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刮痧刮哪里 实证型耳鸣刮痧疗法
耳鸣刮痧刮哪里 实证型耳鸣刮痧疗法
取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外关,风池,曲池,合谷。
翳风: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外关:当阳池穴与肘尖穴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曲池:肘横纹上,尺泽与肱骨外上颗连线中点。
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刮痧方法: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在刮痧部位均匀涂抹介质后,用刮痧斑点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进行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进行刮拭,以刮出出血点为度。
作用:疏风解表。耳门,听宫,翳风调和耳窍气血,聪耳,为治疗耳病要穴;外关配风池共奏疏风解表之功;曲池,合谷疏风解表清热止痛。
耳鸣可以刮痧吗
耳鸣可以刮痧。
刮痧疗法通过刺激体表皮肤及经络,以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达到扶正祛邪,调节阴阳,活血化瘀,清热消肿等功效,因此可以有效的缓解耳鸣。
高血压刮痧哪个部位 高血压刮痧部位一:头部
可将少许刮痧油涂抹在刮痧板上,在头部全息穴区用立刮法沿额中线、额顶线后2/5处、额旁2带进行刮拭,约30次。
用斜刮法沿头部两侧胆经头临泣至风池、肩井约30次,并用角刮法点双侧太阳穴及血压点,每穴5分钟。
头部全息穴区既对应人体经脉系统的分布,又对应脑组织的功能分区;足少阳胆经主治头部侧面及眼耳的各种病症,刮拭后能够有效缓解头痛、头晕、耳鸣等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刮痧哪个部位 高血压刮痧部位五:背部经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大椎穴至长强穴,约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第一条侧线处肺俞穴至心俞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以角刮法刮拭板肺俞穴、心俞穴。
督脉为人体阳脉之海,能够总督人体的阳经,足太阳膀胱经从头到足,善于治疗各种脏腑疾病和神志病,二者配合可缓解高血压之头晕头胀、面红耳鸣等症状。
耳鸣耳聋刮痧效果好
随着年纪的增大,一些中老年人开始会出现耳鸣的的症状,表现为经常的或间歇性的自觉耳内鸣响,声调多种,或如蝉鸣,或如潮涌,或如雷鸣,难以忍受。
耳鸣对听力多有影响,但在早期或神经衰弱及全身疾病引起的耳鸣、常不影响听力。耳聋表现为听力减退,或完全丧失。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有由听力逐渐减退、而至全聋者,有突然发生耳聋者,有发于双侧者,有只发一侧者。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聋、中耳炎皆可照此刮痧治疗。
【刮痧治疗】
头部 全息穴区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后斜带下3分之1(患侧)。
胆经患侧悬颅至听会、风池。
三焦经患侧角孙至翳风。
背部 膀胱经双侧肾俞至气海俞。
腹部 任脉气海至关元。
上肢 三焦经患侧外关、中渚。
【药物治疗参考】
1、谷维素,耳聋左慈丸。
2、芥菜子30克,捣碎,药棉包成小球,每晚睡前,分塞两耳内,次晨更换,适用于两耳暴鸣,病程短者。
刮痧配合上药物会让治疗耳鸣效果更加显著,但是专家也提醒各位病友,不要盲目采用以上方法,最好在大夫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耳鸣可以刮痧吗 虚证耳鸣刮痧疗法
取穴:肝俞,肾俞,听宫,听会,耳门,太溪,三阴交。
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听宫: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会:在面部,当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耳鸣: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太溪:在组内侧, 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刮痧方法:采用木鱼石刮痧板,介质用凡士林油。在刮痧部位涂上介质,肝俞,肾俞,三阴交采用平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痧部位按一定方向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听宫,听会,耳门,太溪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刮拭。
作用:补肾益精。耳门,听宫,听会为局部取穴,疏调耳窍气血,为治疗耳病要穴;肝俞,肾俞补益肝肾;太溪为足少阴经原穴,配三阴交以调补三阴之不足。
耳鸣的刮痧治疗方法
【刮痧治疗】
头部 全息穴区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后斜带下3分之1(患侧)。
胆经患侧悬颅至听会、风池。
三焦经患侧角孙至翳风。
背部 膀胱经双侧肾俞至气海俞。
腹部 任脉气海至关元。
上肢 三焦经患侧外关、中渚。
【药物治疗参考】
1、谷维素,耳聋左慈丸。
2、芥菜子30克,捣碎,药棉包成小球,每晚睡前,分塞两耳内,次晨更换,适用于两耳暴鸣,病程短者。
耳聋耳鸣疾病的刮痧部位在哪里
与耳聋疾病不同,耳鸣通常指的是患者在其耳部或头部的一种声音感觉,但是通常此时外界并无相应的声源存在,也就是说耳鸣这一疾病事实上是多种耳科疾病的症候群之一,其在临床上亦可出现于患者的内外神经和精神等科的疾病中。患有耳鸣疾病的病人,此时可能存在的主观性耳鸣可呈铃声、嗡嗡声,当然此时也可呈各种音调的纯音或杂声。与其不同,客观性耳鸣,患者此时存在的耳鸣声不但患者自身能够感觉得到,而且旁人也能听到。如由患者腭肌的阵挛进而所致的耳鸣,此时则多为一耳或双耳有不规则的卡嗒声。此外,患者此时机体存在的一些相应的伴随症状通常还有头昏、失眠、全身乏力、烦躁易怒等。
此时可以对耳鸣疾病患者进行刮痧的部位有其头面部的听宫、听会、翳风、角孙。又或者是患者背部的肾俞和命门等部位。当然,还可以对患者上肢部的中渚和少泽等穴位进行刮痧,而其下肢部的足三里和太冲穴位也可以进行选择。
临床上常将耳聋疾病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全聋四级。对于临床上的耳聋患者,可以对其头面部的听宫、耳门、听会、翳风以及百合等穴位进行刮痧,同样患者背部的脾俞和肾俞等穴位也可以进行刮痧的操作。除此之外,上肢部外关、中渚两个穴位,以及患者的下肢部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侠溪、太溪等穴位都是较常使用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