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宝宝自己尿尿
如何训练宝宝自己尿尿
一、如何知道宝宝什么时候有尿?
第一,宝宝喝了水以后的半个小时左右,或者四十分钟左右,这个时候不仅会尿,而且会连着尿两三次。所以这个时候把她,或者让她自己蹲下尿,宝宝会很快明白过来。
第二,是宝宝午睡后(或者早上起来后的第一时间),一般会有尿的,因为睡着后是不会尿的。
二、如何让宝宝自己尿尿呢?
首先是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刚开始训练宝宝自己尿的时候,难免会尿湿裤子,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打骂宝宝,毕竟他还小,就像我们一样,不可能做一件事一学就会,让你去一个新单位,完全陌生的行业你也会要求实习两个月再上岗的吧?如果老板一来就批评你做得不好,你也会很委屈的啊。
要让宝宝自己尿,关键是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而且要算下时间,所以多理解宝宝,多宽容宝宝。
在宝宝有尿的时候主动提醒他,在我们大人尿的时候让他在一边看下,或者我们做下假动作示范。不久宝宝就自然学会了。
还外面的时候,多抓住机会,有的小朋友会自己尿的,就让自己家的也跟着去学。但也是一个原则:不要强迫。你要相信,强迫只会起反作用。
小朋友的模仿能力很强,特别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的时候。
当然,起初的时候肯定会尿湿很多次,有妈妈反映说,有一次刚换下就又湿了,连秋裤一起四条裤子,刚洗出来,宝宝又尿湿了。
虽然有点气,但妈妈还是不会在她面前表现出来,不然会让她产生恐惧的情绪,会认为自己做错了,虽然确实是做错了,但她也不是故意的是不是?
一旦产生这样的情绪,她就会忍住不尿,因为她可能会理解成,我一尿就会挨打,甚至挨骂,至少我会让妈妈生气。
所以在宝宝面前生气,这对宝宝的影响非常的大,他会很怕尿尿,就一直不尿,但忍不住了就会尿裤子,这样又会挨骂,是一个恶性循环。
宝宝真的是很聪明的,有些妈妈从爸爸一岁一个月左右开始训练,不到一个月就学会了,现在基本自己尿了,不会湿裤子了,但偶尔也会尿湿,换了就是,家里的里外裤子多准备几条了。多鼓励比多批评更容易让他接受的。
孩子不把尿多大能大小便自理
婴儿几个月可以把尿?很多妈妈急着要训练宝宝大小便的习惯,其实,浙江省儿保医院儿保科李荣说,最好在宝宝15个月后再进行把尿,太早的刻意训练会影响宝宝性格的发育。当然啦,如果宝宝在尿尿方面比较有规律,也可以早些试试。
而西方儿科医学界主流观点则是:宝宝2岁,再开始大小便训练比较好。
西方专家认为,孩子独立进行大小便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行为。孩子需要感到来自肠道或膀胱的刺激,理解刺激的含义,理解保持裤子干净和上厕所之间的关系,告诉括约肌“要控制住”,走到卫生间,脱下裤子,然后排泄。因此,西方专家建议父母:等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准备好后再开始训练,否则会给孩子带来过多压力,给亲子关系带来紧张,也会延迟完成训练的时间。
但是,西方的“不着急”也带来了代价。美国孩子差不多要花掉2000美元的纸尿片费用。最关键的是由于美国孩子非常适应舒适的尿片,因此,许多孩子在排便训练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抵触情绪,同时,也加剧了父母的急躁情绪。有统计说大小便训练居儿童虐待起因的第二位。因此,一些西方父母开始对这种状况感到不满。于是“婴儿大小便训练”法悄然流行,其实就是中式的把尿法。
如何预防宝宝O型腿
1、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以保证宝宝营养所需。此外,多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
2、不过早让宝宝站立或学步,孩子单独站立的年龄不应早于9个月。一般来说,宝宝长到6个月时,可以适当进行撑站练习;8~9个月时,可以进行扶站练习;到了10个月,则可以进行独立站;11月时可开始走步训练;1岁左右训练牵手走,1岁2个月时训练独立走。
3、选择适合东方宝宝设计的纸尿裤,针对宝宝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选择纸尿裤,平均每尿尿3次就要替换纸尿裤,睡觉时用纸尿裤,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4、鼓励宝宝盘坐或坐在小椅子上,以减少不良坐姿对腿型的影响。
怎么才能避免宝宝尿床呢
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形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在宝宝才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刻意地进行排尿训练了。但这么小的宝宝对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排尿训练,刻意而为反而会让宝宝因为排尿紊乱而尿床。
如何训练宝宝小便 便盆排尿训练
8个月后的宝宝可在成人的看护下,开始训练宝宝做便盆排尿,并用语言作为条件刺激,如”脱裤子,要尿尿了“,使之形成习惯,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逐渐会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一般到了2岁以后,就会自己控制小便。如果训练得当,1岁左右即可表示要大小便。
如何训练宝宝大小便
坐便器的选择
训练用的坐便器,最好是选择宝宝自己喜欢的座椅式坐便器。这有利于激发宝宝如厕的兴趣。选择坐便器时应注意,坐便器应该牢固、舒适、高低适宜,宝宝坐上去时,双脚应正好着地。
男宝宝:男宝宝在才开始学习如厕的时候可以不着急买坐便器,可以先用塑料瓶给宝宝做排便训练,当他稍大一些的时候,再去选择一款合适宝宝的坐便器。
女宝宝:对于女宝宝,妈妈可以准备一个类似于玩具的、配置鲜艳色彩或声音的便盆,让对色彩情有独钟的女宝宝对这个“彩色玩具”不抗拒。
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脱离尿布生活呀?这可是年轻父母开始训练宝宝如厕时遇到的头等问题。究竟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要视情况而决定。下面5个信号提示你的宝宝可以开始使用便盆了:
信号1:宝宝在便后能感觉到尿布或者纸尿裤湿了,通过语言或者动作表达不舒服的感觉。
信号2:宝宝能在口头上或行动上表达想解便的想法。
信号3:宝宝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段大便。
信号4:宝宝对成人上厕所的行为表示感兴趣,甚至还会在马桶上坐一小会儿。
信号5:宝宝可以保持尿片干燥达两小时以上,睡觉醒来时尿布也没有湿。
当宝宝有了性别概念之后,男女宝宝的小便方式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在保育实践中发现,中大班的男宝宝有时会窥视女宝宝的性器官,而有的女宝宝则因为不愿当着男宝宝的面如厕,只能选择憋尿,这对宝宝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如厕训练”也要男女有别。
在训练上,爸爸的亲自教育对于男宝宝掌握正确的小便方法大有帮助,而妈妈则要告诉女宝宝小便后的简单处理方法。
男宝宝
1. 教他先学会坐,然后再站
由于大小便经常一起排出来,所以一开始应该先让宝宝在大小便的时候都坐下,这样他就能明白两者都应该在便盆里完成。用这种方式,他就不会由于小便时可以到处溅的乐趣而分散注意力了,并能学会在你需要他注意的时候集中注意力掌握基本程序。
2. 陪儿子一起玩“消防员”游戏
对于男宝宝而言,模仿很重要,所以应由爸爸来言传身教,学习如何使用厕所。鉴于男宝宝的淘气个性,爸爸应给予准确的示范,教他如何“瞄准”便盆,也可以在便盆中放一张有颜色的纸,让他瞄准纸片撒尿。对于男宝宝来说,有时小便就像在玩“消防员”游戏,同时也增加了他上厕所的积极性,更快地摆脱尿布。有时男宝宝可能在大便时想要站起来撒尿,这是因为排便过程往往伴随着撒尿,所以对这种情况而言,一开始的时候就让宝宝使用便盆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女宝宝
1. 女宝宝的模仿训练
女宝宝的训练主要由妈妈来完成,她们更喜欢使用便盆,特别是有可爱动物形状的便盆。妈妈在训练女宝宝小便的同时要教给她正确的擦拭方向,尤其是在大便后,一定要从前往后擦,以防尿路感染。
2. 不穿太复杂的衣服
训练女宝宝大小便的一个重要事项是,千万不要给她穿太复杂的衣裤,让她难脱难解。宝宝通常会憋到再也不能憋的时候才告诉妈妈,本来就比较紧张,很难控制自己,如果再加上裤子怎么解也解不开等不必要的挫折,那么,尿裤子肯定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了。
绝大部分宝宝是在2岁4个月左右完成的白天训练,到3岁左右完成夜间训练,并且男宝宝所花费的训练时间要超过女宝宝。所以等宝宝真正到了适合如厕训练的年龄再开始训练,会使他的如厕自理能力培养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宝宝尿床后不该做的4件事
1、一尿床就责骂
当宝宝尿床后,如果妈妈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责骂宝宝,像小明妈那样,很凶的责骂小明:“怎么又尿床了?要尿尿不懂得上厕所吗?把床单弄湿了怎么睡?”。小明之后尿床了都很害怕会被骂,还曾偷偷把尿湿的床单藏起来。
其实当宝宝尿床后,一味知道责骂他们。除了给宝宝增加心理负担之外,还能带给宝宝什么呢?难道责骂一下宝宝就能帮助减少尿床吗?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尿床这件事,对于每个宝宝来说都是无可避免的。这是成长中的必然,不会因为妈妈的责骂而省略。
2、马上进行排尿训练
有些妈妈就是担心宝宝会经常尿床,要经常换洗床单,于是就早早地给宝宝进行排尿的训练,殊不知这样做却会有反效果。
浩浩妈表示,她想让浩浩形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在浩浩才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刻意地进行排尿训练了。后来浩浩不仅没有养成良好的尿尿习惯反而经常尿床。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这么月龄小的宝宝对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排尿训练,如果妈妈们刻意去做,反而会让宝宝因为排尿紊乱而尿床。
3、让宝宝长时间坐便盆
也有些妈妈想训练宝宝自己要尿尿就会找便盆,于是经常让宝宝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认为这样宝宝就想尿尿就会联想到便盆。但如果这样做的话,有时候宝宝只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没有用心尿尿,反而更不容易让宝宝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形成条件反射。
4、刻意起夜把尿
更有些妈妈担心宝宝会尿床,在晚上会刻意反复叫醒宝宝,让宝宝尿尿,即便宝宝不想尿,妈妈还是偏要叫宝宝尿,这是多么让宝宝感到厌烦的事,而且也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如果不管宝宝的哭闹、挣扎,一定要他尿完了才能离开便盆,这反而会让宝宝对尿尿这件事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
如何训练宝宝大小便
中国的传统观念,特别是老一代认为,宝宝大小便训练越小开始越好。专家指出:“宝宝是否能大小便自理,和宝宝的智力无关。智力由头脑来决定,和控制大小便的膀胱相隔遥远。”那么该如何正确进行宝宝的如厕训练呢?
宝宝如厕训练5大信号
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脱离尿布生活呀?这可是年轻父母开始训练宝宝如厕时遇到的头等问题。究竟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要视情况而决定。下面5个信号提示你的宝宝可以开始使用便盆了。
信号1:宝宝在便后能感觉到尿布或者纸尿裤湿了,通过语言或者动作表达不舒服的感觉。
信号2:宝宝能在口头上或行动上表达想解便的想法。
信号3:宝宝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段大便。
信号4:宝宝对成人上厕所的行为表示感兴趣,甚至还会在马桶上坐一小会儿。
信号5:宝宝可以保持尿片干燥达两小时以上,睡觉醒来时尿布也没有湿。
宝宝如厕训练前的准备
所谓“有备无患”,就是说在生活中要把事情做好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厕训练也不例外。那么到底我们在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之前,我们该做哪些准备呢?
1、事先让宝宝了解什么是如此训练。
在真正的训练前,如果你已给了孩子足够的时间去认识如厕训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训练时整个过程就会相对轻松不少。
2、训练前便激起宝宝接受训练的兴趣。
一般来说,小孩总是喜欢在你跟前转,无论你在穿衣服还是在洗澡,甚至上厕所,孩子往往都会寸步不离,在旁边留意着你的一举一动。家长的举动是孩子模仿的蓝本。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来引起孩子的兴趣,让他学习自己上厕所。
如何训练宝宝大小便
宝宝如厕训练5大信号
宝宝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脱离尿布生活呀?这可是年轻父母开始训练宝宝如厕时遇到的头等问题。究竟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要视情况而决定。下面5个信号提示你的宝宝可以开始使用便盆了。
信号1:宝宝在便后能感觉到尿布或者纸尿裤湿了,通过语言或者动作表达不舒服的感觉。
信号2:宝宝能在口头上或行动上表达想解便的想法。
信号3:宝宝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段大便。
信号4:宝宝对成人上厕所的行为表示感兴趣,甚至还会在马桶上坐一小会儿。
信号5:宝宝可以保持尿片干燥达两小时以上,睡觉醒来时尿布也没有湿。
宝宝如厕训练前的准备
所谓“有备无患”,就是说在生活中要把事情做好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厕训练也不例外。那么到底我们在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之前,我们该做哪些准备呢?
1、事先让宝宝了解什么是如此训练。
在真正的训练前,如果你已给了孩子足够的时间去认识如厕训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训练时整个过程就会相对轻松不少。
2、训练前便激起宝宝接受训练的兴趣。
一般来说,小孩总是喜欢在你跟前转,无论你在穿衣服还是在洗澡,甚至上厕所,孩子往往都会寸步不离,在旁边留意着你的一举一动。家长的举动是孩子模仿的蓝本。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来引起孩子的兴趣,让他学习自己上厕所。
如厕训练前的准备
在给宝宝进行如厕训练之前,有充足的准备才能提高成功率。聪明的妈妈会在宝宝开始如厕训练之前做些什么呢?如厕训练前的准备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准备,还要给宝宝有心理提醒,这样能让宝宝如厕训练更顺利。如厕训练前的主要包括以下4点:
1、事先让宝宝了解什么是如厕训练。
在真正的训练前,要让宝宝有意识地清楚自己是要做什么事情。如果妈妈已给了宝宝足够的时间去认识如厕训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训练时整个过程就会相对轻松不少。
2、训练前便激起宝宝接受训练的兴趣。
一般来说,宝宝总是喜欢在妈妈跟前转,无论妈妈在穿衣服还是在洗澡,甚至上厕所,宝宝往往都会寸步不离,在旁边留意着妈妈的一举一动。妈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来引起宝宝的兴趣,教宝宝学习自己上厕所。
3、培养宝宝对身体功能的自觉意识。
给宝宝换尿布的时候,妈妈可以告诉宝宝尿布有多湿。万一宝宝在洗澡的时候尿尿甚至拉了大便,妈妈要及时跟宝宝描述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回事,这样对于宝宝身体功能性的自觉意识也有一定提高。
4、提前准备好如厕训练的所需物质。
(1)便盆:选购一个理想的便盆,要安全、舒适,容易清洗,盆底宽阔,高度适中,一般塑料制品就行。款式不宜太花哨,否则宝宝会分心,只顾观看颜色和图案,而不利于大小便的顺利训练。市面上的便盆大致分有一体式便盆、分体式便盆、高科技便盆三种。
(2)小内裤:带宝宝去商店,让宝宝自己来挑选小内裤,这样能大大提高宝宝对如厕训练的兴趣。穿上一条印有宝宝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图案的小内裤,宝宝会感觉自己长大了,很是自豪。为了不弄脏小内裤,宝宝自然地会减少“意外”的发生。
(3)衣服:选择棉质,宽松、吸水性强,易于清洗的裤子。能让宝宝明显地感觉到弄脏后的不舒适感,又比较容易清理,有利于宝宝更快、更好地配合排便训练。训练最好在夏季进行。因为这个季节宝宝穿的少,换洗方便,即使弄湿也好处理,也不必担心着凉。如果宝宝成长到训练最佳时机刚好进入凉爽季节,只要家里照顾的人手多,此时训练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