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体期的症状

黄体期的症状

这段时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卵巢受黄体刺激素的影响,分泌黄体素,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以利受精卵著床,若无受精卵著床,子宫内膜便会崩解,月经周经随著月经来潮结束。

月经周期的第15~28,一般历时14天,此时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逐渐形成黄体。(处于分泌期)

此期由排卵日算起,到月经到来之前,历时13~14天。这一期内相当排出卵的卵泡后的黄体期,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子宫内膜进一步增生、血管滋长、腺体开始分泌含糖原的粘液。这一期末,子宫内膜的增长达到极点,为受精卵的种植和继续发育准备了条件。

黄体期会怀孕吗 黄体期怀孕有什么症状

如果是在黄体期受孕成功的话,增厚的子宫内膜就不会再出现脱落的情况,出现月经停止。随着时间的增长,会开始出现一般的早孕反应,比如呕吐、头晕、嗜睡、轻微腹胀、分泌物增多等等。但是早孕反应是因人而异的,只要月经迟迟不来就需要警惕怀孕。

泌催乳素高的危害

1、低雌激素状态

出现各种程度的月经不调,如月经稀发和长期闭经;有明显的阴道枯萎、干涩,可引起性交困难;可出现绝经期症状,如潮热、心悸等。

2、不育

泌乳素轻度偏高者仍可排卵,但基础体温显示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孕酮水平低下,导致黄体功能不全、不容易怀孕,即使受精也不容易着床,常出现临床前流产。泌乳素增高明显者影响排卵,造成不排卵性不育。

3、肿瘤压迫症状

患者会觉得头痛、头胀;由于肿瘤压迫视交叉神经,可以出现视野缺损的症状。

4、高雄激素状态

泌乳素分泌偏高多伴随雄激素高的现象出现,这类患者可能会出现中度肥胖、脂溢、痤疮、多毛、肢端肥大等症状。

黄体期孕酮多少算正常

正常值:

血清孕酮在女性一生中不同的时期,含量明显不同;每日中也有一定波动,通常清晨高于下午,青春期这种差异更大,为便于比较,一般要求取血时间标准化。

卵泡期:0.6~1.9nmol/L;

排卵期:1.1~11.2nmol/L;

黄体期:20.8~103.0nmol/L。

什么是孕酮

孕酮又被称为黄体酮,还可以称为黄体激素、黄体甾酮、助孕激素、孕甾酮、助孕素或助孕酮等,英文为progesterone,缩写为“P”,属于孕激素,可保护女性的子宫内膜。在女性怀孕期间,孕酮可以给胎儿的早期生长及发育提供支持和保障,而且能够对子宫起到一定的镇定作用。在临床中可以通过对女性体内孕酮的含量来诊断是否有先兆流产的症状,并且也可以此来判断黄体功能以及卵巢排卵是否正常。

黄体期是什么时候

黄体期一般是指月经周期的第15到第28天内,一般历时14天,此时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逐渐形成黄体,称为黄体期。例如一个女性她的月经周期是28天,那么前14天就是卵泡期,后14天就是她的黄体期。

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的区别

根据女性的月经周期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就是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催乳素排出量增多会怎么样

期综合征是催乳素(PRL)排出量增多

(一)液体潴留:醛固酮激素过高引起全身性液体潴留 常被用以解释PMS的形成。已知孕酮可以阻断醛固酮对肾小管作用,而有利于尿钠的排出 但孕酮引起钠的丢失,导致醛固酮代偿性增加,加之孕酮在月经后半期转化为脱氧皮质酮等盐皮素的活性加强 而使月经前醛固酮分泌增多,在行经前达峰值,因而黄体期醛固酮排出增加系生理性 借此以维持血浆钠水平的稳定,并且对PMS病人血浆醛固酮水平测定结果也未发现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不支持上述学说

(二)由于PMS症状的广泛性及互不联系的特点 还有应用安慰剂或接受精神、心理治疗有较好疗效。不少学者提出 精神社会因素引起身心机能障碍这一病因学说Parker综合许多学者意见,认为个性及环境因素对PMS症状的发生极为重要,症状的出现反映病人内心存有未能解决的矛盾冲突 追溯病人生活史,常有较明显的精神刺激遭遇,如童年时期的不幸经历和精神创伤 父母家庭不和、学习成绩低劣、失恋等 可能都是产生经前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

(三) 催乳素(PRL)排出量增多:近年围绕PRL排出量增多为PMS重要病因因素这一问题发生重大争论 血浆PRL浓度有昼夜节律性,以睡眠时水平最高,每个人日与日之间也有显著波动 在排卵期PRL水平达峰值,黄体期PRL平均水平高于卵泡期。有些PMS病人血PRL平均浓度在整个月经周期中均高于健康妇女 尤其在经前期更为显著。应用溴隐亭治疗以抑制PRL分泌,症状获得明显缓解 黄体期PRL水平升高可伴随孕酮排出量下降或FSH/LH水平下降等,在理论上支持PRL水平增高在某些方面与PMS形成有关。可是正常及PMS病人间多数未见PRL水平有明显差异 PRL对渗透压的调节作用在动物比较显著而在人类则影响不大,可能仅作用于乳腺,影响其局部渗透压的平衡使乳房胀大 触痛。此外,高PRL血症妇女很少有PMS症状 应用溴隐亭治疗,仅减轻乳房症状,而对其他症状疗效不显著等 使PRL排出量增多学说还缺乏可靠有力证据。

(四)卵巢甾体激素比例失常:多年来PMS的激素病因学说集中在雌激素(E) 孕激素(P)比例失调或戒断反应等方面。因为PMS的情感、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特征性症状 固定发生于月经周期的黄体期。症状出现与黄体的发育相平行,因而设想有一些诱发因素产生于黄体 主要可能由于中、晚黄体期孕酮水平下降或导致E/P比值的改变。

黄体期的标准

1.促黄体生成素(hLH)mIU/mL

参考范围:成男:1.24-8.62

女:卵泡期:2.12-10.89

排卵期:19.8-103.3

黄体期:1.20-12.86

绝经期:10.87-58.64

2.促卵泡刺激素(hFSH)mIU/mL

参考范围:成男:1.27-12.96

女:卵泡期:3.85-8.78

排卵期:4.54-22.51

黄体期:1.79-5.12

绝经期:16.74-113.5

3.泌乳素(PRL)ng/ml

成男:2.64-13.13

女:<50岁3.34-26.72

>50岁2.74-19.64

4.孕酮(Prog)ng/ml

成男:0.10-0.84

女:卵泡期:0.31-1.52黄体期:5.16-18.56绝经期:0.08-0.78

5.雌二醇(ESTRDL)pg/ml

成男:20-75

女:卵泡期:24-114

黄体期:80-273

绝经期:20-88

6.睾酮(TESTO)ng/dl

成男:175-781

女:卵泡期:10-75

催乳素高的危险症状

1、低雌激素状态

出现各种程度的月经不调,如月经稀发和长期闭经;有明显的阴道枯萎、干涩;可出现绝经期症状,如潮热、心悸等。

2、不育

泌乳素轻度偏高者仍可排卵,但基础体温显示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孕酮水平低下,导致黄体功能不全、不容易怀孕,即使受精也不容易着床,常出现临床前流产。泌乳素增高明显者影响排卵,造成不排卵性不育。

3、肿瘤压迫症状

患者会觉得头痛、头胀;由于肿瘤压迫视交叉神经,可以出现视野缺损的症状。

4、高雄激素状态

泌乳素分泌偏高多伴随雄激素高的现象出现,这类患者可能会出现中度肥胖、脂溢、痤疮、多毛、肢端肥大等症状

黄体期高温持续过短怎么回事

一般女性在黄体期的时候体温都会相应的提升0.6摄氏度以上,并且会持续9天以上,才算是正常。高温期持续完之后如果女性没有怀孕,黄体萎缩后悔停止分泌孕酮,体温就会下降回正常水平,月经来潮。但是如果女性体温持续高温,就是已经怀孕了,因为黄体收到胚胎分泌荷尔蒙支持而继续分泌孕酮。

女性黄体期高温持续过短的话,可能是由于黄体功能不足而导致黄体期较短。因为大家都知道黄体期分泌的黄体酮是孕激素,有利于女性怀孕的。这些女性如果黄体期较短的话说明孕激素的分泌也会减少,怀孕的几率也会降低。

而这些女性,专家都会建议在排卵期之后服用一些黄体酮胶丸来增加体内黄体酮。因为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对孕酮的作用是很敏感的,一定量的孕酮就可以升高体温了。

想要知道是否黄体期高温持续过短,也要通过观察测量基础体温3个以上的月经周期才能作准,不能单凭一个周期就判断。

月经提前是黄体功能不全的主要症状

月经提前是指月经周期比正常周期提前。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如果月经来潮周期总是提前7天以上,甚至1个月内两次来潮者,则称为“月经先期”,亦称“月经提前”或“经早”。如仅超前3~5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属正常范围。偶尔超前一次,也不算经期提前。

月经提前是月经不调的表现,是黄体功能不全的主要症状之一。中医认为,月经能否正常来潮,与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关系最大。而导致月经提前的原因,主要以内分泌失调与血热、气虚等因素最为密切。为什么黄体功能不全会导致月经提前呢?

一般来说,女性黄体期是指月经周期第15~29天,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黄体,分泌大量的孕酮和雌激素,孕酮于第22~23天升至峰值,此时测定孕酮水平、评估黄体功能最可靠,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到月经来之前为15~19mm。

女性的黄体期正常为12~14天,而黄体发育不全的妇女,临床表现为黄体期过短不足12天,或者黄体期的天数正常而功能不足,孕酮分泌较低,所以由于黄体功能不全、黄体萎缩过早,使子宫内膜提前脱落,临床表现为月经提前。

相关推荐

黄体期是什么意思 黄体酮期什么意思

黄体期一般是指月经周期的第15到第28天内,一般历时14天,此时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逐渐形成黄体,称为黄体期

孕妇午睡后体温会高吗

1、孕妇午睡后体温会高吗 怀孕初期症状之一就是体温升高,基础体温大约在37℃左右,且体温升高的情况会持续至孕中期。这主要是由于激素变化所造成的。一般情况下,人的正常体温是36~37℃(腋下测量),而怀孕初期孕妇的体温会升高,到孕中期(孕13周)以后,体温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正常体温状态。怀孕初期,孕妇的体温在36.9℃-37.2℃之间。这种高温期如果持续21天以上,而且无其他异常反应,月经也不来潮,甚至出现早期的妊娠反应,一般可以认定是怀孕的表现。 女性怀孕之后,黄体生成素升高,一般卵泡期女性基础体温为36.

月经周期中有哪些分期

很多女性朋友们对于月经期和黄体期都不是很了解,很少人知道整个月经周期28天里面是怎么划分的,一般就知道每一个月都会有那么的几天会来月经,这个就是月经期了,但很少人知道黄体期这个名字,甚至还会有朋友认为月经期就是黄体期,那到底月经期是黄体期吗?下面大家都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女性每月经历的一个月经周期中,包括月经期、增殖期(又称卵泡期)、黄体期。 1. 月经期:这一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4天。本期内膜的特点是出血与内膜脱落。 2. 增殖期(卵泡期,排卵前期):这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子宫内膜现

经期是卵泡期还是黄体期 什么是黄体期

黄体期是指从排卵日那天开始一直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这段时间称之为黄体期

​月经黄体期的时间

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黄体期一般历时14天,如果月经周期为28天,那么黄体期就是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 黄体期的激素调节机制: 1、女性排卵后,LH(黄体生成素)和FSH(卵泡刺激素)都急剧下降,在少量LH和FSH的作用下,黄体形成并逐渐发育成熟。黄体主要分泌孕激素,也分泌雌二醇,使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 2、排卵后第7-8天,孕激素达到高峰,雌激素也达到又一高峰。由于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以及抑制素A的共同负反馈作用,又使垂体LH和FSH分泌相应减少,黄体开始萎缩,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减

黄体酮期什么意思 黄体期缺陷

导致孕酮分泌量低于正常,但排卵后期(黄体相)持续天数正常,子宫内膜形态学改变与正常月经周期时的改变相差2天以上。克罗米芬治疗后排卵率高而妊娠率低且易发生沆产的原因即由于常伴随发生黄体功能不全之故;主要因:①FSH浓度不足,所形成的黄体中黄体化颗粒细胞层缺少或②CH峰值低下,黄体中颗粒细胞数量及发育均良好,可是很少黄体化及血管形成。 黄体期≤8天(亦有人认为黄体期不足12天即应属之)。其特点是早卵泡期及黄体晚期的FSH浓度低于正常,FSH/LH比值明显下降,卵泡成熟有缺陷,月经中期Ez峰低,黄体期孕酮分泌减

引起女性不孕的原因有哪些

一、卵巢性不孕:卵巢性不孕见于以下疾病。 (一)黄体期缺陷:1.黄体功能不全;2.黄体期缩短;3.无黄体期。 (二)未破裂卵泡黄体化综合征(LuF)。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 二、阴道性不孕。 三、宫颈性不孕。 四、子宫性不孕。 五、输卵管性不孕: (一)生殖道感染;(二)子宫内膜异位症(FMS)。 六、染色体异常。 七、免疫因素。 八、其他因素:主要有年龄较大、营养缺乏、烟酒麻醉药物、精神因素、环境因素等。

正常的女性激素是多少

女性正常性激素水平是随着生理周期在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还要结合身体所处在的生理周期时间考虑。女性体内的激素正常情况下的比例应该是雌性激素占70%,雄性激素占30%。 女性激素6项的正常值 卵泡刺激素:卵泡期2.5-10.2排卵期3.4-33.4黄体期1.5-9.1 ;黄体生成素:卵泡期1.9-12.5排卵期8.7-76.319黄体期0.5-16.9;雌二醇 E2-6II:卵泡期11-165排卵期140-526黄体期33-196;孕酮:卵泡期0.15-1.4排卵期3.34-25.56黄体期4.4-28.03

血清黄体酮水平最能反应黄体功能

一般测定中期黄体期的血清黄体酮水平反映黄体功能,当血清黄体酮≥9.54nmol/L(3ng/ml)时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变化。不少研究发现排卵周期中黄体酮水平在9.54—31.8nmol/L(3—10ng/ml),在中期黄体期黄体酮水平在31.8nmol/L(10ng/ml),因此认为黄体酮

黄体酮期什么意思 什么是黄体期

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黄体期的长短比较恒定,在非孕女性中平均为14天,并在月经的第1天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