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服法讲究
中药服法讲究
中药的不同服法,既是病情的需要,又对疗效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当引起特别注意。
首先,服用中药汤剂有温度的要求。中医将外感风寒、寒邪犯胃引起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归入寒证,就要热服药汁,在煎药时须用旺火、煎沸8分钟左右,趁热服下,达到趋赶风寒、健脾温中的目的。而用寒凉药治热性病证,如肺炎、支气管炎、风热感冒等疾病出现的口干、舌红、便秘等,宜凉服或冷服。对于一般的汤剂,如滋补类中药,温服即可。
其次,服药的时间也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来定。历代临床服药的实践是,补药宜饭前服,驱虫药与泻下药宜在空腹时服,对胃肠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宁神安眠的药宜在睡前服。其它一般性的药物也宜在饭后服。
再次,服中药还有次数的要求。如治疗呕吐或药物中毒,每次服用的药量虽然不大,但要频服。一般的中药通常可分2~3次,病缓者可每日早晚各服1次,病急者可每隔4小时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以利顿挫病势。在应用发汗、泻下药时,要考虑病人的体质的强弱,一般以得汗、得泻为度,不宜服用过频过久。
此外,内服丸剂、散剂均可用温开水吞服,加酒是为其升提宣通,用淡盐水送服是为了引药入肾。当然,中药的服法还有一些更为具体的要求,那就需要听从医生的嘱咐了。
服中药除了要煎服得法、用量得当外,还要注意服药后的护理。服发汗药后即需安卧,服辛温发表药宜盖被取微汗以助之,而服辛凉发表药则不宜捂被。凡服发汗药者,只宜取得通体微汗,不可令人大汗淋漓,以防发汗太多而虚脱(尤其老年人)。若发现服药后汗不出者,可加服些热开水或热稀粥,以助药力。服发汗药后,不可即食酸味食物及冷饮。服催吐药应嘱患者束紧肚腹,服用后不即吐者,可用羽毛或手指探吐,再饮些温开水或生鸡蛋清。但如出现吐而不止者,可食些冷稀粥或饮凉开水。
服用胃药饮水量有讲究
各类胃药是家庭常备用药之一。专家指出,服用不同胃药,在时间和饮水量等细节问题上都是有所讲究的。
专家表示,胃药一般都不会伤害胃,但是服用不同的胃药在饮水量上确实有所区别。比如,中和胆汁、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会强调多喝一点水,能够起到辅助缓解的作用,加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但是,也无需喝过量的水,因为过量的水是不会起到稀释胃液、胆汁的作用,人体自身有其自动调节机理,喝过量的水会导致血液中水含量过多,排泄带走的无机盐、糖分也会随之增多,反而不利身体健康。因此,服用这类胃药期间,在每天正常饮水情况下,多喝一两杯就可以了。
对于不同胃药,服用时间也是不同的。专家表示,总体来说,开胃药和保护剂型的胃药要饭前吃,助消化和抗炎作用的胃药要饭后吃。比如保护胃黏膜类的药物,进入体内后,可迅速与黏膜相结合,在胃部表明形成一层保护膜,使胃不再受到胃酸、辛辣食物等的刺激,这类保护剂型的药物就需要饭前吃,但是饭前吃时要少喝水,若喝水过多一方面会导致药效减弱,保护功能下降;另一方面也会稀释胃液,不利于消化。因此,对于此类饭前用胃药,在吃的时候应当少喝点水,在饭后30到60分钟再适量多喝点水。
中草药降血脂 讲究三点
当今市场上自称有降低血脂作用的中草药达数十种之多。然而,这些中草药的降脂作用机制大多不清,其确切的降脂疗效有待证实。中草药可作为血脂高病人的辅助用药,但不能取代现代的降脂药。所以,服用中草药进行降脂治疗时,务请注意以下几点:
(1)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勿偏信广告宣传和道听途说,自行购药服用,以免延误治疗和浪费钱财。有一些纯属保健品之类的中草药,更不能顶替降脂药品服用。
(2)服药6—8周后复查血脂,如血脂较用药前无明显下降,或血脂下降不能达标,则不宜继续服用,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3)冠心病人,特别是已患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患者,作过冠脉球囊扩张术、安装支架与冠脉手术的病人,以及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者,最好选用疗效确实的降脂药物,如他汀类等积极控制血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服药姿势原来也有讲究
躺着服用药片、药丸,如果送服的水少,药物只有一半到达胃里,另一半会在食管中溶化或黏附在食管壁上,有的药物对食管有较强的刺激性。
正确的服药方法是,站着或者坐着服药,多喝几口水,尤其是大药片和胶囊制剂,这样的姿势可使药物顺利经过食道进入胃。服药后不要马上躺下,最好站立或走动一分钟,以便药物完全进入胃里。
千万注意,不可干吞药品,干吞药品最容易使药片黏附在食管壁上,导致食管黏膜损伤。
“当然,也有些药物,要求就是躺着吃。”专家说,有些药物需要患者刻意采取卧位姿势服用。例如,硝酸甘油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患者含服硝酸甘油时如采取站立体位,则可能因体位性低血压而昏倒。因此,含服硝酸甘油应采用半卧位,而且这种姿势能使回心血量减少,利于心绞痛较快缓解。
经期喝中药调理有讲究
经期不能服用哪些药物
1、活血化淤药
此类药物不仅有抗凝、抗栓的作用,还能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因此会造成月经量过多。
2、减肥药
减肥药中多含有抑制食欲的成分,如果在经期应用,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多尿或排尿困难,或出现心慌、焦虑等,更有甚者会出现闭经。
3、止血药
止血药如安洛血、维生素K等,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使毛细血管收缩,使用后会引起经血不畅。此外,还应慎用具有较强止血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
4、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可引起月经过多,甚至大出血,经期应避免使用,如香豆素、肝素、溶栓剂等。
5、妇科感染的阴道局部用药
治疗阴道炎症的洗液、栓剂、泡腾片等应暂停使用。因为在月经期间,子宫黏膜充血,宫颈口松弛,加上阴道里有积血,非常适于细菌生长繁殖,若此时进行阴道局部用药,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细菌逆行侵犯子宫腔及子宫内膜。
服长效避孕药讲究多
你所说的很实在。虽然口服避孕药经过严格筛选,并经临床严密观察,通过鉴定,确实安全可靠,不影响服药妇女的生育能力。但在使用长效避孕药时还是有讲究的,希望你能注意如下几点:
1、在一般情况下,建议没有生育过的新婚妇女最好不要采用口服长效避孕药的方法避孕。
2、口服避孕药是否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或致畸形,至今尚无定论,所以,如果想生孩子,应当在停用此药3个月至半年,同时改换其它避孕方法后再受孕。
3、由于长效避孕药是由长效的雌激素与孕激素配合制成的,服药后雌激素会被吸收并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再缓慢释放出来发挥作用。长期服用后体内会存留一定量的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殖与不规则脱落导致阴道出血。故停药时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5天换服短效避孕药,共用2~3个周期,以防阴道不规则出血
怎么治肾阳虚
在临床上有关于肾阳虚的治疗方法,讲究的是温肾壮阳。由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中成药来进行治疗,比如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或者是补肾固齿胶囊、海狗丸以及三肾丸等等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它可以有效地帮助温肾壮阳、填精益髓,对于肾阳虚所导致的手脚冰凉、腰膝酸软严重的甚至是阳痿早泄等等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患者在服用这些中成药的过程当中必须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中医中药非常讲究饮食与药物的搭配治疗,而且良好的膳食是可以有效的帮助改善疾病的症状的。
服用减肥药瘦身讲究多多
面对各种各样的减肥产品,都市女性常常盲目跟随潮流或者轻信广告。
三类常见减肥药
一类是影响脂肪吸收的药物,控制体重的进一步增加,但是对减重作用不明显。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胃肠的脂肪酶,使它们失去活性,不能将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水解为可吸收的成分,从而减少热量摄入来控制体重。这类药物同时还会影响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所以在使用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D、K和β-胡萝卜素。
第二类是减少热量摄入的药物,最多见的是西布曲明。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的再摄取而增强饱食感,在不影响人体吸取正常必需营养物质的情况下,减轻饥饿感,并加速体内脂肪自然消耗而达到减肥目的。
最后一类属于降糖药,如二甲双胍,主要适用糖尿病人或者是血糖偏高的人。这种药物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有时也可用于血糖正常的肥胖患者。
所有的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不要随意自行服用。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适合别人的药物并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减肥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药物使用要点
为避免不良反应,服用药物时一般应先从小剂量开始服药,逐渐加量,找到一个既能有效减轻体重,又不会产生明显副作用的合适剂量。
用药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服药前和服药时必须检测体重、血糖和血脂等生化指标。根据这些指标,调整药物的剂量。
如果用药超过3个月没有明显效果,则没有必要继续使用。
贴心叮咛:
减肥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获得持久的体重控制不是靠减肥产品,而是靠建立一个有利于瘦身的生活方式,这是减重和保持体重的最佳方法。如果在调整饮食并加强锻炼后,效果仍然不理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在一段时间内选用通过减少食物摄入或增强热量消耗来帮助减肥的药物。体重减轻后,仍然要依靠良好的饮食习惯与适量的体育锻炼来保持,否则必然反弹。
吃中药也要讲究方法
温服法:即药液不凉不热时服用,一般药物和补药多用此法。
热服法:趁药液比较热时服用。热服可发汗解表,治疗内寒症,可助祛除沉寒痼疾,寒药热服可治假寒真热证。
寒服法:将药液放凉或冷藏后服用。此法用于治疗内热症,寒服可助清解热毒。
顿服法:即一次将药服完,能迅速发挥药效,适用于治疗重病和胃肠道疾病。
频服法:即数次频饮或含咽,此法多用于咽喉疾病。
冲服法:因沉香、木香等芳香药久煎影响药效,故先将药物置入杯中,趁热将汤药冲入杯内,温浸片刻后再服之。
调服法:此法多用于犀角、羚羊角、牛黄、田七等药物。一般将这些药物另行研成粉末,用适量汤剂调和或用水、酒、醋、蜂蜜、蔗糖等调匀服下。
送服法:丸、散、丹、膏等用温开水送服;祛寒药用淡盐水送服;活血化淤药用酒送服均可助药效。
含化法:将药丸或药片含在口中,让其逐渐在口中溶化,以发挥疗效。
空腹服法:空腹服药就是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两小时服药。主要用于驱虫、攻下或治疗四肢血脉病。
饭前服法:饭前30-50分钟服药,治疗虚证和肠胃病时常选此法。
饭后服法:饭后15-20分钟服药,治疗心肺疾病时常选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