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和桂枝的区别 功效不同
肉桂和桂枝的区别 功效不同
桂枝:桂枝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以治疗上感风寒,因为桂枝性温,归心、肺、旁观经,轻而走上。
肉桂:肉桂在临床上主要是用来治疗治阳衰与里寒重症,因为肉桂性热,归心、肝、肾、脾。性沉而入下。
桂皮和肉桂功效有什么不同
肉桂为樟科植物的树皮,味道香而浓郁,是不可多得的调味佳品,同时,又是温里之良药,具有补阳温肾、祛寒、通脉止痛等作用。樟科植物多含挥发油而气香,樟科数种植物的树皮都作为香料使用,统称桂皮。桂皮是常用调料,常可于菜市场可购得,但一般不作药用,肉桂也常作为调料使用,其香气较桂皮更为浓郁,因此,使用价值更高,作为香料时可以相互代用,但是作为药用时,二者不能互相混淆,需仔细鉴别使用。
肉桂 呈槽状或卷筒状,厚2~8mm,外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和横向突起的皮孔,内表面红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用指甲刻划可见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侧呈棕色而较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香气浓烈,味甜、辣。桂皮 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等的树皮,和肉桂外形相似,但较薄,一般厚度在2mm以下,质地硬,不油润,指甲刻划无油痕,断面淡棕色,无明显线纹,亦有香气,但较肉桂为淡,味淡,无辣味。
桂枝有什么功效
抗菌作用
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mg/ml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
肉桂的功效
中药材的种类有很多,肉桂也是一种中药材,它具有很多的功效与作用。对于许多疾病都有改善和治疗的作用,对生活非常有利。那你知道肉桂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有哪些吗?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禁忌呢?一起去学习一下吧。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
1、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2、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3、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心、脾、肝经;香辣气厚,降而兼升,能走能守。
4、主治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腰肩酸软,以及阳痿遗精和浮肿尿少
5、主治虚寒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痈疡脓成不溃,或后溃后不敛。
老年性关节炎药粥调理良方
方一 取葱头30克,淡豆豉10克,粳米100克,洗净,共煮成粥,去葱头。每日2次,稍温服食。
功效: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主治行痹。适用于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以腕、肘、膝、踝等处为多见,关节伸屈不便,或恶风发热,苔白滑或腻,脉浮。
方二 取肉桂2~3克,桂枝10克,粳米50~100克,红糖适量。将肉桂、桂枝煎取浓汁去渣,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时,放入桂汁和红糖,同煮成粥。每日早晚温热服。3~5日为1疗程。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补阳气,暖脾胃。适用于寒湿腰痛,风寒湿痹及肾阳不足,畏寒肢冷,小便频数清长,脉微弱无力,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饮食减少,大便稀薄,呕吐,肠鸣腹胀,消化不良,妇人虚寒痛经。
注意:热痹及实症、热症、阴虚火旺的病人忌食。
方三 取薏苡仁30克、云苓、苍术各20克,木瓜15克,粳米60克。将四味药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同煮成粥。每日2次服食。
功效:利湿、祛风、通络。适用于痹症,主要是关节疼痛重、肢体麻木、周身倦怠者。
桂枝与肉桂的区别
原料不同
虽说桂枝和肉桂都是来自于桂树,但是它们的来源部位区别很大。
桂枝:桂枝是以桂树的嫩枝为主要原料,经过干制,切片制成的一种中药。
肉桂:肉桂是以桂树的主干,去掉外面的老皮,取其枝干部位的嫩皮做成的中药。
桂枝和肉桂的区别 用途不同
桂枝:桂枝用以中药为主,常作为风寒感冒等外解表的药物食用,少用以食材。
肉桂:肉桂和桂皮的功效差不多,虽说也可用以中药,但是大多数还是用以调味品,以食材为主。
肉桂的药用价值
1.官桂功效与肉桂相似,而力薄;桂心入心脾经,补阳活血善治心腹冷痛,又能引血化汗化脓,外科常用作内托痈疽痘疮之用。
2.肉桂、桂枝:肉桂与桂枝同生于桂树,肉桂为桂树皮,桂枝为桂树嫩枝。二者皆有温营血,助气化,散寒凝的作用。但肉桂长于温里止痛,入下焦而补肾阳,归命火,桂枝长于发表散寒,振奋气血,主上行而助阳化气,温通经脉。
3.肉桂,附子:肉桂与附子皆为补肾阳益命火之品,二药常相须为伍,用以温肾补火祛寒,然不同之处,附子辛苦热燥烈,走而不守,能回阳救逆,可治脉微欲绝之虚脱之证;肉桂甘热而益火消阴,能温营血,能走能守,又能引火归元,宜治下焦虚寒证。
孕妇能吃桂枝吗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辛;甘;性温,归膀胱经;心经;肺经。桂枝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