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子的介绍
西瓜子的介绍
西瓜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子,可供食用或药用。一般来说,我们日常吃的西瓜里的籽也可以做成西瓜子,但是个头太小,因此市面上产的西瓜子通常来自特殊的西瓜品种,比如兰州的打瓜。
打瓜,也称籽瓜,所产瓜子,黑边白心,颗粒饱满,片形较大,故国际市场上有“兰州黑瓜子”或“兰州大板瓜子”之称。秋季,籽瓜成熟后,将瓜用拳头打破,食肉取子,用水洗净,晒干,即可应市。
西瓜子介绍和做法
西瓜子是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子,可供是食用或药用。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西瓜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B2、戊聚糖、淀粉、粗纤维、α-氨基-β-(吡唑基-N)丙酸。又含尿素酶、α-半乳糖甙酶、β-半乳糖甙酶和蔗糖酶。还含一种皂甙样成分名Cucurbocitrin,有降压作用,并能缓解急性膀胱炎之症状。
性味:
甘,平。
①《纲目》:“甘,寒,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温。”
③《医林纂要》:“甘,平。”
功用主治:
①《纲目》:“清肺润肠,和中止渴。”
②《随息居饮食谱》:“生食化痰涤垢,下气清营;一味浓煎,治吐血,久嗽。”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生食或炒熟食。
食品加工:
专门种植的西瓜取其种子,粒较大才有加工利用的价值,经过适当处理,可制成很受欢迎的小食品。
① 糖盐瓜子:取西瓜子5公斤,用水清洗干净,沥干后,放入炒锅中炒热。取食盐300克,糖精1克,先将食盐用水溶解,加水量以食盐能完全溶解为度,再把糖精溶于盐水中。把食盐糖精液倒入瓜子锅中,用文火炒熟,至干燥,也可用烤炉烤制。最后喷以食用香精即成。
② 油香瓜子:将西瓜子5公斤用水清洗,沥干后炒热,加熟油50克,食盐75克和糖精1克,炒至将熟时,再加同样数量的油、盐和糖精,继续炒至干燥,或直接用烤炉干燥。出锅后喷上食用香精即成。
③ 酱油瓜子:将西瓜子放入1.5%石灰水中(1.5斤生石灰加水100斤,溶解后取其上层清液)浸泡5小时左右,用手淘搓,除去子膜,洗净按10:1的比例将瓜子和酱油与适量食盐、茴香、桂皮同投入锅内,加水浸过瓜子,用旺火烧煮约1.5~2小时,然后改为小火,缓慢烘烤,让盐卤干燥,或直接放进烤房,烤炉以80摄氏度左右温度烘干。
④ 盐炒瓜子:将西瓜子5公斤洗净,沥干撒上250克精盐,搅匀后静置3小时,然后晒干或烘干,再放入炒锅中炒熟即成。
食用注意事项:
1. 食用以原味为佳,添加各种味料做成的瓜子不宜多吃;咸瓜子吃得太多会伤肾;
2. 长时间不停地嗑瓜子会伤津液,导致口干舌燥,甚至磨破、生疮;
3. 西瓜子壳较硬,嗑得太多对牙齿不利。
标准精子介绍
1、精液量:每次排精量2ml~6ml,但受排精频率及次数的影响。精液量少于1ml/次称为精液量减少,精液量多于6ml/次称为精液量过多,这些都是异常情况。
2、精液颜色:正常精液的颜色呈透明灰白色,如果禁欲时间长,可呈淡黄色,生殖道有炎症时呈黄色甚至精液中有血液
3、精子密度:精子密度是指每毫升精液中含有的精子数量,正常每毫升精液中精子数量在2000万以上,如少于2000万/ml属于少精症,就会影响生育。
4、精液液化时间:精液刚排出体外时呈凝胶状态,经过5~30分钟会变成液体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液化。精液的液化需要有一系列蛋白水解酶的参与,黏稠而且不液化的精液,常见于有前列腺或精囊疾病的患者。精液呈弱碱性,pH值在7.2~7.8之间,如pH<7则偏酸,pH>8则偏碱,均会使精子功能受到限制。
5、精子1小时存活率:排精后1小时内活动精子的百分比应不小于60%。
西瓜皮的介绍
西瓜可以说是上帝给人们夏天的礼物。西瓜含有大量水份,而它生长的环境又并不需要太多水,是人们夏天常吃的水果。一般情况下,吃完西瓜,人们会把西瓜皮丢掉。孰不知,西瓜皮也是味好中药。
俗话说“10斤西瓜3斤皮”,弃之真是可惜。事实上,西瓜皮的清热解暑功效比西瓜瓤更好呢。西瓜皮除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烟酸外,还含有多种有机酸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把西瓜皮晒干后,其绿色的最表层在中医叫“西瓜翠衣”。西瓜翠衣具有清热解暑、泻火除烦、降低血压等功效,对贫血、咽喉干燥、唇裂、膀胱炎、肝腹水、肾炎均有一定疗效。《本草纲目》认为它味甘、性凉、无毒,常用来治疗口干口渴、咽喉干燥疼痛、疮疡红肿。
海瓜子的介绍
海瓜子是一种白色的小蛤蜊,大小形状如南瓜子,是一种在滨海滩涂生长的小水产品,因状如南瓜子而得名。海瓜子是慈溪市著名海水特产,多产于潮汐频繁的泥滩中。海瓜子因其形状大小似瓜子而得名,学名梅蛤,也称“虹彩明樱蛤”、“扁蛤”。海瓜子在10月份繁殖。在两广海瓜子叫蚬、蚬仔;威海人把它叫锥儿、威海银儿杂;潮汕地区叫大头蚬。海瓜子捕获时,多含泥沙,须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尽,洗净备用。
海瓜子是慈溪市著名海水特产,多产于潮汐频繁的泥滩中。海瓜子因其形状大小似瓜子而得名,学名虹光亮樱蛤,也称“虹彩明樱蛤”、“扁蛤”。
海瓜子(说白了就是蛤蜊)贝壳呈长卵形,长仅2厘米,壳极薄而易碎,表面灰白略带肉红色,常潜于泥涂中约5至6厘米处。肉肥,盛产于梅季。古人有《咏海瓜子》的诗写道:冰盘推出碎玻璃,半杂青葱半带泥。莫笑老婆牙齿轮,梅花片片磕瓠犀。
海瓜子捕获时,多含泥沙,须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尽,洗净备用。待沥尽水分,在锅中加少量食油,猛火热炒,放少许葱末、姜片、盐或酱油,炒至海瓜子薄壳弹开即可装盆食用。肉细嫩,味极鲜,是佐酒佳肴。
西瓜的基本介绍
西瓜,属葫芦科,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芦科的野生植物,后经人工西瓜,顾名思义,是西域传来的瓜,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它所结出的果实是假果,且属于植物学家称为假浆果的一类。
果实外皮光滑,呈绿色或黄色有花纹,果瓤多汁为红色或黄色(罕见白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山东省沂水县四十里铺、山东省莱西有大量栽培,莱西市河头店镇出产的南岚西瓜以瓤沙、味甜、水多、营养丰富而闻名。
西瓜皮的介绍
西瓜皮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外层果皮。西瓜一年生蔓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夏季采收,将食后的果皮,用刀削去外果皮及残留的果肉,洗净,晒干。
西瓜皮外层果皮常卷成管状、纺锤状或不规则形的片块,大小不一,厚0.5至1厘米。外表面深绿色、黄绿色或淡黄白色,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皱纹,内表面稍淡,黄白色至黄棕色,有网状筋脉(维管束),常带有果柄。质脆,易碎。无臭,味淡。以外皮青绿色,内皮近白色,无杂质者为佳。
西瓜外皮青翠光泽,故有西瓜青、西瓜翠衣之称。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略润,切段,干燥。炮制后贮贴干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霉。
西瓜霜的介绍
西瓜霜,药物名称,本品为为西瓜皮和皮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白色的粉末;气香,味咸而凉主治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用于肺胃火热上蒸引起的扁桃体炎、咽炎,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喉结红肿。口舌生疮,牙龈宣肿。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成熟果实与芒硝经加工而成的白色结晶粉末,也是一种中药,它的具体做法为:取新鲜西瓜,沿蒂头切一厚片作顶盖,挖去瓜瓤及种子,将芒硝填入瓜内,盖上顶盖,用竹签插牢,放入瓦盆内,盖好,置阴凉通风处,待析出白霜时,随时刷下,直至无白霜析出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