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生姜羊肉汤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调经散寒
当归生姜羊肉汤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调经散寒
当归味辛、甘,在中医里常用做活血补血、调经止痛等,可以帮助活血化瘀,避免血管堵塞,防止淤血不同导致的痛经;而羊肉可以补体虚、祛寒冷,温通经脉,而生姜含有的姜辣素含量很高,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驱寒暖身,因此当归生姜羊肉汤对于血瘀痛经、体虚怕冷、腰膝酸软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调经补血的四大偏方
调经补血偏方:云耳红枣煲黄鳝
在市场上买来黄鳝2~3条、云耳3朵、取红枣10枚、生姜4片。将云耳、红枣洗净,用清水泡涨去核。然后把黄鳝宰剖开洗净,用热水烫去黏液,之后切段,与生姜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用文火煮一个小时,然后用食盐调味即可食之。
调经补血偏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准备当归、生姜各30g、羊肉500g,然后将这些材料清洗干净之后加入适量的水一同放入砂锅之中,先用大火烧沸,然后改用文火将肉煮至烂时就可服用。这三种食材都具有温经散寒,补血调经的功效。可以在日常的时候吃一些;当归、生姜、羊肉等对于那些由于血虚体寒引起的月经不调的女性具有很好的保健食疗价值。
调经补血偏方:猪皮冻胶
准备猪皮1000克,要注意将猪皮洗干净切碎,加适量的水先用文火炖煮使其产生液沾稠,再加入白糖,黄酒等搅拌均匀就可了。猪皮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黄酒,白糖一起搭配可起到养血益阴,滋阴补肾的作用。对于那些由于月经不调引起的腰酸背痛的女性的食疗价值会更有疗效一些。
腰间盘突出偏方食疗有什么
1、杜仲核桃猪腰汤
猪肾(猪腰)1对切片,大枣2个去核,与杜仲10克、核桃肉20克、生姜2片、米酒3毫升同入炖盅,加水共煎沸后改小火炖1小时。饮汤吃肉,每日1剂。
功效:益气补肾,壮腰助阳。主治肾气不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2、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各30克切大片,羊肉500克焯沸水,晾凉,切块。羊肉、当归、生姜、红枣10个同入砂锅,加适量水共煎,沸后撇沫,改小火慢煮至羊肉熟烂。随量饮汤吃肉,隔日1剂。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定痛。主治阴寒内盛、气血凝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3、芝麻粥
芝麻15g,大米100g。将芝麻用水淘净,轻微炒黄后研成泥状,加大米煮粥。
功效:每日1剂,供早餐食用。可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
月经变黑暗示身体有哪些毛病
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现象,也能反应女性身体是否健康,那么正常情况下的月经应该是什么颜色呢,周期又是什么呢?
正常月经血呈暗红色,只有快干净的1天才有可能是褐色、咖啡色。正常月经周期为21-35天,平均28天,经期2-8天,平均3-5天。一次月经总失血量的50-80毫升。
月经变黑暗示人体出了哪些毛病
气血不足
常由病久气虚,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引起面色淡白或晦滞,身倦乏力,气少懒言,月经发黑,经血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腹部疼痛,易疲劳等的表现;
血瘀
寒凝引起气血运行缓慢,如冬天水遇寒结冰,道理相似。寒可分两种一种实寒,如感受外界的风寒、吃寒凉的食物;另一种是虚寒,由阳虚引起的。气滞即气运行不畅,一般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气行则血行,气不行则血也不畅。
表现为: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乳胀痛拒按,痛经,久则产生手脚发凉,月经量少,色黑经色紫暗有块等,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中医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和调理
食疗
(1)当归生姜羊肉汤
作用:温中暖肾,补血、调经散寒。
适用人群:适用于气血虚弱,阳虚失温。症见气短、乏力,手脚冰凉,月经量少,色黑,痛经等。
原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枸杞20g、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枸杞、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2)当归黄芪乌鸡汤
作用:温中暖肾,补血、调经散寒。
适用人群: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黑,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
原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
做法: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即可食用。
(3)三七肉桂猪肚汤
作用:行气醒胃,祛瘀止痛。
适用人群:脾胃虚弱,气滞血瘀者。症见脾胃不舒,纳食不佳,月经量少,痛经,色黑。
原料:砂仁10克、肉桂6g、田七9克、猪肚100克。
做法:将猪肚用沸水洗净,刮去内膜,去除气味,与砂仁、田七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烧沸后文火煮约2小时。
(4)三七粉、三七根
作用:活血化瘀。
适宜人群:瘀血内停如痛经,经色紫暗有块,量少,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者。用三七粉兑鸡汤、肉汤吞服。或用三七根煮鸡、排骨等煲汤。
(5)益母草大枣红糖汤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适用人群:受寒后经色紫暗有块,经行腹痛者;
食材: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
中医特色疗法
气血虚弱、寒凝、气滞、血瘀等因素造成的月经颜色发黑的疾病,中医治疗优势显著,医生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其舌脉应用中医药补益气血、暖宫散寒、行气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等治疗。让气血调和,血块消失,月经颜色恢复正常,月经量增加,痛经等症状改善。
温补气血喝当归生姜羊肉汤
温补气血喝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驱寒补血,主要材料是羊肉、生姜、当归三味。其中,当归是常用的补血药材,有活血养血补血的作用,生姜则能解表发汗、温中散寒,前两者配以温补的羊肉,可起到驱寒温中补气血的作用。这道药膳不但适宜体质虚寒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日常作为辅助调理时食用,对于怕冷的贫血患者以及产后气血两亏的女性身体的恢复也很有帮助。
当归生姜羊肉汤用当归20~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适量调料。将羊肉洗净切块,生姜切薄片,当归洗净后用纱布捆好,放入沙锅中,加水后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一个半到两小时左右,直至羊肉熟烂为止。取出当归和姜片,适当加一点盐和其他调料,即可喝汤吃肉。这道药膳的功效和味道跟所选材料的比例密切相关。如果当归和生姜的用量多,功效可能更明显,但药味更浓,作为日常食疗的汤剂难被一般人接受。因此,最好咨询医生,根据辅助治疗的目的适当调整选用材料(主要是当归和生姜)的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定期服用才更有效。
中医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和调理月经变黑
中医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和调理
食疗
(1)当归生姜羊肉汤
作用:温中暖肾,补血、调经散寒。
适用人群:适用于气血虚弱,阳虚失温。症见气短、乏力,手脚冰凉,月经量少,色黑,痛经等。
原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枸杞20g、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枸杞、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2)当归黄芪乌鸡汤
作用:温中暖肾,补血、调经散寒。
适用人群: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黑,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
原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
做法: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即可食用。
(3)三七肉桂猪肚汤
作用:行气醒胃,祛瘀止痛。
适用人群:脾胃虚弱,气滞血瘀者。症见脾胃不舒,纳食不佳,月经量少,痛经,色黑。
原料:砂仁10克、肉桂6g、田七9克、猪肚100克。
做法:将猪肚用沸水洗净,刮去内膜,去除气味,与砂仁、田七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烧沸后文火煮约2小时。
(4)三七粉、三七根
作用:活血化瘀。
适宜人群:瘀血内停如痛经,经色紫暗有块,量少,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者。用三七粉兑鸡汤、肉汤吞服。或用三七根煮鸡、排骨等煲汤。
(5)益母草大枣红糖汤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适用人群:受寒后经色紫暗有块,经行腹痛者;
食材: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
最适合经期喝的汤
1、归地猪脊骨汤
功效:滋阴养血。
材料:熟地、首乌各9克,阿胶6克,当归、炒白芍各3克,龙眼肉3个,猪脊骨1节,生姜2片。
做法:水1000mm煮1个半小时 (1人份)。
2、归地羊肉猪脊骨汤
功效:平和阴阳。
材料:熟地9克、当归、赤芍、女贞子、菟丝子 各6克,羊肉50克, 猪脊骨 1节,生姜2片。
做法:水1000mm煮1个半小时 (1人份)。
提示:特殊的生理需求,选择不同的汤,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3、归地淮羊肉汤
功效:温补阳气。
材料:熟地9克、当归6克、淮山15克,赤芍、巴戟、菟丝子各3克,羊肉50克, 生姜2片。
做法:水1000mm煮1个半小时 (1人份)。
提示:可加入玫瑰花3朵,以疏理肝气。
4、归地桃红羊肉汤
功效:活血化瘀。
材料:熟地、当归、赤芍、桃仁各6克,红花3克,益母草9克,羊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水1000mm煮1个半小时 (1人份)。
提示:选适宜的药材、肉类搭配成特点鲜明的汤品,对疾病的好转、身体的恢复起到很好的作用。
5、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30克,生姜30克,精羊肉500克。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沸,再改文火炖至肉烂,调味后即可服食,每日一次,食肉饮汤。
功效:温经散寒,补血调经,适用于血虚有寒之月经不调者服食调理。
羊肉当归汤的功效 调经散寒
当归以其辛甘之味,活血通经,活络止痛,常用于调经活血;羊肉温中散寒、止痛,另外当归羊肉汤中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发散,可助羊肉散寒暖胃,当归羊肉汤很好的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可用于调经散寒,治疗腹中冷痛。
生姜有哪些作用 温中祛寒
冬天手脚发凉的人群,可选用温性的食物调补,如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汤具有益气补血、温中祛寒的作用,适合阳虚、血虚人群食用。
做法:
1.取羊肉500克、当归20克、陈皮6克、生姜15克。
2.将羊肉洗净切块,起锅爆香。
3.将当归、陈皮、生姜洗净,与羊肉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
4.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2小时,调味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