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鳟的生物学特性
赤眼鳟的生物学特性
1、外形特征
体长筒形,后部较扁,头锥形,吻钝。须两对细小,体银白,背部灰黑,体侧各鳞片基部有一黑斑,形成纵列条纹。鳞大,侧线平直后延至尾柄中央。尾鳍深叉形、深灰具黑色边缘。眼上缘有一红斑故名赤眼、红眼鱼。
2、生活习性
江河中层鱼类,生活适应性强。善跳跃,易惊而致鳞片脱落受伤。
3、食性
杂食性鱼类,藻类、有机碎屑、水草等均可摄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
4、繁殖习性
赤眼鳟性成熟早,二龄鱼即可达性成熟。生殖季节一般在4-9月份。卵浅绿色,沉性。
茄子的生物学特性
茄子根系发达,育苗移栽后主要根系分布在30厘米以内,株高0.6米~l.0米,茎直立,基部木质化呈丫形分枝。叶单生、卵回或长椭圆形。叶柄长,叶身大,容易招风倒伏,栽培时需要培土。花紫色或白色,单生或序生,着生于节间。花序间隔4~5叶,雌雄同花,自花授粉,天然杂交率6%~7%。浆果形状有长、圆、椭圆等。果皮有紫色、白色、绿色或绿紫丝状相间条纹。茄子果实与萼筒交接处呈白色或绿色称茄眼。茄眼为果实夜间伸长部分,茄眼宽表明生长快,果肉嫩。果皮颜色与茎叶颜色相关。茎、叶、花紫色,果皮紫色或黑紫色,茎、叶绿色,花白色,果皮绿色或白色。种子呈肾形,黄褐色,有光泽。千粒重4克~6克,发芽年限3~4年。
茄子生长适温为22C~30C,白天适宜25C~28C,夜间为17C~20C。17C以下生长缓慢,夜间温度15C以下会落花,7C~8C时有冻害。茄子比较耐热,35C~40C时尚能生长,但花器发育不良,45C以上叶面引起坏死斑点。茄子要求强光,光弱时,光合产物少,生长不良,授粉授精能力弱,容易引起落花。茄子根系吸收力强,较耐肥。氮、磷、钾适宜的浓度是氮240PPm、磷160PPm、钾60PPm~180PPm。
食用赤眼鳟的日常注意事项
赤眼鳟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痢疾,疟疾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赤眼鳟?
健康体质平和质,阳虚体质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赤眼鳟?
皮肤性病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赤眼鳟?
特禀体质
食用禁忌
患疮、疡、疥、癣者慎服。
猪苓生物学特性
猪苓具喜冷凉、阴郁、湿润,怕干旱的特性。在地温5-25℃条件下均生长。西北产区地温在17-19℃时生长良好,10℃时萌发,22℃时子实体开放;华北产区平均地温达9.5℃时萌发,12℃左右时新苓生长膨大,14℃左右时新苓萌发多,个体增长快。土壤含水量在30-50%,PH值5-7腐殖质土、砂壤土,为宜。猪苓的生活史分担孢子、菌丝体、菌核、子实体四个阶段。
担孢子是子实体产生的有性孢子(长卵状椭圆形,一端有尖,无色,平滑,7-10×3-4毫米),萌发后形成初生菌丝体,初生菌丝体质配后产生双核的次生菌丝,诸多次生菌丝紧密缠结成菌核。菌核主要是储存养分,耐高、低温和干旱。在不适宜的条件下,能够长时间保持休眠状态,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即可在菌丝体的任何部分萌发产生新的菌丝。一般在3月下旬,表土层5厘米处温度达到8-9℃时,菌核开始生药用长,菌核体上萌发出许多白色毛点,随着气温的升高,毛点不断长大变厚,形成肥嫩有光泽的白色菌核,逐渐向地表生长。8、9月地温达12-20℃时,菌核生长进入旺盛期,体积、重量迅速增加。
菌核色泽从基部到中间由白变黄。此时如遇连阴雨天,空气湿度增高,部分菌核生长出子实体,开放散出孢子。随着地温下降,子实体很快枯烂。10月以后,当地温降至8-9℃时,猪苓停止生长,进入冬眠。翌年春又萌发分生新的菌核。如此年得继生,群体合聚形成一窝。土壤肥沃,营养丰富,菌核大而多,分叉少,俗称"猪屎苓";土质瘠薄,养料不足,结苓小,分叉多,俗称"鸡屎苓"。在外界环境条件极端不利时,猪苓将停止生长,菌核老化,色泽变为深黑色,核体出现大小孔眼,直至腐烂。
卷心菜的生物学特性
植物学特征
甘蓝为二年生草本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30cm以内土层中。茎短缩,又分内、外短缩茎,外短缩茎着生莲痤叶,内短缩茎着生球叶。甘蓝的叶片包括子叶、基生叶、幼苗叶、莲痤叶和球叶,叶片深绿至绿色,叶面光滑,叶肉肥厚,叶面有粉状蜡质,有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因而甘蓝比大白菜的较强的抗旱能力。花为总状花序,异花授粉,甘蓝所有的变种和品种之间相互杂交。果实为长角果,种子圆球形,红褐或黑褐色,千粒重4g左右。
脆枣的生物学特性
20年生植株干高12米,干周0,52米, 树高7一9.5米,枝展5.2一6.4米。枣头发枝力中等,当年 结实率较强。进入结果期早,较丰产, 20年生单株产鲜枣 35一40公斤。在永济产地4月上旬发芽,5月中下旬开花, 6月上旬达盛花期,9月中旬果实成熟, 10月下旬落叶。
尖椒的生物学特性
灌木或亚灌木;分枝稍之字形曲折。叶柄短缩,叶片卵形,长3-7厘米,中部之下较宽,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中脉在背面隆起,侧脉每边约4条。花在每个开花节上通常双生,有时三至数朵。花萼边缘近截形;花冠绿白色。果梗及果直立生,向顶端渐增粗;果实纺锤状,长7-1.4厘米,绿色变红色,味极辣。
滑子蘑的生物学特性
营养
滑子蘑与一般木腐菌相似,其碳氮营养是以木屑、棉籽壳、秸秆、麦麸、米糠等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的农副产品作为营养来源。滑子蘑能分泌多种胞内酶和胞外酶,以分解和利用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此外,矿物元素及维生素在滑子蘑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物质在上述农副产品中一般都含有,所以在人工栽培时,培养料中可以不必再加入。
温度
滑子蘑是低温型食用菌,出菇温度一般在5-20℃之间,但不同的品系之间子实体发生的上限温度有明显差异,据此,又把滑子蘑分成早熟、中熟与晚熟型。要根据各地气候条件,选用适宜品种。一般的说,早、中、晚熟品种出菇的上限温度分别为18℃、15℃、12℃左右,而它们的出菇下限温度差别不大,一般为5-7℃左右。滑子蘑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
水分与湿度
水分不仅是菌体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滑子蘑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一般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空气相对湿度85%-95%。
空气
滑子蘑是好气性菌类,菌丝和子实体呼吸都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因此,在人工栽培时要经常注意通风换气。
光照
栽培滑子蘑不需要直射光,但必须有足够的散射光。菌丝在黑暗条件下虽能正常生长,但光线在菌丝生理成熟时有诱导出菇的作用。此外,培养料的酸碱度以pH值6-7为宜。
豆角的生物学特性
豆角的生长发育,从播种至豆荚成熟,可分为四个时期:种子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开花结荚期。各个时期生长发育的特性及对田间管理的要求如下:
1、种子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至第一对真叶展开的过程。子叶刚出土时,植株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时植株主要靠贮藏在种子内的养分在发芽时分解后加以使用,第一对真叶展开后植株才可进行光合作用。豆角的第一对真叶是单叶对生,其后真叶为互生三小复叶。温度在25-30℃和适当的湿度下,播种3-4天便可发芽,14-25℃则需要7-10天才可发芽。种子发芽所需要吸收的水分,一般不超过种子量的50%,此时水分过多容易引起烂种,因此在露地种植上,播种期应当避开连绵阴雨和低温天气,同时要严格控制土壤的水分,并要为种子萌芽出土提供一个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
2、幼苗期
从第一对真叶展开至具有7-8张复叶为幼苗期。豆角幼苗在第2-3张真叶展开时便开始发生花序轴原始体,其次着生花原始体,进入生殖生长。幼苗期一般15-20天,春季气温在15℃以下的低温和阴雨天气,豆角较容易出现幼苗根腐病而死苗。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又容易发生猝倒病。因此,幼苗期遇到不良气候要注意防治根腐病和猝倒病。
3、抽蔓期
从7-8片复叶至植株现蕾为抽蔓期,一般约10-15天。这个时期主蔓迅速伸长,基部开始在第一对真叶及主蔓第2-3节腋处抽出侧蔓,根瘤也开始形成。抽蔓期需要较高温度和良好的日照,在此条件下,茎蔓较粗壮,侧蔓发生也较快;如温度过低或过高,阴天多,则茎蔓生长较弱。抽蔓期土壤湿度大,则不利于根的发育和根瘤的形成。
4、开花结英期
开花结荚期从植株现蕾至豆莱采收结束,一般为5.0-60天。现蕾至开花,一般5-7天,开花到商品豆荚采收一般约8-13天,商品豆荚至豆荚生理成熟还需4-10天。豆角在井花结荚期,一方面抽出花序开花结荚,另一方面继续茎叶的生长,发展根系和形成根瘤。由于生长量大,生长迅速,因此在开花结荚期一定要满足植株的养分需要,如开花结荚期田间管理不当,往往出现蔓叶生长不良,影响开花结荚,或蔓叶生长茂盛,延迟抽出花序、少抽出花序或引起落花落荚。开花结荚期如果营养生长过于旺盛,就会抑制生殖生长或田间水分过多或干旱,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太弱以及病虫害等,这些都是引起落花落荚的重要原因。开花结荚期,植株需要大量的营养,且豆角的根用瘤菌又远不及其它豆科植物发达,因此必须供给一定数量的氮肥;但也不能偏施氮肥,如施用氮肥过多,容易出现植株徒长,延迟开花结荚甚至引起落花落荚,因此应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并且开花结荚期应当适当增加磷钾的比例。
柑桔红蜘蛛生物学特性
生长规律
柑桔红蜘蛛以卵、成瞒或若瞒在柑桔叶背、卷叶、枝条、芽缝或落叶枯枝中越冬,至来年3-4月温度回升,卵发育起点温度在6.4-9.2℃,越冬卵大量孵化成虫,从老叶迁移至春梢新叶上繁殖。7-8月因高温炎热,不利于红蜘蛛生长发育,虫口数量少。9-10月份气温下降,虫口量又复升,这是第二个虫口高峰期。柑橘红蜘蛛的生殖方式有两种,一般是两性生殖,但也存在着孤雌生殖,这种特殊的生殖方式给柑橘红蜘蛛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一般柑橘红蜘蛛产卵的部位是果树的果实或是嫩叶部位,这些部位营养丰富,为其幼虫提供生长发育的能量。一雌成螨,一生平均产卵30-50粒,世代产卵量春季最多,夏季最少。
世代发育
柑桔杠蜘蛛的雌虫共分8个虫态:卵期、幼虫期、拟蛹、前期若虫、前若蛹、后期若虫、后若蛹、成虫。柑桔红蜘蛛1年繁殖约16-22代,有明显的世代重叠,世代数的多少与当年气温高低成正比,气温较高,红蜘蛛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较短,一个世代平均需要16d左右。
生长习性
柑桔红蜘蛛喜嫩叶、喜光,故树冠外围、中上部发生较多,向阳坡地、土壤贫瘩的柑桔园发生较早,柑桔苗木和幼树由于抽梢多、日照强,天敌少而受害重。[1
包菜的生物学特性
植物学特征
甘蓝为二年生草本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30cm以内土层中。茎短缩,又分内、外短缩茎,外短缩茎着生莲痤叶,内短缩茎着生球叶。甘蓝的叶片包括子叶、基生叶、幼苗叶、莲痤叶和球叶,叶片深绿至绿色,叶面光滑,叶肉肥厚,叶面有粉状蜡质,有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因而甘蓝比大白菜的较强的抗旱能力。花为总状花序,异花授粉,甘蓝所有的变种和品种之间相互杂交。果实为长角果,种子圆球形,红褐或黑褐色,千粒重4g左右。
生长发育
在正常情况下,北方以秋作甘蓝采种,第一年形成叶球,完成营养生长,经过冬季低温完成春化,第二年春通过长日照完成光周期而开花结实。它的生长过程所经过的各个生长时期和大白菜基本相同。但各生长时期所需日数较长,发芽期需8 ——10天;幼苗期需25——30天;莲座期,早熟品种需20——25天,中、晚熟品种需30——35天;结球期,早熟品种需20——25天,中、晚熟品种需30——50天。
甘蓝是冬性较强的作物,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要求幼苗长到一定大小以后才能接受低温感应,在0——12°C下,经50——90天可完成春化。关于光周期,尖头型和平头型品种要求不很严格,圆珠笔头型品种则较严格的要求长日照。进入生殖生长时期后,一般经历抽薹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开花期需30——40天,结果期需40——50天。
甘蓝在未结球以前,如遇低温条件,或在幼苗期就满足了它的春化要求,栽植后一旦遇到长日照条件,就可能出现“未熟抽薹”现象,叶球形成受阻生成减产。近几年来,春甘蓝采用改良阳畦或塑料温室育苗,既避免了低温,又大大缩短了育苗期,对防止未熟抽薹,保证早熟丰产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