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桑螵蛸散的功效与作用 安神补气

桑螵蛸散的功效与作用 安神补气

另外桑螵蛸散里面还加入人参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其中的茯苓也能起到一定的安神效果,当归配合人参能起到一定的养血补虚的效果,服用之后能起到安神补气的作用,并且还能帮助改善健忘的现象。

月经前吃乌鸡白凤丸怎么样

一、乌鸡白凤丸成分

乌鸡白凤丸由乌鸡、人参、黄芪、丹参、白芍、川芎、生地、熟地、甘草、制香附、鹿角胶、鹿角霜、银柴胡、牡蛎、别甲、芡实、山药、天冬等20味中药制成。

二、主要功效

黄芪、人参用来补气;鹿角胶、鹿角霜用来补肝肾;桑螵蛸用来收补肾阳;当归、川芎、白芍、生地,俗称四物汤,用于养血;丹参、牡蛎、别甲用于活血、散结、滋阴及安神;银柴胡、别甲清虚热之用;天冬是滋阴的;山药、芡实具有补脾、去湿、固肾及止带作用;制香附则是理气药。

三、适用人群

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功效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又用于妇女经期腹痛,肢体浮肿,产后体弱,虚汗低热等,还可用于男子气血两虚诸症。

桑螵蛸有什么功效

治疗肾亏

中医学认为,肾以封藏为用,肾气应固秘,肾精应封藏。若肾阳虚弱.肾气不能固摄,就会导致遗精、滑精、早泄、遗尿、尿频。

桑膘峭能补肾助阳,固精止遗,为治疗肾失封藏、精关不固所致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的常用药物,常与山茱萸、菟丝子、沙苑子、覆盆子等同用以固精止遗,与益智仁、龙骨、远志等配伍以缩尿止遗;也能用以治疗妇女腰酸带下等症。桑燎峭也有补肾助阳的作用,可于

肾气不足、肾精亏虚的阳痿。

治疗小儿遗尿

桑螵蛸对功能性的遗尿有很强的治疗效果,而小儿的遗尿多为功能性的遗尿,用桑螵蛸治疗最为恰当。

常见的治疗小儿遗尿的方子:桑螵蛸、山药、益智仁、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各10g,杜仲、五味子各6g,用水煎服即可。

治疗盗汗虚劳

人体内的脏器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的衰弱,中老年人和房事过与操劳的年轻人都容易出现精液白浊、盗汗虚劳的现象。桑螵蛸对这种功能性的性脏器损伤有很好的恢复和治疗作用,常用来作为盗汗的首要治疗药物。

常用的治疗盗汗的方子:炙桑螵蛸、龙骨各等份,引起研磨成粉末,每次用空腹用盐汤服用6g即可。

促消化

桑螵蛸对胃肠道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首先表现的是对胃壁黏膜的刺激作用,能促使胃酸的大量分泌,这与桑螵蛸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活性酸有关,能帮助消化,并且对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对便秘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桑螵蛸怎么吃

桑螵蛸煲猪小肚汤

食材:桑螵蛸15克,杜仲12克,怀山药30克,猪小肚2个,生姜4片,盐、植物油各适

量。

做法:将上述药材洗净,稍浸泡;猪小肚割去残留肥肉,用清水漂洗,再用盐洗控,洗

净,放入沸水悼熟,再洗净;上述原料与生姜一同故人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

(约10碗水量),大火煲沸后改小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盐和植物油便可。

功效:补肾壮阳,固精止遗。用于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夜尿繁多。

桑螵蛸汤

组成:桑螵蛸30枚(炙)、鹿茸(炙)3两、黄耆3两、生姜4两、人参2两、牡蛎(熬)2两、甘草(炙)2两。

用法: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半,分3次服。

功效:主治产后小便数。

桑螵蛸田鸡汤

材料:田鸡1只(约90克)、桑螵蛸(也可用金樱子代)9克、山萸肉30克、巴戟天10克、枸杞子15克。

做法:

1、田鸡洗净,去头、皮及肠杂,切块;橐螵蛸、山萸肉、巴戟天、枸杞子洗净。

2、把各用料一齐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加食盐调味即可。佐餐食用,每日1——3次,每次150——200毫升。

功效:补肾气,缩精液。

主治:肾气不足而致遗精、小便频数、排尿无力、尿流速度减慢、尿量少、神疲乏力、腰酸耳鸣、舌淡稍胖苔白、脉沉细。

禁忌: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者忌饮用本汤。

治疗经期尿频的四款中药食疗方

金樱糯米粥

主料:糯米80克,金樱子适量。

配料:白糖适量。

做法:1、糯米洗净泡发,金樱子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取浓汁备用。

2、糯米入锅,加水适量,用大火煮至米粒开花。

3、倒入金樱子浓汁,转小火煮至粥稠,调入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金樱子归肾、膀胱经,可缩尿止泻,糯米可健脾温胃,二者搭配食用,对因肾虚脾虚而导致夜尿频多的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桂圆益智仁糯米粥

主料:桂圆肉20克,益智仁15克,糯米100克。

配料:白糖、姜丝各适量。

做法:1、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桂圆肉、益智仁洗净备用。

2、锅置火上,放入糯米,加适量清水煮至粥八成熟。

3、放入桂圆肉、益智仁、姜丝,煮至米烂后放入白糖调匀即可。

功效:桂圆补脾止泻,益智仁暖肾缩尿,糯米为温补强壮食品,故此粥适宜因体虚或肾虚而导致的夜尿频多的患者食用。

海螵蛸鱿鱼汤

主料:鱿鱼100克,补骨脂30克,桑螵蛸、红枣各10克,海螵蛸50克。

配料:盐、味精、葱花、姜各适量。

做法:1、将鱿鱼泡发,洗净切丝,海螵蛸、桑螵蛸、补骨脂、红枣洗净。

2、将海螵蛸、桑螵蛸、补骨脂水煎取汁。

3、放入鱿鱼、红枣、药汁,同煮至鱿鱼熟后,加盐、味精、葱花、姜调味即可。

功效:鱿鱼与红枣可养胃补虚,补骨脂、桑螵蛸、海螵蛸皆可温肾止泻,搭配食用可强健肾脏功能,从而减少排尿次数。

桑螵蛸红枣鸡汤

主料:鸡腿1只,桑螵蛸10克,红枣8颗。

配料:鸡精、盐各适量。

做法:1、鸡腿剁块,洗净,氽去血水。

2、将鸡肉、桑螵蛸、红枣、鸡腿一同装入锅,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再改小火炖2个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桑螵蛸可补肾益血,鸡腿和红枣都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吃了可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对夜尿频多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五味子泡水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五味子泡水喝的功效

有补肾,安神,养阴,固涩,生津,止汗的功效。有的中医认为五味子五味聚全,因此对五脏都有补的作用。

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中医巧治小儿遗尿6大偏方

下面我们再为你提供6个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妙方

1、缩泉丸

来源:宋·陈自明《校注妇人良方》

歌诀:缩泉丸中益智仁,再配山药与乌药, 温肾固涩止遗尿,小儿成人均能医。

组成:山药180克,乌药180克,益智仁18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冷开水泛丸。每服9克(儿童酌减),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各适量。

功效:温肾止遗,缩尿固涩。

方解:方用益智仁、山药温补脾肾,固涩小便;配以乌药气理散寒,以温振肾与膀胱气化之功。合而用之,共奏温肾止遗,缩尿固涩。

主治:下元虚冷,小便自遗或小禁,伴神疲怯寒、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细无力者。可用于小儿或成人遗尿以及老人、妇人及病后因脏气虚衰引起的小便失禁等病症。

加减:若肢冷畏寒明显者,加菟丝子、肉苁蓉、鹿茸、附子;面气短者,加党参、黄芪、五味子。

附记:凡湿热下注,下焦瘀血引起的小便频数,滴沥不畅,时有遗尿等症忌用。

2、遗尿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时毓民方)

歌诀:遗尿汤中桑螵蛸,黄芪党参补骨脂。 蚕茧菟丝金樱子,再加覆盆炙甘草。

组成:党参12克,菟丝子12克,蚕茧10只,补骨脂9克,金樱子9克,覆盆子9克,炙甘草45克,桑螵蛸15克,黄芪15克。

用法:上药水煎浓缩,加白糖适量,制成每剂4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20毫升。

功效:益气补肾,固涩止遗。

方解:方中以党参、黄芪益气;菟丝子、补骨脂补肾壮阳;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固精缩尿;蚕茧有止渴,治小便过多之功。合而用之,共奏益气补肾,固涩止遗之功。

主治:小儿遗尿症。

加减:若睡眠过深,不易唤醒,加生麻黄9克,或石菖蒲9克,炙远志45克;兼有阴虚者,加当归9克,五味子45克;舌质淡有阳虚者,加肉桂3~4.5克。

附记:生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每剂用生麻黄9克,未发现心悸、多汗、失眠等副作用。

3、加味桂枝龙牡汤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歌诀:加味桂枝龙牡汤,白芍甘草桑螵蛸,益智姜枣肾气丸,因梦遗尿疗效好。

组成:桂枝9克,炒白芍12克,甘草9克,煅龙牡各30克,桑螵蛸30克,益智仁9克,生姜9克,大枣5枚。另加桂附八味丸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同时每晚临睡前服桂附八味丸10克。上为成人量,小儿酌减。

功效:安神养肾。

方解:因梦遗尿,是指睡梦中,自认为如厕,但醒后却是尿炕。这种遗尿,是由梦引起的,与神不内守有关。故方中以桂枝汤温养气血,调和阴阳表里;龙骨、牡蛎镇心而去梦境;桑螵蛸、益智仁缩小便。加桂附八味丸,补肾气以助膀胱固摄小便。

主治:因梦遗尿、形寒肢冷、心悸头昏、舌淡苔白脉细,症属心肾气虚者,均可用之。

附记:印氏云:经过反复使用,现本方已作为本人“抓主症”的常用方在临床运用。凡因梦遗尿者,率先用此,疗效甚好。

4、固脬丸

来源:宋·《全生指迷方》

歌诀:固脬丸中茴香附,菟丝戎盐桑螵蛸, 研末酒糊为丸服,补肾固脬此方施。

组成:制菟丝子60克,茴香30克,炮附子15克,桑螵蛸(炙焦)15克,戎盐0.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酒煮面糊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空腹米汤送下。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补肾固脬。

方解:方用菟丝子、附子温肾固摄,配以茴香理气散寒,桑螵蛸收敛缩尿。合而用之,共达补肾固脬之功。

主治:肾虚遗尿、小便不禁、或尿后余沥难尽,伴面色白、少气懒言、舌淡、脉虚细无力者。可用于遗尿、小便失禁等病症。

加减:若伴见腰酸膝软、头昏无力者,加川断、狗脊、桑寄生、沙菀蒺藜;老年人小便不禁而兼体倦乏力、不耐劳累等气虚证者,加党参、黄芪、制黄精。

5、温肾固摄汤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歌诀:温肾固摄肉桂地,萸山泽丹附片苓,菟丝益智覆盆子,桑螵骨脂龙牡粉。

组成:肉桂细末1.5克,捣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怀山药15克,建泽泻10克,粉丹皮10克,白茯苓10克,熟附片10克,菟丝子10克,益智仁10克,覆盆子15克,补骨脂10克,煅龙牡粉各15克,桑螵蛸10克。

用法:上药用滚水泡半小时,慢火煨两小时,儿童两日1剂,分6次服完。成人一日1剂,分3次服完。亦可5剂研末蜜丸。每次服10克,每日空腹服2次,淡盐汤送下。

功效:温肾固摄。

方解:睡中遗尿,乃命门真火不足,肝肾俱虚所致。本方是由金匮肾气丸加味而成,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也。故方中以熟地滋阴补肾而生精血;山萸肉助阳补肝而秘精气;山药清肺脾虚热;泽泻泻膀胱火邪;丹皮泻火;茯苓泻脾肺湿热;肉桂入肝肾血分而补命火之不足;附子通行十二经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益智仁、补骨脂均有暖丹田、壮元阳、缩小便而补命门真火之功用;覆盆子、菟丝子均有补肝肾、缩小便、助筋脉而强阳益精之效能;龙骨、牡蛎入肝肾固精止脱,收敛浮越之气;桑螵蛸入肝肾命门益精气而缩小便。故屡用效佳。

主治:遗尿。本病多发生于儿童,成人亦偶尔有之。或有因梦到厕所而遗尿,亦有无梦而遗尿者。

6、遗尿方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歌诀:遗尿方中用小麦,草枣花粉瞿麦随,又有一方鹿角霜,脾虚方一肾虚二。

组成:①小麦60克,甘草12克,大枣12克,花粉12克,瞿麦18克。②鹿角霜适量。

用法:方①为成人剂量,儿童酌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方②研为细末。10岁以下儿童每晚3克,白开水冲服(亦可用白糖少许调味);10岁以上者每服6克,白开水或淡盐开水冲服,连服15克左右。服药期间忌食萝卜。

功效:①补中益气,健脾除湿。②温补肾阳。

方解:方①系仲景甘麦大枣汤加味而成。仲景之甘麦大枣汤,本为治脏躁之证而设。以甘草为主药,养五脏,和中缓急;辅小麦养心益肾,清热止渴,利小便;佐大枣甘平质润,补益中气,生津除烦,通九窍;更加花粉降虚火,生津润燥止渴;瞿麦清热利湿,逐膀胱之邪逆,通利小便。合而用之,共奏安神、健脾、除湿、生津、止渴、利尿之功。服后日间烦渴可解,小便通利,夜间尿次减少,安卧入眠,遗尿可止。

方②鹿角霜乃鹿角熬后所遗之残渣。其性味咸温,咸能入肾,温能补虚助阳。《医学入门》曰:“治五劳七伤羸瘦,补肾益气,固精壮阳,强骨髓。”《本草逢原》云:“治脾胃虚寒,食少便溏。”《本草便读》说:“鹿角胶,鹿角霜,性味功用与鹿茸相近,但老壮衰老不同,然总不外乎血肉有情之品,能温补督脉,添精养血,如精血不足,而受腻补,则可用胶;若仅阳虚而不受滋腻者,则用霜可也。”从上可知,鹿角霜实为补肾阳,治肾虚遗尿之佳品。

主治:脾虚遗尿(用方①),肾虚遗尿(用方②)。

加减:方①加减法:湿气甚者,去大枣,可酌加海螵蛸12克,苡米15克,芡实10克;水气甚者,加茯苓、远志。

附记:遗尿贴脐方,效果亦佳。药用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五味子、仙茅、山萸肉、补骨脂、桑螵蛸各60克,丁香、肉桂各30克。上药共研细末,瓶装密封。外用:每取药粉1克,填满脐孔,压紧,滴入一、二滴酒精或高粱酒后,再贴上暖脐膏(药店有售)。暖脐膏烘后贴时不可太热,防止烫伤皮肤;或用薄层棉花或纱布一层,外加塑料薄膜,胶布固定。每3日换药1次。症重者还可加服本散,每日早晚各服1次。3~10岁每次服3~5克,10岁以上者每次服5~6克。剂量可酌情增减。也可加些白糖拌服。

桑螵蛸怎么吃治尿频最好

水煎服用。

桑螵蛸做为一种性味甘、咸、平,归肝、肾经,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等功效的中药材,服用后对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等不适,都可起到明显改善作用。

而中药材在临床上用药,一般都是用水煎煮,将有效成分都基本溶于水中之后进行服用的,因此桑螵蛸对尿频要想达到好的治疗效果,选择用水煎服为好。

相关推荐

遗尿症中医怎么诊断

(1)肾气不足,下元虚寒 治法: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处方: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仁、桑螵蛸、山药、乌药各9克,牡蛎(先煎)15克,五味子6克,附子(先煎)3克,肉桂3克。 加减:先天不足加鹿茸;气虚自汗加黄芪。 用法:每日1剂,水煎,白天分2次服完。 疗效:共治疗420例,痊愈215例,有效160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为89.3%。 常用成方:可用金匮肾气丸或桑螵蛸散合巩堤丸加减。 (2)脾肺气虚 治法:健脾益肺,补气缩泉。 处方:党参、焦白术、山药、黄芪、菟丝子、枸杞子各9克,益智仁、覆盆子各

黑豆补肾的最佳做法 黑豆猪肚汤

功效:补虚损、健脾胃。 材料:黑豆、益智仁、桑螵蛸、金樱子各20 克,猪肚1 个。 调料:盐适量。 做法: 1 将黑豆、益智仁、桑螵蛸和金樱子用干净纱布包裹好;猪肚清洗干净,去除异味。 2 将纱布包和猪肚一起放入锅中, 加适量水炖熟,加盐调味即可。

小孩遗尿吃什么食疗 高粱米粥

组成:高梁米50g、桑螵蛸10g 制法:将桑螵蛸放入纱布袋内,加水煮沸15分钟取汁,再将洗净之高粱米放前药汁中煮粥。 服法:服粥,每日1次,连服7天。 按语:本方具有健脾补肾,止遗尿之功,用于脾肾双虚之遗尿。

老年尿失禁的食疗法

荔枝肉炖猪脬:荔枝肉30g,糯米30g,猪脬(猪膀胱)1只。先将猪脬清洗干净去尿臊味,切成丝;将荔枝肉择洗干净,与淘洗干净的糯米同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加猪脬丝及料酒,改用小火煨炖至猪脬熟烂、糯米酥烂、汤汁黏稠即成。每晚温热服食之。对肺脾气虚型老年性尿失禁及夜间多尿者尤为适宜。 黄芪桑螵蛸粥:黄芪30g,桑螵蛸15g,糯米100g。先将黄芪、桑螵蛸分别择洗干净,黄芪切成片,桑螵蛸切碎,同放入纱布袋中,扎口,与淘洗干净的糯米同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取出药袋,继续用小火煨

生蚝临床应用

1.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该品质重能镇,有安神功效,用治心神不安,惊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常与龙骨相须为用,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亦可配伍朱砂、琥珀、酸枣仁等安神之品。 2.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该品咸寒质重,入肝经,有平肝潜阳,益阴之功。用治水不涵木,阴虚阳亢,头目眩晕,烦躁不安,耳鸣者,常与龙骨、龟甲、白芍等同用,如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亦治热病日久,灼烁真阴,虚风内动,四肢抽搐之症,常与生地黄、龟甲、鳖甲等养阴、息风止痉药配伍,如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3.痰核,瘰疬,瘿

黑豆两种吃法很补肾

黑豆猪肚汤 功效:补虚损、健脾胃。 材料:黑豆、益智仁、桑螵蛸、金 樱子各 20 克,猪肚 1 个。 调料:盐适量。 做法: 1 将黑豆、益智仁、桑螵蛸和金樱子用干净纱布包裹好;猪肚清洗 干净,去除异味。 2 将纱布包和猪肚一起放入锅中, 加适量水炖熟,加盐调味即可。 黑豆紫米粥 功效:健肾、益气、补虚。 材料:紫米 75 克,黑豆 50 克。 调料:白糖5 克。 做法: 1 黑豆、紫米洗净,浸泡四小时。 2 锅置火上,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烧开,加紫米、黑豆煮沸,转小火煮一小时至熟, 撒上白糖拌匀。

高梁怎么吃

高粱米既有食用的价值,又有药用的价值,因此,像脾胃虚弱或水化不良,腹泻的人群最适宜吃。而且高粱米的吃法有很多种。 1、高粱猪肚粥 【需要材料】 高粱米 90克 莲子 60克 猪肚 100克 稻米 50克 胡椒 3克 盐 3克 各适量 【制作】将高粱米炒至褐黄色有香味为止,除掉上面多余的壳;把猪肚,莲子肉,胡椒洗净,与高粱米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至高粱米熟烂为度,调味即可。 2、高粱米粥 【需要材料】高粱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煮高粱米为粥(高粱米需煮烂),加入冰糖再煮,糖化后

锁阳泡酒的功效 锁阳肉苁蓉泡酒补肾温阳

锁阳和肉苁蓉,龙骨,桑螵蛸,茯苓等药材配伍泡酒饮用,有补肾温阳,固精之功效,适宜于早泄,阳萎,腰酸,便溏等症人群调理。 做法:取锁阳,肉苁蓉各60克,龙骨30克,桑螵蛸40克,茯苓20克,诸药研碎,放入布袋,置于酒坛中,加入2500毫升,密封,隔日摇动数次,浸泡5-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每日早晚各饮服15-20毫升。

怎样吃黑豆补肾效果好

功效:补虚损、健脾胃。 材料:黑豆、益智仁、桑螵蛸、金 樱子各 20 克,猪肚 1 个。 调料:盐适量。 做法: 1、将黑豆、益智仁、桑螵蛸和金樱子用干净纱布包裹好;猪肚清洗 干净,去除异味。 2、将纱布包和猪肚一起放入锅中, 加适量水炖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肾、益气、补虚。 材料:紫米 75 克,黑豆 50 克。 调料:白糖5 克。 做法: 1、黑豆、紫米洗净,浸泡四小时。 2、锅置火上,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烧开,加紫米、黑豆煮沸,转小火煮一小时至熟, 撒上白糖拌匀。

牡蛎有什么临床应用

1.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该品质重能镇,有安神功效,用治心神不安,惊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常与龙骨相须为用,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亦可配伍朱砂、琥珀、酸枣仁等安神之品。2.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该品咸寒质重,入肝经,有平肝潜阳,益阴之功。用治水不涵木,阴虚阳亢,头目眩晕,烦躁不安,耳鸣者,常与龙骨、龟甲、白芍等同用, 牡蛎如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亦治热病日久,灼烁真阴,虚风内动,四肢抽搐之症,常与生地黄、龟甲、鳖甲等养阴、息风止痉药配伍,如大定风珠(《温病条辨》)。3.痰核,瘰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