翁小斌等[2] 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hie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善预后。
1.2 川芎嗪注射液
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四甲基吡嗪,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脑血供,多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表明,川芎嗪有阻抑钙内流,清除自由基的作用[3] 。刘瑞芬等[4] 在两组hie基本治疗相同的情况下,研究组另加用川芎嗪注射液2~4mg.(kg?d),结果研究组血清总钙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显示川芎嗪可通过阻止钙内流,减少自由基,对hie新生儿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1.3 三七皂苷
三七皂苷为田三七有效成分,能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度,对脑缺氧缺血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三七皂苷具有钙离子通道拮抗作用,动物实验证实三七皂苷通过阻断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的细胞外钙内流,有效地保护神经细胞,抑制钙离子介导的脑血管收缩,使血管扩张,改善脑血流,对缺氧缺血性脑组织中的神经细胞膜及微血管膜的稳定性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改善脑能量代谢,抑制自由基产生[5,6] ,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缺血的耐受性。王启新等[7] 在两组hie患儿基本治疗相同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三七皂苷12~15mg.(kg?d),分3次胃管内注入,连服5~8d,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主要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应重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据了解,茂名市妇幼保健院每年收住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患儿有100多例,治愈率达48。7%,好转达50。6%。
据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谢彦奇介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此症不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并且是新生儿期后病残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息。引起窒息的因素有:
1、母亲因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出血、心肺疾病、严重贫血或休克等;
2、胎盘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功能不良或结构异常等;
3、胎儿因素: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过期产、先天畸形等;
4、脐带血液阻断因素: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颈等;
5、分娩过程因素:滞产、急产、胎位异常,手术或应用麻醉药等;
6、新生儿疾病因素:反复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心动过缓、重症心力衰竭、休克及红细胞增多症等。有数据表明:由宫内窒息引起者占50%,娩出过程中窒息占40%,先天疾病所致者占10%。
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怎么治疗见效快
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怎么治疗见效快?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主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疾病,不仅仅会影响患儿的脑部损害,甚至会给患者留下后遗症,专家表示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最好是及时治疗,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患儿要及时接受治疗,想要治疗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最好是对症治疗,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治疗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改善已经受损害神经元的代谢功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应予以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流和脑细胞代谢等特殊治疗。
1、重症监护治疗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见效快:
重症监护在宝宝症状严重时使用。进行心肺、血压、颅内压及脑电监护,严密观察体温、呼吸、神志、眼冲、瞳孔大小、前囟情况及有无早期惊厥的情况。维持血气和pH在正常范围。当出现心功能不全和休克时要及时处理。
2、抗惊厥治疗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见效快: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首先是注意代谢紊乱如低血糖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低钠血症等的立即处理。一旦确定惊厥不是由代谢紊乱引起,需用抗惊厥药物。原则上选择一种药物,剂量要足,或两种药物交替使用。用药期间经常监测药物血浓度,用药后密切观察,以惊厥停止、安静入睡、呼吸心律平稳、掌指弯曲有一定张力为度。
3、亚低温疗法治疗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见效快: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亚低温疗法(降低脑温2-5℃),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实验证实,亚低温能保护线粒体功能,降低脑代谢,抑制细胞毒性过程,改善脑血流,减轻或抑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的细胞调亡。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原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容易造成新生儿脑损伤,是一种可致命的危险性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是由于围产期窒息引起的。
围产期窒息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病因。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息。由宫内窒息引起者占50%,娩出过程中窒息占40%,先天疾病所致者占10%。
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的因素很多:
1、缺氧
(1)围产期窒息: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窒息,宫内缺氧、胎盘功能异常、脐带脱垂、受压及绕颈;异常分娩如急产、滞产、胎位异常;胎儿发育异常如早产、过期产及宫内发育迟缓。
(2)呼吸暂停:反复呼吸暂停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3)严重肺部感染:新生儿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肺部感染也可致此病。
2、缺血
(1)严重循环系统疾病:心搏骤停和心动过缓,严重先天性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等。
(2)大量失血:大量失血或休克。
(3)严重颅内疾病:如颅内出血或脑水肿等。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因中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产前和产时窒息各占50%和40%,其他原因约占10%。
孕妇在孕期应按时产检,产前应积极和医护人员沟通,最大程度避免围产期窒息导致新生儿患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惊厥一般在什么时候发生
生后不久出现的惊厥可见于HIE、颅内出血、先天性TORCH感染、维生素B6依赖症等。
(1)生后24h内:多见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严重脑出血、低血糖、维生素B6依赖。
(2)生后24~72h:多见于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低血糖、低血钙、药物撤退综合征、低镁血症等。
(3)生后72h~1周:多见于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脑炎(柯萨奇B族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及弓形体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氨基酸代谢异常、核黄疸、新生儿甲旁亢、脑出血(实质)。
新生儿缺氧造成脑损伤
新生儿缺氧造成脑损伤,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重症者即使抢救过来,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与以下三种因素有关:
1、母亲因素 如孕妇患糖尿病、心、肺、肾等严重疾病,妊娠高血压中毒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盘功能不足,以及母亲吸毒、吸烟等。
2、分娩因素 如脐带绕颈、急产、滞产和胎儿异常,以及分娩中用药不当等。
3、胎儿因素 早产儿、胎儿宫内感染,以及患有严重的呼吸道和心脏疾病等。
新生儿窒息有哪些危害
新生儿窒息发生原因有许多,除上述外,母亲患有心脏病、严重贫血、孕妇经常阴道流血、产妇分娩时产力不足、胎儿在宫内缺氧、羊水被胎粪污染、怀多胎、有胎盘老化、胎盘出血、羊水过多、过少、脐带过长(超过50厘米)、早产、过期产(超过42周以上妊娠)或用产钳助产等等,这些因素都会使孕母血中氧浓度降低,使得胎儿缺氧,致新生儿生后没有呼吸,即新生儿窒息。窒息会导致孩子体内各种代谢紊乱,从而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循环、呼吸系统,而最后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原因,但并不是每一个新生儿窒息都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病大概80%可问到有新生儿窒息的病史。据文献统计死亡的新生儿几乎近1/2是直接、间接与新生儿缺氧有关,重度新生儿窒息合并脑病的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要占1/3以上,所以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显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