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标准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5大标准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正常的月经应该是什么样的?
1、月经期:
女性每个月阴道流血那几天称为月经期,多数人的月经期持续3-5天,但少至1-2天,多至7-8天也属正常范围。
2、月经周期:
自月经来潮第一天至下次月经来潮时的第一天称之为一个月经周期。绝大多数人在28-35天之间,但也有少数人短至20天或长达45天一个周期,在上述范围内,只要月经有规律,均属正常现象。
3、经血特点:
正常的经血颜色应该是呈暗红色,且不凝固。在月经血中除血液外,还含有子宫内膜脱落的碎片、子宫颈粘液及阴道上皮细胞等。
4、经期血量:
正常的在月经期血量为20-120毫升,多数为50毫升,一般在月经来潮后第二天或第三天最多,以后逐渐减少。正常月经是女性内生殖器发育正常和功能健全的表现。
5、经期表现:
大多数女性在经期无明显症状,少数女性会伴有乳房发胀、头痛失眠、心慌、下腹胀痛和情绪不安等。
导致女性月经周期变长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月经周期长、月经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有遗传问题、内分泌问题、免疫问题,也有精神神经因素、肿瘤、创伤与药物而导致的月经稀发,应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判明可能的病因,尽量针对病因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月经不正常可能对生育有影响,所以如果有问题要尽快就医。
调整女性月经周期的方法有哪些?
月经期出血是女性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子宫内膜从增生到分泌变化、内膜脱落的结果。而这个过程是由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产生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来实现的,所以改变任何一个产生激素的环节都将引起月经期的改变。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对那些月经周期正常而又强烈要求改变月经期的女性如经劝导无效时,通常是应用雌激素或孕激素来调控月经期的。但是人为地改变正常月经周期是不可取的,其弊大于利,医生不提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因此,在做决定之前最好先与医生商量再决定。
此外,引起月经周期变长的因素还有好多,如垂体性异常、卵巢性异常、子宫性异常等。建议,在发现月经周期变长以后,超出正常的月经周期范围,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
中医教你如何判断月经正常
一、月经期(也称行经期)
女子的月经期大约是2~5天。一般行经的规律是第一天经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以后逐渐减少,直到经血干净为止。这是因为第一天子宫内膜脱落刚刚开始,第二三天子宫内膜脱落增多,出血量也增多了,子宫受到刺激,加强收缩,把大量经血排出的缘故。
有的人经血干净了以后,过一两天又来了一点,俗称“经血回头”,这也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有的女子经期长达10~20天,月经淋漓不尽;有的经期极短,只是“一晃”即过。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常的。
二、月经周期
一般女子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但是也有人40天来一次月经。但只要有规律性,均属于正常情况。另外,月经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提前或错后3~5天,也是正常现象。
如果这次月经周期是20天,下次是40天,而且经常出现这样情况,有的甚至月经来1~2天,过10多天又来1~2天,失去了周期性,这属于月经不调。少女初潮时,由于卵巢刚发育,功能还不完善,所以会出现功能紊乱和不规律,这不是病理现象。
三、经血量
女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或纸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这就不正常了。
经血过多,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营养不良以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血长期过多会引起贫血,应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当然,如果因为子宫、卵巢不正常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月经量过少,这种情况也不正常,也应及时就医。
青春期的少女以月经量过多较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在青春发育期,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月经一部分属于无排卵性的。没有排卵就没有黄体,没有黄体就缺少孕酮。
因此,子宫内膜只能处于增殖期而不能达到完善的分泌期,以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而影响子宫的收缩,造成经血过多。此种情况如不引起注意,久而久之,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也应就医治疗。
四、经血颜色
正常的血是暗红色的,血中混有脱落的子宫内膜小碎片、宫颈粘液、阴道上皮细胞,无血块。如果经血稀薄如水,仅有点粉红色或发黑发紫,则是不正常的。如果经血完全是凝血块,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应及早就医,保证身体健康。
1、血瘀型
经量过少或有血块,经血颜色紫或暗黑,月经来潮时小腹疼痛,血块排出后疼痛稍微减轻,严重者甚至不孕,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治疗时宜活血化瘀取益母草15克,鸡蛋1个。加水同煮。熟鸡蛋去壳,吃蛋饮汤。治月经延后或痛经。
2、宫寒型
这种体质常发生于爱吃冰冷食物的女性。经量较少或颜色较暗,有些在月经来前或来潮时小腹冷痛,剧烈时甚至脸色发青,四肢冰冷,热敷则疼痛可稍微减轻。诊察时,常可发现舌质颜色较淡,舌苔白,脉沈紧。
3、气血虚弱型
月经后错,量少、色淡、质稀,头晕心慌,倦怠乏力,纳呆,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月经不调,也可简单按摩缓解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或者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还可以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或者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对于月经,现代女性月经初潮平均在12.5岁。绝经年龄通常在45~55岁之间,其原因有排卵功能老化,雌激素分泌降低等各方面因素有关。一般无特殊症状,有时可有全身不适、困乏、乳房胀痛、手足发胀、下腹及背部酸胀下坠等,还可有便秘、腹泻(前列腺素作用)、尿频及纳差。个别的有头痛、失眠、心悸、精神抑郁或易激动等症状,多在月经后自然消失。
具体介绍判断月经不调的标准
判断月经不调的标准有很多
1、规律性:判断月经不调要看周期的规律性,比如每个月都来一次,就算有规律,但是人是有个体差异性的,因此女性都不能完全按照他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一般来说,周期在21天以上、27天内是算一个相对规律的周期,所以说对于周期少于21天的、超过37天的就属于失调的范围。
2、经期的长短:正常的女孩子都是3到7天,一般超过7天了算是不正常,比如月经太少比如来一天、两天我们也认为不正常,但是往往月经过少了大家关注的程度不是特别显著,这也是判断月经不调的标准。
3、月经量的问题:每次出多少量合适,月经量是这样规定的,一次出血量大约60至80毫升。很多女性对于这个概念十分模糊,其实最简单的计算办法就是,如果你来了月经比如有头晕、乏力的状况,血色素过低,这肯定有问题,这也是判断月经不调的标准。
五大标准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标准1、月经期
阴道流血期间称为月经期,多数人的月经期持续3-5天,但少至1-2天,多至7-8天也属正常范围。
标准2、月经周期
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称为一个月经周期。绝大多数人在28-35天之间,但也有少数人短至20天或长达45天一个周期,在上述范围内,只要月经有规律,均属正常现象。
标准3、月经血特点
月经血的特点是不凝固,呈暗红色。月经血中除血液外,还含有子宫内膜脱落的碎片、子宫颈粘液及阴道上皮细胞等。
标准4、月经血量
正常月经期的月经血量为20-120毫升,多数为50毫升,以月经来潮的第二三天最多,以后逐渐减少。正常月经是女性内生殖器发育正常和功能健全的表现。
标准5、月经期表现
多数女性在月经期无明显症状,少数会有乳房发胀、头痛失眠、心慌、下腹胀痛和情绪不安等。
月经周期短的原因
中医认为,月经正常来潮与否,与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有莫大关系。引起月经周期变短的原因,具体有下面的两点:
1、血热。身体阳气旺盛,或过量食用辛辣食物或补品,或情绪抑郁,或久病失血过多的女性,都容易血热。血得热则枉行,流速也加快,以致月经提前来潮,引起月经周期变短。
2、气虚。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的女性,最易损伤脾胃。而脾是血的“管理者”,一旦脾出现问题,血液也会随之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月经提前来潮,引起月经周期变短。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月经周期之外,经期、经色、经量等都是判断月经正常与否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经期通常为3~5天,经血量为30~80毫升,经色暗红、不稀不稠、无凝块、无特殊气味才正常。
月经不调检查依据有哪些
月经不调检查依据:
1、规律性:判断月经不调要看周期的规律性,比如每个月都来一次,就算有规律,但是人是有个体差异性的,因此女性都不能完全按照他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一般来说,周期在21天以上、27天内是算一个相对规律的周期,所以说对于周期少于21天的、超过37天的就属于失调的范围。
2、经期的长短:正常的女孩子都是3到7天,一般超过7天了算是不正常,比如月经太少比如来一天、两天我们也认为不正常,但是往往月经过少了大家关注的程度不是特别显著,这也是判断月经不调的标准。
3、月经量的问题:每次出多少量合适,月经量是这样规定的,一次出血量大约60至80毫升。很多女性对于这个概念十分模糊,其实最简单的计算办法就是,如果你来了月经比如有头晕、乏力的状况,血色素过低,这肯定有问题,这也是判断月经不调的标准。
月经不调的诊断方法:
1、 月经不调的诊断要详细询问病史,查找可能的原因,月经不调患者要力求准确地提供资料。
2、全面体格检查也是月经不调的诊断依据,以了解月经不调患者有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3、 盆腔检查以初步了解生殖器官有无畸形、肿瘤或炎症,这也是属于月经不调的诊断之一。
4、 月经不调的诊断还包括辅助检查,月经不调患者可做b超检查,活组织检查,内分泌测定,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酌情作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的检查,必要时月经不调患者需做染色体检查。
判断月经不调的一些标准
1、规律性:判断月经不调要看周期的规律性,比如每个月都来一次,就算有规律,但是人是有个体差异性的,因此女性都不能完全按照他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一般来说,周期在21天以上、27天内是算一个相对规律的周期,所以说对于周期少于21天的、超过37天的就属于失调的范围。
2、经期的长短:正常的女孩子都是3到7天,一般超过7天了算是不正常,比如月经太少比如来一天、两天我们也认为不正常,但是往往月经过少了大家关注的程度不是特别显著,这也是判断月经不调的标准。
3、月经量的问题:每次出多少量合适,月经量是这样规定的,一次出血量大约60至80毫升。很多女性对于这个概念十分模糊,其实最简单的计算办法就是,如果你来了月经比如有头晕、乏力的状况,血色素过低,这肯定有问题,这也是判断月经不调的标准。
哪些职业容易月经不调
一、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一般对月经及其疾病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但在医院里,仍有相当一部分女医护人员找不到自己月经不正常的原因。其实,医院手术室的麻醉气体和消毒用的甲醛气体常是惹事的祸根。
二、空中小姐从事飞行服务工作的女性,由于经常受高空缺氧,时差改变,生活不规律等因素的影响,同样会发生月经异常,如经期提前或错后、继发性闭经等,已成为许多空中小姐难以启齿的苦恼。
三、工厂女工与女司机在工厂工作的女工,可能会接触某些生产性毒物。尤其是从事化工原料、人造纤维生产,或制造四氯化碳、玻璃纸等产品的女工,会接触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等有毒物体。其中二硫化碳会增加妇女流产的机率。
汽油也会导致月经周期紊乱,使绝经期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加重,诱发妊娠中毒症。所以,女汽车司机,以及从事橡胶、人造革、油漆、染料、制药、印刷等工作的女工,会发生月经异常等妇科病。
判断月经不调的标准有很多
1、规律性:判断月经不调要看周期的规律性,比如每个月都来一次,就算有规律,但是人是有个体差异性的,因此女性都不能完全按照他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一般来说,周期在21天以上、27天内是算一个相对规律的周期,所以说对于周期少于21天的、超过37天的就属于失调的范围。
2、经期的长短:正常的女孩子都是3到7天,一般超过7天了算是不正常,比如月经太少比如来一天、两天我们也认为不正常,但是往往月经过少了大家关注的程度不是特别显著,这也是判断月经不调的标准。
3、月经量的问题:每次出多少量合适,月经量是这样规定的,一次出血量大约60至80毫升。很多女性对于这个概念十分模糊,其实最简单的计算办法就是,如果你来了月经比如有头晕、乏力的状况,血色素过低,这肯定有问题,这也是判断月经不调的标准。
判断月经是否正常的4大标准
女人对大姨妈的态度是很复杂的,既希望不要来大姨妈,又害怕大姨妈不来,如果月经推迟3、4天就开始着急,害怕自己月经不调,那么,到底怎样月经才算是正常的呢?
白领族女性久坐办公室,办公臀、腰背疼痛、肠胃疾病都纷纷找上门,最可怕的是长期久坐,还可能导致月经紊乱,而月经不调如果不管不顾,甚至可能引发不孕不育。
所以,遇到月经不正常的情况,很多女性都比较紧张,有些人甚至因此胡乱吃药调理,事实上,月经不调千万不能自诊自治,如果担心月经失调,应该及时就医,查明病因才能对症治疗,也可以避免自以为是的乱调理带来其他的健康问题。
衡量月经是否正常有4大标准
虽然白领久坐容易月经不调,但是,判断月经是不是失调了,并非想当然的觉得是不是不正常啦,而是有一定的表征,譬如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等等。不过,这些自诊症状,都只能帮助你判断是否需要就医,而不是最终的诊断结果。
1、周期
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到30天不等,也可能40天来一次,只要有规律性都属正常。影响月经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提前或推后3-5天也属正常。
2、经期
也称行经期,一般为2-7天,一般出血多集中在前3天,有的人经血干净后过1、2天又来了一点,也属正常现象。
3、经量
经期失血量一般为20-100毫升。经血过多或过少都要引起注意,可能是疾病的预兆,长期经血过多还可能导致贫血等症状。
4、经血
正常经血是暗红色的,无血块。如果经血被阻塞,没有及时排出,囤积5-10分钟就会形成血块,久坐就是形成血块的最大因素。
月经不调,通常就是月经周期和经期出血有异常现象,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疾病,跟平时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也有关联,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进行妇科检查来确诊,如果自己盲目的自诊自治,很容易延误病情甚至造成其他伤害。
如何调理内分泌失调
1、加点中药泡脚
内分泌失调的女性应该多泡脚。冬季寒冷,人体阳气会减弱,受到环境影响气血循环变慢,在泡脚水里加些小茴香、车前子、黄芪、玫瑰等药材,能促进血液循环、暖身益气。在泡脚时还能按压太溪穴、涌泉穴,从而帮助活血行气、调节内分泌。
2、合理膳食
食物应该保证搭配合理和品种多样化,应多吃蔬菜、水果和少吃油腻与刺激性食品。同时,为了获取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烹调食物要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来调理内分泌失调。
3、运动健身
内分泌出现问题,同时,也是荷尔蒙出现障碍。人体的荷尔蒙分布在全身内,能协调人体器官,调节生长发育、生殖等。平衡荷尔蒙需要加强健身运动,平时应该按时作息,劳逸结合。尤其需要控制夜生活,保证睡眠的充足。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月经健康的4大判断标准,女性月经不调与很多原因有关,当你出现类似月经不调的症状就要去医院检查,而不是盲目的自我调理。
女性如何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女性如何判断月经是否正常?五大标准可判断
1、月经期
女性每个月阴道流血那几天称为月经期,多数人的月经期持续3-5天,但少至1-2天,多至7-8天也属正常范围。
2、经期表现
大多数女性在经期无明显症状,少数女性会伴有乳房发胀、头痛失眠、心慌、下腹胀痛和情绪不安等。
3、经血特点
正常的经血颜色应该是呈暗红色,且不凝固。在月经血中除血液外,还含有子宫内膜脱落的碎片、子宫颈粘液及阴道上皮细胞等。
4、经期血量
正常的在月经期血量为20-120毫升,多数为50毫升,一般在月经来潮后第二天或第三天最多,以后逐渐减少。正常月经是女性内生殖器发育正常和功能健全的表现。
5、月经周期
自月经来潮第一天至下次月经来潮时的第一天称之为一个月经周期。绝大多数人在28-35天之间,但也有少数人短至20天或长达45天一个周期,在上述范围内,只要月经有规律,均属正常现象。
怎样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判断月经正常与否的标准
正常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偶而提前或延后不超过7天均为正常周期。月经周期少于21天为多发性月经,多于35天为稀发性月经。未怀孕却超过90天没有月经即无月经。
月经时间一般为2~7天,每一次月经出血为30~50毫升左右。经量过少(一次少于30毫升),或点滴即净,或经期不足2天者就是月经过少;月经量多一般是出血超过7天或者一次出血80毫升以上。
经血的颜色发暗,略带黏性,细看还会有小而薄的碎片。经血从鲜红色的到暗淡的褐色都属于正常的范围,血液未被排出之前会产生凝结,故经血中有凝块也属正常。
月经不调的判断标准
月经不调是一个偏大的概念,具体还可分为不同的情况。常见的月经不调可表现为经期提前、经期推迟、经量过多、经量过少及痛经。具体如何判断?请看下表:
月经不调症状及判断标准对照表
症状 判断标准
经期提前 月经来潮周期总是提前7天以上,甚至1个月内两次来潮。
经期推迟 超出月经来潮期7天后还没有来月经。
经量过多 经量超过80毫升。以卫生巾的用量大概估计,假如用3包卫生巾还不够,而且差不多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则属于经量过多。
经量过少 经量明显减少,低于30毫升,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少者。
痛经 经期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部剧烈痉挛,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
月经周期多少天正常
月经周期怎么算?
作为一名女性应该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会计算自己的月经周期是一个必备的技能,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月经周期的计算应该包括月经来潮的时间,从来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的间隔时间就是月经周期。有的女性还使用月经周期计算器计算月经周期。月经初潮一般从女性13~14岁开始,最早11岁或最迟15岁开始,这标志着女性卵巢功能发育成熟,即表示已经具备了生育能力。正常月经具有周期性。月经周期是指两次月经第一天相隔的时间。
如何判断月经周期是否正常?
判断月经正常与否还要看经期、经色等其他因素。无论周期如何,正常的经期应该是3~7天,经期少于3天说明黄体功能较低,子宫内膜很快就脱落了。专家指出,除了周期和经期的要求外,正常月经出血为30~50毫升,经色深红、不稀不稠、不凝结、无血块、无特殊气味才正常。
月经周期几条正常
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在28天,以推迟或提早7天为正常范围,即21~35天为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