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体质的人适宜艾灸

什么体质的人适宜艾灸

中医人体体质分类有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气郁质。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属于什么样的体质,比如说阴虚或阳虚等,然后再根据自身体质进行艾灸治病,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以下介绍下身体各种体质:

1、阴虚质:

这类人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红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唇红微干,冬寒易过,夏热难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数。本体质秦伯未老中医主张长期服用首乌延寿丹,认为本方有不滋腻、不寒凉、不刺激、不蛮补四大优点,且服后有食欲增进,精神轻松愉快的效果。

2、阳盛质:

凡强壮的,声高气粗的,好动的人,属于阳盛体质。此类人平素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脉洪数有力,舌红苔薄黄。本体质之人不易患病,一经患病,多为急性病、暴发病。故饮食方面多用滋阴、清淡之品;运动量也要大一些,让体内积蓄的阳气尽快散发出去,条件许可,每天进行凉泉、温泉水浴,须常清其过盛之热,适当补其耗伤之阴。

3、气郁质:

此类人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萎黄或苍暗,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舌淡红苔白,脉弦。这类人相当于现代所称的抑郁型或抑郁质。药物治疗,以舒肝理气为主;平时应常去旅游,以使心胸愉快,从而排除多愁善感的抑郁状态;多听一些轻松、开朗、激动的音乐,以提高情绪;饮食上,适当喝一点酒。

4、痰湿质:

平素身体肥胖,或嗜食肥甘,嗜睡恶动,口中粘腻。食量较大,多汗,既畏热,又怕冷,适应能力差。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接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身头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或妇女白带过多,苔多腻,常见灰黑,或舌面罩一层粘液,脉濡或滑。此类人宜多参加体育运动,让疏松的皮肉变致密结实一些。药物方面,当用温药调补,饮食上,且勿过饱,忌肥甘厚味。

5、瘀血质:

平素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甲错,常有出血倾向,皮肤局部有瘀斑,或身体某部刺痛,固定不移,或有包块,推之不动,舌质有瘀斑或瘀点,脉细涩,或结代。此类体质,重在气血畅通,为此,要常常加强体育锻炼,饮食上多吃二些活血养血的食品;治疗上应活血法瘀,并配以补气行气。

其实以上体质都可以艾灸,阳虚的人更适合艾灸。做艾灸,除了腹部穴位,多灸一下足三里和三阴交,灸之前之后多喝水,以防上火。一旦上火了,减少艾灸的时间就可以。慢慢来,开始上火、有排斥反应都不怕。

体质阴虚的人不适合针灸

阴虚火旺者艾灸等于火上加火。如今气温越来越高,阳气升发,阳气浮在人体表面,艾灸养生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护阳,然而专家提醒,艾灸并非人人适宜,阴虚火旺者不宜艾灸。如果艾灸,等于“火上加火”。

阴虚火旺的人,主要表现为舌红、苔少、盗汗、手心出汗、心烦等,艾灸保健养生的原理主要是温通经络、活血化瘀,属于温性,此类人艾灸,相当于火上加火,不能达到保健养生作用,还可能带来反作用。

一般情况下,女性阴虚者较多。此外,湿热比较重的人群也不宜艾灸,原理也是如此。

这四类人不宜艾灸

这四种人不适合艾灸

1、过度劳累、饥饿或精神紧张患者不宜艾灸治疗;此外,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3、孕妇及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艾灸。

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症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艾灸的养生作用有哪些

1、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2、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3、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4、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三伏天艾灸灸哪里去湿气 三伏天什么人不能艾灸

以下人群不宜在三伏天的时候艾灸:

1、过度劳累、饥饿或精神紧张患者不宜艾灸治疗,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3、孕妇及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艾灸。

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症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5、自发性出血的人不宜艾灸。

艾灸最好在什么时间做 哪些人冬天不能做艾灸

1,疲惫、醉酒或大病初愈不宜艾灸。艾灸比较耗费体力,如果在疲惫时期或者醉酒或者大病过后千万不要艾灸,会导致精力下降,影响体质。

2,体质差或者老年人尽量不要艾灸、患有感染病,女子经期也切记不要进行艾灸。

3,精神病患者不要进行艾灸养护。艾灸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艾灸者的精神,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艾灸会越灸越虚吗

一般正确辨证、合理取穴、正确施灸,是不会越灸越虚的。

《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一般阳虚体质适宜艾灸大椎、命门、关元、涌泉,可以补阳,而阴虚则不宜艾灸,可能导致身体更加虚弱。

另外施灸者若操作不当、艾灸过于频繁、处于经期等原因艾灸的话,也会出现越做越虚的情况,建议到正规医院由医生辨证诊断后进行艾灸。

冬天为什么不艾灸 一天什么时候艾灸最好

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调理情况的不同确定最佳时间为宜。

艾灸是传统的中医保健治疗方法,其操作时间讲究顺应自然规律,对应人体十二经络运行时间为佳,如已时9:00—11:00,是足太阳脾经运行的时候,此时用艾灸治疗脾脏器官有病症话会更有效;午时11:00—13:00,是手少阴心经运行的时间,适宜心脏疾病的缓解治疗等;申时15:00—17:00,是足太阳膀胱经运行的时候,适宜艾灸排毒。

艾灸后经期推迟的原因 经期艾灸要注意什么

1.经期艾灸要因人而异,不能肯定的说所有女性经期都能艾灸,也不能说都不能艾灸,要根据自身体质来决定。经量多的人就最好不要艾灸,因为艾灸可以活血化瘀,如果尽量本来就多还艾灸的话,就会导致经量更大,经期延长。

2.艾灸要选择质量比较好的艾条,劣质的艾条容易伤经络,并且也起不到调理的效果。

3.热性体质人群,高热病人,过度疲劳,过于饥饿或饱腹的人不宜艾灸。

4.艾灸后不要立刻洗澡,因为艾灸刚完的时候,身体毛细孔处于打开状态,马上洗澡容易受凉。

经期艾灸的注意事项 哪些人群不适宜进行艾灸

经血量多的女性不适宜进行艾灸;

热性体质人群,高热人群不适宜进行艾灸;

阳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人群不适合艾灸。

冬至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8种人千万不能艾灸

艾灸并非人人适宜,如以下8种人则不宜艾灸:

1、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艾灸。

2、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3、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皮肤过敏者不适宜用艾灸。

4、高血压患者病情突发时不宜艾灸,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

5、体内有金属埋件者,谨慎艾灸。

6、良性肿瘤需要辩证施灸,恶性肿瘤不建议艾灸,以免导致热血妄行。

7、心脏部位不可多灸、久灸,外阴、乳头等娇嫩部位不能灸(仅针对传统艾条施灸,灸大夫隔物灸仪系列除外)。

8、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先刮痧还是先艾灸

一般刮痧和艾灸的顺序根据体质来决定的。

1.实证者:刮痧后不宜艾灸

一般情况下,实证者在刮痧后不宜艾灸,因为刮痧后皮肤非常脆弱,容易破溃,而且对热的感觉也会稍微欠缺敏感,艾灸是起补益作用的,实证再补岂不是火上浇油,所以不能灸。

2.寒症体虚者:先刮痧后艾灸

寒症体虚者,使用刮痧配合艾灸可有奇效,能够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泄热拔毒、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3.体质虚弱者:先艾灸再刮痧

对于体质虚弱的人来说,可以先通过艾灸来补充阳气,调动气血运行,增强个人体质,再使用刮痧更合适。

注意

刮痧和艾灸治疗对症各有长短,所以,到底先刮痧还是先艾灸,需要根据每个人所患疾病的不同、体质的不同来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建议应选择有经验的中医师来对人先辨病,再确定是否合适刮痧艾灸。

相关推荐

宫寒艾灸多久有效果 宫寒艾灸要注意什么

女性来例假的时候,包括来例假前五天不宜艾灸,饭前空腹,饭后不宜艾灸; 施灸时艾条要放在距离穴位3cm左右的高度进行,以局部有温热感,温热发红,不会产生灼痛感为宜。

阴虚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不建议艾灸。 不建议阴虚体质群过多进行艾灸调理,因为艾灸具有去湿除寒、温经通络、扶阳固脱等多种作用,而阴虚体质群本身阴液不足,体内热症明显,而艾灸具有温阳作用,此时再进行艾灸的话,就会加重对身体阴液的损耗,导致阴虚症状加重,同时还容易引发一系列的上火症状,对健康不利。 如果实在要艾灸的话,可以选择涌泉、三阴交等滋养穴位进行艾灸调理,但艾灸时需要注意时间,每次灸5-10分钟左右即可。

艾炙不适合的

一、艾灸适宜群 1、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 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3、艾灸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 二、艾灸适宜群 1、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群。 2、女性例假期间不可艾灸。 3.高热病,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适宜艾灸 三、艾灸前、中、后注意事项 艾灸前 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

冬季艾灸养生 冬季艾灸的注意事项

1、冬天皮肤容易干燥,在施灸前最好先用温水湿润施灸部位,皮肤敏感,较薄的地方不宜艾灸,冬天室温低,在皮肤本身就很薄的部位艾灸,容易因冷热交替影响伤害皮肤。 2、冬天最好用无烟艾灸条,这种艾条燃烧度较小,以避免造成局部烫伤。 3、如果因艾灸不当导致起水泡化脓的话,不要将水泡弄破,以免引起感染,可以让其自行消除或请医生处理。 4、有些体质关系不适应艾灸,可能出现晕灸现象,这种情况下马上停止施灸躺下休息片刻即可。

乳房艾灸哪个部位 什么不能艾灸

阴虚阳亢体质群不宜进行艾灸,因为这类身体内热较重,而艾灸能起到温阳的作用,这样就会导致机体内热加重从而引起身体不适。 皮肤有出现溃烂、受损、感染的群也不宜进行艾灸,不然艾灸的热量会对皮肤破损部位造成刺激,加重皮肤的感染情况。 艾灸时使用的艾条是由艾叶制作而成的,如果对艾叶过敏的话,艾灸完之后就可能会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所以不建议此类群进行艾灸

先刮痧还是先艾灸

一般刮痧和艾灸的顺序根据体质来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实证者在刮痧后不宜艾灸,因为刮痧后皮肤非常脆弱,容易破溃,而且对热的感觉也会稍微欠缺敏感,艾灸是起补益作用的,实证再补岂不是火上浇油,所以不能灸。 寒症体虚者,使用刮痧配合艾灸可有奇效,能够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泄热拔毒、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对于体质虚弱的来说,可以先通过艾灸来补充阳气,调动气血运行,增强个体质,再使用刮痧更合适。 刮痧和艾灸治疗对症各有长短,所以,到底先刮痧还是先艾灸,需要根据每个所患疾病的不同、体质的不同来选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艾灸有什么注意事项

1.疲劳状态、过饥、过饱、大汗淋漓、情绪不稳等身体不适时不宜艾灸。 2.处于传染病、高热、昏迷、身体极度衰竭等身体虚弱时不宜艾灸。 3.艾灸前喝一杯温水,温度最好高于体温,灸后补充一杯60度左右的热水。 4.艾灸后如果洗手,建议用高于体温的热水,50度左右为宜,原则上不建议急用冷水。

夏季哪些疾病适宜艾灸

和其他中医疗法一样,艾灸也有其适应症,并不是所有都可以随便施灸。中医认为,艾灸本身就是补益阳气的,适合体质阳虚、气虚的做。如果体质不对,乱灸很容易出问题。不适合艾灸群如果使用艾灸可能会出现浑身燥热,满面潮红等症状。因此在家做艾灸时,最好先请中医辨证一下自己的体质,在中医的指导下施灸。 很多都不知道在施灸时艾条要和穴位或皮肤保持多远的距离。距离太远了力道不足,不能发挥艾灸的功效,太近了容易灼伤皮肤。艾灸时最佳距离为以的皮肤感觉为准。 艾条在刚点着的时候温度不高,这时可以稍微近一些,让艾条和皮肤保持

阳虚一般多久能补过来 阳虚艾灸好吗

好。 阳虚群可以适当的进行艾灸调理,艾灸具有温经通络、扶阳固脱的作用,适当的艾灸可以为身体补充阳气,从而能改善身体阳虚症状,甚至是达到治疗的效果。阳虚体质群在艾灸时可以选择关元穴,足三里,大椎,至阴穴,肾俞,命门等穴位,但在艾灸时需要控制好时间以及艾灸的温度,不宜长时间施灸。

手脚发凉艾灸哪里 艾灸神厥穴

神厥穴位置:该穴位于脐窝正中。即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艾灸方法:使用方四眼艾灸盒,开始用两根艾条熏,然后逐渐增加艾条根数,循序渐进施灸,每次艾灸施灸在20到30分钟,在穴位附近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适应为适宜。 好处:艾灸神厥穴有温暖全身的功效,阳虚体质艾灸该穴位可以很快打通任脉,改善手脚冰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