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调理秋季失眠的方法

中医调理秋季失眠的方法

仰卧揉腹

每晚入睡前,仰卧床上,意守丹田(肚脐),先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绕脐稍加用力揉腹,一边揉一边默念计数,揉计120次;再换用左手逆时针方向同样绕脐揉120次。笔者已坚持20多年,对上半夜进入深睡有良好作用。下半夜如再不能入睡,可按上述方法各揉腹60次,对睡眠也有一定作用。

卧位气功法

取右侧卧位,枕头适中,全身轻松自然,双目闭合,舌尖顶上腭,意守丹田。由鼻孔慢慢吸气,使整个腹部膨胀,再从鼻孔徐徐呼出,至全腹收缩。连续坚持2周,一般失眠即愈。

拍打涌泉穴

每晚睡前洗脚后,端坐床上,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脚涌泉穴120次,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脚涌泉穴120次,每次力度均以感到微微胀痛为宜。即可驱除失眠,安然入睡。

看了上述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对于秋季失眠的原因及改善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只要保证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光线柔和,避免各种噪音,注意精神调摄,喜怒有节,心情愉快。每日应有适当活动,增强体质,可做气功、太极拳等。平日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就能避免秋季失眠的发生。

神经衰弱失眠中医调理

珍珠芍药汤

采取珍珠层粉20克,丹参、白芍各15克,黄连、硫磺各10克,朱砂7克。共研细末,瓶装,勿泄气。每次取上述药面2克,一般用儿童尿液适量调为糊状,敷于脐内,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3~5日为一个疗程。多数2~3次见效。适用:重度失眠,中西药治之无效或欠佳者。

甘麦大枣汤

浮小麦60g,去核的大枣15枚。然后我们先将大枣淘洗浸泡,待浮小麦、大枣熟后去甘草、小麦,我们应该分2次吃枣喝汤。此方虽平凡,但养心安神功效很显著。

葱白红枣汤

红枣20颗,选用良好的葱白8 根。把红枣泡发,洗净,加入250毫升的水,用中火煮20cm,加入葱白,继续用小火煮15cm即成。温服,每天1~3次,一定要注意每次150~200 毫升。可祛风散寒、健脾养心;一般都适用于神经衰弱所致的失眠、多梦、胸中烦闷等的辅助作用。

中医调理治疗失眠方法

一、拔火罐疗法

(1)在穴位电疗法中介绍的穴位中选取适宜拔罐处,进行拔罐疗法。1次4~6穴,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2)在临睡时,用六个真空罐,一个拔在肚脐上七厘米的中脘穴,一个拔在肚脐下三厘米的气海穴,剩下四个罐都拔在任意一侧大腿的正面(胃经),均匀排列。拔上十分钟,然后再睡觉,便觉心里分外地平和。

二、穴位敷贴疗法

在穴位贴上一定配方的中药膏制剂,就可以起到帮助改善睡眠,调整睡眠深度的效果,对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火上延、脾胃不和以及压力过大导致的失眠均有良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进行一些其它治疗方法:

1、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3. 饮食疗法:取大枣,小麦,冰糖,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顿服,每晚1次。

4. 药粥疗法:取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失眠的中医调理的方法

1、中医认为,首乌藤10克、合欢花10克,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取药液倒入药桶内,用其泡脚,以药液平面没膝、水温40℃为宜,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

2、热水泡脚本身便有促进睡眠的作用。研究发现,用40℃左右的热水洗脚具有消除疲劳、加深睡眠等功效。而首乌藤、合欢花都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对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的患者来说,用其泡脚,效果更佳。

3、此外,倘若能在水中加些米醋来泡脚也能起到强身健体、治疗睡眠障碍、消除疲劳的保健作用。

4、因为用醋泡脚可以调节、松弛紧张的神经,调和经络气血,使阴阳平衡,长期坚持下去,有助改善睡眠质量。

5、众所周知,人参是中药中的重要材料,人参中含有多种物质可以对身体全面的调理,其中人参皂苷rg3有调节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经常服用人参皂苷rg3的制品,如参百益,可以起到安神,帮助睡眠的作用。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有失眠的情况后中医调理的方法有什么,一般通过上述的方法后,可以有效的调理失眠的情况,不过这也是一个长期调理的事情,我们也不能太着急,越着急反而会失眠的情况越严重,平时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要有规律。

为什么一入秋就失眠

1、主要病因在于心

中医认为,秋季失眠,大多病在心。夏季高温不断,耗伤心气,到了秋天,变成秋乏,而心阳受损,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失眠多梦,难以入睡的现象,所以,秋季失眠应要养心。

且有专家指出,失眠的因素较为复杂,多数是由心理因素诱发,秋天光照减少,万物萧条,人们容易产生抑郁情绪,而秋季失眠多是由焦虑、抑郁等情绪引发。

2、秋乏影响夜间睡眠

夏去秋来,气候变得凉爽,机体进入到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人们在白天时经常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也就是秋乏,千万别小看白天这种昏昏欲睡的情况,这时候正在消耗夜间的睡眠能量,所以,到了晚上很难入睡,即便入睡了,也容易被惊醒。

3、秋燥加重失眠

秋天空气中的水分减少,而人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导致阴津耗损,易被“燥邪”所伤。通常干燥的秋天,人体会陷入两个极端,免疫力好,性格开朗的人能安然入睡,而抵抗力较弱的人会较难适应这种自然节气更换,易有心神不宁,睡眠不实等现象。

有点失眠怎么办呢

中医方面认为,春季容易导致阳气上升,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就会导致肝气郁结,最终扰乱心神,所以出现春季失眠的现象。春季失眠除了和气候的原因之外,还有可能是上火引起了。

春季干燥,如果在加上食用了燥热的食物,那么就会导致体内燥热,神经兴奋,这也容易导致春季失眠。那么,春季失眠怎么办呢?

春季失眠怎么办?

第一:调理肝,令肝气顺畅

研究发现,很多人春季失眠是由于季节的关系造成的,出现这种情况,使用一些安眠药、镇静剂是非常不正确的,不仅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例如出现依赖性和耐药性等等。

中医是治疗春季失眠的最有效方法,首先要求患者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遇到了不顺心的湿气,那么要及时的进行宣泄,避免肝气郁结。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态,多到户外走走。

同时在睡眠方面要遵照自然规律,这也是预防失眠最有效分方法。日常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并且睡前要放松心情,不要忧思过度,并且不要吃太饱或者抽烟喝酒。如果有条件,那么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有效的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第二:饮食缓解春季失眠

春季失眠怎么办,除了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之外,还应该在饮食方面进行调节。例如在睡觉之前吃一些面包或者是冲一杯食醋水等等,这些都可以有效的提高睡眠质量。

如果心情烦躁,那么在睡前喝糖水,可以令体内产生大量的血清素,这样也可以有效的提高睡眠质量,避免出现失眠。

研究发现,人体出现困倦的媒介就是血清素,而神经元在制造血清素的时候需要色氨酸。

所以,如果想要提高睡眠质量,那么就应该多吃一些含有色氨酸的食物,这样可以令身体分泌出大量的血清素,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日常生活中,很多食物中都是含有色氨酸的,常见的有牛奶、苹果、香蕉等等,一般在晚餐的时候可以多吃一些,睡前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这样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第三:经常梳头预防失眠

梳头不仅可以预防失眠,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患病。梳头这个习惯从古时候就有了,诗人苏东坡就非常喜欢在晚上梳头,这样可以帮助一觉到天明。所以,如果有失眠困扰的患者,那么可以每天晚上睡前用木梳进行梳头。

专家告诉我们,梳头除了改善睡眠质量之外,还能够驱除头部的风湿,有效的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日常多梳头,能够有效的减少出现白发的可能,提高头发的质量。

头部非常多的穴位,梳头的时候都可以刺激到百会穴和太阳穴、风池穴,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同时对一些动脉硬化等等引起的眩晕症也有一定的缓解功能。所以说,睡前梳头好处多。

夏季焦躁失眠中医如何调理

第一,根据情绪调整工作计划。

中医专业人士表示:夏天很多人一天中情绪波动很大,比如上午昏昏欲睡,傍晚脑子清醒等。可以根据此适当调整工作安排,比如白天见客户、整理材料,把写方案、做报表等需要精确思考的工作留到傍晚。

第二,多锻炼,避免觉得自己太胖。

古方中医发现,很多人到了夏天会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身材等,一旦发现自己长胖了、穿不上漂亮的衣服,就很恼火。对此,加强锻炼也许是最好的办法,可以多跑步、游泳、打球等,给自己“我正在控制体重”的暗示;即使没有真的减肥,运动也会让你快乐。

第三,按时睡觉,防止失眠影响情绪。

夏天很容易睡不着,或者醒太早,打扰好心情。最好坚持每天按时上床睡觉,保证7—9小时的睡眠,让自己的生物钟尽早调整到“夏时制”。

第四,做些有意思的事情,应对生活变化。

对很多人来说,夏天孩子放暑假,会增加很多琐事,让人头痛。不妨“给生活加点料”,用幽默化解生活的烦恼,比如,讲个笑话、听段相声、抽时间陪孩子露营等。

第五,和朋友一起战胜酷暑。

天气热了,谁都不好过,可往往越想天越热、越想越难受。不如约上朋友,找个地方一起乘凉,聊聊天、说说新鲜事,帮你分散注意力,忘记天热的烦恼。

为什么一入秋就失眠

为什么一入秋就失眠?

1、主要病因在于心

中医认为,秋季失眠,大多病在心。夏季高温不断,耗伤心气,到了秋天,变成秋乏,而心阳受损,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失眠多梦,难以入睡的现象,所以,秋季失眠应要养心。

且有专家指出,失眠的因素较为复杂,多数是由心理因素诱发,秋天光照减少,万物萧条,人们容易产生抑郁情绪,而秋季失眠多是由焦虑、抑郁等情绪引发。

2、秋乏影响夜间睡眠

夏去秋来,气候变得凉爽,机体进入到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人们在白天时经常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也就是秋乏,千万别小看白天这种昏昏欲睡的情况,这时候正在消耗夜间的睡眠能量,所以,到了晚上很难入睡,即便入睡了,也容易被惊醒。

3、秋燥加重失眠

秋天空气中的水分减少,而人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导致阴津耗损,易被“燥邪”所伤。通常干燥的秋天,人体会陷入两个极端,免疫力好,性格开朗的人能安然入睡,而抵抗力较弱的人会较难适应这种自然节气更换,易有心神不宁,睡眠不实等现象。

通常情况下,睡眠不好的人,五脏都是虚的,需要好好调理。

秋季睡眠的四个禁忌

一忌睡前进食,增加肠胃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二忌饮茶,茶中的咖啡碱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兴奋,难以入睡。

三忌睡前情绪激动,引起气血紊乱,导致失眠。

四忌睡前过度娱乐,神经持续兴奋。睡眠不足6小时,犹如两晚不睡觉。

入秋后失眠怎么办?

1.牛奶催眠

牛奶中色氨酸是人体八种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它不仅有抑制大脑兴奋的作用,还含有能使人产生疲倦感觉的作用。所以,晚上,临睡前喝杯牛奶是有利于睡眠的。

切忌在睡前喝咖啡、茶等提神、让大脑兴奋的饮品。

2.糖、醋催眠

长途旅行劳累,难以入睡,可用食醋1-2汤匙,兑入温开水1杯慢服,饮后静心闭目,自然安眠。

若因烦躁发怒而难以入睡,可饮糖水1杯,即可去掉胸中郁火而安睡。

3.温水洗脸

睡前洗脸比早晨更重要。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有辐射,辐射粒子会在我们的皮肤表面停留,睡前洗脸可以把这些辐射粒子和一些灰尘洗干净,可保护皮肤清洁,使睡眠舒适、轻松,安然入睡。

4.五指梳头

头部穴位多,通过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睡前用双手指梳到头皮发热,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5.睡前散步

吃完晚饭后可以出门散步,这样既有利于消化又可以适当的放松。最重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睡觉前有一个缓解压力的时间,安于入睡。平心静气地散步15分钟,会使血液往下流,并循环到体表,不仅加速睡眠,入睡后皮肤还能得到保养。

6.有氧运动

日常生活中,坚持运动是有助于睡眠的。在睡前几小时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既能锻炼到身体,也可以有效提高睡眠质量。

但要记住的是不可以睡前运动,否则会让失眠情况加重。

中医对症调理失眠

1、食谱原料:去核红枣500克,冰糖100克,阿胶150克。

制作方法:你可以将红枣加水煮烂后,加入冰糖、阿胶,慢火熬煮至膏状备用。这样早晚各服用1~2匙(约10~15克)。

健康提示:这种食疗方法非常适用于气虚、血虚引起的失眠、多梦、精神恍惚患者。

2、食谱原料:莲子30克,百合15克,加适量冰糖。

制作方法:将莲子、百合共煮成汤,然后再加入冰糖调味,你可以在临睡前服用。

健康提示:这种食疗方法对虚热烦躁失眠者非常有用。

3、食谱原料:柏子仁10~15克,粳米50~100克,加适量蜂蜜。

制作方法:你可以将柏子仁去净皮壳杂质,捣烂,跟粳米煮粥,等到粥快熟的时候,再加入蜂蜜,稍煮1~2沸就可以吃了。每天2次,2~3天为1个疗程。

健康提示:这种食疗方法对失眠健忘者非常有用。

4、食谱原料:炒酸枣仁60克,大米200克。

制作方法:你可以将炒酸枣仁的时候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用此汁液与大米共煮粥,每次适量服用。

健康提示:适用于各种失眠患者。

5、食谱原料:小麦60克,大枣15枚,甘草30克,

制作方法:加水1000毫升,煎煮至250毫升时即可,临睡前服效果最佳。

健康提示:尤适用于失眠多汗虚弱者。

失眠的中医调理方法

1、中医认为,首乌藤10克、合欢花10克,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取药液倒入药桶内,用其泡脚,以药液平面没膝、水温40℃为宜,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

2、热水泡脚本身便有促进睡眠的作用。研究发现,用40℃左右的热水洗脚具有消除疲劳、加深睡眠等功效。而首乌藤、合欢花都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对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的患者来说,用其泡脚,效果更佳。

3、此外,倘若能在水中加些米醋来泡脚也能起到强身健体、治疗睡眠障碍、消除疲劳的保健作用。

4、因为用醋泡脚可以调节、松弛紧张的神经,调和经络气血,使阴阳平衡,长期坚持下去,有助改善睡眠质量。

春季失眠怎么办

第一:调理肝,令肝气顺畅

研究发现,很多人春季失眠是由于季节的关系造成的,出现这种情况,使用一些安眠药、镇静剂是非常不正确的,不仅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例如出现依赖性和耐药性等等。

中医是治疗春季失眠的最有效方法,首先要求患者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遇到了不顺心的湿气,那么要及时的进行宣泄,避免肝气郁结。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态,多到户外走走。同时在睡眠方面要遵照自然规律,这也是预防失眠最有效分方法。日常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并且睡前要放松心情,不要忧思过度,并且不要吃太饱或者抽烟喝酒。如果有条件,那么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有效的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第二:饮食缓解春季失眠

春季失眠怎么办,除了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之外,还应该在饮食方面进行调节。例如在睡觉之前吃一些面包或者是冲一杯食醋水等等,这些都可以有效的提高睡眠质量。如果心情烦躁,那么在睡前喝糖水,可以令体内产生大量的血清素,这样也可以有效的提高睡眠质量,避免出现失眠。

研究发现,人体出现困倦的媒介就是血清素,而神经元在制造血清素的时候需要色氨酸。所以,如果想要提高睡眠质量,那么就应该多吃一些含有色氨酸的食物,这样可以令身体分泌出大量的血清素,从而提高睡眠质量。日常生活中,很多食物中都是含有色氨酸的,常见的有牛奶、苹果、香蕉等等,一般在晚餐的时候可以多吃一些,睡前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这样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中医调理失眠的七大手段

1、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光线柔和,避免各种噪音,床铺应保持清洁、干燥、舒适。睡前遮挡床帘、关灯,并用热水泡脚。可在医生指导下针刺神门、三阴交等穴或用梅花针刺激脊柱两侧,或进行按摩,以镇静安神。或用酸枣仁12粒-25粒炒至半熟,研末睡前冲服。

2、嘱病人注意精神调摄,喜怒有节,心情愉快。每日应有适当活动,增强体质,可做气功、太极拳等。平日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

3、服用中药时,实证宜凉温服用,虚证宜热服。服药后要观察效果和反应。饮食宜清淡可口,忌辛辣、服腻之品,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宜进食或饮浓茶、咖啡等。

(1)甘麦大枣汤:浮小麦60g,去核的大枣15枚。然后我们先将大枣淘洗浸泡,待浮小麦、大枣熟后去甘草、小麦,我们应该分2次吃枣喝汤。此方虽平凡,但养心安神功效很显著。

(2)采取珍珠层粉20克,丹参、白芍各15克,黄连、硫磺各10克,朱砂7克。共研细末,瓶装,勿泄气。每次取上述药面2克,一般用儿童尿液适量调为糊状,敷于脐内,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3~5日为一个疗程。多数2~3次见效。适用:重度失眠,中西药治之无效或欠佳者。

(3)葱白红枣汤:红枣20颗,选用良好的葱白8 根。把红枣泡发,洗净,加入250毫升的水,用中火煮20cm,加入葱白,继续用小火煮15cm即成。温服,每天1~3次,一定要注意每次150~200 毫升。可祛风散寒、健脾养心;一般都适用于神经衰弱所致的失眠、多梦、胸中烦闷等的辅助作用。

4、卧位气功法。取右侧卧位,枕头适中,全身轻松自然,双目闭合,舌尖顶上腭,意守丹田。由鼻孔慢慢吸气,使整个腹部膨胀,再从鼻孔徐徐呼出,至全腹收缩。连续坚持2周,一般失眠即愈。

5、拍打涌泉穴。每晚睡前洗脚后,端坐床上,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脚涌泉穴120次,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脚涌泉穴120次,每次力度均以感到微微胀痛为宜。即可驱除失眠,安然入睡。

6、仰卧揉腹。每晚入睡前,仰卧床上,意守丹田(肚脐),先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绕脐稍加用力揉腹,一边揉一边默念计数,揉计120次;再换用左手逆时针方向同样绕脐揉120次。笔者已坚持20多年,对上半夜进入深睡有良好作用。下半夜如再不能入睡,可按上述方法各揉腹60次,对睡眠也有一定作用。

7、踏豆按摩。用绿豆500克,置铁锅中文火炒热,倒入脸盆中,同时将双脚洗净擦干,借盆中绿豆余温,用双脚蹂踏绿豆,边踩边揉。每天睡前1小时开始蹂踏,每次30分钟左右。

中医调理失眠的药膳大全

失眠是指经常性睡眠不足,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难入眠,甚至彻夜难眠的一类病症。失眠的病因为以下五点:

1、身体因素:如疼痛、咳嗽、瘙痒症、气喘、肠胃炎等长可导致失眠。

2、生理因素:由于生活的变化,如乘车、夜班及饮浓茶、咖啡、可乐等引起的失眠。

3、精神因素:兴奋或焦虑等精神因素会造成失眠。

4、药物因素:许多药物,如咖啡因、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等,服用时可引起失眠。

5、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长期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以致心失所养或心神不宁。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肾等功能失调亦密切相关。

失眠的症状和病因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1、难入眠:指入睡困难,多由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引起。

2、睡眠浅:指间断睡眠,容易惊醒,且常有噩梦,消化不良时常发生这种情况。

3、后半夜睡不着:指入睡不困难,但持续时间不长,后半夜醒后却不能再入睡。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抑郁症患者常出现这类失眠。

相关推荐

中医调理失眠的几种有效方法

按摩涌泉穴当你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时,可以自己按摩涌泉穴: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脚趾上,做来回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这样交替进行,你的大脑注意力就集中在脚部,时间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长期坚持,还能起到保健作用。卧位气功法取右侧卧位,枕头适中,全身轻松自然,双目闭合,舌尖顶上腭,意守丹田。由鼻孔慢慢吸气,使整个腹部膨胀,再从鼻孔徐徐呼出,至全腹收缩。连续坚持

孕前中医调理需要注意什么

孕前进行中医调理的话,其实对胎儿和准妈的身体是不会带来什么影响的呢。医生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会照顾到母体的健康,即使当时已经怀上孕了,胎宝宝的健康并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所以未准妈妈们是可以安心进行孕前中医调理的。而且孕前中医调理,一般是在补肾健脾、舒肝养血以及调经这几个方面着手调理女性对身体。其实上面也有提到并不是所有女性都需要进行孕前中医调理的,如果夫妻双方身体健康的话,只要在日常中做到饮食有规律,科

中医调理月经失调

一、根据月经判断自己身体气血状况的简明步骤:第一步:月经周期,45-48天一次延后(寒、血虚、气郁)第二步:月经量偏少,点滴即净(血虚,脾虚,肾虚)第三步:月经颜色淡红,浅(血虚,气虚、脾虚)第四步:月经质地稀薄,无血块(血虚,气虚、脾虚)第五步:伴随症状,月经后偏头痛,小腹绵绵作痛,喜按揉。(肾阴虚,肝阳亢)平日易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头晕,心悸。吃饭食欲差,容易肚子胀,形寒肢冷。(血虚为主,肾、

1件小事最养肾

肾为人体先天之本,人的生长发育直至衰老都与肾密切相关。因此,善养生者一年四季无不从养肾入手。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人体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都需要充足睡眠来保障。肾精化肾气,肾气通于脑气,只有肾精充足,脑力才能充沛,智力 才不会衰退。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人,白天往往昏昏欲睡、反应减慢。中医认为,超过夜半子时不睡觉更易耗伤肾气,长期下来将严重影响肾脏的功 能,严重者甚至引起

中医调理失眠的方法有哪些

一、药茶疗法1、酸枣仁茶处方:酸枣仁9克,白沙糖适量。用法:将酸枣仁拍碎,开水冲泡,加糖调味。代茶饮用。功效:养心安神。适用于虚烦失眠。2、柏子仁茶处方:炒柏子仁15克。用法:将柏子仁炒香,轻轻捣破,开水泡代茶饮。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适用于血虚心悸、失眠多梦、盗汗、肠燥便秘等。二、治疗失眠的中草药1、麦仁等煎服法麦仁30克,大枣15枚,甘草15克。小麦去皮,与后2味入锅,加水3碗,煎至1碗。

中医食疗方调理失眠症状

1、百合莲子粥。取干百合、莲子(带芯,水中泡发)、冰糖各30克,大米100克。干百合、粳米、莲子一同放于锅中熬煮,快熟时加入冰糖。此粥清热养阴、润肺安神,适合失眠多梦伴心火旺盛、焦虑烦躁者食用。2、酸枣仁粥。酸枣仁末15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煮熟,再下酸枣仁末煮5分钟。具有养心安神、宁心止汗的作用,适合失眠、多梦、心悸、心烦、体虚多汗者食用。酸枣仁粥3、甘麦枣藕汤。莲藕250克,小麦75克,甘

中医调理失眠的七大手段

中医调理失眠的七大手段1、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光线柔和,避免各种噪音,床铺应保持清洁、干燥、舒适。睡前遮挡床帘、关灯,并用热水泡脚。可在医生指导下针刺神门、三阴交等穴或用梅花针刺激脊柱两侧,或进行按摩,以镇静安神。或用酸枣仁12粒-25粒炒至半熟,研末睡前冲服。2、嘱病人注意精神调摄,喜怒有节,心情愉快。每日应有适当活动,增强体质,可做气功、太极拳等。平日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3、服用中药

中医调节失眠的方法

伤胃后导致的失眠如果暴饮暴食或者吃了生冷的食物导致胃气受损可能就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对于这种伤胃后导致的失眠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忧虑过度所致的不寐,可用麦芽和麦冬加以控制。取几粒麦芽(生熟皆可)除去麦壳,只取里面的芽,弄碎后贴在左侧内关穴,再取一颗麦冬捣碎贴在左侧神门穴处,晚上贴早上取下,效果会很明显。内关穴是主管脾胃附近风气运行的穴位,“胃不和”多半是受到风邪侵扰,所以通过内关穴将风气转移走,胃

中医方法调理老年人失眠

一 是营气不足型。这类人常常睡眠不安,通宵似睡非睡,常有噩梦,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可伴心慌等症。在治疗上,主要以益精养血安神为主,可服用安神定志丸、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饮食上多吃一些补血的东西,如大枣、阿胶等。二 是肝郁气滞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夜晚卧床,辗转难眠,日间精神抑郁,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腹胀,嗳气频作等症。此类人在治疗上主要是疏肝解郁安神,还要注意调养精神,消

中医方法调理老年人失眠

老年人失眠中医的角度来看,是由于气血的不足,引起体内的不平衡,进而表现出来就是失眠的症状了,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从中医的角度如何调理失眠失眠,在中医古代文献里被称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失眠的诱发原因和症状各不相同,在中医里,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失眠主要有五大诱发因素,即精神心理因素(约占50%)、疾病因素(约占20%)、环境因素(约占5%)、药物和体质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