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运外八卦的准确位置图 运外八卦的准确位置

运外八卦的准确位置图 运外八卦的准确位置

手背外劳宫周围,与内八卦相对处。

内八卦位置: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所作的圆周内。

运内八卦正确手法图片 内八卦分运主治

自艮经震,巽至离(7点半至12点),有发汗作用(顺运七次)。

自离经坤,兑至乾(12点半至4点半),有止咳作用(顺运七次)。

自坤经兑,乾至坎(1点半至6点),有清热作用(顺运七次)。

自坎经艮,震至巽(6点至10点半),有止泻作用(顺运七次)。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 内八卦

内八卦位于掌心周围,通常易内劳宫穴位圆心,以内劳宫穴至指根的2/3为半径作园即为内八卦。具体推拿是可用拇指指腹螺纹面做运法,称为运八卦,或掐,称为掐八卦。主要功效作用又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此外顺时针运内八卦止泻,逆时针运八卦止吐的功效。

运内八卦正确手法图片 运内八卦作用

运内八卦能宽胸利膈,理气化痰,主要用于治疗痰结喘嗽,乳食内伤,胸闷,腹胀,呕吐及纳呆等症,多与推脾经,推肺经,揉板门,揉中脘等合用。

运外八卦的准确位置图 运外八卦临床应用

1.运外八卦用于胸闷,便秘等病症。

2.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本穴能消除腹胀的作用,常与摩腹,揉推膻中等合用,治疗便秘,腹胀作用更明显。

宝宝一岁感冒咳嗽流鼻涕喉咙有痰怎么办 小儿推拿

位置: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方法: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一般为300次。

位置: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条线。

操作方法:用试纸和中指两个手指,沿手机内侧由手腕推向手肘。

推六腑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孩子单纯咳嗽不发烧,可以配合推三关,一天3次。有消炎镇咳的效果。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中指推前臂靠小拇指那一侧直线,自肘推向腕。

位置:内八卦是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内2/3处为半径,画一圈,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操作方法:用运法,顺时针方向运100次,叫做顺云内八卦。逆时针方向成为逆运内八卦,如果宝宝伴有哮喘时,可考虑逆运内八卦200次。

位置:位于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自膻中向两侧分推至乳头3分钟。

位置:在上腹部,脐上4寸,即胸骨下端剑突与脐连线的重点,简单说是胃中部。

操作方法:用指端或掌根揉约2-5分钟。

运内八卦正确手法图片 运内八卦的准确位置图

手掌面,以掌心为中心,从中心至终止指根2/3为半径所作的圆周内。内八卦在此圆周上,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8个方位。

八髎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八髎准确位置图

八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位于骶椎部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运外八卦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

外八卦位于手背外劳宫周围,与内八卦相对处。

内八卦位置: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所作的圆周内。

运外八卦,可以宽胸理气,通滞散结,主治胸闷,腹胀,便秘,咳喘等病症。

八髎准确位置图作用功效 八髎的准确位置图

八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具体部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取穴时食指尖按在小肠俞与后正中线之前,小指按在尾骨上方小黄豆大圆骨突起(骶角)的上方,中指与无名指等距离分开按放,各指尖所到之处,食指尖为上髎,中指尖为次髎,无名指尖为中髎,小指尖为下髎,左右共8个点,具体位置如下图:

宝宝咳嗽有痰可以推拿哪里效果好

1、清肺经: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无名指面指根到指尖。

手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泻热解表,止咳化痰。

2、内运八卦: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手法:家长的左手握住宝宝除大拇指以外的四指,右手在宝宝的八卦穴上做环形推动。

作用:行滞销食,宽胸利膈,理气化痰。

运内八卦的准确位置图 运内八卦正确手法

一手持患儿的手,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指腹按压在掌心上,自乾卦起至兑卦止,以顺时针方向云揉,称运内八卦,每次运100-500次。

宝宝拉肚子按摩什么地方可止泻 热性腹泻按摩位置

位置:六腑位于前臂靠小拇指那一侧,肘至阴池成一条线。

操作方法: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肘推向腕,每次约推300次。

位置:大肠经位于食指指侧

操作方法:从虎口直推食指尖为清大肠经。

清脾经:在小儿拇指根向指尖直推,约推100~300次。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

操作方法:从拇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按摩,每次要按摩100次左右。

位置:宝宝腰部最凹点至尾椎骨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面子上向下从宝宝腰部最凹点推至尾椎骨。

位置:内八卦是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内2/3处为半径,画一圈,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操作方法:用运法,顺时针方向运100次,叫做顺云内八卦。逆时针方向成为逆运内八卦,如果宝宝伴有哮喘时,可考虑逆运内八卦200次。

位置: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条线。

操作方法:用试纸和中指两个手指,沿手机内侧由手腕推向手肘。

位置: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300次。

宝宝睡眠不好怎么按摩 运内八卦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内劳宫为圆心,内劳宫到中指根中外1/3交界处为半径所作圆周上的八个点。从小鱼际起按顺时针排列依次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操作方法:用拇指端运,称运内八卦;按乾、坎、艮、震依次推运一周,称顺运内八卦;反之,称逆运内八卦。每天运内八卦300次。

功效: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安神定志的作用。

运内八卦的准确位置图 运内八卦临床应用

1.顺运性平和,能性能散,主升,善开胸利气,化痰化积,用于胸闷,咳喘,厌食,腹胀,也用于催吐及中气下陷,尚可散热解肌。

2.逆运能降能平,主降,对呕吐,痰吼,头晕有效,临床上多采用逆运。

相关推荐

小儿感冒发烧怎么推拿 感冒夹食滞 (感冒兼乳食停滞者,症见呕吐、腹胀、腹痛、肠鸣)

1、平肝、清肺15分钟。清肺以除肺热、解表,平肝以发散表邪 2、推天河水10分钟。推天河水能退热,感冒发热常用穴位之一。 3、清脾10分钟。清脾穴能消除积滞,消除胀满,解决食积不消化的内部问题。 4、清胃10分钟。用于呕吐、腹胀者。清胃能够治理肚腹胀满,积滞腹痛,恶心呕吐,纳呆等,也是清除食物为本。 5、八卦10分钟。八卦能增强中气(脾胃之气),增进消化,消痞化积。

青灵的准确位置 青灵的准确位置

定位:举臂,在少海与极泉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内侧沟中。 取穴:伸臂,先找到极泉穴,再找到少海穴,在少海穴3寸处,肱二头肌的内侧沟凹陷处即是。

下髎的准确位置 下髎的准确位置

定位:下髎位于人体的骶部,当中髎穴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取穴:位于腰骶部,先找到第5腰椎,垂直向下数4个突起骨,找到第4骶骨,在其后正中线与髂后上棘相交处即是。

膻中的准确位置 膻中的准确位置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重点处。

瘛脉的准确位置 瘛脉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简易取穴:在耳后,先找到翳风穴,再找到角孙穴,在两穴之间,做环耳郭连线,在其连线下缘1/3处即是瘛脉穴。

积食了怎么办 小儿推拿速解法

用两手的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的指腹对应用力,捏住小儿脊椎两侧肌肉,拇指在后,另三指在前,三指向前捻动,拇指随之推动,每捏一次,向上推推移一点。可从尾骶骨处开始,和缓地向上推移,至颈后枕部为止。 位置:位于手掌大鱼际处 操作方法: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手掌大鱼际,次数在50次左右。 功效:板门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功效,一般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症状。 位置:内八卦是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内2/3处为半径,画一圈,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操作方法

中府的准确位置 中府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取穴:以双手叉腰,先取锁骨外端下方凹陷处的云门穴,当云门穴之下约1寸,与第1肋间隙平齐处即是本穴;或取仰卧位,自乳头向外2寸处,再直线向上摸取肋骨,第1肋间隙即是本穴。

小儿推拿治疗过敏性咳嗽

1、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从指根向指尖的方向直推为清肺经。 2、肝经位于食指末节罗纹面,从指根向指尖的方向直推为清肝经。 3、脾经位于拇指桡侧指端到指根的位置。沿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4、内八卦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内劳宫为圆心,内劳宫到中指根中外1/3交界处为半径所作圆周上的八个点。从小鱼际起按顺时针排列依次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用拇指端按兑、坤、离、巽等,依次推一周,称逆八卦

手足口病拉肚子怎么办 小儿推拿法

因手足口病导致的6岁以下的宝宝拉肚子现象,可用小儿推拿的方法健脾助消化,帮助止泻。 1、重症:大便十余次每日,有脱水现象 方法: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利小便10分钟。 对症加减:腹痛重者加揉外劳宫10—15分钟。 2、轻症:大便5—6次每日 方法: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哮喘

1、擦肺俞部位和膻中部位 (1)膻中穴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 操作方法:用掌擦法,称擦膻中。 功用:理气化痰、止咳平喘。 (2)肺俞穴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用掌擦法,称擦肺俞。 功用: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化痰。 2、揉定喘1-3分钟 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为大椎穴,大椎穴旁开0.5寸,左右各一。 操作方法:指端揉。 功用:止咳平喘,通宣理肺。 3、补脾经300-500次 位置:拇指桡侧指端到指根。 操作方法:向心(指尖向指根方向)推为补,称补脾经。 功用: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