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嗜睡如何用中药调理
月经期嗜睡如何用中药调理
从临床病人来看,经行嗜睡病象的出现与妇女的体质禀赋有一定关系。平素体胖、浮肿或贫血的妇女,或平时大便偏稀的妇女,在月经来潮前就会感到困倦乏力,只想睡觉,甚至迷糊不醒。
症状:由脾虚湿因引起的经行嗜睡,多数形体肥胖,常伴浮肿,动则气喘,食欲欠佳,胃脘满闷,白带量多,质粘而稠。经行之际精神疲惫,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困倦嗜睡。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处方:可用《医方集解》太无神术散治疗。苍术、陈皮各12克,藿香、厚朴、石菖蒲各10克,生姜3片,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一剂,经前5天开始服药,经至后停服。
症状:由气血不足引起的经行嗜睡,多见于素体虚弱的妇女,表现为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作眩,心悸不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经行之际昏昏欲睡,每以进餐后尤甚。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处方:可以用中医传统名方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熟地各10克,黄芪30克,肉桂、川芎各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于月经前开始出现嗜睡时服药,服至月经干净,一般以每次连续用药5~8剂为宜。
症状:由肾精亏损引起的经行嗜睡,多见于频繁人工流产的妇女。主要临床表现有,经行倦怠善眠,耳鸣耳聋,神情呆滞。平日精力不支,腰膝酸软。月经多延后,经量偏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处方:紫河车30克,熟地24克,炒杜仲、天冬、麦冬、牛膝各10克,龟板10克,黄柏6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服一丸。
嗜睡症的中药调理方法是什么
1、气血不足:素体虚弱,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作眩,心悸不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经行之际昏昏嗜睡,每以进餐后尤甚。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补气养血。
2、首选方药:十全大补汤。党参、白术、茯苓、熟地、当归、白芍药各10克,黄芪15克,川芎6克,肉桂、甘草各3克。若以脾气不足为主,宜首选香砂六君子汤以健脾益气;若血虚明显者,倍芍药、当归,加阿胶(烊化)10克,以养血充营。方中并可加石菖蒲、益智仁等药以开窍提神。
3、脾虚湿因:素体肥胖,常伴浮肿,动则气喘,食欲欠佳,胃脘满闷,白带量多,质粘而稠。经行之际精神疲惫,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困倦嗜睡,终日昏昏嗜睡。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宜燥湿健脾,益气提神。
4、首选方药为太无神术散(《医方集解》):苍术、陈皮各12克,藿香、厚朴、石菖蒲各10克,生姜6克,红枣10枚。湿邪蕴郁化热,小便黄,舌苔黄腻者, 宜酌减香燥行气之品用量,并加黄芩、山栀子各10克,薏苡仁15克,通草6克,以清热化湿。此类患者应酌加石菖蒲用量,以醒脑提神。
中药调理尿路感染有哪些好处呢
中药调理尿路感染有哪些好处呢?尿路感染是现在常见并且多发于女性人群中的一种疾病,尿路感染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在临床上又被称为肾盂肾炎,而若是下尿路感染指的主要是我们所熟知的尿道炎和膀胱炎。那么对于治疗尿路感染这一疾病,中药调理也是可以选择的。那么采用中药调理尿路感染有哪些好处呢?
相信很多人都清楚,某些西药中含有很多抗生素,虽然这些抗生素在刚开始时对于疾病有疗效,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明白若是长时间服用抗生素的药物,身体就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并且服用抗生素现在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可以试着采用中药去调理,因为中药的副作用要远远低于西药。
往往我们知道,是药三分毒,中药调理往往不会给患者带来什么不良影响,而若长时间服用抗生素,这对于尿路感染的患者来说并不是什么好的现象,由于长期服用抗生素会导致患有其他疾病时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并且尿路感染在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会在症状减轻或者症状停止时就会停止用药,这很可能导致疾病的复发。因此患者不应该把希望都放在抗生素上,可以考虑采用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尿路感染有哪些好处呢?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中药调理尿路感染的好处已经有所了解。中药治疗尿路感染及时治疗周期要低于西药治疗,但是中药治疗的效果往往是没有副作用的,因此大家不妨考虑采用中药调理治疗尿路感染。
冬病夏治三伏天怎样调理身体 三伏天吃中药调理身体好吗
如果有需求的话,三伏天可以吃中药调理身体。
调理身体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中医养生调理,中药调理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无间断的服用中药,这样才能起到一个比较好的养生调理的作用,三伏天的时候,身体阳气较盛,是比较适宜进行养生调理的。
中药的服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宜自行擅自服用,以免引起不适,反而对健康不利。
夏天喝中药调理好吗
夏天可以喝中药调理。喝药调理本身就是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的,气候与药材本性是无关的,只要针对病症用对药材,夏天喝中药也是能起到调理身体的效果的。
每个月来大姨妈整个人都不好了,求支招
一部分女性在月经前期和月经期常出现下腹胀痛、腰酸、乳房胀痛、腹泻或便秘等病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如易疲倦、嗜睡、畏寒等,尤以情绪不稳定最为明显和普遍。女性的这一正常周期性生理变化,尤其是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精神状态。你的情况建议吃点中药调理一下。祝你幸福。
嗜睡是什么原因 如何调理嗜睡
合理安排作息,避免熬夜,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是防止犯困问题出现的最有效做法。同时,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稳定身体的内分泌及代谢水平,防止各类恶疾上身。
贫血、动脉粥样硬化、肝脏疾病等诸多问题,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密布可分。因此,在日常饮食中,首先要保证膳食结构的完整,摄入营养的全面;在此基础上,减少高油脂、高糖等不见健康的食物摄入。
阳痿的中药调理
1,阳痿早泄中医治疗主要是使用药物进行调理,帮助患者能够抑制过早射精的现象,还能保证阴茎保持坚挺的现象,中药调理是不错的一种治疗方式,不过中药期间合理的饮食很重要,多吃壮阳类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山药、狗肉、韭菜等,是很好壮阳补肾的食物。
2,患者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中药治疗,每天一定要按时的服用,不要隔三差五的服用,对治疗是很不利的,患者还可以在家进行自我疗法,比如冷热水对阴茎的冲洗治疗,还可以进行按摩治疗,效果都是很不错的,然后日常再多锻炼身体,积极的运动,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3,阳痿早泄的患者还可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通,帮助患者调整好心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心理负担,阳痿早泄虽然会影响到性生活,不过还是可以治愈的,日常还要注意减少性生活的次数,如果频繁也会引起阳痿早泄。
嗜睡怎么调理?
嗜睡:指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欲寐的症状。 常见症候: 湿困脾阳嗜睡:困倦欲睡,头重如裹,四肢困重,食纳减少,中脘满闷,口粘不泻,大便不实,足跗浮肿,舌苔白腻,脉濡缓。 心脾两虚嗜睡:倦怠多寐,面色无华,纳呆泄泻,心悸气短,妇女月经不调,色淡量多,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 肾阳虚衰嗜睡:疲惫欲卧,精神萎靡,尿少浮肿,腰部冷痛,胫膝发凉,畏寒卷缩,唇甲青紫,舌质紫暗,苔白,脉微弱。 肾精不足嗜睡:怠惰善眠,耳鸣耳聋,善忘,思维迟钝,神情呆滞,任事精力不交,舌质淡,脉细弱。 改善嗜睡 1、每天坚持晨练,增加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 2、继续保持生活的规律性。 3、饮食营养丰富,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4、缓解工作生活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以有时间找朋友多聚聚。 5、每次睡意袭来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转移注意力,比如听音乐、向远处眺望、用冷水洗脸等。 中医分两型治疗: 脾虚湿重型:主证为身体肥胖,胸闷,身重乏力,食欲不振,食后困倦易睡,或大便溏稀及痰多,舌苔白腻。方用平胃散合三仁汤加减:苍白术各10g,厚朴6g,陈皮6g,猪茯苓各12g,苡仁15g,制半夏10g,砂蔻仁各6g,炒三仙各10g,滑石10g,贝母10g,木香6g,车前草15g。 阳气虚衰型:年老体弱或久病之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懒言多汗,畏冷肢凉,舌苔白润。方用附子理中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制附子6g,党参15g,白术10g,干姜6g,黄芪15g,当归10g,升麻6g,陈皮6g,柴胡10g,炙甘草5g,炒三仙各10g
肠胃病吃什么药最好 肠胃不好吃中药的好处
1.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非处方胃药只是起到临时控制病情的作用,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药物依赖,使原有的胃肠功能逐渐退化,一旦停药,肠胃功能更弱,导致恶性循环;中药调理就不存在这些不良反应。中药调理因病因人对症施治,切实抓住疾病源头,做到了彻底治疗胃病。
2.和西药相比,中药更注重辩证施治,引导疏泄,药材配伍也因人而异,不注重短期消除症状,而是注重“治病”的本质,因而,中药调理是控制早期慢性肠胃疾病首选。
3.西药治疗通常局限于消炎止痛,急性止血等,,而中药调理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胃黏膜,除糜换新,恢复肠胃的正常功能。
中药调理宫寒
驱“寒”药NO.1:艾附暖宫丸
推荐指数:★★★★★
选用理由:艾附暖宫丸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黄芪、肉桂、红花、艾叶、香附等药材组成,温经散寒 的能力较强,是治疗妇科虚寒症的良药,属于女性“子宫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症状,如痛经、小腹胀痛、宫冷 不孕等问题,都可选该药。
服药注意:服药时忌生冷饮食,加强保暖;若同时患感冒,则不宜与感冒药同服,可感冒痊愈后再服药。已 婚女性若发生经期延迟时,需排除怀孕或在月经来潮后服用。
用药禁忌:因实热证引发的血瘀痛经、腹痛拒按、月经提前、月经量多、颜色紫等,伴有心中烦热、口渴、 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时,则不能选艾附暖宫丸。
驱“寒”药NO.2:温经汤
推荐指数:★★★★
选用理由:中医所说的温经汤有两个成方,一个是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的方剂,另一个是宋代 医家陈自明在《妇人良方大全》中提到的温经汤。
《金匮要略》中的温经汤是以温经祛瘀、滋阴养血为基本原则的,与另一个温经汤相比更偏于温经补虚,以 月经不调及小腹冷痛、月经出血有瘀块,时而感觉烦热等症状为主治。
《妇人良方大全》中的温经汤的功效以活血祛瘀止痛为主,主要治疗血虚宫寒引发的月经不调等症。方药组 成有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牡丹皮、甘草、牛膝、莪术等。
服药注意:虽然两药同名,都是治疗虚寒症引发的月经不调等现象,但在用药时也有区别,并非凡属虚寒证 的人都适用。
用药禁忌:服用该药物时,需辨证施治,用药不能仅凭药名,贸然选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