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油的优点
调和油的优点
谷物调和油的看家本领
在众多的植物油中,美国人对大豆油情有独钟。因为它维生素E含量较高,并且富含亚油酸和亚麻酸两种人体所需的脂肪酸,它的不饱和脂肪含量占85%。专家们还发现,虽然大豆油已经比较“完美”了,但其他的植物油也有着各自的“看家本领”。为了从各种食用油中均衡地摄取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和其他营养成分,营养学家更提倡人们食用混合油。美国市场上就出售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的调和油,也有葵花籽油和米糠油的调和油,还有各种谷物搭配而成的谷物调和油。
谷物也能做油吗?是的,小麦、稻谷、玉米等谷物的胚芽和种皮部位都含有大量的油脂成分和极其丰富的营养素,包括维生素E等抗氧化先锋。经过特殊工艺精炼后,按照科学配方调入了小麦胚芽油、米糠油、玉米胚芽油等,含有丰富的天然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和谷维素,经常食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肠胃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补充人们日常难以摄入的谷物营养。对于平时吃惯了“精制”粮食的人来说,从谷物油中摄取天然谷物的营养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谷物调和油也适合中国人
对于美国的食用油流行趋势,中国专家也表示了认同。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杨月欣指出:每个品种的油都有各自的优势,但都无法为人体提供足够全面的营养。因此,各国的营养专家都强调,时常更换食用油的品种,可以均衡摄取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调和油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对于日常饮食缺乏粗制谷物的中国人来说,通过油来摄取谷物中的营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相对于“单方”的食用油来说,这种调和的天然谷物油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配方中含有玉米、稻谷、大豆等我们十分熟悉的谷物,它们的营养价值广为认可;第二,经过配比的油营养更丰富,富含多种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第三,不饱和脂肪比例更科学;第四,具有植物油低饱和脂肪的特性,有益健康。
目前,国内市场中就有以天然谷物为基础的调和油在销售,比如:福临门的天然谷物调和油,它精选含有多种天然营养成分的小麦、稻谷、玉米等优质谷物原料,对其营养素丰富的谷物胚芽及种皮等部位经过特殊工艺精炼而成。按照科学配方调入了小麦胚芽油、米糠油、玉米胚芽油的福临门天然谷物调和油,含有丰富的天然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和谷维素,经常食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肠胃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补充人们日常难以摄入的谷物营养。
藻油DHA与鱼油DHA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藻油优点:腥味少,含量高,不含EPA,某国外公司研究资料较多
缺点:价格贵,可能是转基因产品藻油DHA是从直接从海藻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现在国外先进的公司是将这种藻类在无污染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经过特别的培养坏境培养出来的,所以藻油DHA还有一个很大的有点,没有海洋的污染。
鱼油优点:价格便宜
缺点:含EPA(但EPA不是有害物质,这个另讨论),腥味大(相比藻油,无腥鱼油也有),含量低(含量高的也有,贵)鱼油DHA:是从深海鱼中提取的,但是研究发现深海油都是因为吃了深海中的一种植藻而产生DHA的
调和油好吗
在关于调和油好不好的问题上,从来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对于油的需求都不一样。调和油也不是只有单独的一种油,调和油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而也研发出不一样的调和油:
1、营养调和油
营养调和油(或称亚油酸调和油),一般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制亚油酸含量为60%左右,油酸含量约30%,软脂含量约10%。
2、经济调和油
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价格比较低廉。
3、风味调和油
就是以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调配成“轻味花生油”,或将前三种油与芝麻油以适当比例调合成“轻味芝麻油”。
4、煎炸调和油
用棉籽油、菜籽油和棕榈油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烟点高的煎炸调和油。例:山茶油符合标准 其耐高温的特性是油品中最好的。
5、高端调和油
例如山茶调和油、橄榄调和油,主要以山茶油、橄榄油等高端油脂为主体。
选购调和油的方法
一、如何选购调和油
1、选油观
以前吃油不讲成份只要香,当下吃油还要看健康。食用油外观都一样,内部成份看质量。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缺少一样不健康。市场上的食用油没有一家标成份,只标一个不饱和脂肪酸的糊涂帐。
2、咋选油
以前糊糊涂涂吃油,如今明明白白消费。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三种成份记心上。油酸主要供热量,亚油酸促进生长发育治创伤,亚麻酸清洗血管,补充大脑眼睛亮。缺少一种不健康。
3、选对油
慢性病,重在防,三分治病,七分养。吃油也要讲配方,选油不是贵的好,选对成份价值高。
4、选错油
学生记忆力下降,中年就是亚健康,不是高血压,就是高血糖;老年中风偏瘫躺在床,个人受罪儿女劳累;家庭生活无质量。
5、选啥油
橄榄油、山茶油、玉米油、花生油主含油酸、亚油酸,几乎不含亚麻酸。葵花油、菜子油、豆油,亚麻酸少含量,心脑健康受影响。
6、健康调和油
亚油酸4份含量48%,亚麻酸1份含量12%,全国独家既表明成分又表明含量,健康油全营养,比例平衡才健康。
二、调和油的功效
1、养胃健胃、提高免疫力、排毒解毒、开胃消食。
2、油酸主要供热量,亚油酸促进生长发育治创伤,亚麻酸清洗血管,补充大脑眼睛亮。
便秘能吃调和油吗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4∶1健康调和油,是精选紫苏油、亚麻油、葵花油、麻油、豆油五种植物油的主要天然成份,根据人体的生理需求,严格按照亚油酸48%、亚麻酸12%的含量要求,经科学调配而成。
4∶1健康调和油,是含有4份亚油酸、1份亚麻酸的天然植物食用油。它不但从数量上保证了人体每天对2个必需脂肪酸的需求,而且从质量上达到了均衡营养的目的,既体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1993年罗马会议“人类要专项补充亚麻酸”的建议,又符合日本卫生福利部和中国营养学会,对亚洲人群摄取亚油酸和亚麻酸依照4∶1的膳食要求。
亚油酸、亚麻酸是必需不饱和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膳食补充。现今生活中,人们摄取的亚油酸过量,亚麻酸摄入量不足,已对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4∶1健康调和油不仅有效解决了两个必需脂肪酸对人体的摄取失衡,还弥补了当前几乎一统天下的亚油酸类食用油的营养缺陷。
4∶1健康调和油的问世
标志着人类利用两个必需脂肪酸,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已经落实到百姓的一日三餐。它不但成为广大消费者生活必需食用油,而且还将成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食疗油,在引领人们食用油的消费由营养型向健康型转变过程中,势必引发人类食用油的一场新革命。
健康调和油不同于普通调和油,
它含有的丰富的α-亚麻酸,在人体肝脏酶的作用下,生成二十碳五烯酸(简称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 EPA在临床医学上常称为“血管清道夫”,长期食用对“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症状的人、心脑血管病患者、脂肪肝、肥胖症均有较好效果。 DHA是人体大脑和视网膜的主要成分,对提高智商和增强视力有着很好的效果,它不仅适合于过度用脑的白领阶层、企业高管,而且对婴幼儿大脑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还对预防老年性痴呆有很好的帮助。
冬天用什么取暖最省钱 小太阳取暖
优点:小太阳价格便宜,比起空调和油汀功率也小了许多。能够便捷地通过开停电源来控制电暖器的温度,且移动方便。对于寒冬期不长的地区来说,电暖气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缺点:小太阳,制热范围小,只在附近感受到温度。小太阳还有有刺眼强光,对眼睛伤害大。另外小太阳易烫伤,存在安全隐患大。
食用调和油注意事项
1、沾上补脑价格猛增
昨天,记者在一家大型超市看到,标注着“添加橄榄油软化血管”、“深海鱼油、藻油健脑降脂均衡膳食”等醒目字样的深海鱼油调和油、藻油调和油,均被放到醒目位置,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记者注意到,以5L装为例,普通调和油价格只有60元,深海鱼油调和油和藻油调和油则在90元上下,橄榄调和油更是比普通调和油价格高了近一倍。一桶调和油究竟含有多少深海鱼油或者藻油呢?记者深入走访了业内人士。一位多年从事食用油生产的厂商业内人士透露说,由于没有国家标准,所以究竟添多少,只有企业自己说了算。
2、含量不足功效甚微
打出“健脑”新概念调和油真的能达到其宣称的特殊效果吗?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李国逊向记者表示,在调和油中添加的深海鱼油、藻油、橄榄油等物质只有与其中大豆油等配比达到相同的比例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而这样的添加量在目前的新概念调和油中很难实现,含量不足时功效甚微。比如,深海鱼油确有双向调节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其中DHA、EPA也有健脑功效,但从临床医学看,成人脑部及神经发育都已完成,进补意义不大,只有部分青少年和老年人可按医嘱食用鱼油胶囊摄取营养。此外,有的调和油里添加的物质受温度限制,其吃法很重要。如橄榄油其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适合调制凉菜生食,其不饱和脂肪酸遇高温会迅速转化成饱和脂肪酸,并不适合中式高温烹炸。
3、食用油得调换着吃
面对五花八门的调和油,消费者究竟该如何选择呢?一位多年从事粮油研究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选择调和油,人们的消费观念很重要。他说,对于市场上的一些打着新概念的食品,有的消费者往往存在一定消费误区,想通过吃某些食品达到某种“疗效”。而实际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食品是不能够具有“疗效”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新概念调和油,首先它只是食品,虽然一些商家宣称添加了其他物质,但消费者并不能因此就对其产生过分依赖的心理,认为添加了这些物质,食用后就会达到某种效果。而商家的有些宣传正是迎合了消费者的此种心理。对于食用油来说,因添加不同,其脂肪酸、微量元素也都不一样。这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即使是调和油,也不能长期只吃一种,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最好购买2升以下的中小包装食用油,经常换着吃,这样才有助于营养全面摄入。”
经期能吃调和油吗
色拉油和调和油中均不含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和胆固醇,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它们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和血胆固醇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含有一定的豆类磷脂,有益于神经、血管、大脑的发育生长。
适用人群
所有人都能食用。
经期不该多吃的食物
其实不只是吃冰,一些属性偏凉的食物,例如冰品、茄子、丝瓜、黄瓜、冬瓜、蟹、田螺、海带、竹笋、橘子、梨子、柚子、西瓜等等,及酸涩的食物,如酸梅、未成熟味酸之水果,或是一些辛热食品,如油炸物、辣椒、胡椒、芥末等等,也都应该避免在经期内食用,以免造成血液不流畅的状况。
经期应该多吃的食物
经期内应多吃葱白、木耳、花生、核桃、大枣、桂圆、玫瑰花。若在经期内,不小心吃了冰冷的食物,或是忍不住吃了冰,可以多喝红糖煮生姜来平衡体内血液循环,促使血液流畅。
生活小提示
除了冰品不宜在经期内食用外,女性在经期内要特别注重保暖,避免受寒、涉水、淋雨、曝晒及洗冷水澡,并应禁止房事、盆浴及游泳,保持外阴、内裤及卫生棉的清洁。
中医反对女性经期内吃冰,西医则认为百无禁忌。经血是子宫内膜的剥落,藉由子宫的收缩将经血排出,而吃冰时,肠胃的温度下降,影响到子宫收缩变差,经血较难排出,于是形成血块,子宫为将血块排出,只得加大收缩的力度,这是吃冰可能造成经痛的原因。
经期能吃调和油吗,女性月经期间是可以吃调和油的,不会有什么影响,上面还介绍了一些不适合经期吃的食物,例如一些偏凉的食物,油腻的食物,很多人喜欢吃油炸食品,那么在来月经的时候就要能够管好自己的嘴了。
调和油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油,大家经常吃到的就是色拉油,其实也是最没有营养的。农村里的恶人经常会吃到菜油以及豆油,这些比色拉油好很多。但是因为色拉油比较多,所以很多人都只有吃色拉油。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有关调和油的功效与作用。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调和油的功效与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养胃健胃、提高免疫力、排毒解毒、开胃消食
2、油酸主要供热量,亚油酸促进生长发育治创伤,亚麻酸清洗血管,补充大脑眼睛亮。
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能够吃到调和油的,但是买调和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挑选,要选择油酸、亚油酸以及亚麻酸都含有的调和油食用,这样的调和油对我们的身体才有好处。否则那些坏品质的调和油吃多了容易导致身体生病,危害健康。
经期能吃调和油吗
女性在来月经的食物很多的食物都是不适合吃的,特别是一些凉的东西,到了夏天大家都要注意,一些冰冷的食物一定不要再吃了,那么经期能吃调和油吗,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些介绍吧。
营养价值
色拉油和调和油中均不含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和胆固醇,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它们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和血胆固醇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含有一定的豆类磷脂,有益于神经、血管、大脑的发育生长。
适用人群
所有人都能食用。
经期不该多吃的食物
其实不只是吃冰,一些属性偏凉的食物,例如冰品、茄子、丝瓜、黄瓜、冬瓜、蟹、田螺、海带、竹笋、橘子、梨子、柚子、西瓜等等,及酸涩的食物,如酸梅、未成熟味酸之水果,或是一些辛热食品,如油炸物、辣椒、胡椒、芥末等等,也都应该避免在经期内食用,以免造成血液不流畅的状况。
经期应该多吃的食物
经期内应多吃葱白、木耳、花生、核桃、大枣、桂圆、玫瑰花。若在经期内,不小心吃了冰冷的食物,或是忍不住吃了冰,可以多喝红糖煮生姜来平衡体内血液循环,促使血液流畅。
生活小提示
除了冰品不宜在经期内食用外,女性在经期内要特别注重保暖,避免受寒、涉水、淋雨、曝晒及洗冷水澡,并应禁止房事、盆浴及游泳,保持外阴、内裤及卫生棉的清洁。
中医反对女性经期内吃冰,西医则认为百无禁忌。经血是子宫内膜的剥落,藉由子宫的收缩将经血排出,而吃冰时,肠胃的温度下降,影响到子宫收缩变差,经血较难排出,于是形成血块,子宫为将血块排出,只得加大收缩的力度,这是吃冰可能造成经痛的原因。
经期能吃调和油吗,女性月经期间是可以吃调和油的,不会有什么影响,上面还介绍了一些不适合经期吃的食物,例如一些偏凉的食物,油腻的食物,很多人喜欢吃油炸食品,那么在来月经的时候就要能够管好自己的嘴了。
关于调和油的一些秘密
调和油热销
“柴米油盐酱醋茶”被称为开门七件事,囊括的都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油”在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里的“油”指的就是食用油。从最初的麻油、香油等单一品种的油,到经过深加工的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增强,更加符合居民膳食结构的油应运而生了。
众所周知,多种原料的调和油代表的是更健康也更均衡的营养摄入方式。青岛糖尿病医院营养科主任顾萍认为,调和油对岛城的消费者还是比较适用的,因为“山东地区居民日常用油是以花生油为主,其他种类的油摄入量相对较少,而花生油里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比较高的,按照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用油量,饱和脂肪酸是不能超过30%的,单纯使用花生油就会超量。相比较而言,添加了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多种油类的调和油营养更均衡一些。”
一种油健康与否,主要取决于其含有的脂肪酸。脂肪酸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长期大量进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适量摄入对人体的健康则是有益的。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最佳比例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能达到1∶1∶1,这也就是“金龙鱼”食用油在国内市场最早提出的调和油概念。借助这一新的食用油理念,“调和油”连同“金龙鱼”在市场上一炮打响。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其他食用油品牌也纷纷推出自己的调和油产品,抢滩调和油市场。
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食用调和油的产量达238万吨,占小包装食用油507万吨的46.9%,已经超过大豆油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种。
在各大超市的货架上,调和油几乎能够占据食用油市场的半壁江山,各种品牌、各种名目的调和油足足可以摆满一个货架,粗略统计一下市场上的调和油能够达到20余种,价格从三四十元到七八十元不等,还有上百元的高端产品。
“比例”成谜
调和油又称调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
就是这“比例”二字,赋予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以无限创造和想象的空间。
市面上一桶5升售价79.9元的坚果调和油,产品标签的配料表显示,这款油包含“大豆油、葵花仁油、花生油、亚麻籽油、初榨橄榄油、山茶籽油、核桃油、葡萄籽油”等8种原料油。而按照国家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也就是说,配料表中排名第一位的原料应该是产品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多少按照排名呈依次递减。由此看来,这种“坚果调和油”中含量最高的,应该是大豆油。但大豆显然不是坚果。
这种名难符实的情况在调和油中并不少见。
龙大的一款“花生浓香食用调和油”,包装上饱满的大粒花生让人似乎闻见了浓浓的花生香气,但配料表显示的原料则为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按照食品包装通则不难推断出这种所谓的“浓香花生调和油”中,最多的原料其实是菜籽油和大豆油。
无独有偶,胡姬花花生浓香调和油的“花生油”成分排在第三位、金龙鱼鱼油调和油中鱼油成分排在配料表中的倒数第二位……
据了解,目前橄榄油的价格是大豆油价格的4到5倍,在比例不公示的情况下,调和油生产厂家这样做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
有业内人士测算,100元的大豆油除去生产、包装和销售成本,只能有3%的盈利。而同样100元、以大豆为基础的调和油盈利可以达到6%,整整翻了一番。“哪种油贵就按哪种油起名、定价,哪种油便宜,就在配料时多添加”成了调和油厂家的普遍做法。
有误导消费之嫌
对于调和油的配比,各个食用油厂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三缄其口。记者电话联系了龙大植物油生产厂家,询问该品牌的花生调和油中哪种原料油含量最高,工作人员的回答直言不讳,“大豆油含量最高”。至于为什么大豆油的含量最多却名为“花生浓香调和油”,该工作人员表示,“过去叫花生调和油,现在都叫调和油了”并迅速挂断了电话。而另一家青岛本地的食用油生产企业“品品好粮油有限公司”则未对“调和油的配比”问题予以回复。
对于生产企业的这种做法,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孙庆杰教授表示很不理解。他说,“调和油各种成分的配比应该在配料表里有所体现,明明是大豆油含量最多,却以价格较高的花生油来命名,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孙教授分析,这与厂家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无关系,“调和油的出现除了健康因素之外,与生产商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有很大关系”。
标准一直难产
调和油在调配比例方面的混乱,与规范的缺失不无关系。据了解,调和油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的境况已经持续了7年,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确切的出台时间。
《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制定最初始于2005年,多次公开征求专家和企业的意见,当年10月形成征求意见稿;2007年,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着手制定相关标准,还邀请了知名植物油企业讨论调和油比例在何种情况下能够得以冠名;2008年,《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完成,并提交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2012年8月,中国粮油学会一位负责人表示,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有望于当年底或今年上半年出台。但是直到现在,也仍然没有结论。
孙庆杰教授认为,调和油市场非常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标准予以规范,“要明确规定含量最高的花生油比例达到30%或者50%,才能命名为‘花生调和油’,调和油含量中比例最高的原料达到要求的数值,才能叫做某某调和油。”
中国粮油协会油脂分会副会长王兴国在公开场合表示:“油检测方法是非常困难的,油加油就是神仙都发愁。”
与调和油标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第二版国家标准早在2003年便已经修订完成;2008年,亚麻籽油的国家标准进行了更新;就连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橄榄油,也已于2009年制定了相关的国家标准。
一方面是亟待规范的市场,一方面是难产的国家标准,其中的难言之隐不仅是技术的问题,也是来自于多方利益的博弈。有业内人士认为,那些参与制定标准讨论的企业,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抵制国家相关标准的出台,才造成了调和油国家标准至今悬而未决的局面。
正是因为调和油的产品配方不强制公开,很多厂商才倾向于采用成本较低的油种作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或者肆意夸大宣传单种油的含量,最终深受其害的只能是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对于调和油的比例问题,很多消费者并未在意,但当真相被揭开,如果消费者知道他们买到的花生调和油中,花生油的比例不足10%,他们又会作何感想呢?他们还会购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