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有哪些表现
神经性皮炎有哪些表现
神经性皮炎可发生在身体征何部位,包括肛门(肛门瘙痒)和阴道(外阴瘙痒)。早期阶段皮肤外观正常,只有瘙痒。以后由于搔抓和摩擦皮肤形成干燥、鳞屑、色素沉着的斑块。初起皮疹较红,瘙痒较剧,因心主血脉,心火亢盛,伏于营血,产生血热,血热生风,风盛则燥,属于血热风燥。病久,皮损肥厚,文理粗重,呈苔藓化者,此因久病伤血,风盛则燥,属于血虚风燥。
1.青壮年多发。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阵发性瘙痒,无皮疹发生。经常摩擦或搔抓后,局部皮肤出现成群的粟粒至米粒大小的扁平丘疹,呈圆形或多角形;丘疹增多后逐渐融合、扩大,形成边界清楚、皮纹加深和皮嵴隆起的苔藓样变斑块。淡红、淡褐或正常皮肤色,或有色素沉着,数目及大小不等,表面干燥或有少许细鳞屑,周围有散在的扁平丘疹,常见抓痕或血痂。
2.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两侧、颈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见于腰背部、眼睑、四肢及外阴等部位。皮损仅限于一处或几处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若皮损分布广泛,甚至泛发于全身者,称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3.自觉症状为阵发性剧痒,夜晚尤甚,影响睡眠。搔抓后引致血痕及血痂,严重者可继发毛囊炎及淋巴炎。
4.本病为慢性疾病,症状时轻时重,治愈后容易复发。
临床可分为:
①局限型神经性皮炎;
②播散型神经性皮炎。前者90%以上在颈项部,后者对称泛发于躯干、四肢、颈、上眼睑及头皮、耳后、外耳孔等处。
皮炎是怎么回事
皮炎是一种常见而顽固的疾病,反复性大,在治疗上颇为棘手。皮炎最为常见 的特征是瘙痒、流水、脱屑等。常见的皮炎有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 炎等。
脂宁康治疗神经性皮炎效果怎么样
1脂宁康治疗神经性皮炎效果的不错的,而且脂宁康是一些中药的制剂,这个药物里面有百部啊还有苦参,和冬青油这些名贵的中药材。而且因为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而这个药物里面有高效的抗复发成分,减少复发。
2脂宁康对神经性皮炎有独特的疗效。脂宁康还是和有脂溢性皮炎的人去使用的。是一种适合神经性皮炎症状的外用的药物。不是有口服的药物的。要注意使用方法的。在治疗期间应合理饮食,低脂,低糖清淡饮食。
3在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期间,这药物的用量用法是病人一天可以拿药涂抹欢池,需要一最少三次的。而且这个药物在使用前,需要清洁皮炎部的油脂,然后再拿药物适量直接涂擦于患处。需要积极的治疗。
湿疹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湿疹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湿疹患者需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和手癣进行鉴别诊断,具体如下:
1、接触性皮炎:有明显接触史,皮损局限接触部位,皮损多为单一形态,境界清楚,去除接触物可自愈。
2、神经性皮炎:皮损多见于颈项、肘、膝的伸侧及尾骶部,典型损害为苔藓样改变,无渗液,瘙痒阵发性加剧。
3、手癣:皮损界限清楚,常单侧分布、蔓延扩散,可有小水疱和脱屑,有足癣史,真菌检查阳性。
神经性皮炎怎样诊断
1、慢性湿疹因可出现苔藓化,皮肤浸润肥厚及剧痒需和神经性皮炎相区别,区别为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转化而来,在经过中有渗出倾向。
2、扁平苔藓和神经性皮炎相同之处为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自觉瘙痒,区别为前者扁平丘疹较后者大,为紫红色,有蜡样光泽,可见wicknam纹,同形反应好发于前臂,小腿伸侧,躯干等处,此外黏膜损害(如颊黏膜和龟头处损害),组织病理有特异性。
3、皮肤淀粉样变发生于小腿的神经性皮炎时可呈疣瘤状,故需二者相别,皮肤淀粉样变的皮损呈高粱至绿豆大棕褐色坚硬丘疹,有时皮疹沿皮纹呈念珠状排列,组织病理上淀粉样蛋白沉积具有特征性改变。
4、皮炎起病时,患部皮肤往往仅有瘙痒,而无皮疹发生。经常搔抓或摩擦后,便出现粟粒至绿豆大之丘疹,顶部扁平,呈圆形或多角形,散在分布。历时稍久,因丘疹逐日增多,密集融合,形成皮纹加深和皮嵴隆起的、典型苔藓样变之斑片。位于头皮的神经性皮炎,有时系多发性结节性损害,可有渗液、结痂及鳞屑形成,称为头皮部结节性神经性皮炎,亦称头皮部痒疹。
神经性皮炎用艾灸
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顽癣”,认为是由于湿热毒邪侵袭所致。临床上常见的有局限型神经性皮炎和播散型神经性皮炎两种。局限型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肘部、胫前、骶部等肢体易受摩擦之处,皮炎有一块或数块;播散型神经性皮炎多发于四肢、颈项和躯干等部位,常呈对称分布。 由于皮炎瘙痒难忍,患者经常搔抓致使皮肤增生肥厚好似皮革,局部皮肤出现针头样大小不规则的三角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逐渐成为苔藓样变,干燥而坚硬,皮损与周围正常皮肤之间界线鲜明。
如搔抓过度出血,易引起继发感染。对神经性皮炎采用艾灸,可起到意想不到疗效。临床上多采用薰灸或隔姜灸,薰灸是将艾条点燃后悬于皮炎病损部位,以有温热感、皮肤红晕而无灼痛又能耐受为度。每日灸两次,每次 15分钟,10天为一疗程。隔姜灸是将鲜生姜切成2~3毫米的薄片,用针刺成数个小孔,放于皮炎上面,然后将黄豆大的艾柱置于姜片上点燃,一般灸15柱艾即可,注意火候,以免灼烫伤局部皮肤。
中医认为,艾叶苦辛温,入脾肝肾经,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的功效。首载《别录》:艾叶“灸百病”。《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药性本草》称艾“治癣甚良”。研究表明,艾叶含有挥发油,对皮肤可产生轻度的剌激,引起发热潮红,有利于皮损部位的真皮和皮下组织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功能渐趋正常,激发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临床实践证明,对神经性皮炎进行艾灸3日后,可使局部皮肤瘙痒明显减轻或消失,一般十多天后皮损逐渐消退,肤色也慢慢地恢复正常。
神经性皮炎怎么艾灸 神经性皮炎艾灸的好处
艾灸对神经性皮炎有较好的经期疗效,能够通过调整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功能,起到明显镇静,止痒的作用。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我们知道了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和症状之后,对于神经性皮炎才有了一定意义上的认识。它最主要的病因是情绪,病发时能感受到剧烈瘙痒,令很多患者苦不堪言。最主要把,积极治疗还没有显著效果,令很多人都失去治疗的耐性。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神经性皮炎临床表现特点是初起皮肤干燥、粗糙,或伴有丘疹、脱屑,剧烈搔痒;日久皮肤增厚,皮纹加深,色素沉着,呈苔藓样变。有的皮疹仅局限于某一部位称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有的皮疹泛发四肢躯干,称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中医认为神经性皮炎的发生或因于精神七情内伤,或因于局部机械性反复摩擦,或因于饮食生活失调,以致肝经郁热,血虚风燥.气滞血瘀。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具体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一股认为发病与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和局部的物理性刺激有关。
神经性皮炎的皮疹以干燥、粗糙、肥厚压力大暂停上班、脱屑、瘙痒为特征,发病与风、燥、血虚、血瘀关系最为密切,放治疗亦以搜风、润燥、养血、活血化瘀治则最为常用。另外.重镇宁神养心之药亦常用之,如珍珠母、代赭石、合欢皮、茯神、酸枣仁、龙骨、牡蛎等。对夹湿热者应佐加化湿清热之品,如土茯苓、生地、白鲜皮、苦参等。
神经性皮炎的外治方法很多,诸如前述的外洗疗法、外涂疗法、外擦疗法、发疱疗法、划痕疗法、药烘疗法、针刺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梅花针疗法、艾灸疗法等对神经性皮炎均有一定的疗效,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例如,病初起,病情轻考选用外洗、外涂、梅花针和药供疗法即可;病程长、病情重而顽固不愈者可配加划痕、穴位注射等疗法。由于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治许多药物是有刺激和有毒性的,所以治疗过程中应掌握适应症和用药不宜过量,以免引起毒副反应。
以上就是对于神经性皮炎治疗方法的相关介绍,大家在看完之后应该对治疗神经性皮炎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了。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之所以没有什么显著的效果,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没有做好护理措施。
神经性皮炎有哪些症状
1、青壮年多见,老人、儿童少见。
2、慢性经过,时轻时重,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解。全部病程可分为3期:
(1)静止期,表面炎症轻微或缺如,病变局限,境界清楚。
(2)进行期,炎症著明,浸润明显,皮损扩大,边缘模糊不清。
(3)退行期,浸润轻微,皮损变薄,倾向愈合。
3、从分布的角度,可将该病分为两类,限局性和泛发性。好发部位主要为颈侧(图1)、项部、额部、其次为骶尾、肘窝、胭窝,有可见腰背、两髋、外阴、肛门、腹股沟、眼睑、头皮、四肢等处。常呈对称分布,有可沿皮肤皱褶或皮神经分布呈线状排列。
4、初时先感觉局部瘙痒,由于搔抓皮肤迅速呈苔藓化,典型损害为多数米粒至高粱米大小,淡红色至黄褐色或与皮色一致的圆形或多角形坚硬有光泽的扁平丘疹,密集成片,表面附少量鳞屑,伴有抓痕、血痂。皮损以中央为显著,愈近边缘愈轻微,境界不清,时久,由于搔抓刺激皮肤浸润肥厚,嵴沟明显。发生于小腿者,时久,表面可呈疣瘤状。持久性搔抓摩擦胫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淀粉物质沉积于真皮,进而分别发展为斑状和苔藓性淀粉样病。长期搔抓可有感染,如毛囊炎、疖肿等。
5、患者自觉阵发性瘙痒,夜间尤甚,可影响睡眠、工作和生活。
根据阵发性瘙痒,皮肤苔藓化及本病的好发部位,可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