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导致高血压
空气污染导致高血压
一般认为,高血压跟饮食、运动、生活方式以及遗传有关。但随着科学研究发现,高血压其实跟空气污染也有关联。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李媛媛博士的一项研究——“大气污染对妊娠期妇女血压的影响及其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研究”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有望为众多孕妈妈健康提供帮助。本刊就此对她进行了采访。
污染与血压研究方兴未艾
李媛媛介绍,自从20世纪90年代,空气污染与高血压的关系逐渐引起关注。近年,加拿大卫生部进行的健康调查(CHMS)发现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可导致普通人群血压上升;我国科学家在美国心脏协会刊物《Hyper-tension》发表研究文章称:短期暴露于二氧化硫、PM2.5、PM10和长期暴露于二氧化硫和PM10能够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当前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科学全面地了解大气污染对所有人群,包括普通和敏感人群的健康危害风险,是国家采取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保护公众健康的必要依据。
妊高症威胁两代人健康
孕妇血压异常改变与其自身和胎儿健康存在密切关系。孕妇轻度血压升高即可使其自身患代谢综合症的风险明显增加,造成胎儿发育受损、早产等,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更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李媛媛介绍,妊娠期妇女是高血压疾病高风险人群。正常妊娠期间,孕妇血容量、心脏要承担来自胎儿和自身循环代谢的压力,对钠盐、环境污染暴露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反应比普通人更加敏感。因此,她呼吁,人们重视大气污染暴露对孕妇血压的急性影响。
做好防护可减轻危害
空气污染引起高血压的原因非常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了。但李媛媛介绍,对动物实验等研究发现,暴露于高浓度的空气污染物可造成生物组织、神经、血管改变,间接引起血压升高。空气污染对血压的影响不能忽视。李媛媛建议日常生活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保护:
1、密切关注每天的空气污染情况,尽量避免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外出活动。
2、当空气污染较严重时,外出要戴口罩。
3、远离烟害。卷烟、雪茄和烟斗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是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4、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卫生,例如用空气净化装置等。
空气污染致鼻咽癌
鼻咽癌的病因主要是因为空气污染方面,可诱发鼻咽癌的病因的空气污染物种类较多,其中较为明确的有石棉、镍、甲醛、烟焦油、放射线、油烟及可吸入粉尘等。这些空气污染物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诱发鼻咽癌的发生,而其中研究较多较透彻的是镍元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
我们生存的环境当中也有很多可以引发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饮食过多的咸鱼、腊味和腌制含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品容易发病,这些食物有诱发鼻咽癌的作用。饮水中镍、铅含量高,而锌、铜和镉含量相对低。大米中镍含量高,而钼、铬、铅和镉含量低,这些微量元素的改变也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在鼻咽癌患者的头发中,镍含量亦高。
有调查表明居住房间内烧煤、烧柴的烟和居民鼻咽癌的病因有关。室内做饭使用没有烟囱的炉子的居民发病比有烟囱的危险性大,在起居室内做饭其危险性会增大。
另有证据表明鼻咽癌高发区的土壤、饮用水、岩石、农作物和人的毛发中,元素种类及含量皆具一致性,且鼻咽癌的发病率与地层的镍元素含量成正比。
此外,镍业生产工人的肺癌和鼻咽癌发病率,分别是一般人的2.2~16倍和39~196倍,这说明镍粉尘的吸入可致鼻咽癌,这也是鼻咽癌的病因。
动物实验证明在大白鼠皮下先注入二亚硝基哌嗪后,硫酸镍可促进鼻咽及其邻近部位恶性肿瘤的发生,这同样说明镍可促进亚硝胺致使鼻咽癌的发病。随着现在鼻咽癌发病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于鼻咽癌的病因也越来越关注了。对于鼻咽癌的预防,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尽量避免长期暴露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
2、少吃咸鱼、腌肉等食品,因为其中含有致癌物质亚硝胺;
3、积极治疗鼻腔及鼻咽部炎症、溃疡等疾病;
4、对于反复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的鼻堵、鼻衄、流涕等症状不要轻视,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五 鼻咽癌高发地区和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应进行鼻咽癌普查,EB病毒检测可以作为普查的一项指标,约80%的鼻咽癌患者EB病毒检测阳性。
鼻咽癌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与环境污染、进食腌制食物、EB病毒感染等有关,也有报道与遗传因素有关,约有10%的鼻咽癌患者有家族史。
空气污染导致死胎率增加
据报道,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称,环境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会导致死胎率增加。
科学家指出,一立方米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每增加4毫克,死胎的风险就会相应地增加约2%。特别是在流产或死胎率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城市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如今,死胎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据统计,仅2015年就有200万婴儿出生时毫无生命迹象。
空气污染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换言之,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而其存在造成之现象,就是空气污染。换言之,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正常的增量就产生空气污染的情形。
大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氧、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合物。就干大气污染燥空气而言,按体积计算,在标准状态下,氮气占78.08%,氧气占20.94%,氩气占0.93%,二氧化碳占0.03%,而其他气体的体积都大约是0.02%。各种自然变化往往会引起大气成分的变化。例如,火山爆发时有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喷射到大气中,造成火山喷发地区烟雾弥漫,毒气熏人;雷电等自然原因引起的森林大面积火灾也会增加二氧化碳和烟粒的含量等等。一般来说,这种自然变化是局部的,短时间的。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向大气中持续排放的物质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的变化。当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质达到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以及气象气候产生危害的时候,我们就说大气受了污染。
大气环境污染之酸雨
任何形式的降水,包括雨、雪、雹,当它们的含酸度高于大自然的正常情况时,为酸雨。
大气酸性降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代研究结果证明,大气酸性降水对水体生态系统、陆生生态系统、城市中建筑物和材料以及人体健康等都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我国的酸雨危害区呈蔓延扩大之势,已接近国土面积的40%。水体的酸化会对水中生物的食物链产生影响,还会将多种有毒的金属元素迁移到水环境中。酸雨对古文物和金属等也有强烈的腐蚀破坏作用。酸雨使得表面涂料失去光泽,变质脱落。
大气环境污染之沙尘暴
在广袤的耕作区,由于植被破坏、土壤风蚀,在一定的天气形势下,伴随的大风尘粒卷入空中而导致沙尘暴天气的出现。
特强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形成后,会滚滚向前移动,携带沙砾的强劲气流,通过污染大气等方式,致使农作物有的绝收;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人民生命财产产生严重影响。降尘会对城市的大气造成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大气环境污染之霾
当前造成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增加,各种污染物进入大气中,通过微物理和化学作用,包括吸湿增长,形成了气溶胶,最终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从能见度理论和我国大气能见度与气溶胶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得出,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以东部能见度显着变差为特征的区域霾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气气溶胶的显着增加导致的。影响霾的气溶胶组成复杂,其中细粒子对能见度和霾的影响较大,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较大。紫外线是自然界杀灭大气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易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活动性增强。
大气环境污染之光化学烟雾
根据排放源的不同,大致可将光化学烟雾分为城市型光化学烟雾、工业区型光化学烟雾和区域型光化学烟雾。由于光化学污染与辐射强度、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所以一年当中光化学污染通常在夏秋季节较为严重。
光化学烟雾就是大气环境污染之一,对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等均有严重危害。光化学烟雾能促使哮喘病患者的哮喘发作,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恶化,降低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人的衰老。大量的流行病统计表明,光化学烟雾与呼吸道系统发病及死亡率、眼病等有关,同时亦是某些癌病产生的重要诱因。
空气污染或增加妊娠高血压风险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是产科常见疾病,患者占全部妊娠者的5%~10%,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数量约占妊娠相关的死亡总数的10%~16%,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主要症状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生期病率和死亡率。
研究显示,妊娠早期或整个妊娠期暴露于高污染水平的空气中,或将增加患妊娠高血压(HDP)的风险。
该研究调查了22041名在2004年-2005年怀孕的女性,结果显示,女性妊娠期暴露于NO2、PM2.5、SO2及CO与HDP患病率显著相关。然而,目前关于空气污染与妊娠高血压之间联系的证据尚有限,空气污染物对妊娠高血压的影响程度,以及暴露的时间也未得到充分研究。
如何避免空气污染对孕妇的影响
食物、饮料、药物……产生的不良影响,准妈妈可以通过选择和远离来避免。但是无所不在的空气,是想躲都躲不开的。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是准妈妈可以通过自己的注意,减少空气污染对自己和腹中胎儿的影响。
不要选择繁忙的交通要道和工厂聚集的地方居住。
注意收听和收看关于空气指数的报道,如果空气中烟尘指数和可吸入颗粒物指数过高,最好留在室内,将窗户关上。
尽量避免开车经过拥挤的街道,堵车时不要排在废气排放量高的交通工具后面,如卡车或公共汽车等。
开车的准妈妈加油的时候最好请别人代劳。开车时紧闭车窗,尤其是在交通拥挤的时候。
按时检测自己的车的尾气排放,保证达标。不要在车库里呆太久的时间。
专家释疑
过了妊娠期,病症大都能恢复
妊高征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一般发病在怀孕20周以后,也就是4个半月后,通常会出现水肿、蛋白尿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抽搐、昏迷、脑出血、心衰等。
妊高征在我国孕产妇中发病率为10%左右,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它的具体发病原因不详,但有高危因素,如过早或过晚受孕,且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35岁怀孕,或者过去就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以及过于肥胖等,都是妊高征的高危人群。另外,上一次怀孕有妊高征的孕妇,下次怀孕很有可能也会患妊高征。
“妊高征对孕妇及孩子危害极大,因此一旦有血压增高、头晕、胸闷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很多人认为一旦得了高血压就要终生吃药,因此一些有妊高征的孕妇也担心生产完自己的血压问题。对此,赵敏霞表示,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一般不会伴随终生,大多生完孩子后,血压就会恢复正常。
当然,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以及过于肥胖的产妇,有可能生完孩子血压也恢复不了,但只要注意血压的监控,并控制其发展,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补钙明显降低妊高征的发病率
妊高征有轻有重,如在早期发现且只是轻度血压高,且不合并头晕、水肿等症状时,就要注意休息了,最好一天休息时间不少于10小时,并且注意定期测血压、胎心,保证饮食中蛋白质的充分吸收,减少食用盐量。
赵敏霞表示,像无锡女警叶菡丹就是没有足够重视妊高征的危害,且医生要求住院的情况下,还一直忽视,才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妊娠期20周之后,产妇要注意监测血压和尿液,这样可及早发现妊高征。一旦被确诊为妊高征,产妇一定要严遵医嘱,接受降压药物的治疗,必要时还要住院治疗甚至终止妊娠。千万不能对妊高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因为一旦出现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病情发展之迅猛是人始料不及的,不少产妇往往还来不及送到医院就已死亡。”
此外,赵敏霞提醒,在临床上,一些营养不良或体内重要微量元素的缺乏,比如钙、锌等缺乏,也会增加妊高征的发病率。
“补钙能明显降低妊高征的发病率,但不能盲目地补。”赵敏霞提醒,对于有妊高征的孕妇,要先查一查体内缺不缺微量元素,缺了再补,而且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
最易被忽视4个早亡原因
1、爱看电视。
看电视会导致久坐,久坐的生活方式会折寿。美国内华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科学家对13284名毕业生进行平均为期8.2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与每天看电视1小时或更少的参试者相比,每天看电视至少3小时的参试者早亡风险增加两倍。
2、感觉孤独。
美国科学促进会芝加哥年会上公布的芝加哥大学一项涉及2000多名50岁以上参试者的新研究发现,极度孤独会增加过早死亡危险。感到孤独的老人更难缓解压力和恢复积极的生活态度。孤独也会导致高血压,增加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干扰正常睡眠。新研究负责人约翰·卡乔布博士表示,总体而言,孤独老人早亡风险会增加14%。
3、过早退休。
工作狂压力虽大,但过早退休的早亡风险也不小。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人员对体力劳动者死亡风险与退休时间之间的关联性展开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过早退休的男性67岁前死亡危险几率大大增加。每早退休1年,早亡危险就会增加13.4%。退休之后身体运动量减少和失去工作目标是两大主因。
4、空气污染。
室内及室外空气污染是容易被忽视的又一大常见早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空气污染是全球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过多置身空气污染环境会增加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慢阻肺(COPD)及某些癌症的风险。WHO数据显示,2012年有700万死亡病例(占死亡人数的1/8)与空气污染有关。
血糖高的常见病因
病因
一:
偶然的高血糖。血糖检查前如果食用大量的甜食,当然会出现血糖高的结果。所以检查出是高血糖,不要过于担心。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看看血糖结果。
二:
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喜欢肯德基一类的快餐,不喜蔬菜和水果,长久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血糖偏高。空气负离子是存在于空气中的自然因子,能有效降低高血糖,但环境的污染,导致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剧减,人体摄取的负氧离子不足,这也是导致高血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糖。冠心病等与高血糖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一旦确诊是高血糖,应该尽量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糖,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才能做好预防和治疗高血糖的工作。
引发高血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患者因外伤、手术、感染发热,严重精神创伤,呕吐、失眠、生气、焦虑、烦躁、劳累、以及急性心肌梗塞等应激情况:可使血糖迅速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从而导致高血糖。
2、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喜欢肯德基一类的快餐,不喜蔬菜和水果,长久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血糖偏高。空气负离子是存在于空气中的自然因子,能有效降低高血糖,但环境的污染,导致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剧减,人体摄取的负氧离子不足,这也是导致高血糖的一个重要原因。
3、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糖。冠心病等与高血糖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一旦确诊是高血糖,应该尽量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糖,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才能做好预防和治疗高血糖的工作。
4、寒冷剌激可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肝糖原输出增加,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减少,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夏季炎热多汗,注意补充水分,否则血液浓缩而血糖增高,从而导致高血糖。
5、高热量食品、快速食品、膨化食品、碳酸饮料、煎炸食品充斥餐桌,致使高血糖发病年龄年轻化、发病率升高并出现大量高危人群。
6、饮食不合理导致的高血糖。当下的年轻人大部分都非常喜欢肯德基一类的快餐,不喜蔬菜和水果,长久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高血糖。虽然平时没有什么症状,但是长期的高血糖,必然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家庭空气污染危害
1,厨房内烹调产生的油烟会飘散到其他居室,吸附到墙壁、衣物和家具上,更重要的是其中含有致癌突变物。
2,冬季取暖烧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致癌的PAH。调查发现,北方非肺癌高发地区的农民肺癌原因之一是冬季家中燃烧蜂窝煤而不安装烟囱。液化石油气燃烧颗粒物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含有硝基多环芳烃,这是一种强致突变物。特别是某些产地的煤中含有较多的氟、砷等无机污染物,燃烧后污染室内空气。
3,居室内不清洁,环境湿热等原因会使致敏性生物滋生。主要的室内致敏生物是真菌和尘螨。主要来自家禽、尘土等。真菌的滋生能力很强,只要略有水分和有机物,即能生长。例如玻璃表面、家用电器内部、墙缝里、木板上、甚至喷气式飞机的高级汽油筒的塞子上也能生长。尘螨喜潮湿温暖,主要生长在尘埃、床垫、枕头、沙发椅、衣服、食物等处。无论是活螨还是死螨,甚至其蜕皮或排泄物,都具有抗原性,能引起哮喘或荨麻疹。
4,家庭居室内使用化妆品、杀虫剂、芳香剂等会造成空气二次污染,在室外空气良好的情况下要勤通风。
5,类似吸烟、宠物毛发、花粉飘散导致空气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已成共识,这里不再赘述。
哪些气候变化影响最扎心
1)75.2%的受访者认为其经历过气候变化影响
75.2%的受访者认为其经历过气候变化,超过受访者总数的四分之三。24.6%的受访者认为没有经历过气候变化。
2)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对“子孙后代”和“动植物物种”影响最大
受访者普遍认为气候变化对子孙后代、动植物物种和本国公众有中等或很大影响。其中,认为气候变化对子孙后代和动植物物种的影响最大,而对本国公众和自己与家人的影响依次递减。
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有中等或很大影响的方面按比例大小排序分别是子孙后代78.0%、动植物物种71.7%、本国公众51.4%、自己与家人31.1%。
3)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如果不采取气候变化措施,“空气污染”和“疾病”将增加很多
未来二十年,如果中国不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导致空气污染现象增加最多,其次依次是疾病、干旱、洪水、冰川融化、动植物种类灭绝、饥荒和食物短缺。
4)受访者最担心气候变化对“空气污染”和“疾病”的影响
在“您最担心哪类气候变化影响?”题目中,33.4%的受访者选择“空气污染加剧”,29.0%的受访者选择“疾病增多”,其次是干旱、洪水和冰川消融,占比分别为10.9%、8.7%和6.8%。
5)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相互影响,有协同性
关于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的关系,72.6%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相互影响,有协同性;此外,14.3%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导致空气污染,还有12.8%的受访者认为空气污染导致气候变化。
室内空气污染
室内”主要指居室内,室内空气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超标,进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行为。有害物包括甲醛、苯、氨、放射性氡等。随着污染程度加剧,人体会产生亚健康反应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是日益受到重视的人体危害之一。
人们每天平均大约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更加现代化,更多的工作和文娱体育活动都可在室内进行,购物也不必每天上街,合适的室内微小气候使人们不必经常到户外去调节热效应,这样,人们的室内活动时间就更多,甚至高达93%以上。因此,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关系就显得更加密切更加重要。虽然,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往往较低,但由于接触时间很长,故其累积接触量很高。尤其是老、幼、病、残等体弱人群、机体抵抗力较低、户外活动机会更少,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他们的关系尤为重要。
血糖高是什么原因
1、偶然的高血糖。血糖检查前如果食用大量的甜食,当然会出现血糖高的结果。所以检查出是高血糖,不要过于担心。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看看血糖结果。
2、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喜欢肯德基一类的快餐,不喜蔬菜和水果,长久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血糖偏高。空气负离子是存在于空气中的自然因子,能有效降低高血糖,但环境的污染,导致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剧减,人体摄取的负氧离子不足,这也是导致高血糖的一个重要原因。
3、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糖。冠心病等与高血糖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一旦确诊是高血糖,应该尽量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糖,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才能做好预防和治疗高血糖的工作。
4、在排除了以上的引起高血糖的诱因之后,那么高血糖就极有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目前糖尿病患病人群已经越来越年轻,甚至出现儿童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知道的是,高血糖要及早治疗。
5、遗传等原因也可以导致高血糖。
眉毛里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空气污染导致长痘痘
空气污染严重,空气中含有的细菌、杂质、毒素等很容易影响人体皮肤,而眉毛处长有毛发,很容易沾染上这些细菌病毒,如果是清洁做得不彻底的话,很容易使细菌病毒堵塞毛孔导致眉毛上长痘痘。
老人容易得什么病
1、老人容易患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原因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环境因素参与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常所致。高血压既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又会导致心、脑、肾三个重要的生命器官病变,从而产生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塞、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危害极大。
2、老人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老年病,通常是患者由于感冒、吸烟、机体过敏、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原因,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反复受到感染和刺激所致。
最易被忽视5个早亡原因
1.爱看电视
看电视会导致久坐,久坐的生活方式会折寿。美国内华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科学家对13284名毕业生进行平均为期8.2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与每天看电视1小时或更少的参试者相比,每天看电视至少3小时的参试者早亡风险增加两倍。
2.感觉孤独
美国科学促进会芝加哥年会上公布的芝加哥大学一项涉及2000多名50岁以上参试者的新研究发现,极度孤独会增加过早死亡危险。感到孤独的老人更难缓解压力和恢复积极的生活态度。孤独也会导致高血压,增加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干扰正常睡眠。新研究负责人约翰·卡乔布博士表示,总体而言,孤独老人早亡风险会增加14%。
3.过早退休
工作狂压力虽大,但过早退休的早亡风险也不小。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人员对体力劳动者死亡风险与退休时间之间的关联性展开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过早退休的男性67岁前死亡危险几率大大增加。每早退休1年,早亡危险就会增加13.4%。退休之后身体运动量减少和失去工作目标是两大主因。
4.空气污染
室内及室外空气污染是容易被忽视的又一大常见早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空气污染是全球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过多置身空气污染环境会增加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慢阻肺(COPD)及某些癌症的风险。WHO数据显示,2012年有700万死亡病例(占死亡人数的1/8)与空气污染有关。
5.刷牙不勤
瑞典科学家完成的一项为期24年涉及1390名参试者的研究发现,口腔不卫生会增加癌症早亡危险。研究结束时,58名参试者死亡,其中35人死于癌症。研究发现,与幸存参试者相比,死亡参试者的牙菌斑指数更高。研究人员认为,牙菌斑与多种体内感染关系密切,长期口腔不卫生也会增加癌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