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大都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大都穴简易取穴手法

大都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大都穴简易取穴手法

先找到足内侧缘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作为X轴,再通过到足大趾跖趾关节(大趾和足部相连接的关节)前下方做垂直线,为y轴,两轴线相交的凹陷处即为大都穴。

三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三间简易取穴方法

手掌自然弯曲,掌心向下,从食指第2掌指关节后缘,向掌根方向摸至关节结束处,靠拇指侧,皮肤颜色深浅分界处即是三间穴。

冲门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冲门简易取穴方法

仰卧,由腹股沟外侧可摸到动脉搏动,搏动外侧即是冲门穴,按压时有酸痛感。

大陵的准确位置图 大陵穴取穴手法

伸出手臂,在手掌与手臂连接处,最靠近手掌的横纹,即为腕横纹,在腕横纹的中点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为大陵穴。

大都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大都穴的作用

1.大都穴是脾经上的荥穴,荥主身热,五行属性属火,脾主运化水湿,火穴可泻热,故本穴该穴有调健脾胃,泻热和中,清热利湿的作用,治疗中焦脾胃失调诸疾,以及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的体重肢肿。

2.由于脾经直接抵胸部,入心中,故可疏通经气,用于熊阳不展的心痛及热扰神明之心烦等症。

3.由于火生土,故该穴为本经母穴,凡一切与脾虚有关的病症均可补本穴治之,特别是脾阳不足,阴寒偏盛所引起的胃腹冷痛,便溏,肢冷等。

4.若久病脾胃虚弱,气血津液不足,则可借其火性以温脾健运,旺盛气血。

5.荥穴又可治热病,泻此穴可治内伤发热,除脾胃邪热,特别对元气不足之热病,可扶正祛邪,退热而不伤正气。

大都的准确位置图片 大都穴的穴位解剖

在拇趾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消化不好怎么按摩 按摩大都穴增强消化能力

大都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要穴,荥主身热,此穴有泻热止痛,健脾和中的作用,要增强消化能力,每天可以对大都穴进行按摩。两脚的穴位都要按,按摩10分钟左右,以感到酸痛为度。按摩该穴位对胃炎,胃痉挛,腹胀腹痛,急慢性肠炎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按摩取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甲垂直按摩,每次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能健胃消胀。

消化不好怎么按摩

按摩章门穴调脾胃助消化

章门穴属于足厥阴肝经,八会穴之脏会,统治五脏疾病,按摩该穴位具有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清利湿热之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食噎,呕吐,饮食不化,脘腹胀满,泄泻,久痢不止等病症。

按摩取穴:位于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揉按章门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按摩大都穴增强消化能力

大都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要穴,荥主身热,此穴有泻热止痛,健脾和中的作用,要增强消化能力,每天可以对大都穴进行按摩。两脚的穴位都要按,按摩10分钟左右,以感到酸痛为度。按摩该穴位对胃炎,胃痉挛,腹胀腹痛,急慢性肠炎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按摩取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甲垂直按摩,每次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能健胃消胀。

按摩足三里穴健脾和胃助消化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合穴,所谓“合穴”就是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而合穴治脏腑疾患,最善于治疗腹部疾病,按摩足三里能补能泻,可寒可热,不仅能健脾和胃,益气生血,疏通经络,消积化滞,帮助消化,对消化系统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按摩取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按摩手法:每天闲暇之余,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里穴处按压,每次5-10分钟,每分钟15-20次,按压力度以有针刺样的酸胀,发热感为宜,长期坚持,可以使脾胃功能得到改善。

按摩商丘穴改善脾胃功能

商丘穴属足太阴脾经,为脾经之经血,脾主精微,水湿的运化,刺激本穴具有健脾化湿,通调张伟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消化不好,胃炎,肠炎,便秘,腹痛,腹胀,腹泻等症。

按摩取穴:位于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按摩手法:拇指按于商丘穴,其余四指附于足背,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秩边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秩边简易取穴方法

俯卧位,与骶管裂孔相平,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取穴,臀部上人字沟顶端旁开四横指的凹陷处。

下关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下关简易取穴方法

闭上嘴巴,食指与中指并拢,食指贴于耳垂旁,中指指腹所在处有一骨头会移动,该处为下关穴。

中都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都穴的功效作用

中都为足厥阴肝经的郄穴,具有疏肝理气,理血调经,通络止痛的功效。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是肝经之气深聚之处,又是肝脏疾病的反应点,善治血分病以及本脏本经的急痛之证。肝经自足上行,沿胫骨内侧大腿内侧入毛中,环绕阴器,入小腹布胸胁,故本穴可治肝经病变引起的胁痛腹胀,疝气少腹痛,下肢痹痛;其理血调经,利湿止带的作用,可治疗肝藏血失调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及瘀血湿邪下注的产后恶露不绝。

大迎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大迎穴的作用

类属:足阳明胃经。

作用:疏风通络,清热消肿,过滤浊气。

主治疾病:

1、风邪入络之口眼㖞斜,口噤不开,唇吻瞤动,面浮肿,牙关脱臼诸病症。

2、风热上攻之齿痛,颊肿,瘰疬诸病症。

3、龋牙痛,智齿冠周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诸症。

头窍阴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头窍阴简易取穴方法

位于头部,先找到天冲穴和完骨穴,在两穴位之间作弧形连线,在连线下缘1/3处即为头窍阴。

针刺孔最有什么作用

针刺孔最的准确位置图

准确位置: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定位取穴:把手臂前伸,手掌向上,从肘横纹(尺泽)直对腕横纹脉搏跳动处(太渊)下行5寸处。(注意:从太渊至尺泽为12寸)。

针刺孔最的作用

类属:属手太阴肺经,为该经腧穴。

作用:清肺止血,止咳平喘,舒筋活络。

主治病证:

1.肺热炽盛,热伤血络之咯血,鼻衄等病证。

2.风热,风痰,痰热犯肺之胸痛,咳嗽,气喘,失音,咽喉肿痛诸病证。

3.经络不通之肘臂挛痛,腕痛,上肢不遂诸症。

操作方法

简易取法:掌后第1横纹上七寸,在桡骨尺侧边。伸臂仰掌取穴。

进针深度:针0.5-1.0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针感:局部酸胀沉重,有针感向前臂放射。

注意:针刺时要避开桡动,静脉,防止刺破血管,引起出血。

大都的准确位置图片 大都穴常用配伍治疗方法

大都穴主要用于治腹胀,胃痛,食不化,便秘,热病无汗,体重肢肿,心烦不得卧等疾患。临床常配太白,有调理中焦之功,治胃心痛;配横骨理气通滞,治气滞腰痛,配环跳可利关节止痹痛,治腰腿痛;配经渠疏风解表散热,治热病汗不出。

相关推荐

急脉的准确位置作用 急脉穴的准确位置

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穴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大陵准确位置作用 大陵准确位置

标准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于掌后第一腕横纹中,用力握拳,可见两条大筋(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在两条大筋之间即是本穴。

手五里的准确位置作用 手五里穴的准确位置

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取穴:屈肘,曲池直上3寸,在肱三头肌肌腱的外缘。

大杼准确位置作用 大杼准确位置

大杼穴在人体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简便取穴: 1.正坐低头或俯卧,于第1胸椎棘突下,先取陶道穴,旁开1.5寸处即是大杼穴。 2.正坐低头,或是俯卧,双手垫于胸前,屈颈,从颈背部交界处椎骨的高突,即第7颈椎向下推1个椎体,即第一胸椎,从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该穴。

八邪的准确位置作用 八邪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从拇指到小指依次叫“大都穴”,“上都穴”,“中都穴”,“下都穴”,每侧四穴,双手八穴。 快速取穴法:微握拳,第1-5指间缝纹端凹陷中。按压手部的时候,如果隐隐有凹陷感,并且有酸麻的感觉,就说明找到了八邪穴。

中都准确位置作用 中都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取穴:位于小腿内侧,蠡沟穴(小腿内侧,当跶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中央)垂直向上3横指处,按压有酸痛感即是中都穴。

大敦准确位置作用 大敦穴的作用

大敦穴归于足厥阴肝经,是肝经的经水发出的穴点,肝藏血,故本穴有活血化瘀,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调理下焦,醒脑开窍,安神定制之功,有保健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大陵准确位置作用 大陵穴功效作用

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和原穴,具有镇惊安神,清心通络,宽胸和胃,通经活血之功,经常刺激该穴位能够清心降火,清除口臭。

肘髎准确位置作用 肘髎取穴方法

屈肘,于肘窝桡侧横纹尽头向外斜上1寸,当肱三头肌的外缘处取穴。 也可立正站直,一手半握拳,拇指翘起,横放于另一手肘臂弯曲部,拇指上缘即是肘髎。

增高按摩穴位在哪里

穴位按摩是一种通过中医推拿和穴位按摩手法,刺激身体相应穴位,激发“生长因子”的分泌,有效调节和增强脏腑功能,激发内脏活力,促进饮食及睡眠等,改善肌肉和骨骼系统的营养,加速生长的方法。 头颈部增高穴位:印堂、上星、百会、率骨、风池、大椎。 胸腹部增高穴位:膻中、中脘、气海。 腿部的增高穴位:风市、血海、膝眼、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三阴交、解溪、侠溪、涌泉。 怎样取穴取穴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增高的效果。因此一定要参照穴位以及穴位具体位置的文字说明,在自己的身上反复的查找穴位,找好感觉,以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