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腹痛呕吐怎么办 胡椒末敷脐法

宝宝腹痛呕吐怎么办 胡椒末敷脐法

胡椒9克。将胡椒研为细末,填满肚脐,外用胶布固定,隔日更换1次。本方可辅助治疗脾胃寒湿性呕吐、腹痛等症。


宝宝呕吐怎么办 偏方止吐

胡椒9克。将胡椒研为细末,填满肚脐,外用胶布固定,隔日更换1次。本方可辅助治疗脾胃寒湿性呕吐。

葱白、盐适量。葱白拌盐捣烂,蒸熟捏成饼,敷于肚脐上,固定。本方可温中散寒降逆,用于久呕不止。

把十滴水涌在肚脐里,外面用纱布及胶布封盖,12小时以后取下。十滴水是一味常见纳中成药,它的主要成分是樟脑、干美、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核油和酒精,既能祛寒,又能去火,一摘入脐,可止吐。


拉稀拉水偏方 伤食型泄泻

症状表现:大便溏稀,夹有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腹部胀满,便前腹痛,便后痛感减轻,腹痛时拒按,嗳气,偶有呕吐,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

取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藿香、佩兰各10克,砂仁5克。将上述药物起研磨成碎末,取适量药末,倒入姜汁调和成糊状,敷于肚脐上,再用热水袋熨之,5分钟后取下热水袋,5小时后取下药物。每日治疗1次。

取吴茱萸、苍术各15克,丁香3克,胡椒1克。将上述药物一起研磨成细粉末,然后倒入香油调和成膏状,直接贴敷于肚脐之上,外用纱布覆盖,并以胶布固定即可。每日换药1次。


小儿急性肠胃炎呕吐怎么办

小儿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婴幼儿胃肠道功能比较差,对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低,稍有不适就容易发病。小儿肠炎多因不洁东西所引起,故预防最要紧的是食物之清洁及保存安全。

小儿急性肠胃炎呕吐怎么办?

1、治疗小儿急性肠胃炎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蒲公英熬水,然后每天分三次给孩子服用。因为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疗效,所以和蒲公英水能够帮助孩子缓解肠胃疼痛和拉肚子的情况。

2、治疗小儿急性肠胃炎的时候,如果孩子出现了呕吐的情况,就可以用陈皮和生姜熬水喝。因为陈皮和生姜水能够有驱寒祛湿的功效,能够是收缩的肌肉放松下来,有很好的止吐的功效。

3、治疗小儿急性肠胃炎的时候,还可以用胡椒粉和花椒粉磨成细末,然后用手按压在孩子的肚子上面,慢慢的揉搓知道肚子发热。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温暖肠胃,加快肠胃的代谢,帮助消化和吸收,缓解病情。

小儿急性胃肠炎呕吐的饮食原则:

母乳喂养的宝宝,腹泻时不要停止喂奶,可以适当减少奶量,缩短喂奶时间,并延长喂奶间隔。乳母应吃少含有脂肪的饮食,同时在喂奶前多喝水,使奶稀释,有利于宝宝的消化。

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在腹泻时,不要添加新的辅助食品。当宝宝腹泻较重时,要停止喂牛奶,禁食6~8小时。在禁食期间可喂胡萝卜汤、焦米汤、米汤及苹果泥。胡萝卜汤的热量较低,含脂肪少,还含有果酸及维生素,可使大便成形。苹果纤维较细,对肠道刺激小,脂肪低,并含有果酸,有收敛的作用。较大的宝宝,可吃山药粥、蛋花粥、烂面等,但量要减少。若宝宝出现尿少、口渴、唇干等问题,应饮用口服补液盐水或糖盐水。

以上就是关于小儿急性肠胃炎呕吐怎么办的相关介绍。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三种治疗小儿急性肠胃炎呕吐的方法,都是很有效果的,家长们不妨试试看哦!除此之外,对于小儿急性肠胃炎呕吐治疗期间,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这样才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哦!

宝宝出生13天拉肚子怎么办 风寒型腹泻

出生13天的宝宝因为风寒着凉而引起腹泻,会伴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乳母们可采用姜茶和焦米汤食疗:

(1)原理: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

(2)做法:取绿茶、干姜丝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随意饮服。

(1)原理: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宝宝拉肚子妈妈的首选食品。

(2)做法: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宝宝腹泻哪种药物效果好

对于由于肠胃功能紊乱而腹泻的患儿,单纯使用助消化药是不够的,采用中医中药的疗法,常可获得事半功倍的疗效。

根据宝宝不同病情,采用消食化积、疏风散寒、清热利湿、健脾温肾等功效的药物,如丁香、肉桂、葛根、吴茱萸、白术、淮山药、茯苓等药物。可口服中成药:脾可欣、健脾止泻散、肠胃康冲剂等,对那些久泻不愈,或伴有呕吐、吃药困难的患儿,可采用中药敷脐的方法进行治疗,往往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

宝宝腹泻中医妙方

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可选用不同的药物组合,研成细末,用黄酒调匀如膏状,敷于神厥穴(肚脐处)上,盖医用胶贴;次日揭去,用温水清洗后再敷新药。每天1次,3天为一个疗程。个别患儿局部可能会轻度发红,但并不影响治疗和疗效,停用后即可恢复。这种方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宝宝容易接受。当宝宝吃药、打针有困难,或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好时,不妨试试敷脐的方法。

爱心叮嘱

1、婴儿断奶时间不要选择在夏季。

2、如果敷脐3天后病情不见好转,并出现以下任何一种症状都应到医院诊治:腹泻次数和量明显增加、频繁呕吐伴明显口渴、发热不退、不能正常饮食、大便有脓血。

3、带宝宝看医生时,不要忘记带新鲜大便标本,以备化验用。

对付宝宝夏季常见病小招式

腹痛:热毛巾可帮助缓解女

炎炎夏日,冷饮当道,脾胃受寒,再吹空调。寒气的外侵与寒食的内攻,容易引起肠管痉挛,腹痛便成了家常便饭。

这种腹痛,大部分孩子不必往医院跑,可以用热毛巾进行热敷,或者在肚脐上贴一张开胃贴,用不了多久,孩子就活蹦乱跳了。

腹泻:试试肚脐贴贴敷法

宝宝拉肚子啦!别急着上消炎药。腹泻的同时常常伴有呕吐,刚吃下去的药没准就吐出来了,而且还会造成抗生素的滥用。

中医把常见的腹泻分为四种:由于受了风寒或者过食生冷食物导致的风寒泻;因肠胃积热又外受暑湿引起的湿热泻;进食过多或者辅食喂养不当,也就是我们平日常说的积食引起的伤食泻;最后便是体弱的孩子因为脾胃虚弱引起的脾虚泻。

对于腹泻宝宝,可采取肚脐贴敷的方法进行外用治疗。每贴可在白天贴两个小时,然后在晚上睡前再贴上,一般情况下三贴便可见效。宝宝肚皮娇嫩,贴敷时间不宜过长。

对腹泻后的宝宝,家长老想给他进补,炖鸡烧鱼,甚至给他买炸鸡翅。且慢!孩子腹泻的起因,就是肠胃不适,这时最忌讳的便是饮食油腻。给孩子做些清淡、易消化的浓小米汤或者山药粥,才是养胃又消食的正道!

小儿肠炎的食疗方

1、黄土生姜汤

灶心黄土50克,陈皮12克,生姜15克。先将灶心黄土用水煎煮30分钟,去黄土,用黄土水煎煮生姜、陈皮约15-20分钟,即可服用,此方对急性肠胃炎以呕吐为主者,效果最好。

2、胡椒花椒散

胡椒50克,花椒25克,共研细末,置瓶中密封备用。用法:将胡椒花椒散置于肚脐上,药用1-3克左右,用手按压脐部,直至肚脐发热,约10分钟即可见效。此方对急性肠胃炎以疼痛为主者,具有明显治疗作用。

3、石榴乌梅汤

石榴皮15克,生姜15克,乌梅12克。每日1剂,将上述煎煮约30分钟左右,即可服用,1天服用3-5次。此方对急性肠胃炎以腹泻为主者,具有显著止泻作用中药“肠胃速康方”调理体质、消炎、止泻、排毒从而达到康复不复发。

4、白头公英汤

白头翁30克,蒲公英30克,黄连15克。水泡15分钟,煎煮20分钟,即可服用,1日服5-6次,最多服用2-3天,就可达到治疗目的。此方对急性肠胃炎以腹泻为主者,效果尤佳。

对于治疗和预防疾病来说,食疗法是很安全且让人放心的方法。上面推荐的四种食物,不仅养胃通便,对预防小儿肠炎同样很有作用。居家照顾宝宝的年轻家长们,为了降低孩子感染小儿肠炎的机率,生活中不妨多准备一些这类食物来供孩子食用,不仅能增加孩子的营养,让孩子得以健康的成长,还能够让孩子远离小儿肠炎的侵袭。

治疗呕吐的快速方法

1、十滴水肚脐敷贴

把十滴水涌在肚脐里,外面用纱布及胶布封盖,12小时以后取下。十滴水是一味常见纳中成药,它的主要成分是樟脑、干美、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核油和酒精,既能祛寒,又能去火,一摘入脐,可治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易出现的胃肠问题。

2、急性呕吐按摩法

掐内关穴:用拇指指尖掐住对侧内关穴(在手腕上两横指之中)1分钟,以有麻胀感为度。

擦任脉:用一手的手掌自鹏中穴(在两乳中间)擦至肚脐向下反复5—7。

推膀跳经:让别人用其一手手掌自肺俞穴(在第3脑稚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推至胃俞穴(在第12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自上向下左、右各5—7遍。

3、慢性呕吐按摩法

按揉中脘、天枢穴:自己用手掌或他人用拇指按揉中院穴(脐上4寸处)、天枢穴(肚脐横开2寸处),每穴各2分钟。

擦腹直肌:双手分别放在腹直肌上,自上而下反复擦动,约1分钟。

点揉脾俞、胃俞穴:他人用拇指指尖或肘尖点揉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胃俞穴,每穴约半分钟,不可用蛮力。

4、胡椒末敷脐法

胡椒9克。将胡椒研为细末,填满肚脐,外用胶布固定,隔日更换1次。本方可辅助治疗脾胃寒湿性呕吐。

5、萝卜蜂蜜

萝]卜1个,蜂蜜50毫升。将萝卜洗净,切丝,捣烂成泥,拌蜂蜜。分2次吃完。常吃萝卜有健脾和中、养胃的功效。本方可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适用于动脉硬化、胆石症引起的呕吐。

6、葱白饼热敷肚脐法

葱白、盐适量。葱白拌盐捣烂,蒸熟捏成饼,敷于肚脐上,固定。本方可温中散寒降逆,用于久呕不止。

白胡椒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东医宝鉴》、《纲目》。

1.1、别名:昧履支(《百阳杂俎》),浮椒(《东医宝鉴》),玉椒(《通雅》)。

1.2、药材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

1.3、生境分布:主产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

1.4、性味归经:性味:辛,温。 归经:入胃经、大肠经。 1.5、采收和储藏:秋末至次春果实变红时采收,用水浸渍数日,搽去果肉,晒干。

1.6、化学成分:含胡椒碱、胡椒脂碱、胡椒新碱,挥发油含向日葵素,二氢葛缕醇、氧化石竹烯、隐品酮。

1.7、功能主治:温中,下气,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并解食物毒。

1.8、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置膏药内贴之。

2、《唐本草》: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

3、《海药本草》:去胃口气虚冷,宿食不消,霍乱气逆,心腹卒痛,冷气上冲,和气。

4、《日华子本草》:调五脏,止霍乱,心腹冷痛,壮肾气,主冷痢,杀一切鱼、肉、鳖、草毒。

5、《本草蒙筌》:疗产后血气刺疼,治跌扑血滞肿痛。

6、《纲目》: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牙齿浮热作痛。

宝宝拉肚子呕吐怎么办最有效 方法五:热敷治疗

作用:当宝宝是由于着凉、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的拉肚子呕吐,使用热水袋热敷宝宝腹部能够减轻宝宝腹痛、拉肚子的症状。

怎么做:

(1).将温热的水灌入热水袋中,拧紧盖子。

(2).使用干的毛巾或者旧衣服包裹住热水袋,注意要完全包住,避免热水袋直接接触宝宝皮肤引起烫伤。

(3).将包好的热水袋放在宝宝腹部,热敷30分钟左右,注意中间一定要有人时刻看护。

作用:肚脐贴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小儿泄泻、腹痛等症。

怎么做:

(1).将肚脐贴揭开胶纸,注意不要把中间的黑色药物弄碎了,也最好不要用手接触中间的药物。

(2).然后将肚脐贴贴在宝宝肚脐上,原则上24小时换一次,但如果宝宝的皮肤感到不舒服了,或者腹泻、呕吐症状好转了,都可以揭掉肚脐贴。

(3).使用肚脐贴后,家长还可以打圈按摩宝宝的腹部,缓解拉肚子引起的腹痛。

注意:如果宝宝肚脐处如果存在伤口、破溃则不能使用肚脐贴;在使用肚脐贴后如果发现宝宝肚脐有瘙痒、红肿有皮疹的情况,那么应该立即停止使用。


宝宝两岁半夜着凉吐怎么办

1、宝宝两岁半夜着凉吐怎么办

1.1、热敷小肚子

缓解宝宝受凉呕吐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热敷,家长们可以在宝宝受凉呕吐期间用热毛巾或者是热水袋热敷在宝宝小肚子的部位,可以用毛巾包个刚煮熟的鸡蛋,隔着内衣放到宝宝肚子上,热敷肚子可以缓解宝宝肚子受凉吐奶的症状。

宝宝两岁半夜着凉吐怎么办

1.2、贴姜片

宝宝受凉呕吐还可以巧用姜片来进行缓解和治疗,生姜具有很好的抗寒暖身的功效,所以当宝宝受凉呕吐后家长们还可以用生姜切成片然后稍微加热后贴在宝宝肚脐上,为不影响生姜的功效家长们最好用医用胶布固定好,一般在次日取出即可。

1.3、药物治疗

宝宝受凉呕吐症状严重的话那么就自然只能借助药物来进行治疗了,宝宝受凉呕吐症状严重的话建议及时就医采取药物治疗,由于每个宝宝的实际身体情况不同而且宝宝受凉呕吐的症状也有所不同所以宝宝受凉呕吐的话建议找正规医院开药方,切记不宜自行购买药物。

1.4、多喝温开水

温开水能让宝宝的胃液分泌正常,多喝温开水能压住呕吐感,缓解宝宝吐奶问题。》新手妈课堂:宝宝转奶要循序渐进5.如果用过上述方法宝宝吐奶症状仍不减轻,而且吐奶频繁,吐出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治疗呕吐偏方 胡椒末敷脐法

胡椒9克。将胡椒研为细末,填满肚脐,外用胶布固定,隔日更换1次。本方可辅助治疗脾胃寒湿性呕吐。


小孩呕吐怎么办才能有效 特效止吐小妙招

胡椒9克。将胡椒研为细末,填满肚脐,外用胶布固定,隔日更换1次。散寒止呕,适用于受凉引起的呕吐或脾胃寒湿性呕吐。

葱白适量,盐少许。葱白拌盐捣烂,蒸熟捏成饼;敷于肚脐上,固定。本方可温中散寒降逆,用于久呕不止。

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用纱布及胶布封盖,12小时以后取下。既能祛寒,又能去火,一滴入脐,可治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易出现的肠胃问题。


相关推荐

治疗蛔虫病的食疗方法

方1 瓜仁丸组成:黑生丝瓜子适量。用法:将子去皮取仁,空腹温水送服。每次50粒,每日食1次。功效:安蛔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时作时止,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面有虫斑。来源:韩冰.中国分科食疗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3l方2 菜椒散组成:胡萝卜籽5克,川椒5克。用法:将胡萝卜籽微炒香,研,与川椒拌匀,空腹服下,每日2次。功效:健脾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胃脘

宝宝拉肚子小偏方

小儿腹泻偏方宝宝拉肚子,您可用这些偏方,效果不错,无副作用。(1)小米50克,炒黄至透出香味,研细。2--3克/次,2--3次/日。(2)鸡蛋壳10克,陈皮10克,鸡内金10克(炒黄)研细。1--2克/次,3/日。(3)茶叶2克,小茴香3克,水煎服2--3次/日。(4)茄子根10克,生姜3片,水煎服1--2次/日。(5)大麦牙10克,生姜2片,水煎服1--2次/日。(6)米糠50克,柿干50克

宝拉肚子精神不好时要注意什么 第八步:热敷止泻

作用:当宝宝是由于着凉、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的拉肚子精神不好,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敷宝宝腹部,能够减轻宝宝腹痛、拉肚子的症状。怎么做:(1).将温热的水灌入热水袋中,拧紧盖子。(2).使用干的毛巾或者旧衣服包裹住热水袋,注意要完全包住,避免热水袋直接接触宝宝皮肤引起烫伤。(3).将包好的热水袋放在宝宝腹部,热敷30分钟左右,注意中间一定要有人时刻看护。作用:肚脐贴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小

婴儿睡觉呼吸急促怎么

1、婴儿睡觉呼吸急促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出现幼儿呼吸急促的话,应该带着孩子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因为很多疾病都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尤其是新生儿,肺部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如果出现呼吸急促,还可能更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等有很大关系,及时进行治疗很有必要。呼吸道感染:专家表示:造成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早产儿呼吸道窘迫症,如果宝宝于34周以内出生,那么肺部的发育可能尚未

宝宝拉肚子肚子胀气怎么 着凉导致:热敷宝宝腹部

宝宝如果在夜间腹部、脚部没有盖好被子,或者吃了放冷了的奶,就会导致腹部着凉,着凉后肠道蠕动就会变快,从而引起拉肚子肚子胀气。宝宝着凉后,排便次数较平常有所增加,达到5-10次,大便中呈淡绿色,可能有奶瓣。1.热水袋热敷作用:当宝宝是由于着凉、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的拉肚子精神不好,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敷宝宝腹部,能够减轻宝宝腹痛、拉肚子、肚子胀气的症状。怎么做:(1).将温热的水灌入热水袋中,拧紧盖子。(

小儿得了肠胃炎该怎么治疗

1、胡椒花椒散胡椒50克,花椒25克,共研细,置瓶中密封备用。用法:将胡椒花椒散置于肚脐上,药用1-3克左右,用手按压脐部,直至肚脐发热,约10分钟即可见效。此方对急性肠胃炎以疼痛为主者,具有明显治疗作用。2、黄土生姜汤灶心黄土50克,陈皮12克,生姜15克。先将灶心黄土用水煎煮30分钟,去黄土,用黄土水煎煮生姜、陈皮约15-20分钟,即可服用,此方对急性肠胃炎以呕吐为主者,效果最好。

宝宝出生17天睡眠不安稳怎么 对症治疗

一般有蛲虫的话,宝宝在抓挠肛门处,在夜间9—10点会烦躁不安,并伴有食欲不佳、呕吐、腹泻等症状。怎么这时家长们要带宝宝去医院诊治,开具相关的除虫药物。家长们可用手感受宝宝额头等身体其他部位的温度有无升高,或是用家用体温计测量宝宝的体温,若发现宝宝有发烧症状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怎么首先家长可采取一些物理降温,如冷水敷宝宝额头,给宝宝洗个澡、如持续高热或发烧不退,要及时就医诊治。新生宝宝的黄疸有时

发热伴腹痛腹泻可能为胃肠型感冒

进入秋季以后,气候变化无常,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尤其是老人、小孩及有慢性疾病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当遭遇过度疲劳、受凉、情绪波动时,细菌、病毒会经呼吸道传播进入血流侵犯消化道黏膜,引起消化道黏膜反应。出现食欲差、上腹胀、泛酸、烧心及恶心、呕吐,有时还伴有轻微腹痛、水样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此类患者中80%的人会有发热、咽喉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20%的人呼吸道的症状不明显,以腹痛、腹泻症状较为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

(一)脐疗法人体的脐部在中医经络学中属任脉的神阙穴,本穴即神气通行之门户,又有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司人体诸经百脉之说。胎儿赖此从母体获得营养而具形神。神阙穴具有温阳止泻,治疗脐周腹痛,肠鸣泄利的功能。从现代医学解剖学和组织学来讲,脐窝处便于药物的存留,皮肤的角质层薄,便于药物的吸收。脐疗所选用的药物种类很多,有单味药,也有复方药;有调糊外敷,也有成品贴敷的。目前使用比较常见的“丁桂小儿肚脐贴”

大便跟水一样喷射出来 推荐:拉肚子拉水止泻小妙招

(1)煮苹果煮透的苹果有收敛的作用,每天给宝宝吃一个,有助于缓解拉肚子的情况。煮苹果时要隔水煮,或者加些冰糖,这样味道好吃。(2)蛋黄膳将鸡蛋煮熟后去壳和蛋白,用蛋黄放在锅内小火熬炼取油,1岁内婴儿每天一个蛋黄油,分2—3次服,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腹泻,并有补脾益胃止泻作用。(3)焦米汤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颜色发黄,再加适量的水和糖,然后烧成糊状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热,它的炭化结构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