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营养缺乏病
什么是营养缺乏病
营养缺病乏主要是由于营养素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代谢障碍,需求量增加或消耗过多等因素导致营养素缺乏引起的一类疾病。儿童时期,由于生长发育快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比成人相对要高;另一方面,由于孩子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消化吸收能力差、抗病能力弱,容易患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造成营养素消化吸收不良或营养丢失,所以孩子更加需要注意合理膳食,否则极易发生营养缺乏病。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0年报告,我国两岁以上儿童生长发育滞缓率为41%,说明我国现阶段虽然部分地区有营养过剩问题,但就全国而言,营养缺乏仍是重要问题。
一般将营养缺乏病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营养缺乏病 由于膳食中营养缺乏或摄入不足而引起的营养障碍性疾病称为原发性营养缺乏病。如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干眼病等都是原发性营养缺乏病,只要补充足够的相应营养素即可痊愈。
2.继发性营养缺乏病 由于体内体外的各种原因妨碍营养素的吸收与利用,或因病理、生理需要量增多而不能及时供应,或因某种原因使营养素在体内的破坏和排泄过多而造成的营养缺乏病称为继发性营养缺乏病。婴幼儿时期容易出现的钙、锌等微量元素缺乏就属于这种类型。
什么人容易得脂肪肝 营养不良者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由于人体长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区,在灾荒年代或战争时期发生率最高,各年龄人群都可发生,但以婴儿最多见。发达国家主要与慢性病有关。
常见营养素缺乏病有哪些
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有: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病、维生素B2缺乏病、维生素PP缺乏病、维生素C缺乏病、营养不良性贫血、碘缺乏病及其他营养缺乏病等。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四个普遍性营养问题,即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碘缺乏和铁缺乏。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四大营养问题。
营养缺乏的危害
营养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肥胖症等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流行学调查和营养调查都表明:膳食脂肪摄入量与人群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等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正相关,20个国家的调查结果,其相关系数为0.489~0.654。尤其是膳食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影响更为显著,如豆蔻酸、软脂酸能升高血胆固醇、硬脂酸,12碳中链脂肪酸可提高血脂等。
膳食胆固醇量高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但对血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却小于膳食脂肪的作用。原因是:①肠道的胆固醇吸收率低,只有30%,摄取胆固醇量高时,吸收率更低,每天摄入2000~3000mg胆固醇时,吸收率只有10%。②膳食胆固醇可以反馈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在体内合成。正常人从膳食中吸收胆固醇约300mg/日,但内源性合成却有1000mg之多。膳食摄取多了,体内合成的就少,结果血胆固醇升高不多(影响较小)。
卵磷脂通常在甘油的β位上结合不饱和脂肪酸,使胆固醇酯化而不易沉着于血管壁,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利。摄入过多的精制蔗糖与高脂血症、冠心病发病率有关。而淀粉和膳食纤维对肝与血中的甘油三脂上升均无明显影响。实验认为膳食纤维、果胶能降低血胆固醇水平。膳食中蛋白质、氨基酸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的关系研究不多,且多认为无明显影响。
有报告认为蛋氨酸过多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因素之一。热能摄取量高可引起肥胖症、高血脂与血胆固醇升高。维生素 C可降低血胆固醇、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维生素E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积极作用,烟酸有解脂作用,能降低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镁与铬缺乏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镉蓄积能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但有的实验证明,镉可降低血胆固醇水平。防治这些疾病的首要原则是提倡平衡膳食并注意身体锻炼。同时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分别采取不同的膳食调整方式。如肥胖患者主要是减少热能,降低体重,减少夜食、零食及油炸食品,适当减少主食量,但膳食蛋白质应保持适宜水平。高脂血症各型也不同。Ⅰ型血乳糜粒增加,其预防主要是限制外源脂肪,即膳食脂肪摄入量;Ⅱ型以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为主,应限制膳食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含量;Ⅲ、Ⅳ、Ⅴ型均有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主要应限制热能和碳水化合物,而在膳食中增加豆类。
维生素b6的临床意义
1、一般认为参考位范围中列出的两个数值,界定了维生素B6营养状况勉强合格与正常的水平。当血浆中5'-磷酸吡哆醛浓度低于15nmol/L时,应当怀疑有维生素B6缺乏。
2、血清中5'-磷酸吡哆醛浓度可随年龄增长略有降低,不过尚未确定年龄依赖的正常范围。
3、妊娠和哺乳会降低血清中5'-磷酸吡哆醛的浓度,这究竟是反映了维生素B6缺乏,还是代表与妊娠和哺乳有关的正常生理现象尚且不清楚。
4、临床上见到的维生素B6缺乏缺乏症多由服用维生素B6拮抗剂所引起,少数见于恶性肿瘤、严重肝病、严重肾病、慢性酒精中毒。婴儿或老年人由于饮食不合理,也可发生维生素B6不足或缺乏。使用或过量使用下列药物可导致Vit B6缺乏,如:异烟肼、阿米替林等。
结果偏低可能疾病:
小儿叶酸缺乏病、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小儿维生素B2缺乏病、婴儿手足搐搦症、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惊厥、营养缺乏性神经病变、营养代谢缺乏、老年期抑郁症
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
今年我国将开展第4次全国性营养调查,此前分别于1959年、1982年、1992年开展过3次。合理的膳食营养维护一个人的健康,也确保一个民族的强壮。本报即日起刊发一组“关注营养、关注健康”的报道,以期引起人们对公众营养尤其是青少年营养问题的重视。
“最近10年来,我们的学生,瘦的没有减少,胖子大幅增加,体重正常的比例却在下降!”
在第4次全国性营养调查前夕,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忧心忡忡。他提醒社会公众关注一个仍在发展的现实: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显著提高,但某种程度上,我国青少年营养不良的问题更趋严重。
人们通常只注意到营养缺乏,其实营养过剩同样是营养不良。最近的统计调查显示,一方面,在我国贫困地区仍有不少孩子患贫血、佝偻病、生长发育迟缓。另一方面,城市里体重超重和肥胖儿童明显增加。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几乎同时存在于我国部分青少年身上。
“10年来我国营养状况变化”项目组不久前公布10年来营养监测结果:我国公众的营养状况有一定改善,但人群营养不良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贫困地区、西部地区的儿童营养不良依然相当严重。缺铁性贫血普遍存在,维生素a的亚临床缺乏在儿童中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葛可佑的忧虑是有根据的。虽然人们富裕起来了,但是因营养过剩而造成的肥胖问题也趋于严重。我国自1985年到1995年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进行了10年动态调查,结果显示7-18岁青少年中,男生体重超重和肥胖者比例从2.75%升至8.65%,女生从3.38%升至7.18%;与体质密切相关的肺功能、耐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水平下降。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青少年肥胖者激增的趋势更加明显。
与此同时,营养不良还造成青少年生长发育达不到正常标准。上一次全国营养调查发现,我国5岁的儿童身高达不到国际标准者高达32.8%,其中城市儿童为20.3%,农村为35.8%。总体上,全国青少年平均身高矮于日本人。儿童体重达不到国际标准的占18.0%。无论城乡、男女,中国青少年的体重都明显低于日本人。体重低在我国大城市的青少年中也很明显。
全国营养调查资料还表明,我国儿童蛋白质、钙、铁、锌及维生素a等营养素的供给明显不足。例如,维生素a只达到供给标准的一半,而钙只达到40%。
营养专家指出,根据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儿童的总体生长发育要达到国际标准的水平,至少还需15~20年时间。
葛可佑认为,营养不平衡是影响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除了身高、体重以外,膳食营养还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和免疫力。而铁、碘、锌、维生素a等缺乏,导致孩子从幼小至学龄时期的智力发育及学习能力的不足。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他们的营养不良问题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葛可佑表示,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世界银行的专家曾经根据亚洲几个国家的统计数据分析,仅仅由于某些微量元素缺乏产生的营养不良可导致国内生产总值损失2%~3%。而著名经济学家robert fogel证明北欧国家在工业革命时期的长期经济增长有一半以上应归于其人群的体格发育(身高、体重)的增长,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学生营养餐计划。但是,该计划在全国各地的进展缓慢,也常常因个别学校的中毒事件而中止。葛可佑希望政府能切实重视并积极推进学生营养餐工作。“这件事情不能拖,一拖又是一代人。”葛可佑说,“如果从小没有健全的营养,成年以后的体格、反应灵敏度肯定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中国人在足球等方面不如别人,与我们民族长期以来的营养问题不能说没有关系!”
先天唇裂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先天性的唇腭裂发病因素可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而母体孕前和孕期的营养缺乏、病毒感染、损伤、内分泌的异常、药物应用、射线和烟酒的接触,都有可能会对妊娠期前3个月胚胎的发育造成影响。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为1‰,再发危险为4%。父为患者,后代发生率3%,母为患者,后代发生率为14%。
多囊卵巢怎么备孕 补充营养
孕妇的营养要多加注意,不能因为营养不良影响胎儿的发育,也不能盲目进补,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果。如果患有多囊卵巢怀孕后饮食不注意营养,容易造成孕妇营养不足,甚至营养缺乏病。但如果盲目营养,拼命进补则可使孕妇肥胖超重,胎儿生长过度发生巨大儿,引起分娩困难,也可造成产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多囊怀孕了应该注意什么 步骤三:补充营养
多囊卵巢患者怀孕后,孕妇的营养要多加注意,不能因为营养不良影响胎儿的发育,也不能盲目进补,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果。
如果患有多囊卵巢怀孕后饮食不注意营养,容易造成孕妇营养不足,甚至营养缺乏病。
但如果盲目营养,拼命进补则可使孕妇肥胖超重,胎儿生长过度发生巨大儿,引起分娩困难,也可造成产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消耗性疾病的分类
主要有:一是营养缺乏,贫困导致的营养摄入不足,厌食症,长期过度节食;二是营养吸收不良,主要是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这类疾病晚期会出现恶病质,极度消瘦。三是营养消耗增加,主要是结核病、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四是代谢异常,主要是内分泌异常,如甲亢、糖尿病等
营养缺乏源自生活习惯
1、不良的膳食习惯 如不合理的烹调使营养素大量破坏或丢失,或因偏食、挑食、禁食、忌食等原因使营养素的摄入量减少从而造成机体营养素缺乏。
2、过多食用精制白米,白面 由于粮谷类的过分加工,使食物中的硫胺素(维生素B1)损失90%,核黄素(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PP)和铁的含量损失70%~85%。这些营养素在麸皮与胚芽中分布较多。
3、在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生活水平低下,副食品食入较少,单纯或主要以主食提供热能与各种营养素,往往造成营养缺乏病的发生。
多囊怀孕了应该注意什么 补充营养
孕妇的营养要多加注意,不能因为营养不良影响胎儿的发育,也不能盲目进补,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果。
如果患有多囊卵巢怀孕后饮食不注意营养,容易造成孕妇营养不足,甚至营养缺乏病。
但如果盲目营养,拼命进补则可使孕妇肥胖超重,胎儿生长过度发生巨大儿,引起分娩困难,也可造成产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常吃方便面当心患营养缺乏病
方便面和炸油饼营养区别不大
方便面的做法其实很简单,无非是精白面粉先蒸熟,然后用棕榈油快速炸制,脱去表面附着的油脂,加上料包,然后装袋而成。油炸方便面的营养价值实际上就是面粉加上油脂,和炸油饼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煎炸温度较低、时间较短、颜色较白、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较少,营养损失也少一些。
通常面饼含油脂18%~22%,蛋白质含量不超过10%,还含有少量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它们来自于面粉。其余的就是淀粉了。方便面经过油炸后,成品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低于面粉中的含量。有少数未经油炸的方便面,有的是湿面直接销售,有的是热风干燥替代油炸脱水。但究其本质,无非是未经油炸的面条加上料包而已,加上料包之后,也算不上什么营养食品。
方便面料包暗藏玄机
方便面的料包通常有两个袋,一个是液态调味油包,或者是加了动物油的酱包;另一个是盐、鲜味剂和香辛料、紫菜虾皮等混合而成的粉包。如果还有第三个,通常是少量脱水蔬菜。方便面料包其中的第一大成分就是脂肪。如果是酱包,油脂含量超过50%,而且通常是室温下结块的状态,表明其中含有很高比例的饱和脂肪。如果是油包,则通常95%以上都是脂肪,只是以不饱和脂肪为主。粉包当中,则毫无例外地含有过多的盐分,还有大量的鲜味剂。
常吃方便面当心营养缺乏
一般来说,100克的面饼和料包,可以提供450千卡左右的能量;而100克面粉制作的馒头,只能提供360千卡左右的能量。方便面只是一种加了油和盐的主食,不能替代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多种食品的营养,经常食用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和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等问题。此外,建议工作繁忙的人,如果要用方便面代替正餐,最好配以蔬菜和水果,或加一个鸡蛋或少量豆制品,调味包也要适当少放。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可以使方便面营养不均衡的问题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