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白斑诊断鉴别
皮肤白斑诊断鉴别
诊断
不要认为皮肤白斑就是白癜风。皮肤白斑涉及许多皮肤病,它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皮肤病,也可以是某一种皮肤病的一个症状。发现皮肤白斑要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一、白癜风基本诊断要点:头发、脸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单个或多发的不规则纯白色斑块,白斑面积逐渐扩大,数目增多。白斑境界清楚,斑内毛发也呈白色,表面光滑,无鳞屑或结痂,感觉和分泌功能都正常。白斑对日光比较敏感,稍晒即发红。
鉴别诊断
二、白癜风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贫血痣:限局性色素减退斑,而并非色素脱失。自幼发病,无扩大趋势,用力摩擦皮损,局部不发红,而周围正常皮肤发红。
2、斑驳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皮损出生时即有,最常见于额部,合并有白发,白斑常呈三角形或菱形,胸、腹、四肢近端亦可发疹,皮损大小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部分病人还可合并有其它发育异常。
3、无色素痣:出生或生后不久即发生,为境界清楚的色素减退斑,持续终生不变。组织病理示黑素细胞数目正常或减少、黑素体大小和功能正常。
4、特发性滴状色素减退和老年性白斑:前者为多发境界清楚的圆形或多角形白斑,直径2~6cm,常见于前臂及小腿伸侧,随年龄增加而数目增加。后者常见于老人,主要见于胸、背、四肢,为豆大圆形白斑,稍凹陷,散在分布,不融合。
5、粘膜白斑:唇粘膜及会阴部白癜风常易误为粘膜白斑。粘膜白斑多呈现网状条纹状或片状,为白色角化性损害,常剧痒。而白癜风仅是色素脱失,表皮正常,在邻近皮肤或其他处常可找到脱色性病变。
6、花斑癣:婴幼儿病例,其淡白色的斑常发于面颊、额及眉间,由于经常擦洗表面,不易附着鳞屑,故极易与早期白癜风混淆,应予以注意。
7、单纯糠疹:多见于儿童,好发于面部,圆或卵圆,常见于1~3个减色斑,皮损为淡白或灰白,上覆少量糠状脱屑,边缘不清楚,无周边色素加深的特点。或有微痒,多发于春季,亦可见于初夏或冬季。
8、白化病:本病是先天性非进行性疾病,常有家族史,两眼虹膜透明,脉络膜色素消失。幼年发病,既不扩大、亦不消失,皮损周围色素并不增多。
9、盘状红斑狼疮:特别发于面颊及唇部的盘状红斑狼疮,当治愈后常遗留下界限清楚之暖色素性斑片,面似白癜风,但是此暖色斑总有些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尚可发现粘着性鳞屑,及其下扩大的毛囊口与角质栓。
多形红斑诊断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1.急性突发,病因不明,有时可能与药物过敏反应有关。
2.局部为急性渗出性炎症,口腔粘膜充血(或有水疱)、糜烂、渗液、渗血(自发或激发性),以致唇红部常有紫色血痂,当病情未得到控制时,血痂层层加厚,状如紫茧,口内粘膜的病损可注意到涎液中含血迹现象,皮肤为靶样红斑;若系重型病例,除口腔、皮肤表现外尚合并有眼或阴部等处的损害。
小儿皮肤白斑病鉴别诊断
1、儿童白癜风的诊断要点有皮肤白斑出现边缘色素加深现象,有的会出现色素带。
2、儿童白癜风的诊断要点中可靠的方法是在伍德灯下检测。在伍德灯下白癜风白斑显示为纯白色荧光,与周围的正常皮肤对比鲜明,界限清楚,没有鳞屑。
3、白癜风症状是后天发生的色素脱失斑或色素减退斑,不是先天就有的。
4、白癜风的白斑与周围正常皮肤界限清楚,且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白癜风发展至后期可连结成片,其治疗难度也加大,这些也是儿童白癜风的症状要点。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白癜风鉴别要正确区分贫血痣,白癜风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包括儿童,儿童白癜风的诊断比成年人的更难,因为儿童本身皮肤较白,脱色不易被发现。同时儿童常见数种色素斑痣,具有跟白癜风极为相似的症状,给鉴别增加难度。
贫血痣是出生后即可出现的色素脱失,可发病于身体任何部位,皮损会随着皮肤生长而逐渐扩大,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圆形或不规则的浅色斑,边缘部位不清楚。
由于贫血痣是局部血管发育异常,在鉴别时以玻片压之,皮损区与周围正常皮肤没有明显界限,以手掌摩擦局部,则周围的皮肤发红,皮损区不红。
外阴白斑与易混疾病的鉴别诊断
外阴白斑需要与神经性皮炎的鉴别诊断
1、从组织病变上鉴别
外阴白斑属角质层组织病变,而神经性皮炎属于角化过度样组织病变。
2、从发病部位上鉴别
外阴白斑主要发生在阴道黏膜、小阴唇内侧或外侧、阴蒂、大阴唇内侧等部位,呈白色皮损状态。而神经性皮炎主要发生在大阴唇内外侧、小阴唇内外侧、阴阜部、肛门周围、阴蒂、会阴等部位,以灰白色斑块为主。
3、从炎症浸润上鉴别
外阴白斑患者病灶处真皮上部的淋巴细胞、浆细胞都会发生弥漫性浸润,且仅有浸润部位的皮肤弹力纤维减少。而神经性皮炎患者病灶处皮肤的表皮下淋巴细胞一般会出现致密的带状炎症浸润。推荐阅读:有效治疗外阴白斑的偏方有哪些
4、从病灶皮肤各层的变化上鉴别
外阴白斑患者病灶处皮肤的颗粒层有增厚现象,而棘层不规则肥厚样皮突延长有间变和角化不良现象,真皮层上部的结缔组织会变性。神经性皮炎患者病灶处皮肤的颗粒层是相当肥厚的,而棘层有肥厚皮突延长现象,真皮层一般无变化。
外阴白斑与扁平苔癣的鉴别诊断
1、从炎症浸润上鉴别
扁平苔癣患者病灶处表皮下淋巴细胞会发生致密的带状浸润感染性炎症。外阴白斑患者病灶处真皮上部的淋巴细胞、浆细胞都会发生弥漫性浸润,且仅有浸润部位的皮肤弹力纤维减少。
2、从发病部位上鉴别
扁平苔癣大多发生在阴道前庭或小阴唇部位,常合并口腔和皮肤皮疹,一般呈多形性扁平的白色丘疹,可融合成白色斑片。
3、从组织病变上鉴别
扁平苔癣属于角化过度样组织病变。
4、从病灶皮肤各层的变化上鉴别
扁平苔癣患者病灶处皮肤的棘层呈不规则肥厚状,基底层会发生广泛的液化变性,而真皮层上部结缔组织会有水肿出现。外阴白斑患者病灶处皮肤的棘层有不规则肥厚样皮突延长,基底层可能有点状液化现象且排列不整齐,真皮层上部的结缔组织会变性。
外阴白斑需与其他皮肤白色变疾病的鉴别
1、与外阴白化病相鉴别
外阴白化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多在全身发作,但也可能仅在外阴局部出现白斑症状,与外阴白斑不同的是,白化病引发的局部白斑大多无瘙痒等自觉症状,且活检除表皮色素消失以外,一般无特殊病变。
2、与白癜风相鉴别
白癜风患者外阴部出现的发白区域,一般界限分明,且皮肤表面较为光滑润泽,质地完全正常,无任何瘙痒等异常症状。另外,白癜风虽然常在外阴处发病,但其特点较为明显,白斑多呈乳白色,且大小不一,多发生在大阴唇和小阴唇上,阴毛也会随之变白,与上述外阴白斑有很大区别。
3、与白塞病相鉴别
白塞病的主要症状为阴部溃疡,且常伴有眼部、口腔的病变,也被称为眼、口、生殖器综合征,中医称之为狐惑病,与外阴白斑应认真鉴别。
萎缩性外阴白斑的诊断
1、萎缩型外阴白斑诊断症状
Ⅰ期萎缩型:外阴白斑诊断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有轻度瘙痒,无白色病变出现,外阴有不容易被肉眼发现的萎缩。
Ⅱ期萎缩型:典型的外阴白斑诊断症状是外阴有轻度肉眼可见萎缩,一般从大、小阴唇,阴蒂开始。因萎缩可有外阴干燥,性生活不适等感觉。
Ⅲ期萎缩型:外阴白斑诊断很严重。外阴大阴唇扁平,小阴唇消失,阴蒂萎缩变小或粘连。尿道口萎缩,严重外阴白斑诊断症状会出现小便失禁,阴道口萎缩,性生活困难。
2、增生型外阴白斑诊断症状
外阴白斑诊断症状主要是外阴瘙痒,部分患者瘙痒剧烈,晚间瘙痒加剧,常因骚抓可引起红肿和溃破,外阴白斑诊断症状可有烧灼等不适感。外阴白斑病变区皮肤出现角化增生,外阴皮肤局部出现轻度色素减退,成点状或白色小丘疹样,外阴白斑诊断症状表面呈霜样白变。角化层反复脱落,或因搔抓引起外阴虹肿、水肿、皲裂、溃破糜烂,外阴白斑诊断症状可有瘙痒伴随疼痛感觉。
3、混合型外阴白斑诊断症状
外阴白斑病增生型和萎缩型患者的病情发展到Ⅱ期后期至Ⅲ期,一般外阴白斑诊断的症状会出现两种类型混合症状。
结节性红斑诊断鉴别
诊断
有典型皮肤损害,并发生在青年女性,双侧胫骨前区突然出现结节性红斑,持续1~3周,随后消退,不留任何痕迹,根据上述情况一般可以确诊为本病。
中医病机和辩证:中医认为是有蕴湿,郁久化热,湿热蕴结于血脉肌肤,致使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发病,或因脾虚蕴湿不化,兼感寒邪,寒湿凝结阻滞血脉而致。
中医辩证分型:
1.湿热型 主证:起病急骤,有头痛,咽痛,关节痛或体温增高,皮损灼热,红肿,同时伴有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质微红,舌苔白或腻,脉滑微数。
辩证:湿热蕴结,气血瘀滞。
2.湿寒型 主证:关节疼,遇寒加重,肢冷,皮肤损害颜色较暗红,此起彼落,反复缠绵不愈,口不渴,大便不干或有溏泻,体温不增高,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
辩证:寒湿凝结,阻滞血脉。
鉴别诊断
1.硬红斑 多发生于小腿屈侧,常单发或为数个,皮损较结节性红斑为大,病程长,可自发性破溃,形成溃疡,愈合后留有不同程度萎缩。
2.回归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为结节性红斑皮损,主要位于胸,腹,股,臀,成团出现,消失后留有局部萎缩和碟形凹陷,每次发作均有发热,病理改变为脂肪组织炎。
3.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 为出现在小腿的结节性红斑样皮疹,通常病程早期可发生在单侧,无痛,呈离心性扩大,边缘鲜红,中央变白,可逐渐变平而形成斑块,大小为10~20cm,持续时间两个月到两年不等,表现有色素沉着,也称游走性结节性红斑,Fine认为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与慢性结节性红斑,从临床和病理特征来看,可能是同一个疾病的不同临床类型。
4.结节性血管炎 本病好发于中年女性,结节主要位于小腿外侧及后侧,经过缓慢,偶有破溃者,有人认为本病是硬红斑的早期或轻型。
白癜风自我诊断有哪些方法
1、白斑诊断。白癜风的基本表现为白色斑块,但是色素脱失的严重程度却可以不一样,按照病情的轻重可以依次出现浅白色、乳白色、云白色和瓷白色。白癜风白斑可单个出现,也可成片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散,相邻之间的白斑会逐渐融合成片,等到一定程度后,白斑会稳定不再变化。极少数情况下,白癜风的白斑会出现自行缩小或消失。
2、皮肤诊断。通常来说,白癜风的白斑和正常皮肤分界很明显,初期的白斑边缘也可以表现为模糊不清,有时会在白斑周围出现一种颜色在正常皮肤和白斑之间的扩散晕环;白癜风白斑内毛发有的是白色,有的是正常颜色,有的是黑白相间,白斑消失后,毛发可以逐步变为正常颜色。
3、紫外线诊断。白癜风白斑对紫外线较敏感,在阳光下曝晒后白癜风白斑处皮肤发红、灼痛,严重了白斑会逐渐扩散。因此,白癜风患者要注意避免暴晒,尤其是中午或夏季紫外线辐射强烈的时候更要注意。
多形红斑诊断鉴别
1.急性突发,病因不明,有时可能与药物过敏反应有关。
2.局部为急性渗出性炎症,口腔粘膜充血(或有水疱)、糜烂、渗液、渗血(自发或激发性),以致唇红部常有紫色血痂,当病情未得到控制时,血痂层层加厚,状如紫茧,口内粘膜的病损可注意到涎液中含血迹现象,皮肤为靶样红斑;若系重型病例,除口腔、皮肤表现外尚合并有眼或阴部等处的损害。
皮肤白斑如何鉴别诊断
皮肤白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不要认为皮肤白斑就是白癜风。皮肤白斑涉及许多皮肤病,它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皮肤病,也可以是某一种皮肤病的一个症状。发现皮肤白斑要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一、白癜风基本诊断要点:头发、脸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单个或多发的不规则纯白色斑块,白斑面积逐渐扩大,数目增多。白斑境界清楚,斑内毛发也呈白色,表面光滑,无鳞屑或结痂,感觉和分泌功能都正常。白斑对日光比较敏感,稍晒即发红。
二、白癜风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 贫血痣:限局性色素减退斑,而并非色素脱失。自幼发病,无扩大趋势,用力摩擦皮损,局部不发红,而周围正常皮肤发红。
2、斑驳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皮损出生时即有,最常见于额部,合并有白发,白斑常呈三角形或菱形,胸、腹、四肢近端亦可发疹,皮损大小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部分病人还可合并有其它发育异常。
3、无色素痣:出生或生后不久即发生,为境界清楚的色素减退斑,持续终生不变。组织病理示黑素细胞数目正常或减少、黑素体大小和功能正常。
4、特发性滴状色素减退和老年性白斑:前者为多发境界清楚的圆形或多角形白斑,直径2~6cm,常见于前臂及小腿伸侧,随年龄增加而数目增加。后者常见于老人,主要见于胸、背、四肢,为豆大圆形白斑,稍凹陷,散在分布,不融合。
5、粘膜白斑:唇粘膜及会阴部白癜风常易误为粘膜白斑。粘膜白斑多呈现网状条纹状或片状,为白色角化性损害,常剧痒。而白癜风仅是色素脱失,表皮正常,在邻近皮肤或其他处常可找到脱色性病变。
6、花斑癣:婴幼儿病例,其淡白色的斑常发于面颊、额及眉间,由于经常擦洗表面,不易附着鳞屑,故极易与早期白癜风混淆,应予以注意。
7、单纯糠疹:多见于儿童,好发于面部,圆或卵圆,常见于1~3个减色斑,皮损为淡白或灰白,上覆少量糠状脱屑,边缘不清楚,无周边色素加深的特点。或有微痒,多发于春季,亦可见于初夏或冬季。
8、白化病:本病是先天性非进行性疾病,常有家族史,两眼虹膜透明,脉络膜色素消失。幼年发病,既不扩大、亦不消失,皮损周围色素并不增多。
9、盘状红斑狼疮:特别发于面颊及唇部的盘状红斑狼疮,当治愈后常遗留下界限清楚之暖色素性斑片,面似白癜风,但是此暖色斑总有些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尚可发现粘着性鳞屑,及其下扩大的毛囊口与角质栓。
皮肤癌诊断鉴别
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1.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发生的主要部位是面部,尤其是鼻,前额,眼,颧部及上唇,损害发展缓慢,局部往往不充血,表面结痂而无角化现象,边缘卷起,呈蜡状半透明,炎性反应没有或轻微,转移者罕见,鳞状细胞癌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尤其是皮肤粘膜连结处及四肢,下唇,鼻,耳,手背和阴部,往往在有慢性皮肤病损处发生,损害发展较快,局部充血明显,或周围及表面有扩张的毛细血管,角化现象明显,边缘高起坚硬,炎性反应显著,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2.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疣,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多发于面部,颈部,胸部,背部及手背,损害为略高出于皮肤的圆形或卵圆形扁平疣状皮疹,呈朽黄,黄褐色至煤黑色,边界清楚,质地柔软,表面稍粗糙,覆有油脂状鳞屑痂,皮疹数目不定,往往很多,脂溢性角化病可永久存在而不恶变,极少数病人的个别损害可发展成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助诊断。
3.皮肤原位癌(Bowen’s disease):损害好发于躯干和臀部,可单发或多发,典型者呈界限清楚的鳞状斑丘疹,可逐渐扩大,或相互融合,损害的大小可由数毫米到若干厘米不等,表面覆以鳞屑或脱屑后结棕色至灰色硬痂,不易剥离,发展缓慢或长期无明显变化,有时中央部分可部分消退或有瘢痕形成,而附近出现新的损害,一般不变成溃疡,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4.盘状红斑狼疮:多见于中年男女,损害初发时为小丘疹,渐扩大呈斑块,性质干燥,表面角质增殖,毛囊口扩张,内含有角质栓刺,有萎缩斑,不形成溃疡,边缘多充血,发生于颜面部者呈蝴蝶状分布,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组织病理可助鉴别。
5.角化棘皮瘤:以中年男性较多,多发生于面部,尤其是颊部及鼻部,而四肢和躯干极为少见,损害为呈坚实的半球形肿瘤耸立皮肤上,似淡红色粉刺或与皮肤色泽相似的小结,边缘隆起,中央陷凹成火山口形,内含一个角质痂,本病发展迅速,但长到直径达2厘米左右后不再继续发展,2~6个月内能自行萎缩,自然痊愈,遗留萎缩性瘢痕。
6.帕哲氏病(Paget’s disease):常侵犯40岁以上妇女单侧乳头和乳晕,早期仅为乳头部小片鳞屑性红斑,境界清楚,逐渐波及其邻近皮肤,表面易于糜烂,搔抓后呈湿疹样变化,损害经过缓慢,无自愈倾向,偶见于乳房以外其他大汗腺分布区,如腋窝,外生殖器,肛周,口唇,鼻翼等处,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内有分散或成团的Paget细胞,见此细胞即可确诊。
7.转移性皮肤癌:由其他器官原发性癌转移到皮肤而发,一般为多发性,同时有其他器官原发性癌的症状及体征。
外阴白斑如何诊断准确
1、症状判断:
①混合型外阴炎:外阴白斑诊断既有萎缩又有增厚退色的斑块。
② 外阴上皮不典型增生外阴白斑诊断:大小阴唇白斑状略肥厚,病理图像为不典型增生。
③ 单纯型外阴慢性皮炎:外阴有散在性边界不清的退色斑块,无明显增厚,局部可有浸渍。
④外阴白斑诊断,增生型外阴炎:包括神经性皮炎,外阴可见增厚退色的斑块,周围皮肤充血,可有皲裂或搔抓所致的溃破。
⑤萎缩型外阴炎外阴白斑诊断:包括外阴干枯及萎缩性硬化性苔癣,前者皮肤变薄,纹理消失,小阴唇消失,阴道口狭窄、紧缩,性交痛并有瘙痒后者有白色斑块,皮肤变薄光亮,小阴唇消失,阴蒂周围紧缩伴阴道口狭窄,典型者病损如卷烟纸,延伸至肛门呈锁孔状。
2、细胞活检:
有时外阴白斑的诊断需要进一步的做细胞活检,观察有没有癌细胞,以便于确诊。活检病理检查确定病变性质,排除早期癌变。活检应在有皲裂溃疡、隆起、硬结或粗糙处进行为做到取材适当,外阴白斑的诊断方法可先用1%甲苯胺蓝涂病变区,待白干后再用1%醋酸液擦洗脱色。凡不脱色区表示该处有裸核存在,提示在该处活检发现非典型增生或甚至癌变的可能性较大。如局部破损区太广,应先治疗数日待皮损大部愈合后,再选择活检部位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3、病理诊断依据:
除了解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外,还应对疾病的发病机理有一定的认识,因为导致外阴白斑皮肤瘙痒及色素的减退或脱色的疾病有很多种,不只是外阴白斑一种,它们的表现虽有些不同,但用肉眼不易区别开来,所以当遇到外阴有病损不典型或慢性皲裂、局限性增厚、溃破等症状的患者时,必须依靠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皮肤癌诊断鉴别
1.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发生的主要部位是面部,尤其是鼻,前额,眼,颧部及上唇,损害发展缓慢,局部往往不充血,表面结痂而无角化现象,边缘卷起,呈蜡状半透明,炎性反应没有或轻微,转移者罕见,鳞状细胞癌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尤其是皮肤粘膜连结处及四肢,下唇,鼻,耳,手背和阴部,往往在有慢性皮肤病损处发生,损害发展较快,局部充血明显,或周围及表面有扩张的毛细血管,角化现象明显,边缘高起坚硬,炎性反应显著,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2.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疣,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多发于面部,颈部,胸部,背部及手背,损害为略高出于皮肤的圆形或卵圆形扁平疣状皮疹,呈朽黄,黄褐色至煤黑色,边界清楚,质地柔软,表面稍粗糙,覆有油脂状鳞屑痂,皮疹数目不定,往往很多,脂溢性角化病可永久存在而不恶变,极少数病人的个别损害可发展成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助诊断。
3.皮肤原位癌(Bowen’s disease):损害好发于躯干和臀部,可单发或多发,典型者呈界限清楚的鳞状斑丘疹,可逐渐扩大,或相互融合,损害的大小可由数毫米到若干厘米不等,表面覆以鳞屑或脱屑后结棕色至灰色硬痂,不易剥离,发展缓慢或长期无明显变化,有时中央部分可部分消退或有瘢痕形成,而附近出现新的损害,一般不变成溃疡,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4.盘状红斑狼疮:多见于中年男女,损害初发时为小丘疹,渐扩大呈斑块,性质干燥,表面角质增殖,毛囊口扩张,内含有角质栓刺,有萎缩斑,不形成溃疡,边缘多充血,发生于颜面部者呈蝴蝶状分布,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组织病理可助鉴别。
5.角化棘皮瘤:以中年男性较多,多发生于面部,尤其是颊部及鼻部,而四肢和躯干极为少见,损害为呈坚实的半球形肿瘤耸立皮肤上,似淡红色粉刺或与皮肤色泽相似的小结,边缘隆起,中央陷凹成火山口形,内含一个角质痂,本病发展迅速,但长到直径达2厘米左右后不再继续发展,2~6个月内能自行萎缩,自然痊愈,遗留萎缩性瘢痕。
6.帕哲氏病(Paget’s disease):常侵犯40岁以上妇女单侧乳头和乳晕,早期仅为乳头部小片鳞屑性红斑,境界清楚,逐渐波及其邻近皮肤,表面易于糜烂,搔抓后呈湿疹样变化,损害经过缓慢,无自愈倾向,偶见于乳房以外其他大汗腺分布区,如腋窝,外生殖器,肛周,口唇,鼻翼等处,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内有分散或成团的Paget细胞,见此细胞即可确诊。
7.转移性皮肤癌:由其他器官原发性癌转移到皮肤而发,一般为多发性,同时有其他器官原发性癌的症状及体征。
白癜风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说实话生活中最难判断的疾病就是皮肤病,特别是白癜风,因为一般白癜风是不会那么轻易发生的,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将自己的白癜风迹象跟其他皮肤疾病相互混淆。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好白癜风的鉴别诊断,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下白癜风的鉴别诊断。
白癜风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1.贫血痣
自幼发病,多见于颜面,为浅色斑,刺激摩擦局部不发红,而周围皮肤发红。
2.白色糠疹
可能和皮肤干燥及日晒有关,表现为色素减退斑,边缘不清楚,表面有少量白色鳞屑。
3.无色素痣
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病,皮损为局限性淡白斑,边缘呈锯齿状。
4.花斑癣
损害发生于躯干、上肢,为淡白色圆或椭圆形斑,边界不清,表面有细鳞屑,真菌检查阳性。
5.白化病
为先天性非进行性疾病,常有家族史,周身皮肤、毛发缺乏色素,两眼虹膜透明,脉络膜色素消失,易和白癜风鉴别。
6.麻风白斑
为不完全性色素减退斑,边界不清,表面感觉消失,有麻风的其他症状。
7.二期梅毒白斑
发生于颈项,不呈纯白色,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8.其他
还应与盘状红斑狼疮、黏膜白斑等鉴别。
上面是一些白癜风的鉴别诊断的介绍,希望白癜风患者一定要将白癜风疾病与还有其他一些症状比较类似的皮肤病做好鉴别,如果患者对自己白癜风的症状不能很好的区分一定要到专业的白癜风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只有确诊了白癜风才能对症下药。
白斑的诊断与鉴别
根据本病后天发生,皮损为乳白色斑,无自觉症状等,不难诊断,应与单纯糠疹、贫血痣及先天性无色痣等鉴别。
(一)单纯糠疹为发生在儿童的局限性色素减退斑,常见于面部。本病为色素减退而非色素脱失,皮损与周围正常皮肤间无清楚界限,皮损上常有细碎的脱屑。
(二)无色素痣为局限性的浅色斑。一般单发,约手掌般大小,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持续终身。
(三)贫血痣为局限性的浅色斑,由于病就部位毛细血管减少所致。如果磨擦局部,浅色斑本色不发红,而周围正常皮损充血发红。
全身任何部位的皮肤均可发生白斑。白斑多发生在易受摩擦及阳光照晒等暴露部位;特别是颜面部(如眉间、眉毛内侧、鼻根与颊部内侧相连部位、耳前及其上部、前额发际帽沿及唇红部)、颈部、腰腹部(束腰处)、骶尾处、前臂伸面与手指背部等处。典型的白斑多呈指甲至钱币大,近圆形、椭圆形,以后虽然扩大或相互融合成不规则的大片形,但无论其形态如何变化,白斑边缘总是可见,白斑中夹有岛屿色素点;另一种典型的白斑是沿神经分布的带状或条索状脱色斑,白斑的边缘如刀切样整齐。
皮肤癌鉴别诊断
皮肤癌中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要相鉴别,还要与脂溢性角化病、皮肤原位癌、盘状红斑狼疮等相鉴别。
1.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发生的主要部位是面部,尤其是鼻、前额、眼、颧部及上唇,损害发展缓慢,局部往往不充血,表面结痂而无角化现象,边缘卷起,呈蜡状半透明,炎性反应没有或轻微,转移者罕见。鳞状细胞癌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尤其是皮肤粘膜连结处及四肢、下唇、鼻、耳、手背和阴部,往往在有慢性皮肤病损处发生,损害发展较快,局部充血明显,或周围及表面有扩张的毛细血管,角化现象明显,边缘高起坚硬,炎性反应显著,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2.脂溢性角化病:
又称老年疣,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多发于面部、颈部、胸部、背部及手背,损害为略高出于皮肤的圆形或卵圆形扁平疣状皮疹,呈朽黄、黄褐色至煤黑色,边界清楚,质地柔软,表面稍粗糙,覆有油脂状鳞屑痂。皮疹数目不定,往往很多。脂溢性角化病可永久存在而不恶变,极少数病人的个别损害可发展成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助诊断。
3.皮肤原位癌(Bowen’s disease):
损害好发于躯干和臀部,可单发或多发,典型者呈界限清楚的鳞状斑丘疹,可逐渐扩大,或相互融合,损害的大小可由数毫米到若干厘米不等,表面覆以鳞屑或脱屑后结棕色至灰色硬痂,不易剥离。发展缓慢或长期无明显变化,有时中央部分可部分消退或有瘢痕形成,而附近出现新的损害。一般不变成溃疡。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4.盘状红斑狼疮:
多见于中年男女,损害初发时为小丘疹,渐扩大呈斑块,性质干燥,表面角质增殖,毛囊口扩张,内含有角质栓刺,有萎缩斑,不形成溃疡,边缘多充血。发生于颜面部者呈蝴蝶状分布。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组织病理可助鉴别。
5.角化棘皮瘤:
以中年男性较多,多发生于面部,尤其是颊部及鼻部,而四肢和躯干极为少见。损害为呈坚实的半球形肿瘤耸立皮肤上,似淡红色粉刺或与皮肤色泽相似的小结,边缘隆起,中央陷凹成火山口形,内含一个角质痂。本病发展迅速,但长到直径达2厘米左右后不再继续发展,2~6个月内能自行萎缩,自然痊愈,遗留萎缩性瘢痕。
6.帕哲氏病(Paget’s disease):
常侵犯40岁以上妇女单侧乳头和乳晕。早期仅为乳头部小片鳞屑性红斑,境界清楚,逐渐波及其邻近皮肤,表面易于糜烂,搔抓后呈湿疹样变化。损害经过缓慢,无自愈倾向。偶见于乳房以外其他大汗腺分布区,如腋窝、外生殖器、肛周、口唇、鼻翼等处。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内有分散或成团的Paget细胞,见此细胞即可确诊。
7.转移性皮肤癌:
由其他器官原发性癌转移到皮肤而发,一般为多发性,同时有其他器官原发性癌的症状及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