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黄疸反复发作怎么办 增加喂奶次数

新生儿黄疸反复发作怎么办 增加喂奶次数

若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以适当增加喂奶次数(每24 小时 8~12 次),促进宝宝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以达到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持续至1-2个月的状况。与新生儿黄疸的症状相同,就是皮肤和眼白会泛黄。

如果黄疸现象持续2-3周还没消退的话,要到医院接受检查,确认宝宝是否为母乳性黄疸。爸妈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以测量宝宝血液中胆红素的量。注意,奶量以150ml/kg.d计算。暂停母乳期间,妈妈应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

如果胆红素有减少,那表示引起黄疸的原因可能是母乳,这个时候宝宝可以不需要做任何的治疗,爸妈可以喝平常一样为是,不要因为怕黄疸而停止哺喂母乳。黄疸症状较严重的宝宝可以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停喂母乳后黄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乳母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另外,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宝宝出生15天了还有黄疸正常吗 宝宝出生15天了还有黄疸怎么办

如果是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那么只需找出具体致病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疾病去除病因,等病因消除后黄疸自然就会消退。

宝宝出生15天了还有黄疸,建议家长们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相应的退黄西药进行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以达到消除黄疸的目的。

宝宝出生15天了还有黄疸,也可以选择中医进行治疗,通常是服用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

各种原因引起的宝宝出生15天还有黄疸的现象都可以使用光疗,可到当地有相关器械的正规医院进行光疗。注意在治疗宝宝黄疸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发热、腹泻等副作用,这些症状在停止光疗后可自行恢复。

如果光疗对于宝宝出生15天还有黄疸的现象没有起作用,那么还可以进行换血治疗,换出宝宝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治疗宝宝有溶血症或早期胆红素脑病等疾病,使黄疸尽快消退。

若宝宝的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以适当给宝宝增加喂奶次数,推荐每喂奶次数在8~12次,通过促进宝宝排便来减少胆红素的吸收,以达到减轻宝宝15天还有黄疸的目的。

当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说明宝宝是母乳性黄疸,这时需要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人工喂养,必要时辅助光疗,可以迅速缓解宝宝15天还有黄疸的症状。

宝宝出生5天黄疸高怎么办

增加喂奶次数

勤喂奶有助于提高出生才6天的宝宝的抗病力,并且还能促进宝宝的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排泄,减少黄疸光疗机会,降低胆红素水平。

添加糖水

如宝宝在出生24小时后测得的黄疸指数>9 mmol/L,之后在第5天黄疸还是有些高,那么家长们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添加葡萄糖水以增加刚出生的宝宝小便次数,以利于小便中胆红素的排泄。或者喂白开水也是可以的,建议2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20ml左右,以白开水最佳!

游泳

让出生5天的宝宝游泳可以促进胃肠道激素和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多,食欲增加。而且游泳时活动消耗量较多肠蠕动加强,排便多,有利于胎粪的尽早排出,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

宝宝出生20天了黄疸怎么还没消 宝宝出生20天了黄疸还没消怎么办

如果是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那么找出具体疾病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疾病去除病因,病因消除后黄疸自然就会消褪。

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相应的退黄药物进行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以达到消除黄疸的目的。

还可以选择中医进行治疗,具体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中药等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都可以使用光疗,可到有相关器械的正规医院进行光疗。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发热、腹泻等副作用,停光疗后可自行恢复。

换血治疗可以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溶血症或早期胆红素脑病等的新生儿黄疸患儿。

若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以适当增加喂奶次数(每24小时8~12次),促进宝宝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以达到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目的。

当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人工喂养,需要时加以光疗,以缓解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该如何治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一般7-10天后便可自行消退,早产儿可能会延长到2-4周。

1.病因治疗:到正规医院通过检查诊断后针对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2.药物治疗:有需要的情况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相应的退黄药物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以达到消除黄疸的目的。

3.中医治疗:还可以选择中医进行治疗,具体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中药等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4.光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都可以使用光疗,可到有相关器械的正规医院进行光疗。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发热、腹泻等副作用,停光疗后可自行恢复。

5.换血治疗:换血治疗可以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溶血症或早期胆红素脑病等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

6.增加喂奶次数:若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以适当增加喂奶次数(每24 小时 8~12 次),促进宝宝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以达到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7.暂停喂奶:当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暂停母乳喂养 3 天,改人工喂养,以缓解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宝宝出生5天黄疸高怎么办 增加喂奶次数

勤喂奶有助于提高出生才5天的宝宝的抗病力,并且还能促进宝宝的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排泄,减少黄疸光疗机会,降低胆红素水平。

新生儿黄疸二十天还没有退正常吗 病理性黄疸该怎么办

如果是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那么找出具体疾病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疾病去除病因,病因消除后黄疸自然就会消褪。

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相应的退黄药物进行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以达到消除黄疸的目的。

还可以选择中医进行治疗,具体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中药等进行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都可以使用光疗,可到有相关器械的正规医院进行光疗。

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发热、腹泻等副作用,停光疗后可自行恢复。

换血治疗可以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溶血症或早期胆红素脑病等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

若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以适当增加喂奶次数(每24 小时 8~12 次),促进宝宝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以达到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当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暂停母乳喂养 3 天,改人工喂养,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又黄的症状。

新生儿大便绿色有奶瓣怎么回事 消化不良

新生儿吃得太饱、奶粉冲得太浓,以及乳母情绪紧张、焦虑或乳母吃了有刺激性、过凉的的食物等,都有可能导致新生儿消化不良而出现大便绿色、有奶瓣的情况,并且新生儿每日大便次数可达到5-10次。

如果新生儿由于消化不良而大便绿色有奶瓣,可以适当减少每回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可以在冲奶粉时适当多加一些水将奶冲稀一点。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奶量以150ml/kg.d计算。暂停母乳期间,应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同时给予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鼓励乳母多次少量喂奶,增加患儿大便次数。严重者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停喂母乳后黄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母乳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另外,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为了规范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特制订了《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该方案中对出生超过72小时的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推荐标准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57μmol/L(≥15mg/dl)时考虑光疗;≥291μmol/L(≥17mg/dl)时光疗;≥376μmol/L(≥22mg/dl)时光疗失败换血;≥428μmol/L(≥25mg/dl)时换血加光疗。对于母乳性黄疸而言,有些医生也按照此标准来执行。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一般说来,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要鼓励频繁喂奶,避免添加糖水。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因很少引起核黄疸,如果血清胆红素257μmol/L时可暂停母乳3天;>342μmol/L时则加光疗,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浆治疗。患儿就诊时不管黄疸多么重,血清胆红素浓度有多高,也不必换血治疗,因为黄疸完全可以通过光疗和停喂母乳加以控制。

这6件事最棘手 黄疸

出生后2-3天开始,宝宝的皮肤可出现黄疸,大部分是生理性黄疸,一般2周内会消退。在新生儿中,黄疸发生率约为1/3,这是由于宝宝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加造成的。正确的喂养方式和喂奶量可以帮助消化道蠕动增加,促进胆红素从大便中排出,减轻黄疸程度。这时更应该坚持母乳喂养,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如果努力后仍存在喂养问题应咨询儿科医生。

母乳喂养会造成新生儿胆红素重吸收增多,所以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会比人工喂养的新生儿黄疸明显。多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黄疸加重是由于喂养不当造成的,而并非母乳本身。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首先检查喂养方法是否恰当,而不是武断地停母乳。

婴儿黄疸的危害 黄疸的分类

黄疸分为母乳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出生后的1~2天,母乳喂养奶量不足,可引起胎便排出延迟,肠道回吸收胆红素增多,表现与生理性黄疸相同,只是黄疸程度超过了生理性黄疸,只要早开始喂奶,增加喂奶次数,大便次数增加了,黄疸就可自行消退。

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的代谢过程,一般在婴儿出生后7~10日便会消退,皮肤黄染颜色比较浅。但是婴儿出现生理性黄疸也应该密切观察,防止其演变成病理性黄疸。

如果黄染重,出生2周后,仍不消退或退而复黄,则是病理性黄疸。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病理性黄疸的危害。

母乳性黄疸吃茵栀黄有效果吗 母乳性黄疸宝宝吃茵栀黄有效果吗

效果不明显。

母乳性黄疸的宝宝我们通常采取的退黄疸方法,一是增加喂奶次数和量,二是停喂母乳,让黄疸尽快消退,而宝宝采取吃茵栀黄加喂母乳的方式,往往黄疸消退的效果并不好。

宝宝出生12天了黄疸还没退怎么办

如果是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那么只需找出具体致病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疾病去除病因,等病因消除后黄疸自然就会消退。

宝宝出生12天了还有黄疸,建议家长们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相应的退黄西药进行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以达到消除黄疸的目的。

宝宝出生12天了还有黄疸,也可以选择中医进行治疗,通常是服用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

各种原因引起的宝宝出生12天还有黄疸的现象都可以使用光疗,可到当地有相关器械的正规医院进行光疗。注意在治疗宝宝黄疸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发热、腹泻等副作用,这些症状在停止光疗后可自行恢复。

如果光疗对于宝宝出生12天还有黄疸的现象没有起作用,那么还可以进行换血治疗,换出宝宝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治疗宝宝有溶血症或早期胆红素脑病等疾病,使黄疸尽快消退。

若宝宝血液中的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以适当给宝宝增加喂奶次数,推荐每喂奶次数在8~12次,通过促进宝宝排便来减少胆红素的吸收,以达到减轻宝宝12天还有黄疸的目的。

当检测出宝宝血液中的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说明宝宝是母乳性黄疸,这时需要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人工喂养,必要时辅助光疗,可以迅速缓解宝宝12天还有黄疸的症状。

宝宝体重增长慢的原因 喂养的量不足

新生宝宝是要按需喂养的,新生儿应该平均每24小时喂奶10到12次,只要宝宝想吃,就要给他吃,而不是定点喂宝宝。如果宝宝每天吃奶次数在10次以下而又体重增长缓慢,妈妈应该采取措施,增加喂奶次数,以增加宝宝对养分的摄取,也同时增进乳汁分泌量。当宝宝3个月大后,渐渐可以隔3个小时吃奶。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疸降到多少算正常 新生儿黄疸值过高会有什么危害

新生儿黄疸值过高意味着血液内总胆红素过高,当宝宝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0μmol/L时,就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 当新生儿黄疸出现胆红素脑病时,间接胆红素会破坏脑细胞,即使宝宝生命保住了,也会出现智力低下、永久性听力损伤、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发生胆红素脑病后,会开始出现嗜睡、肌张力减退、吸奶无力、呛奶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宝宝就有可能会失去生命。

新生儿黄疸会发烧吗

单纯新生儿黄疸发烧的情况比较少见,如果新生儿黄疸并伴有发烧,应警惕败血症的可能。因为败血症的症状在新生儿中是不典型的,没有特异性的表现,所以一定要重视,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做血培养以明确是否存在败血症,如果黄疸过高,需要积极予蓝光治疗退黄。

黄疸都有什么症状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

母乳性黄疸多久能退完 如何预防宝宝母乳性黄疸

1、妈妈在怀孕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的食物,不滥用药物。 2、为了减少母乳性黄疸的发生,鼓励妈妈增加新生儿早期乳汁摄入量,能让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 2、妈妈可以坚持多次少量喂奶原则,但是不要给宝宝断奶,这样可以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 3、要给宝宝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防止加重黄疸。 4、宝宝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新生宝宝得黄疸家长要留心

很多新生宝宝都会得黄疸,而新生儿黄疸有生理和病理两种,本文我们就来看看当宝宝得黄疸的时候家长该注意什么。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2~4天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4~6天达高峰,足月儿一般在1~2周内消退

婴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不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

3个案例解读让你明明白白新生儿黄疸

3个案例解读让你明明白白新生儿黄疸 黄疸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Case1 市运输公司客运司机刘军的儿子早产,出生时体重只有2.4千克。小宝宝从生后第二天便有生理性黄疸,住院一周就出院了。 回家后第三天,孩子洗澡时着凉了,晚上开始咳嗽,发低烧,次日咳嗽加重,下午出现呼吸困难,已经减轻的皮肤黄疸又明显。家长赶紧来到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过体查,抽血做有关化验检查,新生儿科专家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败血症”,收住院进行正规抗炎治疗两周,患儿病愈,全身黄疸也随之消退。 Case2 市纺织厂退休工人刘奶奶的孙子强强已满

新生儿大便有奶瓣正常吗 正常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的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消化能力不强,如果吃的过饱、过多,吃进去的奶水并不能完全消化,从而导致大便中出现奶瓣。 这种情况只要适当减少每回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就可以了。 如果新生儿吃得奶粉冲的过浓,也会引起消化不良,导致大便出现奶瓣。 通常先放奶粉再放水的冲奶方法会导致奶粉冲得比较浓,建议把冲奶粉的方式换成先放水,再放奶粉。也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一些水,将奶冲稀一些。 不同种类、品牌的奶粉,在口感、营养、质量等上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新生儿的肠胃适应能力差,在习惯某种奶粉后,突然更换了奶粉的种类

新生儿黄疸有没有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的后遗症,如果治好后一般是没有后遗症,新生儿黄疸的后遗症一般是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没有治好的情况下才会有。 新生儿黄疸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可以自行消退的,大约是一周左右,如果一周还没消退,那就要去医院接受治疗,病理性黄疸是由许多原因组成的一组疾病,必须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常见的几种黄疸原因是: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等,有严重黄疸新生儿应警惕核黄疸的发生,特别是未成熟儿,月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一般可于重黄疸发生后12-48小时之内出现精神萎靡、

新生儿大便有酸味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大便有酸臭味怎么

新生儿的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弱,如果一次吃太多、太饱,很容就会消化不良的,导致大便有酸臭味。 因此妈妈们可以适当减少每次喂奶的量而增加喂奶次数,等宝宝的消化能力慢慢增强时在增加喂奶量。 在新生儿吃完奶之后,家长们可以用手在新生儿的腹部打圈按揉几分钟,可以帮助消化。 如果哺乳期妈妈吃了完油腻、刺激、生冷的食物,如螃蟹等,就给新生儿喂奶,也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而出现大便有酸臭味,因此乳母一定要注意饮食。 如果新生儿消化不良的时间比较长,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益生菌等助消化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