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如何来分类
低血压如何来分类
一般认为上肢血压低于12/8kPa(90/60毫米汞柱)为低血压。血压低、血液循环缓慢无力、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会影响向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营养以及带走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等,长期如此会导致机体功能大大下降。根据其发生原因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1、体位低血压
即由卧位突然变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收缩压下降2.67kPa以上。早晨起床后常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欲仆。以40-70岁男性较多见。可因久病卧床身体虚弱或由于同时服用具有扩张静脉作用的降压药所引起。
2、症状低血压
由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如脊髓空洞症严重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慢营养不良者服用降压药等。
3、体质低血压
一般认为与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40岁妇女。多有家族遗传史,有的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则出现疲乏、健忘、头晕、头痛、心慌甚至晕厥或有心前区压迫感等症状。许多患者伴有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浅、胃口不好、脚肿等症状。这些表现在夏季气湿较高时较常见,体质衰弱者及女性较多见,但并无其他明显的异常感觉。中医认为低血压是脾肾阳气亏损所致,治疗上注重温脾肾升阳气。
低血压可以分为哪几类
体位低血压
即由卧位突然变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收缩压下降2.67kPa以上。早晨起床后常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欲仆。以40-70岁男性较多见。可因久病卧床身体虚弱或由于同时服用具有扩张静脉作用的降压药所引起。
症状低血压
由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如脊髓空洞症严重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慢营养不良者服用降压药等。
体质低血压
一般认为与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40岁妇女。多有家族遗传史,有的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则出现疲乏、健忘、头晕、头痛、心慌甚至晕厥或有心前区压迫感等症状。
许多患者伴有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浅、胃口不好、脚肿等症状。这些表现在夏季气湿较高时较常见,体质衰弱者及女性较多见,但并无其他明显的异常感觉。
中医认为低血压是脾肾阳气亏损所致,治疗上注重温脾肾升阳气。
低血压的分类有哪些呢
我们虽然不是太常见低血压,但是低血压也是真是的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所以大家还是要多了解一下低血压。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低血压的分类都有哪些,并不是所有的低血压都是因为身体内部的原因引起的。
1、体质性低血压
一般认为这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无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备、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症状更为明显。
2、直立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改变到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并伴有明显症状,如: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知功能障碍、心悸、颈脊部疼痛等。多种疾病可用起直立性低血压,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综合症,或其他情况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3、继发性低血压
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抗抑郁药,慢性营养不良和血液透析等。
4、餐后低血压
餐后发生的低血压。
5、排尿性低血压
排尿中或排尿后突然晕倒,神志不清,发作后2-3分钟恢复正常。多因夜间膀胱满后突然排空使腹腔压力骤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所致。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有的人在用餐后或者是排尿的时候也会发生低血压的症状,对于这样的人群就要十分注意了,因为低血压的发生都没有什么征兆就发生了,除此之外,用药也是会引起低血压的。
不需要药物 10种方法就能降血压
1、运动
研究学家表示,每天平均运动30分钟对于降低血压来说至关重要。
2、吃香蕉
很多人都知道,食盐过量会致使血压升高,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香蕉中所含的钾会产生与食盐相反的作用。所以,每天吃些香蕉是很必要的。
3、限制食盐量
对于血压正常或偏高的患者来说,限制食盐量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4、不要抽烟
吸烟者属于患高血压疾病的危险人群。烟草和尼古丁会引起血压暂时的升高,也是慢性高血压形成的原因。
5、减肥
研究人员多次证实,减掉多余的重量可以降低血压。且体重过重会加重心脏的负荷。
6、减少饮酒
适当饮酒对血压有益,但是过度饮酒就会导致高血压。
7、控制紧张情绪
很多研究不止一次证明,控制紧张情绪是有效的降血压的方法之一。
8、做瑜伽
印度学者研究发现,做瑜伽可依靠自动神经系统的作用,控制心脏跳动、呼吸、消化和其他下意识的机体功能,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9、拒绝咖啡因
咖啡也许可暂时振奋精神,但是对于降低血压来说却毫无益处。甚至对于正常人来说咖啡因也会引起短暂的血压升高。
10、冥想
如果你想通过放松机体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那么冥想不失为是一种好方法。
低血压分为几类型
(1)气虚血亏型
病机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久病失血之后,耗伤气血以致气血两虚,脑失濡养所致。
患者表现有每每劳累即发作,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或多睡,神疲懒言,倦怠食少,舌淡,脉细弱。
(2)肾精不足型
病机为脑为髓之海,肾主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之人则肾之精气不充,或年老体衰精气日亏,致使肾精亏耗,不能生髓以致髓海空虚而发生低血压。
患者表现有头晕耳鸣,精神萎靡,健忘少寐,腰酸。
(3)痰浊中阻型
病机为饮食伤胃,劳倦伤脾,脾胃受损,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聚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致眩晕。
患者表现有头重如蒙,胸脘痞闷,恶心欲呕,少食多睡,舌苔白腻。
中医治疗以补益气血,升举清阳,补元益脑为主。
不仅能改善低血压状态,并且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根本上改善机体的虚损状态,从而使血压恢复正常,眩晕不作。
治疗低血压饮食疗法很重要,可逐渐提高病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
低血压吃什么水果好
低血压虽然没有高血压那么严重,但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有影响的,经常感到乏力、身体不适,而且伴有头晕、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许多症状,所以患有低血压的人需要在各方面改善身体,饮食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那么低血压吃什么水果好呢?
对于低血压来说,提升体内的造血功能十分重要,可以吃一些蕴含铜、铁等造血元素的水果,这类水果主要有桂圆、樱桃、桃干、西红柿、柑橘、杨梅等,大家可以适当多吃。
低血压的分类是什么
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导致人们头晕、昏迷等症状,而且低血压的分类很多,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诊断低血压。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低血压的分类是什么?
低血压的分类
一般认为上肢血压低于12/8kpa(90/60毫米汞柱)为低血压。血压低、血液循环缓慢无力、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会影响向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营养以及带走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等,长期如此会导致机体功能大大下降。根据其发生原因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1、症状低血压
由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如脊髓空洞症严重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慢营养不良者服用降压药等。
2、体位低血压
即由卧位突然变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收缩压下降2.67kpa以上。早晨起床后常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欲仆。以40-70岁男性较多见。可因久病卧床身体虚弱或由于同时服用具有扩张静脉作用的降压药所引起。
3、体质低血压
一般认为与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40岁妇女。多有家族遗传史,有的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则出现疲乏、健忘、头晕、头痛、心慌甚至晕厥或有心前区压迫感等症状。
许多患者伴有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浅、胃口不好、脚肿等症状。这些表现在夏季气湿较高时较常见,体质衰弱者及女性较多见,但并无其他明显的异常感觉。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低血压的分类是什么?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了解低血压,低血压的患者还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适当的锻炼身体。
高血压分类
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低血压的不同分类和症状
症状低血压
由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如脊髓空洞症严重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慢营养不良者服用降压药等。
体位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早晨起床后常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欲仆。以40-70岁男性较多见。可因久病卧床身体虚弱或由于同时服用具有扩张静脉作用的降压药所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又可分为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突发性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直立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继发性多见于脊髓疾病,急性传染病或严重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内分泌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使用降压药、镇静药之后。
体质低血压
一般认为与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40岁妇女。多有家族遗传史,有的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则出现疲乏、健忘、头晕、头痛、心慌甚至晕厥或有心前区压迫感等症状。
直立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是指突然站立时血压得急剧下降,引起内环境稳定受损。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的增高而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