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的典型与非典型症状
心绞痛的典型与非典型症状
典型的心绞痛:
这要从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方面进行描述:
①其疼痛的部位以胸骨后(中下段)最常见占60%左右,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和左臂内侧;
②胸痛性质难以准确描述。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诉胸部有压迫感、紧张感、阻塞样窒息感;
③可有诱因。劳累、情绪激动、受寒、便秘等都可诱发心绞痛,特别是饭后,气候寒冷或刮风天气仍在外面活动时,容易引起胸痛发作;
④胸痛持续时间短暂。心绞痛的胸痛一般持续3~5分钟就会自行缓解,时间短暂。很少见到持续半小时以上的心绞痛,除非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
⑤胸痛发作位置具有一致性。 在一个心绞痛患者身上,前后几次发作的胸痛总是发生在同一个位置,而且持续时间大致相同,疼痛的性质也相似,所不同的是严重程度。串着疼往往不是心绞痛;
⑥硝酸甘油有效。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2-8分钟后能有效地缓解疼痛,而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一般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⑦有伴发症状。心绞痛患者常常有伴发症状:如全身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严重者血压下降、有濒死感。
非典型心绞痛的表现:
①疼痛的持续时间过于长
有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超过三十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也差,常常会含服两到三片也不见效果,临床上见于一些冠状动脉病变非常严重的患者;当然也有可能发生了很严重的心肌梗死。不管什么原因,只要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好的患者,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②疼痛部位不典型
如表现为肚子痛(尤其是上腹部疼痛)、左边肩膀疼痛,少数还可以表现为咽喉痛、牙痛等,但多数同时伴有前胸发闷或闷痛,这主要与串痛有关,医学上称之为放射痛。
心绞痛的典型与非典型症状
这要从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方面进行描述:
①其疼痛的部位以胸骨后(中下段)最常见占60%左右,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和左臂内侧;
②胸痛性质难以准确描述。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诉胸部有压迫感、紧张感、阻塞样窒息感;
③可有诱因。劳累、情绪激动、受寒、便秘等都可诱发心绞痛,特别是饭后,气候寒冷或刮风天气仍在外面活动时,容易引起胸痛发作;
④胸痛持续时间短暂。心绞痛的胸痛一般持续3~5分钟就会自行缓解,时间短暂。很少见到持续半小时以上的心绞痛,除非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
⑤胸痛发作位置具有一致性。 在一个心绞痛患者身上,前后几次发作的胸痛总是发生在同一个位置,而且持续时间大致相同,疼痛的性质也相似,所不同的是严重程度。串着疼往往不是心绞痛;
⑥硝酸甘油有效。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2-8分钟后能有效地缓解疼痛,而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一般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⑦有伴发症状。心绞痛患者常常有伴发症状:如全身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严重者血压下降、有濒死感。
非典型心绞痛的表现:
①疼痛的持续时间过于长
有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超过三十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也差,常常会含服两到三片也不见效果,临床上见于一些冠状动脉病变非常严重的患者;当然也有可能发生了很严重的心肌梗死。不管什么原因,只要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好的患者,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②疼痛部位不典型
如表现为肚子痛(尤其是上腹部疼痛)、左边肩膀疼痛,少数还可以表现为咽喉痛、牙痛等,但多数同时伴有前胸发闷或闷痛,这主要与串痛有关,医学上称之为放射痛。
③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发现许多中老年人有一过性、甚至持续较长时间的心急缺血发作,但当时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急缺血患者预后不一定就比有症状的好,甚至因为无胸痛发作,长期的不到有效治疗,知道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或发生了心肌梗死时才被重视,这时往往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应当重视无痛性心急缺血的处理。
④疼痛的性质改变
有的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者老年人,心绞痛发作的时候没有明显的疼痛的感觉,而是表现为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少数还可能表现为咽喉部阻塞感,卧位发作时常被迫坐起,类似于心衰发作,这种情况与心急缺血导致的心脏功能暂时性降低有关系。
⑤表现为其他症状的心肌缺血
有的心绞痛发作并不是以胸痛方式出现,而是表现为:
1、突然出现的心律失常(轻者可以出现各种早搏、心动过缓、传导阻滞,重者可因严重心律失常而发生突然死亡);
2、突发的新功能不全: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出现暂时性心功能下降,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严重时伴有喘息,坐起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以使症状逐渐缓解;
3、脑中风表现: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头晕、乏力、发困、一个或一侧肢体无力,常见于有明显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其原因是患者心肌缺血是心功能下降,导致原油供血障碍的脑血流进一步减少。
温馨提醒:病人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发病时那些不典型的症状,因其与其他疾病的症状非常相似,容易被误诊,所以要仔细区分,以免发生没必要的意外。
心绞痛的症状 心绞痛的类型
心绞痛的类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典型性心绞痛,另外一种是不典型性心绞痛。典型性心绞痛的症状主要发生在患者劳累时,或者是在患者情绪激动不稳定、贫血或者休克时发生的,并且会发生在患者的胸骨上段、心前区上,严重时可能会放射到左边身体部位上。不典型性心绞痛的症状可能会消失得很快或者只有患者的左胸感到疼痛,一般疼痛发生在患者的胸骨下段。
冠心病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部分冠心病患者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很多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一些心绞痛的一些症状。 部分患者可以表现出来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是前胸部的压榨感疼痛,或者是憋闷、气短,主要是位于胸骨后部,或者可以放射至心前区,以及左侧上肢, 以及左侧的后背部。多发生于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常见的诱因之下。 如果是心绞痛的患者,一般持续小于30分钟,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以后可以缓解。 部分患者如果发生心梗,疼痛部位可能同前,但是性质,以及持续时间会明显增加,硝酸甘油效果欠佳。
胃痛典型的症状
古人云,十人九胃病,说明自古以来胃病都是很常见很普及的一种疾病。胃痛的种类很多,包括各种急慢性胃炎、胃息肉、胃癌等。胃痛的临床症状很多,形式多样,虽然同为胃病,但是每个人的症状都不相同。胃痛的临床表现如下:
1)疼痛。这是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导致隐痛的原因很多,表现形式也复杂。病因包括受寒、气滞、血瘀等,表现形式有隐痛、刺痛、绞痛。
2)气胀。这也是胃痛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脾胃运化失职,或者因寒受阻,或者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胃内的气体不能及时、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导致气胀。
3)食胀。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或者肠胃蠕动过慢,都会导致食胀。
4)舌淡无味。中医理论认为,脾开窍于口,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导致脾虚,都会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
5)口苦。这是肝胆受热产生的典型症状,是胆气上泛的表现。西医检查规类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不典型心绞痛的症状有哪些?
①疼痛的持续时间过于长
有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超过三十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也差,常常会含服两到三片也不见效果,临床上见于一些冠状动脉病变非常严重的患者;当然也有可能发生了很严重的心肌梗死。不管什么原因,只要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好的患者,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②疼痛部位不典型
如表现为肚子痛(尤其是上腹部疼痛)、左边肩膀疼痛,少数还可以表现为咽喉痛、牙痛等,但多数同时伴有前胸发闷或闷痛,这主要与串痛有关,医学上称之为放射痛。
③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发现许多中老年人有一过性、甚至持续较长时间的心急缺血发作,但当时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急缺血患者预后不一定就比有症状的好,甚至因为无胸痛发作,长期的不到有效治疗,知道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或发生了心肌梗死时才被重视,这时往往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应当重视无痛性心急缺血的处理。
④疼痛的性质改变
有的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者老年人,心绞痛发作的时候没有明显的疼痛的感觉,而是表现为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少数还可能表现为咽喉部阻塞感,卧位发作时常被迫坐起,类似于心衰发作,这种情况与心急缺血导致的心脏功能暂时性降低有关系。
⑤表现为其他症状的心肌缺血
心脏是人类的永动机,当我们的核心出了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随时都处在一种抛锚的威胁中,不典型心绞痛发病时十分痛苦,一旦发生该症状是,千万要冷静,详细的记清楚疼痛的部位以及其他具体疼痛情况,以便医生准确的判断。
心绞痛有哪些典型表现
心绞痛有哪些典型表现呢?
1、疼痛部位: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不典型者也可发生在上腹部至咽部之间的任何部位或下颌骨、牙床等。
2、疼痛范围:疼痛的范围往往是模糊的一片,一般不能用手具体指出确切的部位。凡是能指出确切部位的疼痛,尤其是某一点疼痛,常常不是心绞痛。
3、疼痛性质:老年人心绞痛常以钝痛和闷痛多见,疼痛程度多不如年轻人剧烈。有时老年人心绞痛不是一种疼痛感觉,而是一种难以描述的不舒适感觉,如胸闷、心慌等。
4、疼痛放射:心绞痛往往不仅仅是胸部疼痛,常常放射到肩、上肢、颈部和牙床部位,其中以放射到左肩或左上肢,由前臂内侧直达小指与无名指这一范围较为多见。
5、疼痛持续时间:典型心绞痛发作时间常为3~5分钟,很少超过10~15分钟。只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少数变异型心绞痛疼痛时间较长。疼痛犹如闪电样一瞬即逝或仅持续几秒钟者,往往不是心绞痛。
6、疼痛发作的间歇时间:因患者不同而有很大区别,有数月甚至1年内仅发作l~2次者,也有1天甚至1小时内发作数次者。
7、疼痛的诱因:心绞痛患者多为40岁以上中老年人。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受凉、寒冷天气等为常见的诱因,但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常不明确。
8、疼痛缓解方式:由体力活动引起心绞痛者,在停止活动后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数秒钟内疼痛多可缓解,这是一个典型的临床表现。但也有许多患者,心绞痛疼痛剧烈,休息或舌下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者,此时多为严重的心肌缺血,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心绞痛的症状
心绞痛的症状可以分为典型心绞痛症状和不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1、典型心绞痛症状。症状表现为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部位突发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同时可能会波及大部分心前区,而疼痛感可以放射到患者的左肩、左上肢前内侧,甚至到达无名指和小指处,严重时除了可能会让患者出汗,还有可能会让患者伴有濒死感。这种典型心绞痛整个疼痛过程约为1~5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假如患者能适当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疼痛一般会在5分钟内消失。
2、不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与典型心绞痛症状相比,不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可以表现为疼痛出现在胸骨下段、左心前区或者上腹部,有时可放射至颈、下颌、左肩胛部或者右前胸等部位。这种疼痛可能并不会维持很久,或者仅会有左前胸出现不适、发闷感。
心绞痛发病时候的疼痛并不典型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然研究显示,在缺血导致的心绞痛中,仅60%为典型心绞痛,其余几乎均为非典型胸痛。专家指出,不典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多样,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甚至延误了治疗时机。 那么,心绞痛的不典型症状有哪些呢?
案例:家住荔湾去的的李老伯今年60岁,一直有高血压。最近几个月来,晨起锻炼或者上街买菜后,都感到牙疼并且同时胸口憋闷,仔细感觉一下,却又找不到究竟是哪颗牙疼,当成牙病治疗了好几次也没有效果,医生建议他看心脏科。老人心中纳闷,牙疼为何要看心脏科呢?结果到心脏科就诊后确诊为冠心病。
有的患者牙疼久治不愈,而且疼的比较奇怪,不仅和运动相关还和心情相关,其实都是因为冠心病。众所周知,心绞痛的典型症状是胸前区压榨样疼痛,但研究显示,约30%的高龄冠心病患者表现为上腹痛、左肩痛、头痛,甚至咽喉痛、牙痛、耳痛等不典型的症状。这些部位的疼痛容易掩盖心绞痛,被误认为是牙痛、背痛或腹痛等。
值得注意的是,因冠心病导致的牙痛,与一般的相比,往往是牙床的一侧或两侧疼痛,以左侧为多,常常难以确定具体是哪颗牙,牙龈、脸颊不红肿。应尽快去医院,通过相应检查明确诊断。
关于心绞痛的不典型症状有哪些?专家指出,不典型心绞痛可以仅表现为心悸、心前区不适、压痛或闷压感,或仅有放射部位的疼痛。部分患者诉咽喉部发紧或疼痛、下颌疼、牙痛、颈项痛、肩胛痛、指尖痛、腹痛、上臂放射痛等。老年人症状往往不典型,可仅感胸闷、气短、疲倦等。老年糖尿病患者甚至仅感胸闷而无明显的胸痛部位。
得了冠心病会怎样
一、症状:
1、心绞痛:
典型症状: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
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尤其在老年人。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1) 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其发作部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诱使发作的劳力大小,能缓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使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增加,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
2)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心肌梗塞:
典型症状: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
梗塞发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
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有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腹部疾病混淆。伴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分钟以上,常达数小时。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诊。
3、无症状型心肌缺血:
典型症状:无明显症状,多在发生心肌梗塞后才发现。
很多病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病人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病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病人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典型症状:原有心绞痛发作,气紧、水肿、乏力、心悸。
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型冠心病:
典型症状:心律失常、心脏骤停。
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二、体征:
一般早期无明确的阳性体征,较重者可有心界向左下扩大,第一心音减弱,有心律失常时可闻及早搏、心房纤颤等,合并心衰时两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等。
牙疼或是冠心病搞的鬼
实际上,并非是牙疼诱发的冠心病,而是牙疼为冠心病的一种非典型临床表现。众所周知,心绞痛的典型症状是胸前区压榨样疼痛。但研究显示,约30%的高龄冠心病患者表现为上腹痛、左肩痛、头痛,甚至咽喉痛、牙痛、耳痛等不典型的症状。这种类型的心绞痛,容易被误认为是牙痛、背痛或腹痛等。
与一般的牙痛相比,冠心病表现出的牙痛往往是牙床的一侧或两侧疼痛,以左侧居多,常常难以确定具体是哪颗牙疼痛,且牙龈、脸颊均不红肿。这时应该及时到口腔科诊治,明确是否为牙齿本身原因引起的牙疼。如果牙齿检查没有异常,那么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如果因运动、情绪激动等引起牙疼或咽喉痛、耳痛,就要警惕典型或非典型的心绞痛了。这时应尽快去医院,通过相应检查明确诊断。
胃食管反流容易被误诊
有学者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三类,即典型症状、不典型症状与消化道外症状。典型症状是烧心、反酸、反食;非典型症状为胸痛、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消化道外症状包括口腔、咽喉部、肺及其他部位(如脑、心)的症状,表现为慢性咽炎、声音嘶哑、气管炎、哮喘等,也有以突发性耳聋为表现的个例。
有关专家对误诊病例报道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很多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表现为鼻或鼻窦炎、慢性中耳炎、咽炎及喉炎、声带炎及声带肉芽肿、难治性呃逆等。而胃食管反流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近年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在误诊疾病中发现误诊最多的为呼吸道疾病,依次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在胃食管反流病的误诊疾病中需要关注的还有冠心病心绞痛,一些大宗病例观察显示,中老年的胸痛约20%为胃食管反流病所致。由此提示,如果您和您的家人出现难以治愈的胸痛及其呼吸道、耳鼻咽喉的慢性炎症,应该警惕病根可能就是胃食管反流病。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有必要了解
一、心绞痛的主要症状
心绞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的疼痛,可有几种疼痛,分别是闷痛、胸闷、压榨性疼痛、紧缩感疼痛、胀痛、刺痛、窒息性疼痛、闪电样疼痛。
二、心绞痛的类型
心绞痛的类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典型性心绞痛,另外一种是不典型性心绞痛。典型性心绞痛的症状主要发生在患者劳累时,或者是在患者情绪激动不稳定、贫血或者休克时发生的,并且会发生在患者的胸骨上段、心前区上,严重时可能会放射到左边身体部位上。
不典型性心绞痛的症状可能会消失得很快或者只有患者的左胸感到疼痛,一般疼痛发生在患者的胸骨下段。
三、心绞痛与其他疾病的区别
心绞痛常常与一些疾病容易被混淆,往往许多人把心绞痛的症状与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混淆,急性心肌梗塞的疼痛时间更长,可持续长达数小时,而心绞痛的疼痛时间一般只在十五分钟以内。
心绞痛与肋间神经痛也容易被混淆,肋间神经痛不局限于胸前,一般为灼痛感,并且手臂抬起的时候容易产生疼痛。患者要懂得区分心绞痛与其他疾病的区别,才能够对心绞痛进行更好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