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湿疹的诊断方法

湿疹的诊断方法

(1)婴儿湿疹: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2)儿童湿疹:是一种儿童过敏性皮肤病。儿童皮肤发育尚不健全,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故容易发生过敏湿疹反应。

(3)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妇女,乳晕湿润、糜烂、结痂,时间稍久可增厚,发生皲裂,喂奶时疼痛。长期不愈。皮下有硬结者,应考虑并发湿疹样癌的可能。所以,对乳房湿疹应提高警惕,及时检查。

(4)阴囊湿疹:急性者有肿胀、流水、结痂。慢性者则增厚、苔癣化,甚痒并易复发。常与局部多汗,外阴刺激、神经内分泌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等有关。

(5)女阴湿疹:多见大小阴唇及附近皮肤红肿、糜烂及慢性增厚,甚痒。常与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及内分泌紊乱有关。

(6)肛门湿疹:肛门周围湿疹急性期红肿、糜烂,慢性期呈浸润、肥厚,甚至发生皲裂。奇痒且痛,特别是在便后更加明显。由于经常搔抓,皮肤可变厚或变薄,萎缩发亮。儿童肛门湿疹多与蛲虫有关,成人多与痔疮、多汗有关。

(7)手部湿疹:发生于手掌部易浸润增厚,过度角化形成皲裂。手指端湿疹常反复发生水疱、结痂、增厚、脱屑,累及甲床部可影响指甲发育,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平。接触水、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湿疹加重。

(8)腿部脚部湿疹:好发胫前及踝部,常由于下肢静脉曲张或外伤引起。结痴、增厚、苔藓化,也可呈糜烂、流水,易继发感染或形成溃疡,顽固难治。

(9)皲裂性湿疹:与过敏有关,由日常生活中接触清洁剂、肥皂、染料、油漆及日光等刺激物所致。在疾病过程中,精神创伤、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均可加重病情。

湿疹的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

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药物及理化等刺激。

湿疹的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目前普遍推荐使用williams诊断标准:必须具有皮肤瘙痒史,及以下3条或3条以上标准:

1.屈侧皮肤受累史,包括肘窝、腋窝、踝前、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

2.个人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病史);

3.全身皮肤干燥史;

4.可见的屈侧皮炎(或4岁以下儿童在面颊部/前额和四肢伸侧可见湿疹);

5.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以上患者)。

乳房湿疹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下列特点可诊断为乳房湿疹:

①发生于哺乳期妇女。

②发生于乳头,乳晕及乳房下部的红斑,渗液,糜烂,结痂,脱屑,皲裂及瘙痒。

③愈后又易反复发作,一般在停止哺乳后可治愈的特点可诊断。

鉴别诊断

1.乳头湿疹样癌

也称Paget病,临床上以乳头和乳晕的湿疹样表现为特点,多为单侧,以中老年女性多见,偶可见发生于男性乳房及其他富含大汗腺的部位,病变部位在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呈湿疹样外观,可见边界清楚的红色斑疹,多有浸润结痂,皮肤增厚,稍隆起,硬,与正常皮肤边缘分界清楚,按湿疹敷药治疗虽能短暂好转,但不久即复发,且迁延不愈,病损扩展,乳头变平,凹陷,甚至完全蚀掉,可伴有乳房肿块及(或)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2.接触性皮炎

有明显的接触物品史,较常见的是乳房局部涂抹风油精,花露水,正红花油或其他药品,局部贴敷橡皮膏,使用深色乳罩等,局部的皮损表现为单一性的丘疹或者小疱,边界清楚,非对称性,去除诱因后皮损很快减轻或消失。

阴囊湿疹诊断鉴别

诊断

阴囊湿疹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皮损的特点和剧烈瘙痒的情况一般即可以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有时需要与阴囊的神经性皮炎,核黄素缺乏引起的阴囊瘙痒及乳房外湿疹样癌作出鉴别。

(1)阴囊神经性皮炎可见连成片的扁平丘疹,严重者遍布整个阴囊,其特点是,虽有瘙痒,但无渗液,日久皮肤变厚,呈席纹状。

(2)核黄素缺乏引起的阴囊瘙痒病程一般较短,一般无明显的皮肤肥厚,内服核黄素可在短期内见效,常常伴有舌炎或口角炎。

(3)乳房外湿疹样癌外观类似湿疹,但仔细观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片,表面有渗出结痂和角化鳞屑,逐渐扩大,甚至出现溃疡,需要作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湿疹诊断和防治有哪些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疾病也是如此,只有我们对疾病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治疗的时候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对于湿疹这种疾病的防治和诊断是什么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防治

患者应对湿疹的发病因素,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有一定认识,以便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各种可疑的致病因素。发病期间忌辛、辣、酒类食物。对鱼、虾等一般易诱发本病的食物应注意食用后及停用后的效果,不盲目地忌口。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洗烫、肥皂及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治疗全身性疾病,发现病灶应积极清除。

(一)内用疗法

目的在于抗炎、止痒。常用的有抗组织胺药、镇静安定剂。对急性期可选用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或用普鲁卡因作静脉封闭。对用多种疗法效果不明显的急性泛发性湿疹患者可考虑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一旦急性症状被控制后即应酌情减量撤除,以防长期使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感染时应考虑加用相应的抗生素。

(二)局部疗法 对症选用适当的剂型,外用药物应根据需要及皮疹特点,选用清洁、止痒、抗菌、抗炎、收敛及角质促成剂等。

1.急性湿疹 无渗出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作冷湿敷,当渗液减少后可选用含有皮质类固醇的霜膏和湿敷交替使用。

2.亚急性湿疹 一般常选用糠馏油、黑豆馏油和含有皮质类固醇的乳剂和糊剂等。为了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在前述药物中加入新霉素等抗生素。

3.慢性湿疹

常用糠馏油、黑豆馏油、煤焦油和皮质类固醇类软膏或霜,也可将这类药物制成硬膏或涂膜剂。此外,对限局肥厚性损害尚可用皮质类固醇作局部皮内注射。每周1次,一般4一6次为一疗程。

(三)中医疗法

中医中药治疗湿疹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期的表现,治疗也不同。急性湿疹如湿热重,红肿渗出时宜清热泻火,凉血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亚急性湿疹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慢性湿疹则宜养血祛风,活血润燥,方用四物消风汤加减。

(四)针灸疗法 常选用的穴位有曲池、足三里、委中、血海;耳针穴位如肺穴、神门、皮质下及内分泌穴等。

以上几方面的内容就是对湿疹的诊断与治疗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详细介绍,对与治疗湿疹疾病来说,对广大患者应该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对于湿疹疾病的治疗,我们一定要选正规的医院,科学的进行治疗。

外阴湿疹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史可确诊,病理检查以资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需与外阴接触性皮炎相鉴别。

2.慢性湿疹需要与神经性皮炎,外阴瘙痒症相鉴别。

3.角化性湿疹应与银屑病鉴别 银屑病无渗出,皮损边界清楚,上覆银白色鳞屑。

4.与女性黏膜白斑鉴别,女性黏膜白斑见于40岁以上妇女,损害主要波及阴蒂,小阴唇及大阴唇黏膜部分,为灰白色斑伴角化过度,剧烈瘙痒。

5.与湿疹感染鉴别,湿疹感染多边界清楚,边缘呈环状,可见小脓疱,皮损表现为红斑,渗液及结痂,痂为黄色油脂状,痂下为鲜红糜烂面,在皱褶部位,湿疹感染常形成裂隙。

湿疹诊断和防治有哪些

大家知道湿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有哪些呢?患者们都知道相关知道吗?下面就为你解说解说,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防治

患者应对湿疹的发病因素,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有一定认识,以便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各种可疑的致病因素。发病期间忌辛、辣、酒类食物。对鱼、虾等一般易诱发本病的食物应注意食用后及停用后的效果,不盲目地忌口。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洗烫、肥皂及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治疗全身性疾病,发现病灶应积极清除。

(一)内用疗法

目的在于抗炎、止痒。常用的有抗组织胺药、镇静安定剂。对急性期可选用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或用普鲁卡因作静脉封闭。对用多种疗法效果不明显的急性泛发性湿疹患者可考虑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一旦急性症状被控制后即应酌情减量撤除,以防长期使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感染时应考虑加用相应的抗生素。

(二)局部疗法

对症选用适当的剂型,外用药物应根据需要及皮疹特点,选用清洁、止痒、抗菌、抗炎、收敛及角质促成剂等。

1.急性湿疹

无渗出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作冷湿敷,当渗液减少后可选用含有皮质类固醇的霜膏和湿敷交替使用。

2.亚急性湿疹

一般常选用糠馏油、黑豆馏油和含有皮质类固醇的乳剂和糊剂等。为了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在前述药物中加入新霉素等抗生素。

3.慢性湿疹

常用糠馏油、黑豆馏油、煤焦油和皮质类固醇类软膏或霜,也可将这类药物制成硬膏或涂膜剂。此外,对限局肥厚性损害尚可用皮质类固醇作局部皮内注射。每周1次,一般4一6次为一疗程。

(三)中医疗法

中医中药治疗湿疹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期的表现,治疗也不同。急性湿疹如湿热重,红肿渗出时宜清热泻火,凉血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亚急性湿疹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慢性湿疹则宜养血祛风,活血润燥,方用四物消风汤加减。

(四)针灸疗法

常选用的穴位有曲池、足三里、委中、血海;耳针穴位如肺穴、神门、皮质下及内分泌穴等。

综上所述,想必大家现在对湿疹诊断与治疗有了深刻的认识了,希望大家能够有效的早期的预防湿疹疾病。

相关推荐

幼儿急疹诊断

孩子出现发热时,爸妈可以带孩子去看医生。经过医生检查,可以发现孩子只是咽部、鼻内等出现充血,也就是发红和微肿。如果发热24小时以上,进行血常规检查会出现白细胞轻度升高而后减少,其中白细胞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可高达70%-90%;而细菌引起的感染,白细胞中以中性细胞为主。 从皮疹形态上看,幼儿急疹与风疹、麻疹或猩红热很相似;但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幼儿急疹为高热后出疹,而其他三种疾病则是高热时出疹。 幼儿急疹与其他发疹性热病的诊断鉴别: 1、麻疹:大多会有明确的麻疹接触史。眼、咽、喉会出现严重的发炎现象,颊内黏

干燥型湿疹诊断详述 收藏 分享

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丘疹上有糠皮样脱屑和干性节痂现象,擦之皮肤樱红脱屑。 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 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1)渗出型: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红色皮疹间有水疮和红斑,可有皮肤组织肿胀现象,很痒,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皮疹可向躯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并容易继发皮肤感染。 (2)脂溢型:湿疹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

小儿湿疹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1)皮损多发于颜面先自面颊开始继而延及头皮亦可泛发于全身,常有剧烈瘙痒,伴睡卧不安,神情烦躁,且迁延日久。 (2)皮损有湿性、干性之分,湿性者以红斑、水泡、糜烂、诊液为主要表现,多见于1—3岁,干性以皮肤干燥、脱屑为主无诊液,多见于1岁以上消瘦小儿。 (3)皮损时轻时重,时愈时发,常在发热,腹泻时症状突然消失,待热退,腹泻时症候突然消失,待热退腹泻停止后皮损出现。 (4)部分患儿和其他家族中有哮喘等病史。 2、西医诊断标准 常见过敏性皮疹,皮损多样,形态各异,伴有瘙痒、糜烂、结痂等症候

眼睑湿疹的鉴别诊断

眼睑湿疹(palpebral ecgema)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表现。可单发于眼睑部,亦可为全身、面部湿疹的一部分。起初眼睑皮肤红肿,局部见大量血疹、水泡、糜烂、结痂。当继发感染时则形成脓泡。脱痂而痊愈。范围亦可扩大至面部、额部等。但亦可由急性演变为亚急性和慢性。睑部皮肤粗糙肥厚、呈苔癣状,表面有鳞屑脱落,亦可有色素沉着等。倘若继续接触致敏物质或药物,尚可发生渗出性结膜炎、角膜表层浸润、水肿等并发症。 睑腺炎又称麦粒肿。系指睑腺急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以疼痛、肿胀、多泪为其特点。按其发

荨麻疹的特点

根据皮肤反复出现来去迅速的风团,剧痒,退后不留痕迹,以及各型荨麻疹的特点等易于诊断。但应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多形红斑好发于面、手、足、腕部。多形性皮疹可有典型的虹膜状红斑,重者有粘膜损害等。 2、色素性荨麻疹系肥大细胞增生所致。有少年型和成年型2种。多自糼年发病,但成年后发病的也不少。皮疹以躯干为多,初为持续不断的风团,逐渐演变成黄褐色或灰棕色斑,也可为斑丘疹或结节,轻搔抓或划痕后,斑上又出现红色风团为其特征。病理检查,皮损处真皮内有大量肥大细胞浸润。 3、荨麻疹样血管炎风团持续时间长达24~72小时

荨麻疹的特点

根据当前的医学研究专家介绍荨麻疹的特点有以下几种 根据皮肤反复出现来去迅速的风团,剧痒,退后不留痕迹,以及各型荨麻疹的特点等易于诊断。但应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多形红斑好发于面、手、足、腕部。多形性皮疹可有典型的虹膜状红斑,重者有粘膜损害等。 2、色素性荨麻疹系肥大细胞增生所致。有少年型和成年型2种。多自糼年发病,但成年后发病的也不少。皮疹以躯干为多,初为持续不断的风团,逐渐演变成黄褐色或灰棕色斑,也可为斑丘疹或结节,轻搔抓或划痕后,斑上又出现红色风团为其特征。病理检查,皮损处真皮内有大量肥大细胞浸润。

疱疹诊断鉴别

在带状疱疹前驱期及无疹性带状疱疹,有时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或急腹症等,应予注意。 本病有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著,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 偶尔也有与接触性皮炎混淆的,但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 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显著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需加注意,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的病史,而无明显免疫缺陷的带状疱疹病人不出现这

阴囊湿疹诊断依据

阴囊湿疹诊断依据: 阴囊皮肤弥漫性发红、肿胀、有剧烈瘙痒,可同时出现许多针头至米粒大小的丘疹、水疱,经搔抓或摩擦后,红斑、丘疹、水疱破裂,显露出大片湿润糜烂,有大量淡黄色浆液渗出,部分凝结成对淡黄色痂。 阴囊湿疹诊断并不困难。根据皮损的特点和剧烈瘙痒的情况一般即可以作出诊断。有时需要与阴囊的神经性皮炎、核黄素缺乏引起的阴囊瘙痒及乳房外湿疹样癌作出鉴别。 (1)阴囊神经性皮炎可见连成片的扁平丘疹,严重者遍布整个阴囊。其特点是,虽有瘙痒,但无渗液,日久皮肤变厚,呈席纹状。 (2)核黄素缺乏引起的阴囊瘙痒病

湿疹的鉴别诊断

儿童湿疹是指发生于儿童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儿童湿疹包括儿童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儿童湿疹;儿童异位性皮炎。中医称之为奶癣,胎毒疮。其原因系胎中遗热遗毒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邪所致。 儿童湿疹可分以下数型: 儿童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 in infants,过敏反应发生者罕见,常见为原发性刺激所致。 1.最常见部位为颜面部,患部常鲜红、肿胀、界限清楚。可能由轻度刺激性食物所致。例如橘汁和番茄汁、流涎、喂食溢出等的连续刺激而引起皮炎。加之磨擦刺激使皮炎进一步加

荨麻疹诊断鉴别

本病根据临床上出现风团样皮疹,即可确诊。诊断一般不困难,但引起荨麻疹的原因比较复杂,确定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常很困难,因此,必须通过详细采取病史,详细体格检查,以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尽可能的明确荨麻疹的原因。 1、婴儿湿疹。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但异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 2、血管性水肿。慢性复发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大片局部性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同只是血浆是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小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