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的介绍
菠萝的介绍
菠萝(学名:Ananas comosus),是热带水果之一。福建和台湾地区称之为旺梨或者旺来(ông-lâi),新马一带称为黄梨,大陆及香港称作菠萝。有70多个品种,岭南四大名果之一。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亚马逊河流域一带,16世纪从巴西传入中国。 现在已经流传到整个热带地区。其可食部分主要由肉质增大之花序轴、螺旋状排列于外周的花组成,花通常不结实,宿存的花被裂片围成一空腔,腔内藏有萎缩的雄蕊和花柱。叶的纤维甚坚韧,可供织物、制绳、结网和造纸。[1] 凤梨与菠萝在生物学上是同一种水果。[2] 市场上,凤梨与菠萝为不同品种水果:菠萝削皮后有“内刺”需要剔除;而凤梨消掉外皮后没有“内刺”,不需要用到划出一道道沟。[3]
菠萝豆的介绍
菠萝豆
原料配方(成品约40公斤) 25公斤 糖白糖12.5公斤 薄力粉2.0公斤 粉状葡萄糖1.25公斤 脱脂奶粉0.5公斤 鸡蛋4公斤 蜂蜜1公斤 碳酸氢铵0.025公斤 水0.5公斤
制作方法 除淀粉之外的原料,先在60立升的搅拌机内,在室温条件下混合搅拌10分钟,然后用升降机把搅拌好的原料倒入装有淀粉的内卧式搅拌机内再搅拌3分钟制成面团。将做好的面团通过三段压延过程压至9毫米厚左右,用纵切刀、横切刀切成正方形,然后入滚筒成型机滚成球状,通过倾面提升装置将球状的菠萝豆输送到传送带上,在传送过程中有喷雾器喷出细密的水雾,喷在菠萝豆上,使其外观光滑。在传送带上菠萝豆经过排列装置整整齐齐地堆在烤炉的钢带上。烤炉钢带上所排列的菠萝豆其温度控制采用比例控制,控制加热器的电流以便烤得均匀。输送机使用可变速马达,而且具有防钢带走边(跑偏)装置和防止温升过高装置,温度过高则报警器会响而关闭加热器。菠萝豆在烤炉内200~330℃约4分钟出炉,自然冷却,分筛,除去残渣,冷却到常温,进行包装。
该产品特别适用于做婴儿断奶期补充食品和老人及病患者的食品。
菠萝蜜的介绍
菠萝蜜(拉丁学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是桑科、波罗蜜属的常绿乔木。树高10-20m,树皮黑褐色;叶革椭圆形,螺旋状排列;花雌雄同株,果实成熟时表皮呈黄褐色,表面有瘤状凸体和粗毛。
菠萝蜜是热带水果,也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一般重达5-20公斤,最重超过59公斤。果肉鲜食或加工成罐头、果脯、果汁。种子富含淀粉,可煮食;树液和叶药用,消肿解毒;果肉有止渴、通乳、补中益气功效;菠萝蜜树形整齐,冠大荫浓,果奇特,是优美的庭荫树和行道树;上百年的菠萝蜜树,木质金黄、材质坚硬,可制作家具,也可作黄色染料。
菠菜介绍
菠菜属藜科一年生成二年生蔬菜。它原名叫做“菠薐菜”,因其当中的“薐”字难认不方便,简成两个字了。古代中国人称之为“红嘴绿鹦哥”,又称菠薐 、波斯草、赤根菜、鹦鹉菜、鼠根菜、角菜。以叶片及嫩茎供食用。原产波斯,唐期传入中国,现各地均有栽培,是一种常年供应市场的绿叶蔬菜。菠菜按叶形可分为尖叶和圆叶两个类型。尖叶型,叶片呈箭头型,叶柄长而叶肉较薄,根粗大而含糖分多,品质佳,秋、冬毯子菠菜属此类型。圆叶型,叶片呈圆形,卵圆形成椭圆形,叶大肉肥厚,叶柄短阔,草酸含量高,春、夏季菠菜多属此类型。
菠菜属耐寒性蔬菜,长日照植物。生长过程中需水较多,土壤有效含水量为70%~80%,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时生长旺盛。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pH7~8为宜。对氮肥需求较多,磷肥、钾肥次之。春秋两季均可播种。而以秋播为主,生长期约60天。中国北方也有冬季播种 、来春收获的 ,俗称埋头菠菜。条播或撒播均可。菠菜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炭疽病,主要虫害有蚜虫、潜叶蝇等。耐寒不耐热的蔬菜,气温超过25℃即生长不良,品质较差,若利用夏季菠菜高效栽培技术,6~7月份也可种植,8~9月份即可上市供应,经济效益极高。
菠萝的介绍
菠萝原名凤梨,原产巴西,南洋称凤梨。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著名水果,在我国主要栽培地区有广东、海南、广西、台湾、福建、云南等省区。
菠萝果顶有冠芽,性喜温暖。台湾菠萝表皮没有大陆产的菠萝那么粗糙,有的略呈倒圆锥型,肉质比普通菠萝细腻得多,基本没涩味,水分充足。菠萝果形美观,汁多味甜,有特殊香味,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
《本草纲目》:“补脾气,固元气,制伏亢阳,扶持衰土,壮精神,益气,宽痞,消痰,解酒毒,止酒后发渴,利头目,开心益志。”
1. 挑选菠萝要注意色、香、味三方面:果实青绿、坚硬、没有香气的菠萝不够成熟,色泽已经由黄转褐,果身边软,溢出浓香的便是果实成熟了,捏一捏果实,如果有汁液溢出就说明果实已经变质,不可以再食用了;
2. 由于菠萝中含有刺激作用的甙类物质和菠萝蛋白酶,因此应将果皮和果刺修净,将果肉切成块状,在稀盐水或糖水中浸渍,浸出甙类,然后再吃;
3. 家里装修后,很多人把菠萝放在室内吸附异味,所用过的菠萝不能食用;
4. 在食肉类或油腻食物后,吃些菠萝对身体大有好处,“菠萝咕老肉”、“菠萝牛肉”都是可以放心吃的菜肴。
菠萝蜜知识介绍
菠萝蜜的核
切开菠萝蜜后,将菠萝蜜的核单独弄下来,圆碌碌的果核清洗干净,然后将菠萝蜜的核放到锅里,并倒入适量的水,加上少许的盐,就开始煮,0分钟左右就可以关火了。最后再将菠萝蜜的核捞出来凉凉,这时候就可以吃了。
菠萝蜜是一种热带桑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引入中国栽培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分布在海南、云南、台湾等热带地区。
果实6~7月成熟,果实巨大,最重达40公斤,被称为水果之王。果实结于树干,内藏无数金黄色肉包,肥厚柔软,清甜可口,香味浓郁。
当地年轻人约会前会将其当作口香糖咀嚼几口,可以改变口腔异味,另外还有健体益寿的作用。此树树龄愈大,果也愈大,木材也愈坚硬。
菠萝蜜不能多食,多食令人胸闷、烦呕。
菠萝蜜的禁忌详细介绍
菠萝蜜是一种美容益气的果品。其果肉含有糖分、脂肪、蛋白质;在果汁中,还含有一种跟胃液相类似的酵素,可以分解蛋白质,具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因此,饭后食用很有益处。值得注意的是,菠萝蜜性热,皮肤不好的人多吃易长疮。这就是生活中,菠萝蜜的禁忌了,我们可要多注意了。
菠萝蜜种核含有丰富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煮熟可食用,可治妇女产后乳汁缺乏症。但是食用任何东西都必须适度,过量食用菠萝蜜时应注意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这也是菠萝蜜的禁忌之一了,那么正确的方法是在吃菠萝蜜以前,先将其果肉放在淡盐水中浸泡数分钟,这种方法除可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外,还能使果肉的味道更加醇美。因为有些人吃了不经盐水浸泡的菠萝蜜后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风团、腹部疼痛、呕吐、腹泻、脱水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表现为末梢循环衰竭,如唇甲青紫、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病情危重者,可致死亡。发生过敏原因,可能与其中所含蛋白水解质有关。
另外,吃菠萝蜜的禁忌还有,它和蜂蜜不要同食,否则会引起胀气,这可要记好了。
从上面我们知道了许多菠萝蜜的禁忌,那么,朋友,我们知道菠萝蜜心,像椰子肉一样松软,通常可用来煮甜汤。但是,我们也要记住菠萝蜜好吃,可不要贪吃哦!
菠萝蜜知识介绍
菠萝蜜是一种热带桑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引入中国栽培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分布在海南、云南、台湾等热带地区。果实6~7月成熟,果实巨大,最重达40公斤,被称为水果之王。果实结于树干,内藏无数金黄色肉包,肥厚柔软,清甜可口,香味浓郁。当地年轻人约会前会将其当作口香糖咀嚼几口,可以改变口腔异味,另外还有健体益寿的作用。此树树龄愈大,果也愈大,木材也愈坚硬。
菠萝蜜不能多食,多食令人胸闷、烦呕。
菠萝的基本介绍
菠萝,原名凤梨,别名露兜子,凤梨科、凤梨属植物,凤梨俗称为菠萝,为著名热带水果之一。
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亚马逊河流域一带,16世纪从巴西传入中国。 现在已经流传到整个热带地区。
其可食部分主要由肉质增大之花序轴、螺旋状排列于外周的花组成,花通常不结实,宿存的花被裂片围成一空腔,腔内藏有萎缩的雄蕊和花柱。叶的纤维甚坚韧,可供织物、制绳、结网和造纸。
茎短,叶多数,莲座式排列,剑形,长40-90厘米,宽4-7厘米,顶端渐尖,全缘或有锐齿,腹面绿色,背面粉绿色,边缘和顶端常带褐红色,生于花序顶部的叶变小,常呈红色。
花序于叶丛中抽出,状如松球,长6-8厘米,结果时增大。苞片基部绿色,上半部淡红色,三角状卵形。
萼片宽卵形,肉质,顶端带红色,长约1厘米;花瓣长椭圆形,端尖,长约2厘米,上部紫红色,下部白色。
聚花果肉质,长15厘米以上。花期夏季至冬季。
菠萝有它自己的特殊生长习性。绝大多数菠萝具有莲座状叶丛。叶丛基部形成一个能蓄水的叶筒。
这类菠萝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不是贮存于叶肉内,而是贮存于簇生叶丛中央生长点处所自然形成的凹槽内(即特有的莲座状叶筒)生长季节除需经常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外,还必须经常往叶筒内浇水,使叶筒内贮有充足的水分,这样才能使其茁壮生长,这是凤梨的一种特殊习性。
菠萝包的介绍
菠萝包,是源自香港的一种甜味面包,据说是因为菠萝包经烘焙过后表面金黄色、凹凸的脆皮状似菠萝因而得名,有好多种划分,台式的,港式的,广式的等等,大致相同,名字也叫法不一,香港叫菠萝油,台湾叫菠萝包,还有的叫冰火菠萝包,星动力冰火菠萝旺等等。
菠萝包实际上并没有菠萝的成份,面包中间亦没有馅料。菠萝包据传是因为早年香港人对原来的面包不满足,认为味道不足,因此在面包上加上砂糖等甜味馅料而成。菠萝包外层表面的脆皮,一般由砂糖、鸡蛋、面粉与猪油烘制而成,是菠萝包的灵魂,为平凡的面包加上了口感,以热食为佳。菠萝包由于热量、脂肪与胆固醇含量较高,曾被香港专家定为“十大不良零食”。
菠萝的介绍
菠萝(学名:Ananas comosus),是热带水果之一。福建和台湾地区称之为旺梨或者旺来(ông-lâi),新马一带称为黄梨,大陆及香港称作菠萝。有70多个品种,岭南四大名果之一。
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亚马逊河流域一带,16世纪从巴西传入中国。 现在已经流传到整个热带地区。其可食部分主要由肉质增大之花序轴、螺旋状排列于外周的花组成,花通常不结实,宿存的花被裂片围成一空腔,腔内藏有萎缩的雄蕊和花柱。叶的纤维甚坚韧,可供织物、制绳、结网和造纸。[1]
凤梨与菠萝在生物学上是同一种水果。[2] 市场上,凤梨与菠萝为不同品种水果:菠萝削皮后有“内刺”需要剔除;而凤梨消掉外皮后没有“内刺”,不需要用到划出一道道沟。
菠萝的介绍
菠萝(学名:Ananas comosus),是热带水果之一。福建和台湾地区称之为旺梨或者旺来(ông-lâi),新马一带称为黄梨,大陆及香港称作菠萝。有70多个品种,岭南四大名果之一。
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亚马逊河流域一带,16世纪从巴西传入中国。 现在已经流传到整个热带地区。其可食部分主要由肉质增大之花序轴、螺旋状排列于外周的花组成,花通常不结实,宿存的花被裂片围成一空腔,腔内藏有萎缩的雄蕊和花柱。叶的纤维甚坚韧,可供织物、制绳、结网和造纸。
菠萝果的介绍
很多朋友在谈论菠萝果的时候,经常误以为菠萝果是菠萝,其实菠萝果和菠萝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菠萝果没有菠萝那么大个,两者的分布地区、种植方式甚至连食用的方法都是不都是不一样的。
1、菠萝果的别名很多,经常被人叫做金灯果、姑娘果等。菠萝果的外面有一层皮,在果实没有成熟之前,外面那成皮都是紧紧包着果实的,只有等它成熟后,外面的皮才会脱落。成熟的菠萝果一般都是黄色的,也有红色,但是红色没有黄色那么普遍,黄色的可以当水果吃,黄色的果吃起来甜中带有一点点的酸味,但是红色的菠萝果吃起来是苦的。
2、菠萝果是一种茄科草本植物,一般分布在我国的山东、甘肃、东北,山西、陕西一带。在我国香港地区也有分布,在香港菠萝果通常被叫着哥伦比亚龙珠果,其名主要是因为他的果实长得像一颗龙珠。在我国东北地区人们常叫它黄姑娘,因为山东的水土特别符合菠萝果的生长,它长出来的果一般呈黄色。在山东地区就不一样了,山东人都叫它酸酸甏,当山东地区收获玉米时,其地地里到处都是,由于那个时间里菠萝果还未成熟味道很酸,故三东人都叫菠萝果为酸酸甏。
3、菠萝果一般呈卵形或卵状心形,长度为4到8厘米,宽度为2到6厘米,它的边缘有大大小小的锯齿。菠萝果的花单独生长在叶子的下面,花萼钟形,花的颜色为淡黄色,花瓣不大一般为6到10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