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白三烯调节剂治疗儿童轻度睡眠呼吸障碍

白三烯调节剂治疗儿童轻度睡眠呼吸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SA)是儿童阶段常见的高发疾病,2-3%的儿童罹患此病(1)。此病通常(至少部分)是由于腺样体扁桃体增生所致(2,3)。如果不加以治疗,SA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影响神经行为和心血管系统(4-11)。因此,腺样体扁桃体切除(T&A)是目前儿童SA最常用的治疗方法(12)。虽然缺乏确凿的多导睡眠图标准,T&A常常被作为睡眠中呼吸障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超过5次/小时的患儿的治疗方法。虽然大部分临床医生同意AHI<1次/小时睡眠的打鼾儿童无需任何干预,但是对于AHI>1且<5次/小时睡眠的儿童,目前仍未就恰当的治疗方法达成共识(13)。

非手术抗炎方法已经被审慎地用于SA儿童的治疗(14,15)。事实上,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存在鼻和口咽部粘膜炎症 (16–19)。而且,最近有报道指出,SA儿童的血浆C-反应蛋白(炎症反应的系统性标记物)水平升高,并且与其睡眠中呼吸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20)。因此,对于睡眠呼吸障碍(SDB)儿童,安全性良好的系统性抗炎药物可以作为T&A之外的另一种治疗选择。

孟鲁司特是一种口服生物可利用的半胱氨酰白三烯(LT)受体拮抗剂,它有效、安全、耐受性好,获美国FDA批准用于2岁以上儿童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炎症反应的预防性治疗(21-24),长期研究未发现明显的耐药性(25,26)。我们最近发现,在SA儿童扁桃体组织中(29),人克隆半胱氨酸LT受体1和2(LT1-R, LT2-R) (27, 28)的表达水平升高。基于上述发现,我们对SDB以及无SDB儿童的淋巴样组织中的LTs及其受体的相对含量进行了比较,并深入研究了孟鲁司特治疗16周对于轻度SDB儿童的睡眠和气道通畅性的疗效。

常见睡眠障碍疾病诊断

1.遗传因素

这些儿童睡眠障碍主要由基因的异常造成,最典型的是发作性睡病。

2.环境因素

睡眠的疾病发生于大脑,大脑是人类最频繁与外环境直接联系的人类器官,环境因素对大脑有着显著的影响,成为造成儿童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最典型的儿童睡眠障碍是入睡相关障碍。

3.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

儿童睡眠障碍的大部分疾病都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某些遗传特质的大脑,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的疾病。

4.躯体其他疾病

对儿童睡眠功能的影响,最典型的疾病是儿童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总体来说,儿童睡眠障碍的病因非常复杂繁多,可以涉及到躯体疾病、饥饿、口渴或过饱、养育方式不当、睡眠习惯不良、精神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影响。还会受社会心理因素,如家庭纠纷、父母亲抚养儿童观念的差别、经济状况、学校里老师的态度、与同学们的交往等因素的影响。

临床表现

儿童睡眠障碍是由睡眠时间不足及一系列相关症状构成。相关症状包括打呼噜、喉头哽咽、呼吸暂停、张口呼吸、睡眠不安、多汗、肢体抽搐、梦话、磨牙、梦游、遗尿等。睡眠障碍的形式主要包括:

1.睡眠不安和入睡困难

多见于婴幼儿,睡眠时经常翻动、肢体跳动、反复摇头、无故哭闹、磨牙、说梦话等。有的患儿不愿上床,要求抱着走动,或是迟迟不能入睡、浅睡或早醒。

2.夜惊

常见于2~5岁儿童,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左右发作,表现为突然惊叫、哭闹、惊恐表情、手足乱动、呼吸急促、心跳增快、出汗、瞳孔散大。发作时脑电图出现觉醒的α节律。每次夜惊发作可持续1~10分钟,发作后再入睡,醒后完全遗忘。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夜惊可自行消失。

3.梦行症

较为常见,常伴有夜间遗尿。部分患儿有家族遗传史。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在入睡后0.5~2小时熟睡中突然坐起或下床活动,意识不清、东抚西摸、徘徊走路或做游戏动作,此时不易唤醒,大约数分钟或半小时后又可安静入睡,事后完全遗忘。

检查

1.儿童生长发育过程的询问。

2.量表检测:主要是通过半定量的评估方法评估儿童学习、生活和情绪,主要的工具有儿童睡眠紊乱量表、儿童社会功能评价量表、康奈尔儿童行为问卷,儿童适应行为评估、儿童情绪评估。

3.认知功能检查:通过认知评估工具评估儿童的认知功能,了解睡眠障碍对儿童大脑的影响;主要工具有Das-Naglieri认知评估系统,韦氏智力量表、持续加工试验。

4.电生理检查:时间相关诱发电位、体动睡眠检测、脑电图、动态心电图。

5.影像学:磁共振检查。

诊断

1.诊断分型

(1)根据美国DSM-V疾病诊断手册,儿童睡眠障碍可分成四类:①最基本的儿童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②与其他精神紊乱相关的睡眠障碍;③由通常的内科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碍;④药物引起的睡眠障碍。

(2)著名儿童睡眠医学专家smedieH认为儿童睡眠障碍主要包括三种类型:①睡眠失调:指各种因素导致的睡眠量、质或时序方面的变化,以睡眠不安、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为特征。前者有入睡困难、频繁夜醒等表现。后者常见于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原发性白天嗜睡征等疾病。②异态睡眠:指在睡眠中出现的异常发作性事件,如梦行、梦魔、梦吃、夜惊等。③病态睡眠:指由躯体、精神疾病诱发的睡眠障碍。

2.常见睡眠障碍疾病诊断

婴幼儿期,睡眠障碍主要是很难建立稳定的睡眠规律,以入睡困难和频繁夜醒较多见。

(1)入睡相关障碍由于在入睡时缺乏习惯伴随物或熟悉的环境因素而发生入睡或睡眠启动和睡眠维持困难。通常发生于6个月以上小儿,3岁以后显著减少,6个月~3岁儿童患病率15%~20%。无明显性别差异。表现为睡觉时需某些习惯伴随物或环境才能迅速入睡,否则便入睡困难或夜间醒后再度入睡困难或延迟,甚至啼哭吵闹。并需重新满足上述条件才能再入睡。常见的习惯伴随物或环境有喂奶、吸吮橡皮奶嘴、照料者的拍背、摇动、哼歌、讲故事,开电视、收音机或电灯等。多数患儿通常至3~4岁时症状可自行缓解,少数患儿症状可持续至7~8岁。常见的病因有:①抚养者不适当或过度介入儿童睡眠,形成入睡相关性因素。如患有某种疾病给予安抚养成习惯后,即使疾病己愈,患儿入睡仍依赖于这些关护。此时,关护成为入睡相关性因素,从而影响睡眠。②围生期缺氧性脑损害可使儿童易激惹和睡眠不宁,并受到过分关护,从而影响入睡和整个睡眠阶段。③遗传因素也可能起一定作用。

学龄前期易发生睡眠时打鼾、梦魔和异态睡眠(如梦游、夜惊)。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夜间上呼吸道反复梗阻引起的严重的睡眠障碍,占睡眠障碍的1%~3%,2~6岁多发。最常见的原因是腺样体和扁桃体肿大,但鼻咽部解剖结构及神经肌肉疾病在OSAS发病中也起一定作用。OSAS发生的关键在于睡眠时咽气道的塌陷。气道阻塞的部位可以在鼻咽部、口咽部或喉咽部,80%以上的患者为口咽和喉咽部的联合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是很多的,最显著的症状是睡眠时打鼾和呼吸困难,常常表现为数秒钟的呼吸暂停。也可表现为大多数时间用口呼吸(夜间和白天),胸腹反向异常呼吸,夜间经常咳嗽或气硬,躁动不安,多汗,遗尿。经常夜惊或梦魔,也可表现为梦游。白天常常表现为晨起头痛、困倦、易激惹、鼻塞、张口呼吸、行为异常、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

(3)梦魔又称梦中焦虑发作,是指儿童做内容恐怖的梦所引起的焦虑、恐怖发作。常可见于正常人,发生率为5%。大约有7%~15%的儿童有梦魔的情况,发病高峰在3~6岁,3岁以前很少发病。

磨牙症是指睡眠中频繁出现的咬肌节律性收缩发作,产生磨牙咬牙动作,并可发出声音。

(4)失眠(insomnia)是一种以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并在睡后仍觉疲倦为特征的睡眠障碍。青少年较常见,通常与情绪问题、过度服用某些使中枢神经兴奋的物质及学业压力负担有一定关系。部分患儿数次失眠后对睡眠怀有恐惧心理而形成条件反射,上床后就担心睡不着,从而形成习惯性失眠。

鉴别诊断

儿童睡眠障碍与癫痫发作的鉴别诊断:儿童期常见的睡眠障碍,如夜惊、梦魇与梦游症等,但睡眠中一些发作性异常运动,却有被误诊为癫痫性肌阵挛或其他癫痫发作的可能。因此,需要了解小儿睡眠中常见的非痫性异常运动,以提高与癫痫发作的鉴别诊断。

并发症

儿童睡眠障碍可能随年龄增长,成为成人后睡眠障碍(以失眠症为主)的主要发生因素。即使是在儿童期,睡眠障碍的负面影响也容易使儿童产生认知功能障碍、情绪障碍,并影响其他系统和器官的发育成长。

治疗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在临床上通常建议以行为治疗为主。父母的支持、鼓励和安慰对睡眠问题的解决是相当重要的,应了解孩子潜在的忧虑并随时给以可能的支持,决不能粗暴地恐吓和惩罚。睡觉的时间也应是规则、固定的,应将变动限定在最小范围内。睡觉前的一段时间应是安静、平和的,刺激的电视应绝对避免。对于发作性睡病的儿童,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规则的睡眠时间表,平时在饮食上避免高糖,并且多予以精神鼓励。梦行症的儿童因为有遭受伤害的可能,所以父母更应注意其安全。在指导父母有规律地唤醒梦游儿童(即在孩子入睡后几小时唤醒他或在通常梦游发生前唤醒他)后发现,该措施在所有父母被指导的儿童中都有明显的效果,并在治疗6个月后的随访中仍有效。对于夜惊的儿童,仍应阻止孩子睡在父母的房间,可以让他们在睡前洗个暖水澡、吃少量的点心、并陪他们安静地呆一会儿均有助于睡眠,或者还可以为他们点一盏夜灯或让房门开着。在药物治疗方面,苯海拉明作为一种温和的镇静剂,必要时可用于夜惊儿童;单胺氧化酶抑制剂、α肾上腺素能受体中枢兴奋药治疗发作性睡病;地西泮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梦行症;褪黑素治疗失眠症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预防

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包括睡觉时不要开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等等),能够促进大脑正常发育并得到充分休息。

1.制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对有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儿童,还应注意调整和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侧卧位)和枕头的适宜高度(10厘米左右)。

2.父母的作用

帮儿童放宽心。排除生理和身体上的因素,父母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引发夜惊症的事情发生,从客观上解除儿童的心理压力。同时,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解除焦虑、放松身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上床后,家人亲切地陪伴及聊天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也往往能让儿童心情愉快地入睡,这是避免夜惊的好方法。

3.对孩子的关注

白天适度增加儿童的运动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其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而且白天的活动多了、累了,晚上也容易睡得深,提高睡眠质量。白天常打瞌睡的儿童,夜间睡眠时间会缩短,这是由于紊乱而片段化的睡眠反复觉醒而打断睡眠,易引起夜间睡眠不安、睡眠时间不足。所以,对白天经常打瞌睡的儿童要寻找原因,采取对策加以纠正。

总之,家长掌握了睡眠与健康的相关知识,有意识地去避开这些危险因素,或是发现原因,及时就诊,解除影响因素,则可大大减少和避免儿童因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碍而产生的健康隐患。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我相信大家对于儿童睡眠障碍的相关知识有了大致上的了解的,知道了儿童睡眠障碍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疾病的困扰、还有遗传因素。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疾病的知识,别忘了阅读下一篇。

哮喘患者应该吃什么药

(1)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

(2)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

(3)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亦可考虑增加吸入激素量。

(4)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考虑做强化治疗。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待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渐减少激素用量。部分病人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

过敏性哮喘的治疗

(一)抗炎药物

抗炎药物也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过敏性炎症的,所以控制和消除患者的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

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1、糖皮质激素

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稳定的最基本治疗,是哮喘的第一线的药物治疗。吸入激素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所用剂量较小,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肝脏迅速被灭活,全身性不良反应少。

2、脱敏治疗

该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变应原疫苗治疗,是治疗哮喘的主要方法之一,并且其疗效已经得到证实。而且临床上主要是用于尘螨和各种花粉进行脱敏治疗。

研究证实该疗法能改变哮喘的自然进程并可在停止治疗后维持数年的疗效。许多学者主张舌下脱敏治疗,由于舌下脱敏治疗避免了反复注射的麻烦和痛苦,因此特别适合儿童。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比较舌下脱敏治疗是否和注射脱敏治疗具有同样的疗效。

支气管哮喘治疗

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哮喘的方法,但是只要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就可以使哮喘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减少哮喘的发作甚至不再发作。长期抗炎治疗是哮喘的最基础治疗,首先吸入激素。哮喘急性发作的时候首先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在规律的吸入激素后,如果病情控制还是不理想的患者,要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另一种方法就是增加激素的吸入量。

重症的哮喘患者,经过吸入激素和β2激动剂治疗后,如果还是反复发作,这种时候可以考虑转为强化治疗。强化治疗是按照严重哮喘发作期进行处理,给予大剂量的激素来进行治疗。等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后两天到四天,减少激素的用量。

治疗哮喘,消除引起哮喘的病因和诱发原因是关键,找出引发哮喘的因素,避免诱因才能有效的避免哮喘的发作。同时要对机体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患者要学会哮喘发作的时候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的方法,掌握不同的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在自己处理不了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就诊,不要耽误了病情,以免引起不良的后果。

打呼噜也有遗传性吗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呼吸道狭窄、肥胖、神经和肌张力调节功能异常都可致病。常见的造成咽腔狭窄的病因有儿童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另外,由于亚洲黄种人不同于白种人的颌面骨性结构特征,一些并不肥胖的人也可发生打鼾。

上述因素可以来源于遗传,也可以来源于衰老和不当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建立侧卧位睡眠的习惯,对于预防和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如果症状较重,单纯依靠上述措施也不能有效控制病情。

家族有遗传因素的人,将来发生打鼾的几率会比别人高,所以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因为与打呼噜和睡眠呼吸障碍相关的多个危险因素具有遗传性,比如肥胖、上呼吸道附近的结构和呼吸控制功能等。大家都知道,孩子会继承父母的一些遗传特征,例如脸型,体型等,这是外观的情况。同样,头、面内部的形状也会受父母的影响,比如小下颌的人容易打呼噜,如果他的孩子也继承了小下颌这一颌面特征,那么也就继承了易患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患病的危险性增加,而且亲属中患者人数越多,患病的危险性越大。有报道称,患者亲属患病的危险性较其他人群高两倍。美国科学家对681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发现,父母中只要有任何一方经常打鼾,他们孩子打鼾的概率就比父母不打鼾的孩子高3倍。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孩子打鼾需要及时就诊。因为儿童是颌面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打鼾、张口呼吸,头面部骨骼常常会发育成容易打鼾的颅面形态,等到成人以后,有可能发展为成人的鼾症、睡眠呼吸障碍。如果到了成人时,许多结构的纠正往往需要做创伤较大的手术,风险也会较高。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夜间打鼾,而且鼾声很不均匀,中间可能有间断,有的甚至还存在憋醒的现象。较轻的患者,白天可以没有显著的异常症状。较重的患者,伴有白天困倦、晨起头痛、性格急躁、浑身乏力、工作效率下降、睡眠后不能解乏、口干、夜尿增多、性功能减退等症状,且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睡眠呼吸障碍疾病,首先应当到具备睡眠呼吸监测条件的医院就诊。因为这种疾病与耳鼻喉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口腔科、儿科、心血管内科等都有关系。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要症状选择首诊临床科室,如果医师认为需要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就须安排相应的检查。

哮喘的药物治疗

哮喘治疗药物通常分为两类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控制药物,需要长期每天使用,以维持哮喘临床控制的药物。 吸入给药由于的局部抗炎作用强,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副作用小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哮喘的首选治疗,临床上常见的药物有,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在吸入疗法不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情况下选择其他口服药物作为添加治疗如白三烯调节剂,茶碱等。

缓解药物,按需使用以迅速缓解哮喘症状发作的药物 。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或溶液(万托林),沙丁胺醇片,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短效茶碱等。

儿童患支气管哮喘怎么办

抗生素使用7天,如果症状仍没有减轻,就应该停药了。 意见建议: 建议您带孩子去看看中医,中医的小儿推拿对于治疗婴幼儿支气管炎,效果非常不错,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1.治疗目的

应该积极进行治疗,争取完全控制症状。保护和维持尽可能正常的肺功能。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关键是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坚持长期治疗。

2.药物治疗

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具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和抗炎作用两大类,某些药物兼有扩张支气管和抗炎作用。

(1)扩张支气管药物 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

(2)抗炎药物 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色甘酸钠和尼多酸钠、抗lgE单克隆抗体、抗组胺药物。

怎么样治疗哮喘过敏性哮喘啊

过敏性哮喘怎么治

对于每一位过敏性哮喘的患者来说,治疗过敏性哮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时候。毕竟没有一个人想受到疾病的折磨,不是吗?那过敏性哮喘怎么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传统过敏性哮喘药多为抗组胺药和激素类药,不但会致人困乏疲倦,对肝肾还有损害,而激素更可能导致肥胖、感染、色素沉着等问题。另外这些抗过敏药多在用时见效,一停药就复发,症状甚至更重。

一、抗炎药物

也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过敏性炎症的,所以控制和消除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1.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

激素是治疗哮喘的最有效的方法,大多数的过敏性哮喘患者都是用激素进行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因此,大家可以选择适量的进行治疗过敏性哮喘。

2.脱敏治疗

也称变应原疫苗治疗,是哮喘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已经在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中所证实。

脱敏疗法SIT是哮喘的一种特异性免疫治疗,用于过敏原明确又难以避免的中、轻度慢性哮喘,可减轻发作,青年和儿童患者效果较好。由于对脱敏疗法治疗哮喘的疗效尚有不同意见,且其治疗时间长、起效慢,并有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危险,因而使该疗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3.抗白三烯药物

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合成抑制剂5-脂氧酶抑制剂。

4.抗-IgE单克隆抗体

这个一个针对人体所开发出来的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方法,而且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5.抗组胺药物

由于哮喘为过敏性疾病,一旦确诊就应该尽早给予抗组胺药物。

支气管哮喘治疗

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哮喘的方法,但是只要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就可以使哮喘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减少哮喘的发作甚至不再发作。长期抗炎治疗是哮喘的最基础治疗,首先吸入激素。哮喘急性发作的时候首先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在规律的吸入激素后,如果病情控制还是不理想的患者,要加用吸入长效 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另一种方法就是增加激素的吸入量。

重症的哮喘患者,经过吸入激素和β2激动剂治疗后,如果还是反复发作,这种时候可以考虑转为强化治疗。强化治疗是按照严重哮喘发作期进行处理,给予大剂量的激素来进行治疗。等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后两天到四天,减少激素的用量。

治疗哮喘,消除引起哮喘的病因和诱发原因是关键,找出引发哮喘的因素,避免诱因才能有效的避免哮喘的发作。同时要对机体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患者要学会哮喘发作的时候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的方法,掌握不同的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在自己处理不了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就诊,不要耽误了病情,以免引起不良的后果。

小儿哮喘能治好吗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常表现为突然发生胸闷,刺激性咳嗽及以呼气为主的伴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哮喘不可以根治,但是可以控制,自己多注意以下几个因素:过敏因素,微生物感染,劳累,精神,职业性和气候因素.

能否完全治愈哮喘,还取决于病情是否严重.接受过合理防治的患儿,到青春发育期治愈的机会较大;如果病情反复发作,有明显过敏体质以及肺功能下降的哮喘儿,又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治,就很难治愈.

对于哮喘,可以试试下面的治疗方法;抗炎药 或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所以控制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对哮喘长期理想的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关推荐

肥胖与疾病 呼吸暂停综合征

有些肥胖者,睡觉鼾声特别响亮,有时还会出现鼾声突然停止,过会儿隆隆的鼾声又起的现象。这并不代表睡得香,他们很多时候白天反而还是昏昏欲睡。这很有可能是一种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疾病。这种疾病和单纯打鼾不同,音量大,十分响亮;鼾声不规则,时而间断,直接发病机制是上气道的狭窄和阻塞,并伴有呼吸中枢神经调节因素障碍,严重时可导致猝死,而肥胖已经被证明是睡眠呼吸障碍最主要的罪魁之一。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症状

症状:1.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 由于多种病因或干扰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常入睡困难和不能维持睡眠;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有效睡眠时间缩短。由于白天活动减少或小睡导致夜间睡眠-觉醒周期缩短,早起或猫头鹰式的夜间活动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再者,随增龄或疾病影响,睡眠的昼夜节律障碍愈明显;表现为昼夜颠倒、时间差性睡眠障碍和夜间工作所致的昼夜节律紊乱。 2.睡眠呼吸障碍 多见50岁以上人群中,睡眠后均可能发生呼吸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加重呼吸疾病、夜间吸入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老年人最常

老年人睡眠障碍有哪些表现

1.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 由于多种病因或干扰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常入睡困难和不能维持睡眠;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有效睡眠时间缩短。由于白天活动减少或小睡导致夜间睡眠-觉醒周期缩短,早起或猫头鹰式的夜间活动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再者,随增龄或疾病影响,睡眠的昼夜节律障碍愈明显;表现为昼夜颠倒、时间差性睡眠障碍和夜间工作所致的昼夜节律紊乱。 2.睡眠呼吸障碍 多见50岁以上人群中,睡眠后均可能发生呼吸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加重呼吸疾病、夜间吸入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睡

儿童睡眠障碍治疗方法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儿科 儿科综合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治疗周期:7-10天治愈率:90%常用药品:婴儿健脾颗粒 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是不一样的,市三甲医院约(1000-2000元) 儿童睡眠障碍西医治疗 对于反复出现睡眠障碍的儿童,睡前可服适量安定或硝基安定,见效可连续治疗1~2周,如睡眠正常后可逐渐停药。 学龄儿童可用服小量阿米替林治疗,睡前服12.5~25mg,每晚1次。阿米替林为临床最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其药理作用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

哮喘病的治疗方法

1.治疗目标 (1)完全控制症状。 (2)预防疾病发作或病情加剧。 (3)肺功能接近个体最佳值。 (4)活动能力正常。 (5)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几率。 (6)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7)防止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8)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2.哮喘防治基本临床策略 (1)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 (2)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 (3)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亦可考虑增加吸入激

春困来袭总“打呼噜”要当心

什么样的呼噜要重视 轻微、均匀的呼噜或者偶尔由于睡眠姿势不好引起的呼噜,对人体没有太大的妨碍,如果呼噜伴“夜间憋气”,说明睡眠时呼吸的通畅程度受到影响,要高度重视。当家人反映您夜间鼾声不规则、不均匀,应当警惕,尤其是体型偏胖者更应该注意。睡眠时呼吸不正常的现象发生频度超过一定限度,就可以定义为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儿童与成人都会发生,较轻的患者白天可以没有显著的特异症状,但以下一个或多个症状提示患有该疾病: 1、打鼾,特别是不均匀的鼾声,呼吸有间断。 2、夜间憋醒。 3、白天困倦、乏力、工作效率下降。 4、晨

支气管炎哮喘应该怎么治疗

一、药物治疗 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具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和抗炎作用两大类,某些药物兼有扩张支气管和抗炎的作用。 1、扩张支气管药物: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 2、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色甘酸钠以及尼多酸钠、抗lgE的单克隆抗体、抗组胺药物。 二、长期治疗 哮喘的治疗药物根据其在哮喘长期治疗中的地位,又分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1、控制药物或称为维持治疗药物,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 2、缓解药物或称为急救药物,指按需要使用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迅速解

儿童睡眠障碍怎么办

儿童睡眠障碍: 按国际标准分为四类: 一、睡眠时间较同龄儿童少; 二、过多; 三、睡眠觉醒程度障碍,如时差,睡眠时相提前,延迟综合征;四、睡眠伴随症,如夜惊、梦魇、梦游。据调查患病率为10%%-15%。 婴儿期睡眠障碍表现急躁、激惹,很难建立睡眠规律。4-12岁儿童的常见睡眠问题是不愿意正常上床睡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早醒,醒后难以再睡,或白天睡眠过多、疲乏、困倦、醒后不适感。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4个月以上,过分担心失眠后果,产生明显苦恼,甚至影响了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

看过敏性哮喘医院

(一)抗炎药物 也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过敏性炎症的,所以控制和消除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二)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除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 1.β2激动剂,用药方法可采用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首选吸入法,其作用迅速,气道内药量高,全身副作用少。吸入的方法有定量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和持续雾化吸入。以定量气雾剂为最常用。然而,定量气雾剂使用需

晚上喝酒真的好吗

睡眠呼吸障碍 一些科学家通过进行大规模调查的表明,平常喝酒的人比不喝酒的人更容易出现呼吸道狭窄和打呼噜的现象,并易患睡眠呼吸障碍。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睡眠呼吸障碍是肥胖者赘肉太多使呼吸道变窄所致,而实际上,饮酒也易使人患睡眠呼吸障碍。酒精可以使支撑下额的肌肉松弛,进而使呼吸道处于受阻状态。因此,减轻睡眠呼吸障碍症状,不仅要减肥,同时还要注意戒酒。 睡前饮酒降低睡眠质量 尽管酒精可以帮助人们快一些入睡,但在入睡后的时间里,它的作用却是非常“消极”的。酒后引起的睡眠与正常生理性入睡完全不同,酒后入睡其大脑活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