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糖尿病需要住院治疗 糖尿病,9种情况需要住院治疗
什么情况下糖尿病需要住院治疗 糖尿病,9种情况需要住院治疗
其实,李先生的想法并不是个案,很多“糖友”有与他一样的困惑,认为糖尿病毕竟是慢性病,住院似乎没什么必要。下面我们看看究竟什么情况下“糖友”需要考虑住院治疗。
⒈发生危及生命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合并酮症酸中毒(血糖>14.0mmol/L,并有尿酮阳性),高血糖高渗(血糖>20.0mmol/L),乳酸中毒等,这些急性并发症死亡率高,能否抢救成功与是否及时治疗有直接关系。
⒉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时体重下降明显,口渴、多尿等症状突出,血糖较高,终身需要胰岛素治疗,住院目的是控制高血糖,消除症状,让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学会注射胰岛素并能根据血糖、尿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
⒊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时,也应该住院学会监测自己的病情,掌握胰岛素治疗注射方法。
⒋初发糖尿病应住院治疗,促进胰岛功能恢复,使病情部分或全部逆转,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
⒌长期高血糖、治疗效果差者也需要住院,以了解为什么血糖控制不好,调整治疗方案。
⒍合并其他病变,如肺炎、心脏病、急性胆囊炎、脑卒中、发烧、腹泻及溃疡、坏死等也应住院治疗,因为只有合理控制糖尿病,才能控制这些病变。
⒎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该住院。即使是小手术,也应住院治疗、观察,这有利于控制病情和有益于术后的恢复。
⒏患者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宜短期住院,目的是为了全面检查,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程度和是否有其他病变,制订科学治疗方案,学会观察病情,掌握糖尿病基础知识,观察治疗效果,延缓并发症的进展。
⒐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频繁发生低血糖,及血压未得到良好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均应及时住院治疗,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
乙型流感需要住院吗
乙型流感是指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为丙类传染病,往往会有持续发烧、头痛、咽喉肿痛、腰背肌肉酸痛、腹泻、咳嗽有痰等症状,具有自限性,也就是说在没有并发感染的情况下,是会慢慢自己恢复的,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进行住院。
如伴有以下标准的1 条或 1 条以上,应住院治疗:
1.妊娠中晚期妇女。
2.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3.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
4.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颈椎病需要住院治疗吗?
对于颈椎病的治疗,生活中很多患者可能会采用保守治疗,如针灸、推拿、牵引、药物等等,保守治疗对轻度的颈椎病患者确实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它仅仅适用于轻度患者,而对于并且比较严重的患者,只能暂时的缓解疼痛,就算是这段时间好了,过不了多久又会复发,那么这就意味患者需要反反复复的接受治疗,支付治疗费用。可能一次的治疗费用并不高,但如果这样反反复复的累积下来,费用就很高了。
颈椎病由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治疗费用也是不同的。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的体质来确定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够确定下来具体的治疗费用。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越早治疗,花费越少。因为疾病在早期治疗时间会大大缩短,这就直接节约了治疗的花费。
总之,颈椎病治疗费用不适一个具体的概念,它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的。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治方法,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治疗的费用也不同。
得了糖尿病要住院吗
“这得了糖尿病,要经常住院吗?孩子要上学的,哪能经常住院呢?”这也 是家长一方面的顾虑,答案是不需要,只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治疗,定 期监测血糖即可,如果病情稳定,血糖稳定,不需要住院治疗。
糖尿病的常见的治疗方法
心情调节法
情绪起伏可影响糖尿病病情,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抑制恐惧郁闷等不良情绪,便可有效缓解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可多听轻松慢节奏地音乐,舒缓情绪,放松肌肉,巩固降糖的效果。患者亦可参加一些娱乐活动,缓解生活压力,远离高血糖。
增加药物用量
糖尿病患者主要是依靠医生的药物进行药物治疗,食疗与运动等都只是属于辅助疗法,切勿主次不分,延误病情。因此患者就需要调整药物量,来强制性缓解血糖病症。
运动锻炼
糖尿病患者每天运动半小时,便可以抑制血糖增高,从而减少用药量。糖尿病患者的锻炼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与治疗下才可成效卓著。
重视小病症
感冒,发烧以及身体感染等症状,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更多粘液,从而导致血糖攀升。因此患者若出现感冒炎症等小病症,也要及时治疗,服用相应药物。
定期检查
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数超出正常范围时,患者就需要定期检查血糖,一般3个小时检查一次。若血糖居高不下,那么就需要住院治疗,直至血糖降到正常水平。
女性糖尿病住院发生低血糖的原因
一、对患者的饮食严加控制,甚至部分患者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以饥饿疗法控制血糖。二、糖尿病合并其他全身疾病,由于肝肾功能的损害,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或口服降糖药物不可能有像正常人一样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长期体内蓄积导致低血糖的发生。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药物的输送传导过程发生改变等。三、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使用剂量相对大;由于住院对病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恐惧,使病人的自律性提高,加之患者急于求成,使血糖值迅速达标,严格控制饮食,不像在家里或单位那样自由饮食;住院期间病人的活动量相对增大。
糖尿病患者住院用药不规范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在对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跟踪调查显示,超过37%的糖尿病患者接受的治疗是不恰当的,即便是医院的医护人员,也经常出现在错误的时间用药或者用错药物的情况,这可能和药物管理不规范以及医务人员处方单用错药物有很大关系。
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因为用药不当导致的血糖失控直接对糖尿病患者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
该项调查的负责人称:“就糖尿病患者整体而言,31%的病人是没有得到良好的糖尿专科护理的,而还有30%的人并没有专门的糖尿病营养师指导如何科学饮食和保健。”
英国糖尿病协会主席芭芭拉女士指出:“糖尿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科学的用药和饮食生活指导,如果临床用药本身不规范,再加上患者的生活饮食无法得到合适的护理指导,那么对病人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NHS负责人安娜女士说:“通过这次调查可以看到我们医疗卫生系统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未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尤其是在全国各地糖尿病治疗标准方面应该加强规范化!”
哪些情況的糖尿病患者需要住院治疗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需住院治疗:①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短期住 院,目的为全面检查,了解有否糖尿病并发症或其他病变,且学会观察病情, 掌握糖尿病基础知识,观察治疗效果;②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频发低血糖、血糖 不能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需住院治疗,了解为什么血糖控制不好,且要调 整治疗方案,控制血糖;③糖尿病患儿如果合并其他病变,如肺炎、抽搐、腹泻 等,也需住院治疗;④需要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该住院,即使是小手术,也应 住院治疗、观察,这有利于控制血糖和手术后的恢复。...
揭秘糖尿病足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患者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17倍。因糖尿病足坏疽住院者占全部糖尿病住院患者的20%,其中3%被截肢。糖尿病足是因为局部血管病变造成缺血,使组织失去活力,又因神经病变造成感觉缺失,使糖尿病患者不能及时察觉摩擦及创伤,最终造成足部溃疡、坏疽。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感觉迟钝,有时发生些小伤而不自知,从而不能及时就医治疗,以至发展到脚痛难以行走,足趾皮肤发黑、皮肤溃疡,这也就形成了糖尿病足。如果任由糖尿病足再延误下去的话,恐怕糖尿病患者就得截肢了。
可见,糖尿病足是多么的可怕,截肢是每一位患者都不希望了,截肢就意味着以后的生活要在轮椅上度过,知道了危害就要避免危害的发生,这样才能防止一切对自己有害的事情发生,糖尿病足患者要及时的治疗,并且注意日常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