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牙齿健康的因素,这10种坏习惯宝宝不能有 咬唇
影响牙齿健康的因素,这10种坏习惯宝宝不能有 咬唇
如果经常咬上嘴唇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颌向前突出。咬下嘴唇则会导致上前牙突出,下颌后缩,上嘴唇会变得厚而短,呈张开状态,牙齿外露,呈“鸟嘴状”。
影响牙齿健康的因素,这10种坏习惯宝宝不能有 吃手指
孩子爱吃手,在婴儿期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婴儿3个月以后,就应该慢慢纠正这个习惯。如果孩子到了3岁以后还有吮指现象,就会影响到牙齿健康。因为吮指时,拇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处,容易形成开合(上下牙咬不上)。如果手指长时间顶在上牙床的骨骼上,还会出现反合(俗称“地包天”)或上颌前突。
宝宝要远离伤牙坏习惯
(1)吮指
儿科专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安全和温暖是婴儿所要求的。在婴儿的一定发育阶段,吮指是完全正常的,一般在2岁末会自动消失,1岁半以前可不必破除吮指习惯。3岁前有吮指习惯的儿童,其错合大多限制在牙弓的前段,而且是暂时的,只要不再继续吮指,畸形会自动消失。
吮指习惯超过3岁半,牙颌畸形的恒久性将明显增加。如果习惯延长到混合牙列时期(6~12岁),则可能发生永久性畸形。因此必须及时干预矫治。
(2)舔舌
一些宝宝习惯用舌舔未萌出牙的间隙或正萌出的牙及龋齿牙等,这些喜欢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颌畸形,需要进行相关干预和治疗。如果宝宝仅仅是因为好玩舔牙,就要经常提醒宝宝不要舔牙齿,并做些游戏分散宝宝注意力;必要时可以戴固定或活动的矫治器进行矫治。
(3)咬东西
6岁前的宝宝中,咬下唇或咬笔、咬被角的孩子比较多见。这种习惯可造成上牙前突,上下嘴唇闭不上,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开唇露齿,需要宝妈及时制止。
对学龄前儿童可以在下唇上涂不良味觉的食物,必要时可戴矫治器破除;大些的孩子可学习吹箫、笛等乐器,在加强了唇肌的张力后,此种习惯较易破除。
母婴小编温馨提示:宝宝要远离伤牙坏习惯。为了更好的保证宝宝口腔健康,我们要注意远离以上的伤牙坏习惯哦。
影响牙齿健康的因素,这10种坏习惯宝宝不能有 托腮
有的孩子喜欢用手托着一边的腮部,或者习惯在睡觉时把手肘、手掌、拳头等枕在一侧脸的下方,这些习惯对于孩子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及面部的对称性都有影响。
4个小窍门帮助宝宝保护牙齿
1、喂养要定时定量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胃肠道消化功能,消化好、吸收好,孩子的牙齿生长才能更健康,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2、克服偏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
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纠正宝宝偏食的坏习惯,保证宝宝摄取的营养足够、均衡,以保证牙齿的正常结构、形态以及提高牙齿对齿病的抵抗力。另外,宝宝乳牙萌出时应注意补充钙、磷、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这样可以促进宝宝牙齿的发育和钙化,保证牙周组织的健康,减少牙齿病变的可能。
3、养成正确的吃奶姿势
有些宝宝吃奶的时候,会因为姿势不正确或奶瓶的位置不当,而形成下颌前突或后缩。长期如此,会导致宝宝的牙齿和颌骨畸形,不但会影响宝宝的容貌,还会影响咀嚼功能的发展。宝宝吃奶的时候,最佳姿势是半卧位,奶瓶与口唇呈90度角,同时奶嘴不压迫上下唇。
4、让牙齿做做运动
出牙期的宝宝特别喜欢咬人或者啃咬硬的东西,这是因为乳牙长出要挤压周边,从而让牙龈组织感到痒痛。这时妈妈可以让宝宝咀嚼一些较硬的东西,例如饼干、烤面包片、苹果片、胡萝卜片等,一方面缓解牙龈的不适,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咀嚼肌,促进牙齿和颌骨的发育。
影响牙齿健康的坏习惯
牙口好才能享受各种美味,可你知道吗?有些吃法正在悄悄地伤害你的牙齿。以下这些坏习惯最毁牙,大家可要及时改掉这些坏习惯。
1、大口啃苹果
尽量避免直接用牙啃苹果和胡萝卜等硬脆果蔬,它们是引起牙隐裂最大的祸首。可以将这些食物切成小块食用。类似的还有嚼冰块,也会导致牙齿断裂。
2、啃玉米
啃玉米容易导致牙齿松动或脱落,还会引起假牙移位。建议将玉米粒剥下后再吃。
3、吃完面不漱口
面包等精制面食会使口腔酸性猛增,腐蚀牙釉质,还容易残留在牙缝中。因此吃面后要仔细漱口。
4、用牙撕包装
有人图方便,用牙撕包装、开瓶盖等,很容易使牙齿断裂或移位,包装上的病菌还会悄无声息地进入口腔,影响人体健康。
5、总喝瓶装水
瓶装水在净化过程中,酸性会增强,容易引起龋齿。一些纯净水中缺少牙齿必需的矿物质,常喝也有害牙齿健康。此外,苏打水、运动饮料大多也含有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釉质。建议喝烧开的自来水,或使用吸管,减少饮料与牙齿接触的机会,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6、爱吃薯片和干果
薯片、爆米花在咀嚼过程中先脆后黏,很容易塞在牙缝中,滋生细菌,导致龋齿;一些干果,如葡萄干、无花果和杏干营养丰富,但同时也含有大量的糖和纤维素,容易增加牙齿周围糖分的残留量。
7、常喝红茶、葡萄酒
牙釉质特别容易受到深色食物(如大酱、酱油、番茄酱、咖喱等)的影响,出现细微斑点。美国弗吉尼亚州牙科专家迈克尔·帕爱萨尼博士建议,吃这类食物时应多喝水,吃后多漱口。除此之外,一些饮料也容易引起牙齿变色。美国牙齿美容协会会长厄文·斯米盖尔博士称,白葡萄酒酸性强,会使牙齿更容易着色,酒精还会导致口腔干燥,降低唾液对牙齿的保护作用;红茶中的单宁酸也会增加牙齿着色危险,建议常喝这类饮品的人选用美白牙膏,或改喝绿茶及草药茶。
8、爱吃酸
柑橘类水果(如葡萄柚、橙子和橘子等)中含有大量酸性物质,不利牙齿健康,因此吃后要及时喝水或漱口。醋也容易诱发龋齿,研究发现,吃醋过多的儿童,牙釉质遭腐蚀的危险会增加30%—85%。多吃些莴苣可以减轻醋对牙齿的危害。
9、整天嚼口香糖
整天嚼口香糖等于让牙齿泡在糖水中,建议选择无糖口香糖或木糖醇口香糖。此外,橡皮糖容易粘在牙齿上,形成牙菌斑;总含硬糖或润喉糖,同样也不利于牙齿健康。
影响牙齿健康的因素,这10种坏习惯宝宝不能有 剔牙
剔牙会使牙缝慢慢变宽,食物很容易嵌进牙缝里。另外,牙签如果不卫生或者用力不当,剔牙时可能造成牙龈被细菌感染。
宝宝习惯吮手指会影响脸部发育
宝宝一出生就有吸吮的需要,因为吸吮,他的生命才得以延续,因为吸吮,他才感觉到贴近妈妈时的那种安全感与舒适感。在3-6个月期间,宝宝会进入口欲期,这种吸吮的需要就变得尤为突出。这个年龄段宝宝的小手够到什么都会往嘴里塞,还喜欢吸吮手指,喜欢吹泡泡等等,但是,宝宝爱吮手指也容易使脸部长得不漂亮。
一、口欲期是什么?
口欲期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它处于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依赖母亲或其他养育者生活。基本没有行动能力,口是宝宝生活的中心和兴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愤怒的时候,用口咬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是他的唯一认识手段。
宝宝从两个月左右就开始认知世界了,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开始发育。宝宝的神经发育顺序是从中心向外围开始,宝宝口周神经比手的神经发育早,“口”对于2个月宝宝来说,是探索世界是重要工具。通过手来探索和体验周围环境,所以他会碰到什么就舔什么。
二、经常吮手指,影响宝宝脸部发育
有些宝宝到了口欲期,就喜欢把抓到或者够得着的东西,都往嘴里塞,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自己的手指了。
有的妈妈看见之后,会责骂宝宝;有的则不停地给孩子洗手清洁,以防病从口入。但其实妈妈所不知的是,宝宝吮手指,还可能会影响脸部发育。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牙齿排列不齐、拥挤错位会令宝宝无法拥有自信的微笑;长期宝宝吮手指会造成宝宝颌骨的发育畸形,如“地包天”、上牙合前突等,也会让宝宝的外貌受到影响,久而久之会导致自卑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在日后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障碍。
三、其他不良口腔习惯带来的影响
口腔不良习惯是造成错颌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约占各类错颌畸形病因的1/4。口腔不良习惯种类很多,其中有些不良习惯会导致骨骼、肌肉、牙齿等方面的改变,现在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以下几种类型:
1、吮指习惯:
宝宝吮手指的习惯是将手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之间吮吸。在2岁左右的宝宝中,大约1/3有此习惯。一般认为,宝宝在2-3岁之间有吮指习惯可视为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习惯通常在4-6岁后逐渐减少而自行消失。
如果此习惯继续存在则属不良习惯,久之会阻碍牙齿的萌出和颌骨的发育,造成上下前牙不能相互接触,形成开合。在此畸形基础上还会继发伸舌习惯,又会进一步加重开合程度。宝宝做吮手指动作时,由于颊部肌肉收缩,口腔内气压降低,而使上下牙弓狭窄,产生上前牙前突,并常伴有单侧后牙反合。
若拇指压在硬胯上,还会造成硬胯凹陷,妨碍鼻腔向下发育,导致上颂骨前突,加重了错合崎形程度和日后矫治的难度。
2、咬唇习惯:
宝宝时期是恒牙萌出的关键时期,经常性咬唇动作,会对牙齿产生压力,干扰牙齿的正常或萌出,容易形成错合畸形。
宝宝常在生气或受批评犯错误时,出现咬唇动作,日久即形成咬唇习惯。如果经常咬上嘴唇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颌向前突出。咬下嘴唇则会导致上前牙突出,下颌后缩,上嘴唇会变得厚而短,呈张开状态,牙齿外露。
3、舔牙习惯:
宝宝在换牙期常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乳牙残根或初萌的恒牙,因而形成舔牙习惯。舔牙习惯可增大舌肌对牙齿的作用力,使局部牙齿倾斜,出现牙间隙,严重时形成反颌。如果同时舔上下牙则形成双颌前突。
4、吐舌习惯:
吐舌习惯多发于替牙期,也常继发于吮手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宝宝吞咽异常时,舌呈一种前伸位,吐舌可以引起牙齿萌出受阻,牙槽骨垂直发育受抑制,发音不准确,进一步造成有开合,引起颜面部变长,口唇闭合困难并引起口腔机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