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可以和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吗
疫苗可以和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吗
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可以抵御病原体的感染。这是因为抗体可以和抗原结合,使抗原失去毒力或失去侵害机体细胞的能力,抗体还会协助其他免疫细胞发挥抵御疾病的作用。从理论上讲,体内如果有针对疫苗的抗体可以降低或完全消除疫苗的免疫反应。但是,这种抗原-抗体的反应一般只会影响减毒活疫苗的作用,对灭活疫苗没有影响[1]。例如:新生儿体内有来自于母体的麻疹抗体,所以在出生后8个月以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常常导致免疫失败。这是因为减毒活疫苗包括的抗原很少,接种后必须先在体内复制,然后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可是,体内如果有针对疫苗抗原的抗体,疫苗在体内还没有复制就被抗体消灭了。因此,减毒活疫苗不能与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同时使用,接种了减毒活疫苗后,至少2周以后才能使用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如果已经输注了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的时间至少要间隔3个月,血制品使用后甚至要间隔11个月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1]。但是,这种情况也有例外。体内的抗体对卡介苗没有影响,因为卡介苗的免疫作用与抗体。对口服和鼻腔内接种的减毒活疫苗也无明显影响,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口服伤寒菌苗、鼻腔内接种的流感减毒活疫苗,因为这些疫苗只在肠道和鼻腔的接种部位复制,诱导局部产生抗体,不会进入血液。在我国,黄热病疫苗不受血液制品的影响,因为我国属于非黄热病疫区,很少有人体内存在黄热病抗体,血液制品中也不会含有黄热病抗体[1]。因此,使用血制品后仍可以接种黄热病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通常不受体内抗体的影响。这是因为灭活疫苗的抗原剂量足够,进入体内后可很快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有时(疾病暴露后预防),免疫球蛋白甚至可以和疫苗同时应用(主动-被动联合免疫)。例如:狂犬病暴露后,可以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然后再接种狂犬病疫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然后24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疾病暴露后预防一般要先注射免疫球蛋白,后接种疫苗,而且两者要注射在身体的不同部位。
尿黄预防保健
1、被动免疫
乙肝疫苗于出生时、1个月末、6个月末各接种1次,剂量根据不同产品而定。所产生的抗HBs可持续3年以上,以后每5年加强1次。孕母在乙肝急性期或恢复期(不论e抗原阳性或阴性)所生的小儿,不论是否测得HBsAg都应用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乙肝人类免疫血清球蛋白,HBIG)可使婴儿乙肝病毒携带率大幅度下降。其方法为:于出生24h内、3个月、6个月各注1次0.5~1ml/kg(内含抗HBs 100U/ml以上).当此被动免疫抗体很快消失后又成为易感者。但携带率却显著减少。我国1983年报道由长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母婴传播的新生儿保护率为61.2%.关于HBsAg阳性携带者不宜授乳,且应将新生儿隔离观察。应先采用被动免疫方法。
2、主动免疫
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属于被动免疫,保护作用迅速,HBeAg或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不迟于24h)肌注HBIG 1ml,于1、2、3个月各接种乙肝疫苗1次。
使用轮状病毒疫苗的注意事项
①开启瓶瓿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②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或液体混浊者切不可使用。
③玻瓶开启后,疫苗应在1小时内用完。
④注射过免疫球蛋白及其它疫苗接种者,应间隔2周以后方可接种本疫苗。
⑤请勿用热开水送服,以避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⑥该疫苗为口服疫苗,严禁注射。
新冠疫苗和狂犬疫苗有冲突吗
没有太大冲突。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虽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且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但是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什么是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再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健康献血员中采集效价高的血浆或血清制成,主要是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TAT)有过敏反应者。适用于免疫史不清与血清过敏,伤口感染24小时以上以及接种破伤风类毒素仍无免疫力的破伤风患者。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etanus Immunoglobulin)是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再经吸附破伤风疫苗免疫的健康人血浆,经提取、灭活病毒制成。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属于人工被动免疫,注射后即刻产生免疫效果,但持续时间较短,免疫时间为2周,一般不超过3周。注射后一般无不良反应。极少数人有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血清免疫球蛋白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对人体免疫球蛋白并不是很清楚,这类药物对疾病治疗,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而且它在预防疾病上,效果也是非常不错,对它的选择也是可以放心进行。
人体免疫球蛋白:
【主要成份】本品系由健康人血浆制备而成,含蛋白质100g/L。其中人免疫球蛋白(γ球蛋白)含量不低于90%,IgG 分子单体加二聚体含量不低于90%。含甘氨酸22.5g/L,氯化钠9g/L。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性 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可带乳光。
【适应症/功能主治】主要用于预防麻疹和传染性肝炎。若与抗生素合并使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疗效。
【用法用量】
使用方法:本品只限肌内注射,不得用于静脉输注。
每个患者的最佳用药剂量和疗程应根据其具体病情而定。
推荐的剂量与疗程:
1.预防麻疹:为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可在与麻疹患者接触7 日内按每kg 体重注射0.05~0.15ml,5 岁以下儿童注射1.5~3.0ml,6 岁以上儿童最大注射量不超过6ml。一次注射预防效果通常为2~4 周。
2.预防传染性肝炎:按每kg 体重注射0.05~0.1ml 或成人每次注射
3ml,儿童每次注射1.5~3ml,一次注射预防效果通常为一个月左右。
【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极个别患者注射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禁 忌】
1.对人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
2.有抗IgA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者。
通过以上介绍,对人体免疫球蛋白也是有着很好的了解,这类药物对疾病治疗上,帮助都是非常大的,但是对这样药物使用的时候,都是不能乱用,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最佳,这样使得它能够发挥最好的效果,利于人体健康发展。
什么是破伤风疫苗
什么事破伤风疫苗呢?当人们患上了破伤风时,一定要及早治疗,清理伤口,否则会恶化,甚至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情况。常说的打破伤风针就是接种破伤风疫苗,是通过被动免疫获得保护,即面临可能的感染后,通过注射抗破伤风球蛋白获得保护的方式。
常用的有两种制剂:破伤风抗毒素(TAT,来源于马)和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来源于人),前者需要皮试,后者不需作皮试。破伤风针皮试过敏临床上主要是指破伤风抗毒素(TAT,来源于马)皮试过敏,可改为注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来源于人)来获得保护,如没有TIG,可采取TAT脱敏注射,具体方法可咨询就诊处医护人员。如果有过严格疫苗接种史的,可根据病情咨询就诊医生,如在保护期内(下文有所述及),不一定需要注射TAT。
必要时要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再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健康献血员中采集效价高的血浆或血清制成,主要是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
免疫功能5项临床意义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
正常值:6-16g/L
增高:慢性肝病、结缔组织疾病等;
降低:蛋白丢失性肠病、肾病综合征、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等。
二、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
正常值:760-3900mg/L
增高:慢性肝病、亚急性或急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降低:反复性呼吸道感染、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妊娠后期等。
三、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
正常值:400-3450mg/L
增高: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缔组织疾病、慢性或亚急性感染等;
降低:蛋白丧失性胃肠炎、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
四、血清免疫球蛋白D(IgD)
正常值:1-4mg/L
增高: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某些肝病、葡萄菌感染等;
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IgD缺乏综合征、重症复合性免疫缺陷症等。
五、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
正常值:0.1-0.9mg/L
增高: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血清病、变应性亚败血症等)、哮喘、寄生虫感染、T细胞功能不全症、急性肝炎、肝硬化、风湿性关节炎、小儿腹泻等;
降低:复合性免疫缺陷病、无γ-球蛋白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