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如何才能睡得好

老人如何才能睡得好

1、老年人睡眠感容易缺失

多数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难、深睡眠时间短、早醒等症状。特别是一些“明明”睡得时间长,但实际上自我感觉不好的老年人,如果做了睡眠脑电监测后,会发现他的深睡眠时间其实很短。

2、睡得好晚餐先要吃得少

天气越来越热,老年人怎么才能睡得好?建议老年人晚餐要吃得清淡,不要过饱,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妨煮点粥,加上红枣、百合、酸枣等一起煮,能够养心安神助眠。

中医讲究睡“子午觉”,子时是夜里11时至凌晨1时,午时是中午11时至13时。“中午睡一觉,有助于养心,同时也能让人恢复精力。”睡午觉是个好习惯,但建议老年人午睡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3、睡不好会引发或加重慢病

如果睡不好,不仅仅会影响第二天的生活,还会引起一系列慢性疾病。失眠或者其他睡眠障碍会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特别是夜间及晨起血压会明显升高;会导致冠心病、夜间心绞痛及心肌梗死;还会引起夜间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心动过速、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增加脑血栓、脑出血的概率;引发呼吸衰竭、夜间哮喘、神经衰弱等。

老年人睡眠的四个误区

睡“回笼觉”。晨练以后,洗脸、刷牙、吃早点、听广播,是最好的休息方式。若晨练以后,回到家又继续睡觉,既影响晨练效果,也不利于保健。睡“回笼觉”对心肺功能恢复不利,由于晨练以后心跳加速,精神亢奋,很难入睡。而且,肌肉因晨练而产生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等不易清除,反而使人感到精神恍惚,四肢无力。

睡眠过多。有的老年人睡眠时间超过10个小时,其实,老人睡得多并不一定是好事。嗜睡的根源与老人的血管硬化有关,睡眠多的老人,比睡眠少的同龄老人,心脏病突发率高出一倍,脑卒中风更多,达4倍。人在入睡的状态下,心率较慢,血液流动速度减缓,容易出现血栓。

午睡不当。不少老人有午睡的习惯,但如果睡不好,反而觉得难受。午餐后要休息15~30分钟再睡,饭后不要立即躺下。午睡时间也不宜过长,以30~60分钟为宜。避免睡在风口上,胸腹部要盖点东西,以免受风寒。现在有种新的看法,认为饭前午睡好,饭前只睡半小时甚至比饭后睡两小时消除疲劳的作用还大。

坐着打盹。有些老年人饭后经常坐在椅子、沙发上打盹。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醒来后,常会感到头晕、耳鸣、腿软、视物模糊及面色苍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恢复正常。这是因为饭后较多的血液流经胃肠,又因为是坐姿,容易出现“脑贫血”。而且坐着打盹还容易着凉感冒,所以老人不要坐着打盹。

老人睡眠的禁忌是什么

1.1、忌当风而睡

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身上。因为睡熟后,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如果当风而睡,凉气入侵,抵抗力较为低下的老人,可能会引发感冒。

1.2、忌对光而睡

人睡着时,眼睛虽然闭着,但仍能感觉光亮。对着光亮而睡,容易使人心神不安,难以入睡,即使睡着也容易醒。老人睡觉时,最好关上床头灯,可以在墙角放个小夜灯,方便起夜。

1.3、忌仰面而睡

老人睡觉右侧卧比较安全,能使全身骨骼、肌肉都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容易入睡,还不会压迫重要器官。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不适合仰卧和俯卧,容易导致胸闷、憋气。

老人觉少存隐患

睡眠,对任何个人的生命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营养”要素。因此,莎士比亚才把睡眠称作“生命宴席”上的“滋补品”。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得够、睡得香,身体才会健康。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不会睡眠,尤其不少老年人常常抱怨夜间睡得浅、睡得短。

事实上,睡眠对老年人的健康更加重要。生理学家认为60~70岁的老人每天应睡9~10个小时,而70~80岁的老人每天应该睡11~12小时,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也需要充足的睡眠,这才是健康长寿之道。

但经研究调查显示,大多数70岁~80岁的老年人,其每晚深睡眠时间只占全部睡眠时间的5%~7%,而30岁左右的青年人却占20%~25%。

而引起老人出现失眠、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之一就是心理因素。离休、退休等社会因素会改变老人的生活规律,而诸如子女不在身边、老伴身体不好等种种因素都会加重老人的心思,会令老人睡眠不好。

此外,腰腿疼、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疾病等老年人的常见病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睡眠质量,减少睡眠时间。老年性痴呆等神经系统的变性病也容易造成老人睡觉不塌实、失眠。所以说,老人觉少的说法并不是一种科学的说法,可能是一种老人身体状况不佳的表现。

还有脑部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脑梗塞等也会影响老人睡眠质量,因为这些疾病都可以使脑部血流减少,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症状。全身性疾病或心理原因也可影响睡眠。

老年人睡不着也跟呼吸阻塞性暂停有关。绝大部分老年人睡眠不好是因为咽喉部肌肉松弛,舌根后坠,造成上气管阻塞而引起呼吸暂停。这样会带来缺氧、通气不良、窒息、呼吸暂停及觉醒反应增多等症状,使老人刚睡着又马上醒来。

因此,一旦发现父母的睡眠出现了问题,应及时带他们到医院进行全面的体检,防患于未然。

晚上睡觉是侧卧好还是平躺好

侧卧会稍微好一点。

一般来说,侧卧位较平躺睡好处要多一点。平躺睡时,容易发生舌体后坠,肥胖的人更加明显,这样容易引起睡眠时呼吸道暂时性阻塞,容易引起睡眠障碍的发生。另外如果侧卧的话建议向右侧卧,因为右侧躺时心脏处于高位,不容易受到压迫。

但正常人睡觉不论是平躺还是侧躺都是可以的,这主要跟个人睡觉喜好有关,建议还是要以自己的舒适度为主。

小孩子跟老人睡好吗 小孩单独睡觉的好处

分床睡眠可使孩子逐渐明白自己已“长大了”,并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做入睡前的准备,自己盖被子,早上自己起床等等。并且,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以后,孩子对其他的行为规范也更易接受。

这些对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进而形成独立的人格很有帮助。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对儿童适应社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有着重要的意义。

分床睡眠有助于孩子去面对三岁左右常见的恐惧心理(如怕黑、怕怪物、不敢独睡等等),让孩子逐渐养成勇敢、不怕困难、不依赖他人等良好品质,并学会从父母之外的其他途径获得安全感。

分床睡眠,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的“私人空间”都变得更大,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也更有保障。

老人睡觉张嘴害处多

不少人睡觉打呼噜,没办法只能张着嘴呼吸,可有些老人睡觉也会不自觉地张着嘴,早上起来口干舌燥,很不舒服。保健专家指出,老人睡觉张嘴,长期用嘴呼吸,会使牙床发育畸形;还容易伤及肺和胃;长期呼吸不畅,影响睡眠质量,造成日间疲乏,精神恍惚。

保健专家表示,老人睡觉张着嘴,有几种可能,首先可能是老人肌肉松弛,睡眠时容易阻塞呼吸道,导致鼻腔吸入氧气不足,只好张嘴出气;鼻炎和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也可能导致鼻腔呼吸不通畅;三是感冒造成鼻堵塞,也是部分老人张嘴睡觉的原因,感冒治愈后即可恢复正常。

老人长期用嘴呼吸,会由于内外部空气压强不同使牙床发育畸形;还容易吸入冷空气和灰尘,伤及肺和胃;长期呼吸不畅,影响睡眠质量,造成日间疲乏,精神恍惚。

睡觉张嘴很难自己发现,儿女们要注意观察父母的情况,老伴儿间也要多注意。如果有这种情况,首先到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保健专家指出,以下几种方法也能改善老人睡觉张嘴的情况:睡前保证鼻腔畅通,可用冷水冲鼻子;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大多数睡觉张嘴或者打呼噜的老人,都是仰卧状态,不妨帮老人改为侧卧状态,或者调整枕头的高度,把颈部抬高,让头部放低,可让呼吸道变得比较垂直,增加呼吸量。

胃火旺怎么办 提高睡眠品质

睡不好会造成身体过度使用,容易胃火上上升,长时间的日夜颠倒更是大忌。从事脑力工作的人,血液更容易集中在头部,导致疲累却睡不稳,这时可用足浴把火气往下带,让人睡好。

相关推荐

如何养生

吃,就是饮食保健。并不是让我们平时进补名贵药材珍奇食料,而是在平日饮食的时候稍加注意就可以了。第一点是不要吃过吃快过饱,上班族节奏快,经常是狼吞虎咽没怎么咀嚼就下肚,而且遇到好吃的就吃得撑的扶墙,这可千万要不得,不然长久下去胃功能必受影响,胃不好就会影响营养吸收,所以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保护胃肠。再者,鱼肉蛋蔬菜水果缺一不可,营养要均衡。 ,就是休息。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要做到有张有弛,张弛有道。眠时间一定要保证。而且尽量能午觉。读书困了,马上就,养足精神再战。晚间床铺枕头和室温一定要舒适,得好精神

老人什么床好

一、老人什么床好? 什么样的床老人着最好呢?小编带您去看看。 1、宽点的床 对于老人来说床太窄会感觉不到放松,宽点的床更为舒服,翻身时不用缩手缩脚,活动没有太大限制。夏季更不会感到热气逼人。 2、低点的床 老人床要低一点,不能太高,方便老人起卧。老人半夜常会起夜,床太高会让老人觉得吃力。如果本身床体很高,最好在床边设置一个脚踏。 3、床垫别太软 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脊椎退化,髓核脱水,导致椎间盘失去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往往容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表现为腰痛、下肢麻木等。因此,老人床不能太软,太软的床垫

帮助老人眠的方法

1、帮助老人眠的方法之营造眠环境 营造适宜的眠环境。许多老人觉都很容易被一些细小的声音或光线所惊醒,再想要重新入却发现是件很难的事情。建议选择卧室的时候要挑选远离闹区的那一侧房间,窗帘也得是遮光效果好的。屋子里的吊灯包括台灯都要选择灯光颜色柔和的灯泡,避免开灯时强光骤然刺眼。还可以在觉的时候戴上眼罩,这样就可以不用担心被光线惊扰。 2、帮助老人眠的方法之注意前饮食 注意前的饮食。老人的身体各个器官功能都有所减退,消化系统也不例外。如果晚餐以高蛋白、高脂肪是食物为主,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躺在

老人张嘴觉的危害

保健专家表示,老人觉张着嘴,有几种可能:首先可能是老人肌肉松弛,眠时容易阻塞呼吸道,导致鼻腔吸入氧气不足,只好张嘴出气;其次是鼻炎和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也可能导致鼻腔呼吸不通畅;三是感冒造成鼻堵塞,也是部分老人张嘴觉的原因,感冒治愈后即可恢复正常。 老人长期用嘴呼吸,会由于内外部空气压强不同使牙床发育畸形;还容易吸入冷空气和灰尘,伤及肺和胃;长期呼吸不畅,影响眠质量,造成日间疲乏,精神恍惚。 保健专家指出,以下几种方法能改善老人觉张嘴的情况:前保证鼻腔畅通,可用冷水冲鼻子;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

老人养生七字诀

德国一位医学专家经过数十年的研究证明,中老年人若想健康长寿,务必做好“保、活、转、参、、调、听”这七个字。 “保”即保持大脑的活力。用进废退,中老年人要坚持读书看报,绘画下棋,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研究表明,一个经常用脑的65岁老人,其脑力不亚于一个35岁不爱动脑的青年人。 “活”是指活动手指。双手与大脑有着亲密的关系。经常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健身操,可刺激大脑半球,有健脑益智、延缓衰老之作用。 “转”即转换不同性质的活动。较长时间的单调工作或读书、写作后,应及时转换不同性质的活动,使大脑神经不过分

老人觉时张着嘴有哪些坏处

觉是每个人每天都必须要做的事情,觉的时间几乎占到了每人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有不少人觉时会打呼噜,或是张着嘴呼吸,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是非常危险的。有些老人觉时也会不自觉地张着嘴,早上起来口干舌燥,很不舒服。 专家表示,老人觉张着嘴,有几种可能,首先可能是老人肌肉松弛,眠时容易阻塞呼吸道,导致鼻腔吸入氧气不足,只好张嘴出气;鼻炎和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也可能导致鼻腔呼吸不通畅;三是感冒造成鼻堵塞,也是部分老人张嘴觉的原因,感冒治愈后即可恢复正常。 老人长期用嘴呼吸,会由于内外部空气压强不同使牙

小孩子跟老人好吗 小孩晚上觉的注意事项

觉空间太大会让孩子翻来翻去,这是因为大面积的床造成了他们的不安全感,他们下意识的会通过手脚的活动来调节内心的紧张, 因此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眠空间不需要过大,给宝宝相对狭小的空间,他们反而的踏实。 小孩姿差爱乱动其实也是一种浅眠的表现,虽然大脑已经发出了休息的指令,身体肌肉还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 于是会出现孩子在梦中的“手舞足蹈”,为了改善孩子的眠,可以让他们前喝一杯牛奶安神,牛奶可以起到舒缓情绪,安神静气的功效。 孩子若是白天玩的太开心,容易让大脑太过兴奋,到了临点都没有意,即使被爸爸妈

老人觉听音乐缓解打鼾症状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老人都有失眠的症状,失眠往往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很多老人失眠,就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状态,影响了老人的日常生活,那么我们今天就给老人介绍,老人觉听音乐缓解打鼾症状,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老人觉听音乐缓解打鼾症状 老人觉听音乐缓解打鼾症状老人失眠跟年纪本身没有关系,而真正导致失眠的是各种疾病。 比如,关节炎、骨质疏松、心绞痛、糖尿病、高血压、帕金森、老年痴呆、失禁、胃食管反流、中风、哮喘、心脏病和前列腺肥大等都可能导致身体疼痛或不适,进而影响到眠质量。 再加上老人

宝宝能和老人一起

宝宝能和老人一起吗 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很多爸爸妈妈是非常不安心的。老人家的身体状态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差,此时身边多了一个小宝宝,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这对于老人眠很不利,那么对于宝宝呢,其实也同样存在一些危害。 宝宝和老人的影响 1.影响发育。孩子和老人的时候,老人家由于身边多了一个孩子,会比较浅眠,经常要起来关心一下宝宝。不过这些动作同时也影响了孩子的眠质量。有些老人家也经常有半夜咳嗽或者是打呼噜的问题,这就影响到了宝宝的眠。宝宝晚上都得不好,精神状态就会变差,这也是会影响到宝

老人晚上不着觉怎么办

不着觉是老人常见的一种症状,那么老人不着觉是什么原因呢?老人不着觉要如何缓解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老年人不着觉是生理现象,人老少眠,多是早早醒,容易中断。老年人深度眠减少,浅眠增多,眠中觉醒的次数增加,不踏实,入困难,一觉醒来,总感到“不解乏”。 影响老年眠的因素还有前列腺肥大,有的人“肾虚肾寒”,也容易频频起夜,影响眠。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病,也常引起不着觉。 老年人不着觉与性别也有关系。老太太多容易受精神的干扰而不着觉。中医《内经》曾规劝“恬淡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