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暑的偏方
解暑的偏方
中暑是指高温下人体表面皮肤血管扩张,使供应大脑及身体各部分的血液减少而致晕厥。老年人体质弱,汗腺开始萎缩,体内各系统的功能开始衰退,散热不畅,是中暑的高发人群,应当更加注意。1.绿豆汤解暑
材料:绿豆50克。
制作:将绿豆洗净并控干水分,倒入锅中,加入开水,开水的用量以没过绿豆2公分为好,煮开后, 改用中火,当水分要煮干时(注意防止粘锅), 加入大量的开水,盖上锅盖,继续煮20分钟,待绿豆已酥烂,汤色碧绿时即可。
用法:代茶饮。
适用范围:一般人都可食用。
2.苦瓜茶解暑
材料:鲜苦瓜1个,绿茶3克,
制作:切开苦瓜上端,去瓤,装入绿茶,然后挂于通风处;阴干后,洗净外部,擦干,与茶叶一起切碎,混匀。
用法:每取10克,放入杯中或碗中,以沸水冲泡,盖严焖20 ~ 30分钟,不拘时代茶饮用。
适用范围:中暑发热、烦渴、小便不利等症。
3.西瓜汁治中暑
材料:西瓜适量。
制作:西瓜去皮,切成小条,放入纱布中,绞取汁液。
用法:加少量盐,频饮。
适用范围:解暑气,轻度中暑
4.姜蒜韭汁饮缓解中暑昏厥
材料:生姜、大蒜、韭菜各适量。
制作:姜蒜去皮,洗净,韭菜洗净,然后一起捣烂,取汁液。
用法:灌服。
适用范围:中暑昏厥,不省人事者。
5.清火老丝瓜汤
老丝瓜汤的具体做法是准备老丝瓜1条,盐少许。将丝瓜洗净,连皮切断,加水煎煮半小时,放盐再煮半小时即成,每天喝两次。
6.荷叶粥,炎炎夏日中去火解署的上好饮品
材料:粳米100克,荷叶30克,冰糖20克,白矾2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荷叶洗净,撕为两A半,白帆加少许水溶化;锅内放入粳米和冷水,先用旺火烧沸;然后用小火熬煮20分钟左右; 见米粒涨起快熟时,将半张荷叶洒上白矾水(起保护绿色作用),浸入粥内,再将另外半张荷叶盖在粥上;继续用小火熬煮15分钟,去掉荷叶,加冰糖调好味,即可盛起食用。
7.加味绿豆汤消暑解渴
百合绿豆汤
将绿豆去掉杂质洗净,将百合也剥开洗净,再将绿豆放入锅中,加入500克清水烧开,后转用小火煮至绿豆开花,放入百合,继续煮,直到绿豆,百合熟烂 时,放人白糖,待糖化开,盛入汤碗即可。
薄荷绿豆汤
将绿豆放人清水500克煮好。薄荷干也用水冲洗,加水约1大碗, 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大火煮沸冷却,过滤,再与冷却的绿豆汤混合搅勻。
预防中暑应从根本上改善炎热条件,调整作息时间,充足的休息过后自然不易中暑。
中暑之后的药膳方法缓解中暑
01准备绿豆、薏米、适量冰糖即可。将绿豆和薏米清洗干净之后放进锅里进行煮制。当粥煮好的时候就把冰糖放进粥里进行搅拌,等到粥放凉了之后即可食用。这是最简单的治疗中暑的方法。
02准备适量的冬瓜、虾仁,适量的食盐。其实最原汁原味的食物就可以帮助身体得到最足够的营养。将冬瓜切块,虾仁在生的时候就进行剥皮。将冬瓜和虾仁一起放进锅里,煮熟之后加上食盐和一点香菜进行提味即可食用。
03当家里人中暑之后。饮食一定要选择清淡的,越简单越好,不要准备需要复杂的食材进行复杂的饮食。让患者多吃容易消化刺激性弱的食物。
心血管疾病的食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一:玉米须西瓜皮汤
方法:取60克玉米须、60克西瓜翠衣,3只去皮香蕉,加4碗清水煎至1碗半,可加适量冰糖饮用,每日3次,可治高血压。
功效:玉米须具有良好的降压及利尿、健胃功能,用来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且稳定。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二:凉拌苦瓜丝
方法:将苦瓜切成丝,用沸水烫一下沥干,再加入虾米、麻油、盐、酱油、味精等调料,搅拌后即成一道佳肴。
功效:苦瓜有除邪气、解劳乏、祛热解暑、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的作用,夏日多吃点苦瓜,不仅能解暑清新,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三:洋参百合莲子汤
方法:取西洋参3克,百合15克,带心莲子10粒,白糖适量,加水钝熟,经常服用。
功效:益气养阴,宁心安神,可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四:茅岩莓茶
方法:每次将2-4袋茅岩莓茶放进杯子里,用沸水冲泡,水量不超过300毫升,每天早晚一杯,长期坚持饮用。
功效:茅岩莓茶高达9.31%的黄酮含量,能被人体迅速吸收,并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脂肪组织,其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作用,可观察到良好的量效关系。因而能调节血压,平衡血糖,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
六小偏方跟痱子说拜拜
偏方一:西瓜、冬瓜
西瓜和冬瓜都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其实用冬瓜的瓤外涂也不错。
选择西瓜皮或者是冬瓜皮外涂与患处,对痱子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点评:西瓜和冬瓜都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其实用冬瓜的瓤外涂也不错。
但西瓜的瓜瓤最好剔除干净,否则容易让宝宝娇嫩的皮肤过敏。涂抹时不要太用力,一天擦两三次即可。
偏方二:三豆
大家也可以选择使用绿豆、赤豆以及黑豆若干,放在水里煮,煮透以后连豆带汤喝下。
中医点评: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既补充蛋白质,又补充水分,很适合夏季小孩饮用。
如果加入20g除湿健脾的薏米效果会更好,宝宝如果不愿意喝,可加入适量的蜂蜜。
偏方三:艾叶或薄荷
将艾叶或薄荷煮半个小时,凉透后洗澡。
中医点评:艾叶和薄荷中都富含挥发油的成分,这个成分对于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像艾叶能抑制金葡萄球菌繁殖,生痱子后,皮肤的保护作用已经丧失了,用艾叶水洗澡,能防止感染。薄荷能挥发散热。
偏方四:苦瓜
苦瓜具有消暑明目解毒的功效,吃苦瓜和直接涂抹苦瓜都可以。
吃苦瓜或将苦瓜捣碎取汁,涂抹患处。
中医点评:苦瓜具有消暑明目解毒的功效,吃苦瓜和直接涂抹苦瓜都可以。也可选用熟透的苦瓜,掏出瓜瓤,再灌入中药硼50g,等硼砂溶化后流出水来,用这种水涂抹患处。
硼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防腐的作用。如用清热解毒的金银花、抑菌消炎的败酱草和马齿苋等熬水外涂也可以。
偏方四:擦郁美净
长痱子处用清水洗净,用“郁美净儿童霜”擦在长痱子处,每日最少2次。有两三天就可以治好了,而且不反复。
偏方五:马齿苋
用煮过马齿苋的水擦洗痱子,早晚各一次,在擦第二遍后,痱子开始消退,擦过三遍,痱子消失。马齿苋,叶呈扁椭圆形,紫梗,路边。草地均可找到。
偏方六:黄瓜汁
用生黄瓜汁或黄瓜片分别贴擦于患处,两三次即可痊愈。
夏天中暑头疼怎么办
多喝水,喝点藿香正气水。
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偏头疼发作时,不妨在光线较暗、四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一会儿,一般来说,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偏头痛就会有所减缓。按摩头部: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偏头疼的有效方法。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来按压,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饮用绿茶:绿茶中的物质对缓解偏头疼有效果,所以,可以适量地饮用绿茶来克服严重的偏头疼。
静心冥想:使用瑜珈和冥想是治疗偏头疼的新方法。你可以购买一盘此类的CD,在头疼发作时随着音乐闭目冥想一会,让大自然的和谐之音使你忘却病痛。
冰袋冷敷: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症状自然会减轻。
夏天中暑头疼怎么办
1、绿豆丝瓜花解暑
【方 剂】绿豆60克,鲜丝瓜花8朵。
【制作法】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然后捞出豆,再加入丝瓜花煮沸。温服汤汁。
【功 效】清热,解暑。治夏季气温酷热引起的中暑。
2、红糖绿豆沙解暑祛热毒
【方 剂】绿豆100克,红糖25克。
【制作法】将绿豆煮烂,用勺在锅中捣碎如泥,再以文火煮至无汤,加红糖调味即成。食之。
【功 效】清热解毒。治小儿暑热生疮疔。夏季炎热时小儿常食用解暑清热,除烦解渴之功用。
3、海带冬瓜豆瓣汤消暑利尿
【方 剂】浸发海带100克,冬瓜500克,去皮蚕豆瓣100克,香油及盐适量。
【制作法】将海带和蚕豆瓣一起下锅,用香油煸炒一下,然后添加500克清水,加盖烧煮,待蚕豆煮熟时,在把冬瓜和盐一并放入,继续烧至冬瓜九成熟,即可停火出锅。
【功 效】消暑利尿。治中暑头昏、头痛、烦渴。
4、冬瓜汁解暑热烦渴
【方 剂】鲜冬瓜一个。
【制作法】将冬瓜洗净,切成碎块,打成汁。尽量饮服。
【功 效】消暑,清热,除烦。制中暑后烦躁不安、口渴、尿黄,有清热利尿之作用。
5、扁荷粥用于解暑
【方 剂】白扁豆50克,冰糖30克,鲜荷叶1小张,大米50克。
【制作法】先用清水把白米洗净,浸泡。锅内加水三碗煮白扁豆,水费后下白米小火煎煮,待扁豆已黏软,放入冰糖及洗净的鲜荷叶,再煮20分钟即成。食之。
【功 效】消暑解热,和胃厚肠,止泄泻。
6、饮杨梅酒预防中暑
【方 剂】鲜杨梅500克,白糖80克。
【制作法】将杨梅洗净,加白糖共装入瓷罐中捣烂,加盖(不密封,稍留空气),7~10天自然发酵成酒。再用纱布绞汁,即成约12度的杨梅露酒,然后倒入锅内煮沸,待冷装瓶,密封保存,时间越久越佳。夏季饮用最宜。
【功 效】预防中暑。
7、姜韭蒜汁治中暑昏厥
【方 剂】生姜、大蒜、韭菜各适量。
【制作法】洗净,姜蒜去皮,共捣烂取汁,灌服。
【功 效】解表,温中。治中暑昏厥,不省人事。
中暑后注意事宜
人在中暑之后常常很虚弱,在恢复过程中,应吃些较为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补充必要的水分、盐、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中暑后不要大量饮水,中暑患者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因为大量饮水不仅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使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大量流失,严重时可导致热痉挛。
中暑后还应该注意不要大量食用生冷瓜果,中暑患者大多脾胃虚弱,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和寒性食物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重者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中暑后应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肠胃的消化能力。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并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导致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会感到疲倦。
清凉油治疗偏头痛好吗
引发偏头痛的原因
偏头痛的治疗方法
有一个良好睡眠可以摆脱偏头痛。不过要注意睡眠时间也不宜过长,避免睡醒偏头痛更剧烈。而且在睡觉的时候,不要采取俯卧的姿势,因为这个姿势会导致我们的脖子肌肉发麻,引发偏头痛。
在炎热的夏天,如果有人在室外工作过长而中暑引起头痛者,可以及时用清凉油涂擦在中暑者的太阳穴部位,再轻轻的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感哦。
清凉油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还是挺好的,清凉油是可以暂时的缓解头痛的现象,没有办法长期的缓解,如果偏头痛严重的话,建议是去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看下具体的原因,然后再针对性的治疗,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生活作息,养成好的睡眠质量。
心血管疾病的食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一:玉米须西瓜皮汤
方法:取60克玉米须、60克西瓜翠衣,3只去皮香蕉,加4碗清水煎至1碗半,可加适量冰糖饮用,每日3次,可治高血压。
功效:玉米须具有良好的降压及利尿、健胃功能,用来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且稳定。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偏方二:凉拌苦瓜丝
方法:将苦瓜切成丝,用沸水烫一下沥干,再加入虾米、麻油、盐、酱油、味精等调料,搅拌后即成一道佳肴。
功效:苦瓜有除邪气、解劳乏、祛热解暑、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的作用,夏日多吃点苦瓜,不仅能解暑清新,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中暑的生活小偏方
新鲜薄荷方
【原料】 新鲜薄荷30克,大米60克,冰糖20克。
【制法】 先将薄荷加水煎汤,待其冷却,再用大米煮粥,快熟时加入冰糖、薄荷汤,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 每日两次。 【主治】中暑。 鲜竹叶方
【原料】 鲜竹叶lO克,鲜薄荷叶2克,绿茶5克。
【制法】 将鲜竹叶、鲜薄荷叶、绿茶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用法】 量随意。 【主治】 中暑。 苦瓜方
【原料】 苦瓜1个,绿茶适量。
【制法】 将苦瓜上端切开,去瓤,装入绿茶,把苦瓜挂予通风处阴于。取下洗净,连同茶叶切碎,混匀。每服10克,以沸水冲沏,代茶频饮。 【用法】 每El一次。
【主治】 中暑发热、IZl渴烦躁、小便不利等症。 青竹叶方
【原料】 青竹叶1把,鲜藿香叶30克,茶叶10克,青蒿15克。
【制法l 先将竹叶、藿香、青蒿三味加水煎汤,取汁冲沏茶叶,代茶饮用: 【用法1】 每日一剂o
【主治】 中暑高热、汗出、口渴、烦闷、恶心、呕吐等症。
小暑养生—给你一波解暑秘方
解暑小贴士:一、“静”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唐】白居易”
小暑养生,一曰“心静”。小暑之季,天气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此时要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且中医中强调“春夏养阳”,“夏为心所主”,所以小暑时节更要顾护心阳,平心静气,心静自然凉。 小暑养生,二曰“身静”。小暑时节宜少动多静,保护好自身阳气。避免强度过大,大汗淋漓的运动方式,可选择散步,太极拳,游泳,瑜伽等,安神养性。
二、三花三叶三豆三果
“三花”——指金银花、菊花和百合花,此三花冲泡成茶,是消暑佳品。
“三叶”——指荷叶、淡竹叶和薄荷叶,亦可冲泡成茶。
“三豆”——指绿豆、赤小豆和黑豆,此三豆被称为“夏季灭火器”,能清热降火,是夏季熬粥熬汤的上品。 “三果”——指西瓜,苦瓜和冬瓜,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的功效。
三、反其道而行之,以“热”制热
★1. 喝热茶 夏季喝过多冷饮并不能彻底解暑,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而喝热茶则可刺激毛细血管舒张,使体温下降。
2. 洗热水澡 可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发汗,消除身体疲劳。
3. 吃热食 加热的食物不仅杀灭了细菌,而且可以温暖胃部,避免生冷的刺激。
4.泡热水脚 一方面可使全身毛孔张开,有利于散热。另一方面可促进排汗,增强汗腺功能,提高耐热能力。每次泡脚时,微微出汗为最佳状态。
5. 吹热空调 空调调节到25度以上,避免室内外较大温差给人体带来的不适感,同时防止空调病。
6 避免衣着暴露 当外界温度高于身体温度时,裸露的皮肤不但不会散热,反而会从外界吸收热量。夏季应穿着质地轻薄,宽松透气,吸汗浅色的衣服,并不是穿的越少越好。
四、养生药膳来几道
1. 素烩面筋
材料: 面筋,葱,姜,食盐,植物油,淀粉,味精 做法: 面筋切薄片,下油锅煸炒至焦黄,加葱,姜,盐煸炒数分钟,加水一碗,待面筋熟透后,放入味精,淀粉勾芡,待汤汁透明即可。
功效: 解热,除烦,止渴2. 生姜冬瓜鲜虾汤
材料: 生姜,冬瓜,虾,盐,麻油 做法: 将生姜,冬瓜去皮切片与虾一起炖熟,加入少许盐和麻油即可。 功效: 促进食欲,利尿
中暑的偏方
炎热的夏天对于人体来说很容易发生中暑,中暑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头晕目眩,嘴唇发白。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一旦发现一定要及时的补充盐分和水分,避免身体缺水造成不良的影响。我们在日常调节内环境可以很好的中暑的症状发生,下述的偏方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预防中暑。
偏方一:
用料:百合10克、莲子肉10克、银耳10克;绿豆45克、冰糖或蜂蜜适量。
制法:将百合干和莲子肉用温水浸泡至发软;将银耳用水发开,洗净摘成小朵;将绿豆浸泡充分,与百合、莲子、银耳清洗干净,一起放入豆浆机网罩内,杯体内注入适量清水,机器安装到位。启动机器,十几分钟后,红枣莲子豆浆就做好了。
偏方二:
干姜陈皮茶,取干姜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一同放入锅中煎煮,煮好后去渣灌服即可,主要是治疗中暑晕倒的。
偏方三:
百合蜂蜜膏,取蜂蜜150克,百合100克(要说的是取干百合)。将百合与蜂蜜一同放入碗内,蒸1小时,之后趁热调匀。冷却后装瓶备用即可,中暑时适量服用就可以了。
通过稳定我们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可以很好的预防中暑,人们在酷热的太阳底下应该及时的补充水分,特别是身体出了汗需要补充盐分,不然很容易造成水平衡失调。我们可以根据日常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偏方来预防和缓解日常出现的中暑症状。
口周皮炎用什么药
口周皮炎偏方1.赤豆粥: 赤豆30-50克, 水煮至半熟, 放入粳米100克同煮粥, 以淡食为宜, 加白糖调味食用亦可.有健脾益胃, 清热, 解毒, 利水, 消肿, 通乳作用.适用于水肿病, 下肢湿气, 小便不利, 大便稀薄, 身体肥胖, 产后乳汁不足等症。
口周皮炎偏方2.绿豆粥:100克煮至豆皮开裂时, 加入粳米50克, 同煮粥, 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有清热解毒, 止渴除烦, 利水清肿作用, 适用于暑热烦渴, 疮毒疖肿, 高热口渴, 小便不利, 食物中毒, 以及预防中暑.本品可作为夏季清凉饮料.注意: 肾亏体弱消瘦或夜多小便, 脾胃虚寒泄泻者不宜食用。
口周皮炎偏方3.冬瓜苡仁汤: 冬瓜 (不去皮) 500-600克, 苡仁50-100克, 共煮汤.可加糖或食盐调味, 代茶饮用, 有清热, 解暑, 利尿, 除湿作用.适用于疮疖痱毒, 湿疹脚气, 小便黄赤短少。
口周皮炎偏方4.白头翁薏苡粥: 原料:白头翁20克, 苡仁25克, 梗米50克.做法:白头翁煎水去渣, 将汁与苡仁、梗米同煮为粥.功能:清热、解毒、排脓。
口周皮炎偏方5.石膏牛角饼: 原料:石膏60克, 水牛角粉60克, 知母10克, 丹皮15克, 大青叶15克, 面粉200克, 冰糖适量.做法:将石膏、水牛角粉、知母、丹皮、大青叶水煎30分钟, 去渣留汁, 加冰糖适量, 稍煎待溶即可.凉后以汁合面, 常法烙饼, 分2-3次服.功能:清热解毒, 凉血化斑。
间歇性失忆的偏方
偏方1
土豆。吃土豆一定要去皮,有芽眼的部分应挖去,土豆皮中含有生物碱,大量食用会有恶心,腹泻等现象。土豆切开后容易氧化变黑,属正常现象,不会造成危害。含钾丰富的土豆能缓解宿醉引起的头痛。
偏方2
西瓜。未切开的西瓜低温保存5天左右,切开后用保鲜膜裹住,可低温保存三天左右的时间。西瓜不仅含水量丰富,同时能为身体提供镁等重要矿物质元素。具有清热解暑、泻火除烦、降血压等作用,西瓜能预防头痛。
偏方3
全麦面白可以早餐当做主食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头痛时可以多吃些健康的碳水化合物,补充能量。
降温解暑方法
物理降温将患者安置在常温(25℃)的安静病室中。在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必要时可将患者全身除头部外浸在4℃的水浴中,给患者四肢降温,以防止周围血液循环的瘀滞。
在物理降温初期,由于表皮受冷的刺激可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肌肉震颤,反而影响散热甚至促进机体产热,使体温上升。因此,目前多数主张用药物及物理联合降温方法。
药物降温目前采用的降温药物主要是氯丙嗪,其作用有以下几方面:控制下丘脑部体温调节中枢;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散热,松弛肌肉,减少肌肉震颤,防止身体产热过多;降低细胞的氧消耗,使身体更好的耐受缺氧,对抗组织胺的作用,预防休克。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与氯丙嗪协同使用。在上述各种降温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密切注意体温、血压和心脏情况。一待肛温降至38℃左右时,应立即停止降温,以免发生体温过低而虚脱的危险。合并症的防治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病变者静脉补液不宜过速;有心力衰竭倾向者宜及早应用快速洋地黄制剂;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者,要严格限制水分和钠盐的摄入,尤其要注意血钾的浓度;有黄疸者宜用大量维生素B和C;昏迷患者易发生吸入性肺炎或合并其他继发性感染,可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
降温疗法包括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可用冷水浇身,头颈部放置冰袋,冰盐水灌肠或让病人站在冷水中,亦可用酒精擦拭体表,促进散热。药物降温,可用氯丙嗪1~2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或混于5%糖盐水中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