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中医偏方治疗
抑郁症中医偏方治疗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特色是什么?
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具有独到的优势,把症与因统一起来,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病变的相互关系和症状的特点,从整体上认识疾病的本质,循症求因,而且讲求治病必求于本。如,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主疏泄,且“女子以肝为天”,女性多忧愁善感、情志不遂,加上女性独有的生产、流产、月经失调等,容易引起气血、精神的匮乏,而导致脑府失养,出现情志低落、思维迟缓等抑郁症的症状。中医药依据肝脏的生理功能,结合女性的特点,总结出疏肝养血调经的治法,对治疗女性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青春期与老年期是抑郁症的高发年龄,其中青年期是从儿童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机体发生整体调整,心理素质不稳定,加上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大,易忧思过度而气机阻滞、郁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肝肾渐亏,出现多方面生理机理衰退,“精气夺则虚”,精血不足、脑神失养,加上心理上的失落感,易形成抑郁症。而中医药依据老年人肝肾精亏的特点,总结出滋阴补肾养精的治法,对治疗老年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体质的先天因素,中医称之为“先天禀赋”。先天禀赋不足者,体质赢弱多病,病者多烦忧,而且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精神和身体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易形成抑郁症。中医药依据先天禀赋不足者体质虚弱的特点,总结出健脾益肾强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治法。这些对临床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总之,中医治疗抑郁症是从不同个体四诊收集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辨证论治,不但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而且兼顾调理患者的体质。这种治疗方法较之西医学具有突出的特色和明显的长处。
中医学中最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经方有:
1、百合地黄汤:百合、地黄
2、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3、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
4、越鞠丸:香附、苍术、川芎、栀子、神曲
5、逍遥散:柴胡、芍药、当归、茯苓、白术、甘草、薄荷
6、柴胡疏肝散:香附、川芎、柴胡、枳壳、陈皮、芍药、甘草
7、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
8、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9、丹栀逍遥散:芍药、当归、柴胡、茯苓、白术、甘草、山栀、牡丹皮
1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大枣
其他常用的抗抑郁方还有:温胆汤、解郁汤、金铃子散、六郁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平肝饮子、推气散、降气汤、乌沉汤、七气丸、血府逐瘀汤、一贯煎、归脾汤、平心忘忧汤等。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辨证中需辨病位、辨病性、辨虚实互相融合,做到全面准确。郁证的发生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失调有着紧密的联系,且五行相因,任何一脏有郁都可影响其他脏腑而致郁,一脏有郁,五脏互累,相互兼夹。最常见的如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肺阴虚、肝肾阴虚等。而气郁实证多见,在脏以肝、脾、肺多见;痰郁或为实证或虚实夹杂,在脏以脾、肺多见;血瘀,多虚实夹杂,在脏以肝、肾多见;气血两虚,在脏以心、肝、脾多见;阴血亏虚,在脏以肝、肾多见。
中医提醒:日常生活中,大家每天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比如跳绳、散步、跑步等。其中,跳绳可以增加人体的协调性,也可以有效加强前庭功能,这些都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提高自信心;散步的话,可以尽量选择在优美、安静的环境中散步,因为这样的环境不仅能改善心肺功能及提高摄氧,同时可使人感到愉快;跑步,因为有研究证明,人在跑步时,大脑会大量分泌内啡肽,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产生欢乐、愉快、满足的感觉,可以帮助人们排遣压力和忧郁。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验方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悲观无望,缺乏主动,自责自罪,饮食不香,睡眠障碍,多疑多虑,常伴有全身多系统的与客观检查不相符的多种多样的躯体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的范畴。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或易怒易哭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郁”的提出源自两千多年前的古典医学著作——《皇帝内经》,其中对由于情志失调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情志的阻塞结滞等一系列变化都归于“郁”,情志因素被看作是导致人体气机失调的重要原因,所谓“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抑郁症发病病机是气机郁滞,而气机郁滞中又以肝气郁结为核心,故有“治郁先治气,调气要先治肝”之说。中医学五行中,肝属木,因此《皇帝内经》中有“木郁达之”的著名治法,对临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论治郁证多遵用此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特色是什么?
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具有独到的优势,把症与因统一起来,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病变的相互关系和症状的特点,从整体上认识疾病的本质,循症求因,而且讲求治病必求于本。如,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主疏泄,且“女子以肝为天”,女性多忧愁善感、情志不遂,加上女性独有的生产、流产、月经失调等,容易引起气血、精神的匮乏,而导致脑府失养,出现情志低落、思维迟缓等抑郁症的症状。中医药依据肝脏的生理功能,结合女性的特点,总结出疏肝养血调经的治法,对治疗女性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青春期与老年期是抑郁症的高发年龄,其中青年期是从儿童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机体发生整体调整,心理素质不稳定,加上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大,易忧思过度而气机阻滞、郁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肝肾渐亏,出现多方面生理机理衰退,“精气夺则虚”,精血不足、脑神失养,加上心理上的失落感,易形成抑郁症。而中医药依据老年人肝肾精亏的特点,总结出滋阴补肾养精的治法,对治疗老年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体质的先天因素,中医称之为“先天禀赋”。先天禀赋不足者,体质赢弱多病,病者多烦忧,而且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精神和身体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易形成抑郁症。中医药依据先天禀赋不足者体质虚弱的特点,总结出健脾益肾强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治法。这些对临床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总之,中医治疗抑郁症是从不同个体四诊收集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辨证论治,不但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而且兼顾调理患者的体质。这种治疗方法较之西医学具有突出的特色和明显的长处。
中医学中最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经方有:
1、百合地黄汤:百合、地黄
2、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3、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
4、越鞠丸:香附、苍术、川芎、栀子、神曲
5、逍遥散:柴胡、芍药、当归、茯苓、白术、甘草、薄荷
6、柴胡疏肝散:香附、川芎、柴胡、枳壳、陈皮、芍药、甘草
7、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
8、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9、丹栀逍遥散:芍药、当归、柴胡、茯苓、白术、甘草、山栀、牡丹皮
1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大枣
其他常用的抗抑郁方还有:温胆汤、解郁汤、金铃子散、六郁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平肝饮子、推气散、降气汤、乌沉汤、七气丸、血府逐瘀汤、一贯煎、归脾汤、平心忘忧汤等。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辨证中需辨病位、辨病性、辨虚实互相融合,做到全面准确。郁证的发生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失调有着紧密的联系,且五行相因,任何一脏有郁都可影响其他脏腑而致郁,一脏有郁,五脏互累,相互兼夹。最常见的如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肺阴虚、肝肾阴虚等。而气郁实证多见,在脏以肝、脾、肺多见;痰郁或为实证或虚实夹杂,在脏以脾、肺多见;血瘀,多虚实夹杂,在脏以肝、肾多见;气血两虚,在脏以心、肝、脾多见;阴血亏虚,在脏以肝、肾多见。
中医提醒:日常生活中,大家每天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比如跳绳、散步、跑步等。其中,跳绳可以增加人体的协调性,也可以有效加强前庭功能,这些都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提高自信心;散步的话,可以尽量选择在优美、安静的环境中散步,因为这样的环境不仅能改善心肺功能及提高摄氧,同时可使人感到愉快;跑步,因为有研究证明,人在跑步时,大脑会大量分泌内啡肽,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产生欢乐、愉快、满足的感觉,可以帮助人们排遣压力和忧郁。
中医偏方治痛经
1、当归红花瘦肉汤治疗月经不调
原料
猪瘦肉250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红枣4枚。
用法
将猪瘦肉洗净,切片;把当归、红花、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后端出,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
养血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血虚淤滞的月经不调,其主要症状有经前腹痛、经行量少、腰酸腿痛、面色苍白、心悸眩晕、时有血块,或月经渐少甚至闭经等。
2、当归羊肉汤治月经不调
原料
羊肉250克,当归30克,生姜10克。
用法
将羊肉切块与当归、生姜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烂熟,加入调料,去渣取汁服用。
功效
温中散寒,养血调经。
3、黄芪当归汤治痛经
原料
黄芪20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泽兰1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用法
将黄芪、当归、白芍、泽兰煎15分钟,去渣留汁,放入粳米煮粥。将熟加入适量红糖即成。
功效
补气血,健脾胃,止疼痛。
附注
黄芪、当归补气养血;白芍、粳米、红糖酸甘敛阴,缓急止痛,并能补脾胃益化源;泽兰活血祛淤止痛。可于经期做辅助食疗。
4、益母大枣汤温经活血
原料
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
用法
加水共炖,饮汤,每天早、晚各服1次。
功效
温经养血,祛淤止痛。治经期受寒或贫血等造成的月经不调、疼痛、腰酸有一定的疗效。
5、益母草汤治经少闭经
原料
益母草60克,红糖80克。
用法
水煎去渣,加红糖,煎服,每日1剂,可连服2~3次。
功效
活血化淤,调经。治疗行经前腹部胀痛,月经过少,闭经。
6、鸡蛋川芎汤治闭经
原料
鸡蛋2个,川芎8克。
用法
加水同煮,蛋熟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功效
活血祛淤,行气。用于伴有烦躁易怒,血淤气滞型闭经。
7、枸杞莲心茶治更年期月经不调
原料
枸杞子10克,白菊花3克,莲心1克,苦丁茶3克。
用法
上四味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上10分钟,即可当茶频频饮用,一般可冲泡3~5次。
功效
滋阴清热,养肝益肾。主治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头晕失眠,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舌燥,舌红少苔。
中医偏方治疗脚气
1.白糖
脚用温水浸泡后洗净,取少许白糖在患脚气部位用手反复揉搓,搓后洗净,不洗也可以。每隔两三天一次,3次后一般轻微脚气患者可痊愈,此法尤其对趾间脚气疗效显著。也可以使用帕芙欧脚气水,轻轻一喷祛除脚气。
2.盐姜
姜和盐都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在水中放适量盐和数片姜煎煮,沸腾后冷却知道不烫时洗脚,主要要搓洗数分钟,这样不仅能除脚臭,还可以舒缓脚部神经,可消除疲劳,让你感到轻松。
3.芦荟
用芦荟叶揉搓叶汁往脚上挤抹,自然风干,每次一只脚用一叶。
4.啤酒
你知道治脚臭最有效的方法吗?其实啤酒就是。啤酒在生活十分的常见,因此用起来也是比较方便。啤酒中也有治疗脚气脚臭的有效成分,可以用来治疗脚气脚臭。
5.白醋
脚气病患者,还可用家里厨房常备的白醋来治疗脚气脚臭。用棉球浸白醋涂患部,止痒又杀菌。有些人可能会有轻微脱皮,涂一次可半个月不犯。
6.梨皮
梨皮很多人都会直接扔掉,其实梨皮治疗脚臭也是很有效果哦。把削下来的梨皮,直接往脚气处擦就可以了。
中医偏方治疗肉瘤
1、阴寒凝滞证。主证:骨瘤初起,酸楚轻痛,遇寒加重,局部肿块,皮色不变,压痛 不著,甚至不痛,病程较长。舌淡、脉细沉迟。治法:温阳开凝、通络化滞。
方药:熟地30g,肉桂3g,鹿角胶10g,麻黄1.5g,白芥子6g,炮姜1.5g,生甘草3g, 威灵仙30g,补骨脂20g,透骨草15g,路路通10g,川乌2g,草乌2g。
2、毒热蕴结证。主证:骨瘤迅速增大,疼痛加重,刺疼灼痛,皮色紫暗红瘀,肢体活 动障碍,有时伴有发热,大便干秘。舌暗红有瘀点,脉细数或弦数。治法:清热解毒,化瘀 散结。
方药:肿节风30g,龙葵30g,忍冬藤30g,蒲公英30g,威灵仙30g,透骨草30g,徐 长卿20g,天花粉20g,黄柏15g,刘寄奴15g,黄芩10g,地鳖虫10g,赤芍10g,乳香5g, 没药5g,生甘草3g。
袁希福教授提醒,尽管很多偏方对于治疗骨肉瘤曾经起到过有效作用,但是针对于每个患者的体质不同,治疗效果也会出现不同,因此不能作为正规的治疗方法进行使用,尽量配合正规的中医药辅助食用,例如三联平衡疗法,可有效缓解某些患者对于一些偏方的不适用症状。同时,患者在进行食用时,一定要经过主治医生的建议后,再进行服用,以免造成不良作用。
"三联平衡疗法"是著名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经过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所研究出来的一套新型有效的治疗癌症的中医疗法。此疗法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实现患者自身机体的“自主抗癌”。并且还能够解决肿瘤治疗中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晚期肿瘤和难治性肿瘤的治疗、肿瘤的复发与转移的难题。
三联平衡疗法有哪些优势?
1、能够准确识别精确遏制癌细胞,减少并发症。在人体内准确识别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在对癌细胞实施精确遏制的同时,还能加速正常细胞的生长和代谢速度,产生多种蛋白质,全面改善体内环境,消胸水、腹水,降低癌症并发症的发病率。
2、无毒副作用,纯天然的中药材,不会刺激胃肠道,也不会损害骨髓的造血功能,适合体质虚弱的肺癌患者服用。这是中医治疗癌症的优势之一。
3、抑制癌细胞扩散途径,切断癌细胞供养源。抑制癌细胞周围新生血管的生成,切断癌细胞的营养源,降低癌细胞生长速度。
4、防止复发:改善微循环,使血管壁光滑,降低癌细胞的着床率。
5、杜绝转移:降解癌细胞膜的酸化环境,引起癌细胞表面负电荷降低,增加静电吸附作用,使原有癌细胞紧紧粘附在原发病灶上,无法脱离原发病灶而发生转移。
6、消除癌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阻断痛觉神经传导,消除癌痛。
7、供养、减毒、增效:提供多种营养物质,保护消化及造血系统不受伤害,提高骨髓细胞及白介素的数量,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
专家提醒,对于骨肉瘤的治疗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原则,才有完全治愈的希望。希望上述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广大患者更好的摆脱疾病的干扰,确保生命质量。
中医偏方治疗狐臭
中医偏方治疗狐臭一
艾叶20克晒干搓细,明矾20克(为末),食盐200克,将上物伴匀后放锅内加热,取出,用布包好夹在腋下即可,以不烫伤皮肤为度。5分钟后便无臭味,此方使用1次可保持1个月以上。不见效最好是手术。
中医偏方治疗狐臭二
胡椒、花椒各50粒,研成粉,再加入冰片2钱,用医用酒精调匀,每日取一小团涂患处并用胶布贴好,一日换一次,连用半月可根除。
腋臭饮食禁忌:
一、忌过多红肉
红肉即猪肉、牛羊肉,含较多蛋白质。但细菌就最喜欢蛋白质,因可供营养给它们。所以本身有狐臭的人,吃的分量就要减少,且多吃白肉即禽肉、鱼肉,最好一日两餐,每餐3-4两肉就已经足够。
二、忌吃“有味”食品
味浓或刺激性食物,如洋葱、蒜头和辛辣的食物,含有硫磺的化学物质,可干扰细菌生长,但它们被人体吸收后,异味会随汗腺排出,所以还是少吃为妙。
三、忌多油花生果仁
人吃了带有油分的食物,部分油就跟着血液全身走,并会随汗腺连接的油脂腺排出体外。如果人身体油分太多的话,就会让细菌分解,形成体臭,所以油腻的食物宜少食。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验方
抑郁症这种心理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抑郁症患者每年都在增加,轻者情绪低落,重者会导致自杀,那么,中医对抑郁症有什么研究,中医有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吗。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悲观无望,缺乏主动,自责自罪,饮食不香,睡眠障碍,多疑多虑,常伴有全身多系统的与客观检查不相符的多种多样的躯体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的范畴。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或易怒易哭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郁”的提出源自两千多年前的古典医学著作——《皇帝内经》,其中对由于情志失调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情志的阻塞结滞等一系列变化都归于“郁”,情志因素被看作是导致人体气机失调的重要原因,所谓“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抑郁症发病病机是气机郁滞,而气机郁滞中又以肝气郁结为核心,故有“治郁先治气,调气要先治肝”之说。中医学五行中,肝属木,因此《皇帝内经》中有“木郁达之”的著名治法,对临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论治郁证多遵用此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特色是什么?
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具有独到的优势,把症与因统一起来,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病变的相互关系和症状的特点,从整体上认识疾病的本质,循症求因,而且讲求治病必求于本。如,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主疏泄,且“女子以肝为天”,女性多忧愁善感、情志不遂,加上女性独有的生产、流产、月经失调等,容易引起气血、精神的匮乏,而导致脑府失养,出现情志低落、思维迟缓等抑郁症的症状。中医药依据肝脏的生理功能,结合女性的特点,总结出疏肝养血调经的治法,对治疗女性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青春期与老年期是抑郁症的高发年龄,其中青年期是从儿童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机体发生整体调整,心理素质不稳定,加上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大,易忧思过度而气机阻滞、郁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肝肾渐亏,出现多方面生理机理衰退,“精气夺则虚”,精血不足、脑神失养,加上心理上的失落感,易形成抑郁症。而中医药依据老年人肝肾精亏的特点,总结出滋阴补肾养精的治法,对治疗老年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体质的先天因素,中医称之为“先天禀赋”。先天禀赋不足者,体质赢弱多病,病者多烦忧,而且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精神和身体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易形成抑郁症。中医药依据先天禀赋不足者体质虚弱的特点,总结出健脾益肾强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治法。这些对临床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总之,中医治疗抑郁症是从不同个体四诊收集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辨证论治,不但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而且兼顾调理患者的体质。这种治疗方法较之西医学具有突出的特色和明显的长处。
中医学中最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经方有:
1、百合地黄汤:百合、地黄
2、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3、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
4、越鞠丸:香附、苍术、川芎、栀子、神曲
5、逍遥散:柴胡、芍药、当归、茯苓、白术、甘草、薄荷
6、柴胡疏肝散:香附、川芎、柴胡、枳壳、陈皮、芍药、甘草
7、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
8、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9、丹栀逍遥散:芍药、当归、柴胡、茯苓、白术、甘草、山栀、牡丹皮
1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大枣
其他常用的抗抑郁方还有:温胆汤、解郁汤、金铃子散、六郁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平肝饮子、推气散、降气汤、乌沉汤、七气丸、血府逐瘀汤、一贯煎、归脾汤、平心忘忧汤等。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辨证中需辨病位、辨病性、辨虚实互相融合,做到全面准确。郁证的发生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失调有着紧密的联系,且五行相因,任何一脏有郁都可影响其他脏腑而致郁,一脏有郁,五脏互累,相互兼夹。最常见的如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肺阴虚、肝肾阴虚等。而气郁实证多见,在脏以肝、脾、肺多见;痰郁或为实证或虚实夹杂,在脏以脾、肺多见;血瘀,多虚实夹杂,在脏以肝、肾多见;气血两虚,在脏以心、肝、脾多见;阴血亏虚,在脏以肝、肾多见。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偏方
小柴胡汤
准备党参20克,柴胡15克,酒黄芩12克,姜半夏、甘草各10克,生姜6片,大枣6枚,日一剂,水煎。
补源解郁汤
准备地黄30克,白芍、党参、合欢花、枸杞子各20克,柴胡、远志、木香、当归、白术、茯苓、黄芪、枣仁、甘草、桂枝各10克,薄荷5克,日一剂,水煎。症状消失后制成丸剂,用10—15天。
黄连阿胶汤
准备浮小麦30克,枣仁15克,黄芩、白芍、菖蒲、柴胡、甘草、郁金、阿胶各10克,大枣5枚,黄连3克,日一剂,水煎。
解郁安神汤
准备夜交藤30克,五味子25克,柴胡、茯苓、当归、合欢皮、白芍、炒枣仁各20克,知母10克,日一剂。
平心忘忧汤
准备磁石、礞石各30克,枳实、黄柏、半夏、厚朴、茯苓、神曲各12克,生姜9克,肉桂、苏叶、菖蒲各6克,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
归脾汤
准备茯苓25克,人参20克,白术、黄芪、龙眼肉各15克,当归12克,甘草,枣仁,远志各10克,木香9克,日一剂。
中医偏方治疗胃胀气
专家称,胃胀气可能是胃、肠道出毛病的一个症状,张嘴咀嚼、边吃边说话、狼吞虎咽(同时吃进许多空气)、边吃饭边喝汤(将胃中的消化酶冲下消化道)等,都容易造成消化问题带来胀气。消化不良、胃病也会伴随胀气;食物过敏也可能是造成胃胀气的原因,它使食物在结肠发酵,产生氢气及二氧化碳;糖类食品含有细菌,是产生胀气的主要来源。生活压力、情绪紧张、缺乏消化酶等,均可能引起胀气。那么,老是胃胀气怎么办呢?下面中医教你几个小偏方:
1喝醋
用一汤匙纯的苹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时啜饮,有助消化。也可以早晨起床时先喝一杯柠檬水,它也有治疗及清血的作用。》》》慢性胃炎的中医食疗法
2嚼米汤
米汤及大麦粥对胀气、排气及胃灼热等毛病有效。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谷子或大麦),煮沸10分钟。盖上锅盖再慢炖50分钟。过滤,冷却后,一天喝数次。
3服木炭片
活性炭能有效地排除过多的气体,在你感到不适时,立即服用5粒。但你若正服用其他药物,则需注意,木炭粒除了吸收气体,也会吸收药物成分。同时,切勿每天使用,因为木炭的吸收力强,能吸收有用的营养索。
4药物的选择
胃部胀气可用胰脏酵素;肠子胀气可用微量矿物质;制酸剂对排气及胀气均无效。当气体产生过多,可用新鲜柠檬榨成汁加1.14升的温水,当作灌肠剂,以平衡体内的PH值。如果体内排气仍持续数日,可用双叉乳杆菌灌肠剂,它可在数小时内解除问题。
5怎样熏豆子
如果你喜欢吃豆子,又不希望胀气,这里教你一个解决办法。豆类在水中似乎会流失大部分产生气体的物质。研究显示,浸泡豆子12小时,或用湿纸巾覆盖24小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产生气体的化合物含量。用压力锅煮后,再浸泡30分钟,更可以减少90%的此类化合物。
总之,对于胃胀气需要找出自己无法消化的食物,进而避开这些食物。
中医偏方治疗狐臭
1、食盐治狐臭
食盐具有消炎杀菌的功效,狐臭患者在洗澡的时候可以取适量食盐涂抹于腋下,稍停片刻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此外,平时狐臭患者也可以用泡了盐水的棉块擦洗腋下。
2、生姜片治狐臭
先把生姜洗净后切片,再将生姜片直接放在腋下擦拭,每天可以擦2次,一次擦拭5分钟即可。坚持1周后,狐臭会得到有效的缓解。
3、番茄汁治狐臭
狐臭患者在洗澡时,可在脸盆中倒入适量的番茄汁,然后再把腋下部位放在番茄汁中浸泡,每次浸泡15分钟,每周泡2次。
4、明矾治狐臭
取50g明矾放在空的鸡蛋壳中,然后放在微火上进行加热,等到明矾溶解后可停止加热。最后等到明矾冷却变硬后可将其研磨成粉末,并涂抹在腋下部位,没填次。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肝气郁结者,证见精神抑郁, 胸闷胁痛, 腹胀嗳气, 不思饮食, 脉多弦细。其治宜以疏肝理气为主,可选用四逆散治之。
方药及用法:炙甘草、炙枳实、柴胡、白芍药各3克粉碎为末, 白开水调服,每天1剂,分3次服下。
方中柴胡散热解表,疏肝解郁; 白芍药平肝潜阳, 养血敛阴, 缓急止痛;枳实破气消积, 消痰除痞,可泻脾气之壅气而调中焦之运化; 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 缓急止痛, 又可调和诸药。此方能收透解郁热和疏肝理气之功。
气郁化火上逆者, 证见头痛头晕, 胸闷胁胀, 口苦咽干, 苔黄舌红,脉多弦数, 治宜清肝泻火, 可选用加味逍遥散。
方药及用法: 当归、白术、茯苓、甘草、白芍、柴胡各6g, 栀子、牡丹皮各3g。1剂/d, 水煎服。方中当归补血养血, 活血止痛;白术补脾益气,健脾燥湿;茯苓健脾补中, 宁心安神;栀子清热除烦,泻火凉血; 牡丹皮清热凉血, 活血散淤;柴胡、白芍药、甘草功效已如上述。此方能清肝泻火, 顺气解郁。
痰气郁结者, 证见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 咽之不下。治宜利气化痰, 可选用半夏厚朴汤等方。
方药及用法: 半夏、厚朴各10g, 茯苓、生姜各15g, 紫苏叶6g。1剂/d,水煎服。方中半夏燥湿去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节; 厚朴燥湿行气, 化痰降逆; 茯苓宁心安神; 生姜温胃止呕, 温肺止咳;紫苏叶理气宽中,善理脾胃之气。诸药互相配合, 其利气化痰和宽中解郁之功更着。
抑郁症的虚证通常可分为久郁伤神和阴虚火旺两大类。
久郁伤神者, 证见精神恍惚, 悲忧善哭, 疲乏无力, 治宜养心安神, 可选用加味干麦大枣汤。
方药及用法: 炙甘草10g,小麦30g,大枣5枚,酸枣仁15g, 远志、香附、柴胡、郁金、香橼皮各10 g。1剂/d, 水煎服。
方中大枣补益脾胃, 养血安神;小麦、酸枣仁、远志皆能养心安神, 又可益阴敛汗,祛痰利窍; 香附疏肝理气, 解郁止痛;郁金行气活血, 凉血清心;香橼皮能理气健脾化痰, 柴胡可疏肝解郁。此方能养心安神, 且有安眠作用, 其疗效较为显着,药物可随证加减。
阴虚火旺者,证见眩晕心悸,心烦易怒, 失眠。其治宜滋阴清火, 养血柔肝,可选用滋水清肝饮。
方药及用法: 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柴胡、白芍、酸枣仁、当归各10g,牡丹皮、栀子各6g。水煎服, 每天1剂。
方中熟地补血养肝, 滋肾育阴, 敛汗固脱,其他诸药功效以如上述。此方能滋肾水而清肝火, 并可养血宁心安神,因而对抑郁症和失眠症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治疗阴道炎症中医偏方治疗有方法
一: 白萝卜加醋
1:提前将白萝卜榨成汁备用,每天晚上先用醋酸清洗阴部,之后用白萝卜汁擦洗,也可深入擦洗,此种方法可有效治疗外阴瘙痒、白带过多等症状。
二: 车前草炖猪肚
首先清洗干净车前草、猪肚,猪肚切成小块,加水、食盐,炖30分钟,饮汤吃肚,长期服用可治疗因各种感染引起的白带量多、色黄、有异味等。
三: 大蒜汁
1:将大蒜去皮捣碎,加入开水熬成汤,每天用大蒜汁清洗外阴2~3次,对治疗外阴瘙痒和滴虫性阴道炎效果极好。
四: 白果鸡蛋
1:将白果去皮和心,鸡蛋的一头打一个洞,将白果塞入,并用湿纸糊好洞口,鸡蛋煮熟后即可使用,主要用于治疗因过于疲劳引起的白带增多、色黄等症状。
五: 猪肝马鞭草
准备60克猪肝,30克马鞭草,将其切成小块,并拌匀,用盖碗盖好放入锅内蒸30分钟。此法可有效治疗外阴瘙痒、白带过多等,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的功效。
六: 青萝卜泥
将青萝卜清洗干净,并捣碎成泥糊状。用消过毒的纱布包大约两勺萝卜泥,并做成卷装,一头用线绳拴住。用高锰酸钾液先清洗干净阴道,将纱布卷塞入阴道,来回抽拉。或者秋冬之际放入阴道1小时左右去除,此种方法可有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七: 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
阴道炎都可以在夫妻之间相互感染,因此,女方患病后,男方也要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有的男性虽然未患病,但是健康带菌者,也应接受治疗。另外,急性感染期间要禁止性生活,症状好转后,性生活时要戴避孕套,以预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