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安好胎宝宝很安全
孕期安好胎宝宝很安全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怀孕后,孕妇容易感觉精神疲惫,严重嗜睡,因此,孕妇更加需要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采取正确舒服的睡姿,这样才有利于安胎。
2.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受到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尽量要远离噪音和辐射污染严重的地方,否则,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或者出现流产.胎停育等现象。
3.学会释放压力
现在很多孕妇会选择坚持继续上班,可是,上班的工作压力,加上家庭压力和孕期反应带来的不适感,会让孕妇由于压力过大而影响到体内激素分泌,更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发育。因此,孕妇不可以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应该学会释放压力,这才对胎儿的健康比较有利。
学会数胎动注意宝宝安全
怎样数胎动
孕妇妊娠满28周后应每天定时数胎动。一般来说,在正餐后卧床或坐位计数,每日3次,每次1小时。每天将早、中、晚各1小时的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就得出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果12小时胎动数大于30次,说明胎儿状况良好,如果为20至30次应注意次日计数,如下降至20次要告诉医生,作进一步 检查 。当妊娠满32周后,每次应将胎动数作记录,产前检查时请医生看看,以便及时指导正确记录及做及时的处理。当胎儿已接近成熟,生后能够存活时,记数胎动尤为重要。如果1小时胎动次数为4次或超过4次,表示胎儿安适;如果1小时胎动次数少于3次,应再数1小时,如仍少于3次,则应立即去产科看急诊以了解胎儿情况,而绝不要再等了。
胎动次数为什么会减少
为什么胎动次数会减少呢?正常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原因:
●当胎儿安静或睡眠时胎动较少。孕妇最好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数胎动,以便保证计数的准确。有时轻轻拍拍腹部或吃一些东西,胎儿就会醒来,这时再数胎动,才比较准。
●服用镇静药的孕妇胎动会有所减少,停药后能恢复。
●当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胎儿有慢性缺氧时,胎动会减少,缺氧严重时胎动消失。就像人有病不愿多活动一样。
特别提示
●如果胎动消失12小时,则有胎死宫内的危险。据统计,其中有78%的胎儿有可能发生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也有胎儿畸形的可能。
●如果胎动减少至1小时不足3次,应立即到医院看急诊,以免失去抢救时机。
宝宝安全门卡的好处
1、防止一阵风把家门砰的一声吹关,吓着宝宝。
2、防止随意关门时,一时无留意,把宝宝的手夹伤。
3、防止好奇的宝宝玩耍门时时,不小心把自己的小手夹伤。
宝宝零食安全法则
法则一:允许孩子吃零食
孩子还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按体重计算相对地比成人多。但孩子胃肠道的容积小,消化能力相对差,一吃就饱,所以一次吃不了很多的食物;而且孩子活泼好动,不一会儿他肯定又觉得饿了想吃东西。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到正餐时间,那么不妨给宝宝一些零食,既满足了他对热能及营养素的需要,又缓解了燃眉之急。
所以,合理、适度地吃点新鲜、天然、营养丰富的零食,既能为生活增添一些乐趣,也有利于保持平衡膳食,有益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法则二:合理安排吃零食的时间
不应安排在即将吃正餐前吃零食。如果宝宝在正餐前吃了零食,不久他的血糖就会升高,也不会感到饥饿,那么到吃正餐的时候自然没有食欲。众所周知,零食是以供给热能的糖类为主,起不到平衡一天膳食的要求,相反,经常喧宾夺主以零食代替正餐,必然造成机体营养的不平衡,长此以往会发生营养不良。
零食应安排在两餐之间,如早餐后或者午睡后。睡前吃零食(尤其甜食类),食物残渣留在牙缝中,容易发生龋齿,而且还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夜间出现磨牙,影响睡眠质量。如果孩子睡前一定要吃零食,不妨给他一杯酸奶或者牛奶,吃后10分钟漱漱口再睡觉。
法则三:适当控制吃零食的量
一次量不能太多,既然称为零食,那么就只能起补充作用而非主食。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一次一块小蛋糕或者两三片饼干或豆腐干、鱼片、半只苹果、一些花生酥、一杯酸奶或者100ml鲜牛奶就已足够。关于零食的种类可以每天轮换,不要固定品种,一方面可以改换口味,另外,各种零食中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法则四:遵守零食选择原则
目前市场上零食的品种多,口味美,包装精巧。建议选择零食时要掌握以下几点:
1.选择清洁、卫生、包装完整、在保质期内的食品。
2.选择含糖低、含脂肪少、含盐少的零食。
法则五:选购、自做健康安全零食
其实只要吃对时间、选对品种、食用适量,零食也可以很健康!一般而言,零食分为以下几种:
1.可以经常食用的零食
主要指营养丰富但脂肪、糖、盐的含量均低的食物,如水煮蛋、煮玉米、无糖麦片、淡豆浆、烤黄豆、各种新鲜水果、薯类、纯鲜牛奶、酸奶、不加糖和盐的坚果(如花生米、核桃仁、榛子、松子)和鲜榨果汁。挑选几类,进行简单说明:
●奶及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含钙丰富,对牙齿及骨骼的生长有利,含有一定量的优质动物蛋白质,可促进孩子生长发育。
●豆及豆制品。豆奶、豆浆、豆腐干等含有优质的植物蛋白、钙、铁等,帮助宝宝身体发育。
●坚果类小零食。如花生酥、核桃粉、瓜子及松子肉,含有一定量的脂肪、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平时有便秘的宝宝更为适宜,因为具有润肠的作用。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番茄、黄瓜、桔子、梨、苹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宝宝肠蠕动。
●小包装的其他食品。如牛肉干、猪肉脯、鱼干等含有蛋白质、矿物质;紫菜片含有碘等。
2.可适当食用的零食
是指营养较丰富,但是在加工时添加了一定量的脂肪、糖和盐等调味品的食物和饮料,如牛肉干、肉脯、卤蛋、鱼片干、怪味蚕豆、卤豆干、果蔬干(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香蕉干)、奶酪、奶片、鱼皮花生、琥珀核桃仁和果汁饮料(如山楂饮料、杏仁露等)以及冰淇淋等。
3.限量食用的零食
加工时添加了较多的脂肪、糖、盐的食品,常吃这些食品会增加肥胖、高血压和各种慢性病的风险;太咸的零食吃后容易口干,盐分太多还会影响肾功能。本类食品要适当少吃,而非绝对禁止,如炸鸡块、炸鸡翅、水果罐头、果脯、甜炼乳、炸薯片、炸薯条、碳酸饮料等。
温馨提醒:慎吃以下零食
●路边烧烤。如马路边上的烧烤小吃,一方面涉及肉类的食品卫生以及食物成熟程度;另外烟熏的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经常吃会增加癌症发生率。
●马路上的爆米花。用含铅的铁罐加工的爆米花,其中含铅成分很高,多吃易导致铅中毒。
●果冻。吃的时候如果宝宝不小心,极有可能将其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含咖啡因的饮品。例如咖啡、茶等,宝宝吃后容易兴奋。
●颗粒较小的颗粒物。如花生米、炒黄豆、炒蚕豆对3岁以下的小儿不宜,易发生异物吸入气管导致的窒息情况。
●生荸荠。生荸荠常常被家长当作水果给宝宝吃。其实,生荸荠表面常常吸附着看不见的姜片虫(肠道内的一种寄生虫)的尾蚴,宝宝食入以后在肠道内发育成囊蚴,极有可能长成姜片虫。得了姜片虫后不仅虫体会吸取肠道营养,还可造成宝宝的十二指肠发炎、出血、腹痛、呕吐等。
●白果生吃白果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如抽搐、呼吸停止,以致死亡。即使白果加热后毒性会减少,但多吃也会发生中毒,还是不吃为妥。
●口香糖口香糖中含有人工香精,对健康无益;其次,幼儿自控能力差,长时间嘴内含着口香糖,容易吞食入气管造成窒息。
宝宝安全杀手
1号杀手:蹦蹦床
骇人数据:美国每年的急诊病例中有多达9.2万例是因玩蹦蹦床而受伤的孩子。
医生教诲:因为跳蹦蹦床而受伤的孩子通常是骨折、脊椎损伤,有些则是严重的头部受伤。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受伤的原因并非因为在蹦床上蹦跳,而是因为被其他孩子碰撞或是在蹦床上做一些不该做的事,例如骑自行车等。孩子只能在有大人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在蹦床上玩耍。在蹦床上玩的孩子越多,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有一两个孩子跳起,那对于正在下降的孩子来说,蹦蹦床就像水泥地一样坚硬。这种情况下,孩子着陆的时候就有可能造成胳膊或腿骨折。
2号杀手:溺水
骇人数据:在美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儿童超过1000人。
医生教诲:溺水会在无声无息中夺走孩子的生命。一旦孩子在水里遇到危险,他根本无力挣扎,只会一路下沉。如果孩子在嬉水,身边必须时刻有大人照看,任何的麻痹大意都是要不得的。而且家长都应该知道如何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家里有游泳池,必须在四周围上防护栏,并且安装能够自动闭合的大门。但是防护栏并非百分之百可靠,因为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哪怕是一英寸深的水也有可能令他们窒息,所以大人应该留意所有盛水的器皿,例如洗手池、浴缸等等。
3号杀手:游戏场所
骇人数据:在游戏场所发生的较为严重的伤害(大多数是头部受伤和骨折)基本上都是因为摔交造成的。而游戏场所发生的意外有40%左右是由于缺乏大人的看护所致。
医生教诲:胳膊、肘部和锁骨受伤最为常见,但如果游戏场地设计合理、家长看护得当的话,绝大部分意外是不会发生的。当孩子在游戏场所的时候,一定要确保他们在适合自己年龄的器械上玩耍。另一大安全隐患就是游戏场所维护不力。要想知道游戏场所是否安全,你可以检查一下游戏器械下面的减震材料是否合适,锯末和橡胶屑是最理想的减震材料。减震材料铺设的面积和深度也很重要,一般是游戏器械周围1.8米的范围内,深度要达到30厘米。有不少家长以为草地就能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其实和锯末、橡胶屑比起来,它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4号杀手:交通事故
骇人数据:在美国,交通事故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2001年美国有1579名儿童死于车祸,其中55%没有系安全带。
医生教诲:在发生车祸时,儿童汽车坐椅减少婴儿死亡比例的作用是71%。然而,即便家长给孩子使用了汽车坐椅,在发生事故的案例中有85%的安全坐椅安装不当。要么是坐椅扣得不牢靠,要么是皮带系的位置不正确,还有就是让婴儿面朝前坐,而正确的姿势则面朝后。
还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对于体重不足36公斤或年龄不到8岁的大孩子乘坐轿车时,家长都应该让他们坐在加高椅上。因为汽车安全带是为成人设计的,加高椅可以把孩子抬高到合适的高度,以便正确使用安全带。 5号杀手:哮喘
骇人数据:哮喘是儿童中最为常见的慢性病,美国大约有500万儿童患有此病。
医生教诲: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哮喘的迹象,例如感冒的时候伴有呼吸困难的症状等。手边常备对症的药物。一旦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如若不然,延误救治时机,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病情加重,甚至住院接受长期治疗。
胎动与宝宝安全之间的一些关系
胎动是宝宝正常生理活动之一,它与宝宝肌肉张力、神经系统功能以及母体供氧有关。安静型宝宝胎动比较柔和,次数较少;兴奋型宝宝胎动动作大,次数多。宝宝受到外界刺激如声音、振动时,胎动也会增多;宝宝缺氧时胎动也会减少;一天中下午2~5时胎动最少,下午6时到晚上11时胎动最活跃,次数最多,早晨和上午胎动介于两者之间。如果胎动消失24~48小时后,宝宝即可死亡、胎心也随之消失。
孕妈妈自己怎样检查胎动?孕妈妈取左侧卧位,每日分早、中、晚3次检查胎动、每次检查1小时,3次胎动次数相加乘4,即为12小时胎动次数。如果12小时胎动次数大于30次,表示宝宝正常,而小于30次则应到医院检查。
孕妈妈也可以在每天同一时间数一次胎动,每次1小时,,如果1小时胎动在3次以上,表示宝宝正常,小于3次则应请医生检查。
注意,数胎动时一定要认真,并保持环境安静,不可做其他事,也不可与其他人说话。
宝宝安全座椅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也称儿童约束系统 CRS(Child Restraint System),是一种专为不同年龄(或体重)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性的座椅。欧洲法规ECE R44/03对儿童安全座椅的定义是:能够固定到机动车辆上,由带有卡扣的安全带组件或柔韧性部件、调节机构、附件等组成的儿童安全防护系统。可与附加装置如可携式童床、婴儿提篮、辅助性座椅或碰撞防护物等组合而成。在汽车发生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减缓对儿童的冲击力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来减少对他们的伤害,确保孩子的乘车安全。.
宝宝爬行安全事项
1、爬行地板的注意事项
如果孩子在家里的地板上爬行的话,最好让他们在光滑的地板上爬行。因为凹凸不平的地板会让孩子容易磕伤碰伤,还有可能会导致皮肤被划伤,因此在让孩子爬行的时候,父母最好给的爬行区域铺上一层软垫,以免使得孩子的膝盖磕伤。水泥、磨石子、瓷砖等所铺设的地板,对学习爬行的宝宝来说,都容易因一不小心跌倒,而造成无可弥补的遗憾。为避免发生危险,可在硬地板上面铺设软垫,不过注意要使用厚度较高的软垫才能发挥功用,并且避免买有很多小花纹的软垫,以防宝宝将小花纹抠起来吃。
2、尖锐物要妥善安排
孩子爬行的时候最好让他们远离桌椅处,同时将家里的边边角角用棉布包裹上,以免孩子的身体磕到尖角,导致受伤。当然,爸爸妈妈最好限定孩子爬行的区域,将他们限制在一个大的房间里,用隔板将孩子与桌椅分开,以确保孩子的安全。或者一律将所有的桌角或柜子角套上护垫,就算宝宝不慎撞到,也能将伤害降到最抵;在孩子爬行的时候,千万要保证地板上没有尖锐的物品,像是钉子,或者是针之类的物品,确保孩子爬行时不会被扎到而受伤。
3、插座
如果家里有小宝宝,他们爬行的时候要注意将家里的插座全部遮掩起来,防止孩子出于好奇去触碰,那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很容易触电,或者发生其他的悲剧。宝宝在到处爬行的过程中,可能会爬到插座附近,如不小心留意将有触电的危险,父母可使用电插座的防护盖,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装此装置或是使用安全插座。
4、垃圾桶
孩子爬行的区域内不要放置垃圾桶,孩子们会好奇会去翻垃圾桶,导致手上会沾染各种细菌,甚至会误食肮脏的垃圾,导致细菌进入身体,使得孩子腹泻,生病。
5、预防跌落。
第一,不要把宝宝单独留在床、沙发、宝宝摇椅、餐椅、尿布台,或其他任何他可能从上面摔下来的地方。
第二,在窗户、露台和门廊上安装护栏、挡板和安全防护网,如果使用百叶窗,选择带卡扣的拉绳。
第四,复式结构的房子要在楼梯上下两头安装防护门。
第五,如果栏杆的宽度超过10厘米,要用塑料的园艺围栏、有机玻璃(塑料),或其他东西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