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的康复治疗措施
老年病的康复治疗措施
1、心理康复
很多疾病,特别是老年性疾病都和消极情绪密切相关,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等。而乐观豁达,心胸开朗,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触,从而可以增强抗病能力。
由于老年病患者大多有长期的患病史,老年病患者往往表现的是害怕死亡、抑郁、低沉、恐惧等情绪。此时,医生、治疗师、护士应经常与患者交谈,倾听他们的陈述,与老年病患者建立相互信任关系,让老年病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或损伤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帮助老年病患者克服不正常心理状态,树立乐欢精神和对伤病治疗的信心,开展有利于身心的文体和社交活动,这样老年病患者才能主动、积极地接受和参与治疗。心理治疗主要通过医护人员的态度、行为、语言来达到平衡老年病患者心理的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使老年病患者产生信任感。对严重的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或头痛、失眠者可给药物治疗,或请专科医师治疗。
2、物理疗法
很多老年病患者可以适合物理疗法治疗,如高血压、冠心病可以采用直流电及药物电导入疗法、磁疗法等治疗;肩周炎、颈椎病可以采用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超声波疗法、传导热疗法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以采用超声波疗法、磁疗法、高频电疗法等治疗;慢性胃炎可以采用传导热疗法、光疗法治疗,等等。
3、医疗体育和运动疗法
老年病患者采用医疗体育不但可以达到健身锻炼的目的,同时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各种骨关节退变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脑血管意外偏瘫、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代谢性骨关节病、溃疡病、内脏下垂、免疫性疾病、腰背疼痛等。通过装备适当的器具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如滑车(轮)、悬吊装置、训练床、助力平行杠、肋木、练习阶梯等可以训练骨关节退变性疾病、肩周炎、脑血管意外偏瘫等老年病患者。通过功率自行车、助行器、划船器等可以治疗高血脂症、肥胖、高血压、内脏下垂等老年病患者,等等。
老年病的骨关节病、颈椎病等患者通过运动疗法全身或局部功能可以得到改善,并促进机体康复。运动疗法需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运动方法,制定合理的运运处方来治疗疾病。
4、作业疗法
采用作业疗法,可以使各种骨关节退变性疾病、脑血管意外偏瘫、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等老年病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选择性地某项活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对于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主要训练其起床、上厕所、穿衣、饮食、个人清洁卫生和移动等;骨关节退变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等老年病患者则训练其改善协调能力和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和耐力。
5、内科用药原则
(1)即往史 详细了解老年患者的用药史:包括按医嘱用药和自服非处方药物的情况。
(2)选药原则 选择要有强的适应症,明确的用药指征,选择合理的药物,可用可不用时,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以及活动、理疗、饮食治疗而得到改善。
(3)剂量原则 老年人由于药动学和药效学的持点,故给药时应当从小剂量开始,然后逐渐增加至个人的最合适剂量,以获得满意疗效。应严格遵守剂量个体化原则。
(4)使用原则 治疗方案应尽量简单,选用适合老年人服用方便的药物剂型,病情好转后的老年人,要及时停药,以提高接受治疗的顺应性。
6、传统康复治疗
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在老年病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传统治疗技术,如中药、针灸、推拿等均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老年病患者的早期康复。同时,中药、针灸、推拿等技术在治疗各种骨关节退变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脑血管意外偏瘫、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代谢性骨关节病、溃疡病、内脏下垂、免疫性疾病、腰背疼痛等疾病中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退变性骨关节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脑血管意外偏瘫、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康复治疗中还可以采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运动疗法提高疗效。
7、其它疗法
可以采用日光疗法、热沙疗法、泥疗法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退变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采用矫形器治疗脑血管意外偏瘫、骨关节退变性疾病;采用软组织松懈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多关节受累患者和有挛缩畸形倾向患者,等等。
影响创伤性脑出血恢复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1)受伤程度,伤情越重,预后越差。
(2)救治过程是否及时、有效:应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地医疗措施。
(3)其他系统的损伤情况:多系损伤的预后较差。
(4)自身状况:如患有慢性疾病、身体素质较差,恢复往往不理想。
(5)康复治疗:恰当的理疗能促进伤后功能恢复。
胃癌康复治疗措施有什么
胃癌的血道转移过程与淋巴道转移相类似。即胃癌细胞首先从癌瘤上脱落下来,浸润和破坏癌瘤旁的小血管(通常是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并侵入血管。癌细胞侵入血管后或则被血流带到别处,或者留在所浸润的血管部位增殖并不断释出微小的癌栓至循环中。进入循环中的癌细胞并非都能存活,因此在血循环中出现癌细胞并不意味着一定有转移发生,但血液中循环着的癌细胞栓当达到一定的部位可在血管内停滞、浸润至血管外,癌细胞继续增殖生长形成转移灶。
胃癌晚期血道转移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化疗与生物免疫治疗进行综合治疗,其中手术切除治疗有非常严格的手术指征,要慎用。这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加快血道转移的现象。癌肿外层膜在手术中的破裂,看不见的癌细胞会随着血液渗透到附近,造成近端转移甚至形成远端转移,所以手术后必须采取化疗、中医中药的辅助治疗来控制转移,确保患者获得健康。
化疗与中医治疗胃癌属于全身性治疗方法,对于出现血道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无疑是最适合的方法。化疗可以杀死癌细胞,控制病情的发展,但因没有识别能力,同时会杀伤正常的细胞,并且常伴有恶心、呕吐等副作用,长时间的化疗会降低病人免疫力,残余癌细胞在身体虚弱免疫力低的情况下发展很快形成新的病灶。化疗期间辅助中药可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给老人捏脊有哪些好处
老年人健身有很多的方式,但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有效的方式进行,捏脊大家好像是很少听到的,但是捏脊对老人的身体好处多多,捏脊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背部按摩法,通过对老人脊背捏、拿、揉、按等手法来进行康复治疗,具有疏通经络、补肾壮阳、延缓衰老的作用。
捏脊对神经衰弱、腰背疼、高血压、哮喘、腹泻等老年病具有良好的康复。
捏脊疗法每日一次(大约10分钟左右),每七次为一个疗程。休息3-7天再进行第二次。若老人脊背部位有皮肤破溃、炎症或红肿,则可暂停两天。
捏脊疗法帮助老年病康复
老人脱去上衣,俯卧在床上,两腿伸直,全身放松。老人的家属将双手用热水温暖(夏季不需要),然后在老人背部由上而下轻轻按摩三遍,使其肌肉松弛。捏背的具体操作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前推移。自骶尾处开始,一直推到项枕部为止(这是常用的方式)。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前推移。也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上述两方法选一种即可,一般重复三遍。
除了“捏”的手法,还有一种“提”法。捏完三遍后,仍从骶尾部开始,每捏三次,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单捏不提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刺激最强。在“提”的手法中,在老人腰部、下背部都能听到“叭”的一声或数声声响。无论是捏还是提,都要掌握手法力度,开始用轻手法,然后逐渐加重,结束之前再用轻手法,否则老人会有痛感。家属的手法熟练程度逐渐提高,老人的耐受性也会逐渐适应。
“捏”、“提”结束后,术者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在老人肾俞穴位置,同时,各以旋转式手法按摩30圈。然后术者横站,以双手沿脊背按摩数遍,令老人有微温感觉。
捏脊疗法每日一次(大约10分钟左右),每七次为一个疗程。休息3~7天再进行第二次。若老人脊背部位有皮肤破溃、炎症或红肿,则可暂停两天。对于头昏、高血压老人,捏背时,只能由上往下捏,不可由下往上捏。捏背最好在老人临睡前进行,捏背手法不难,即使是不学医的人,平素多观察和练习,也可以帮助老人疗疾。
手指类风湿性关节炎竟能这样治
手指类风湿性关节炎如何治疗康复比较好,这是很多患者朋友都在关注的一个健康话题,注重正规到位的治疗措施,有助于病情的康复,每位患者朋友都有必要对此做好谨慎到位的康复治疗,注重到位的治疗措施,才能让身体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健康水平,如何治疗比较好呢,患者朋友一定要注重最好的治疗措施,以此来提升个人的健康状况。
凡外伤所致的手指关节痛,应先局部消毒,然后迅速包扎、固定外伤。对关节扭、挫、跌、打、碰伤,凡未破皮仅有红、紫、肿、痛者,可立即上冷敷(用冰袋、冰块或冷水浸湿毛巾等)。
凡因全身发热、感染等疾病所致的肌肉关节疼痛,在未明病因和治本之前,可以使用退热、止痛或消炎药物。
针刺疗法根据关节痛的部位,选用体针、耳针、梅花针等常用穴位,有止痛、消炎作用。
拔罐治疗根据手指关节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伤情与病因,按照常用穴位或痛点,施以拔罐治疗,有时确有止痛、消肿、消炎、去湿之卓效。
热敷治疗凡外伤24小时后以及手指关节有红肿胀痛者,
可用诸如热水袋、烧热砖、炒细砂或盐等,在严防烫伤皮肤的规程下做关节热敷治疗,每日1~2次,有止痛、消肿、去湿作用。
脊髓型颈椎病康复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康复治疗适应症:病程短,症状较轻,或病情较重,椎管前后径在11毫米以上,颈椎后移,骨关节错位,棘突偏歪,生理弧度后凸,颈椎失稳,或年龄较大,病情久而症状重,病人 健康 状况差,估计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者。
(-)手法康复治疗 :手法按摩推拿治疗对颈椎病有良好的效果。其治疗作用有:①疏通脉络,促进患部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②增大颈椎间隙及椎间孔,纠正患椎移位,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及刺激;③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缓解症状⑤对瘫痪患者,可减轻肌肉僵缩,防止关节僵直及畸形,调节机体内外平衡,有利于功能康复。如行颈部痛点按摩,运用分筋、弹拨、推压、理筋、镇定等手法,充分松解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颈椎棘突两侧软组织;点按风池、大椎、肩井、项强、颈中、膻中、后顶、前顶、百会、上星、手三里、合谷穴等;并结合主动或被动颈部功能活动。每次手法治疗15~20分钟。
(二)颈椎牵引康复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部分病人可行坐位颈椎牵引治疗,如果颈椎生理弧度后凸或患推后移者,或老年体弱者,应行仰卧药颈枕式布兜颈椎轻度屈曲牵引治疗。轻症者采用间断牵引,每日l~3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重者可行持续牵引,每日牵引6~8小时。牵引重量按患者体质而定,常以5~10千克为宜。一般30次为1疗程,如果有效,可继续牵引1~2个疗程。
(三)物理康复治疗: 常用的方法有:超声疗法、电脑中频疗法激能电疗法(心脏血压特殊者禁做)、半导体激光疗法、微波治疗机、电脑多功能熏蒸机、纳米波治疗机、脑生理治疗仪、根据下肢症状严重性可适当做康复治疗/手法按摩。
(四)功能康复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一经诊断,应根据病情建议病人参加轻体力劳动,或免重体力劳动,或休息治疗,预防继发性损伤加重病情。
1、脊髓型颈椎病多有椎管狭窄,应注意防止头、颈部外伤,行走时防止摔倒,乘车时防止急刹车造成颈部损伤。
2、该病多有颈肌紧张或颈活动受限,部分患者用力作颈部功能 锻炼 ,常会影响病情发展,特别对颈椎失稳、椎管前后径狭窄患者,作过度颈部后伸或后旋活动或旋转活动,可引起颈髓在椎管内的磨损性病损,影响康复治疗,应作适当的动静结合的功能康复。
3、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康复体操锻炼,以提高患者体质。早晚做,具体次数活动适度适量,动作缓慢,,防止颈部受潮、受凉、过度劳累,颈枕高度约8-15cm约一拳头高软硬适当。严重患者适当限制颈部活动,应用颈围保护颈椎失稳。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需要适当休息,但不能绝对化。在医师的指导下需积极地进行功能活动,以调整颈椎和周围组织的关系,缓解脊髓及神经根的病理刺激,改善血液循环,松解肌肉痉挛,增强肌力和颈椎的稳定性,减轻颈椎病的症状。在急性期应以静为主,动为辅;在慢性期以动为主,可作头颈运动、 医疗体操,打太极拳,在椅子上及床上运动 。
(五) 西药治疗:舒筋活血片、维生素B1、钾钴胺等用于增强疗效,布络芬或散列痛等用于止痛。
(六)穴位注射治疗:根据患者病证辨证选择穴位进行注射治疗,可很快缓解临床症状,常用的有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l2注射液等,一般用于穴位是足三里、阳陵泉、合谷、屈池、内外关、等,每穴注射2毫升,7-10次为一疗程,根据情况一天或隔天注射。
(七)针灸与松解治疗 :针灸可促进下肢功能恢复,舒经活络一般针灸的穴位是血海、内关、外关、合谷、足三里、屈池、阳陵泉等。
(八)手术康复治疗:经手法与综合性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症状无改变或加重者,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手术治疗。
如何有效治疗脑栓塞
1、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脑梗后遗症具有起效快、具有治疗针对性的优点,而脑栓塞正是血液病变(血液粘度、高血脂等症)及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多数西药都会产生不同的耐药性;绝大多数西药的副作用明显。
2、中药治疗
多数中药起效慢,而且现代中药药理成份不稳定,剂量大,剂型不合理的缺点。
3、抗凝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必须作凝血检测。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其中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更安全。这也属于脑栓塞的治疗措施。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脑梗后遗症的疗效、死亡率及致残率都未形成统一结论,即使部分手术病例可以提高患者的近期成活率,但远期效果往往不及近期,不甚理想,而且脑梗后遗症患者多发于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与耐受性都比年轻人弱,多不建议采用手术治疗。
5、康复治疗
是国外治疗脑血管病最主要的方法,一般在发病后3~7天便天始进行系统、规范及个体化的康复治疗。这种脑栓塞的治疗比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