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骨关节炎的护理方法
患骨关节炎的护理方法
1.保持乐观情绪:绝大多数患者的预后是良好的。单纯X线有骨质增生者不一定出现症状。
2.有合理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平时饮用牛奶(少量多次),多晒太阳,必要时补充钙剂。应调整劳动强度或更换导致症状加重的工种,消除或避免不利因素,如剧烈运动。
3.避免过度负荷:避免受累关节的过度负荷,肥胖者应减轻体重。膝和髋关节受累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跪位和蹲位。
4.选择适当的鞋:老年最好穿松软带后跟的鞋,鞋后跟高度以高出鞋底前掌2cm左右为宜,老年的鞋底还要稍大一些,必须有防滑波纹,以免摔倒。
5.使用辅助设施:可利用把手、手杖、护膝、步行器、楔形鞋垫(膝内翻或外翻者)或其他辅助装置,减轻受累关节的负荷。
6.辅助理疗:急性期以止痛、消肿和改善功能为主;慢性期以增强局部血循环,改善关节功能为主。已做关节成形术和含有金属元件的关节禁用透热或超声疗法,以免深部灼热伤。
十个手指关节疼痛是为什么
1、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两种,我国目前关节炎患者估计有一亿以上,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另据统计,我国五十岁以上人群中半数患骨关节炎;六十五岁以上人群中有大部分的男性患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在我国的患病率很小据介绍,导致许多患者因病而缩短寿命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严重者寿命约缩短10~15年。
2、关节炎常表现为小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疼痛,且发病关节呈对称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大部分在35~50岁之间,但老年、幼儿同样可发病。因其病因与遗传、感染、环境、免疫有着复杂关系,临床尚无法彻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维持关节功能。
中、晚期关节疾病的功能锻炼,除坚持主动和被动锻炼外,还应包括体疗和理疗内容。理疗方法包括热水浴、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磁疗及温泉浴疗法等多种多样,可根据病情选择应用。体疗包括按摩肌肉,运动体操及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及运动如散步、爬山、打球、洗衣服、洗菜等,这样既可以恢复功能,又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骨关节炎的护理三部曲
骨关节炎是常见的关节炎疾病,如果能早期发现并确诊骨关节炎,尽早采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和正确预防,也要知道骨关节炎的护理常识,这样才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保留关节功能,让患者能继续过正常生活。那么骨关节炎的护理常识有哪些呢?
坚持自我锻炼:
骨关节炎病人参加锻炼值得鼓励。适度、有规律的锻炼不仅可以使关节周围的肌肉更有力,使关节得到更强的支持,而且可以使紧张的肌肉放松,缓解由于肌紧张造成的疼痛。锻炼还有益于维持各关节的活动度,避免关节僵硬,失去功能。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减少或避免爬楼梯。在急性发作期不宜锻炼,以休息为主;运动强度应适可而止,以不引起关节疼痛为限度;应选择能够增加关节灵活性、伸展度以及加强肌肉力度的运动项目,如游泳、散步、骑自行车等;运动过程中注意防止关节承受不恰当的外力。
改变生活方式:
资料显示,37岁时超过标准体重20%者,男性患骨关节病的危险性为标准体重者之1.5倍,女性为2.1倍。以后36年中60%超重者发生膝骨关节病,患严重膝骨关节病危险性男性增加到1.9倍,女性增加到3.2倍,提示肥胖可能是严重膝骨关节病较大的危险因素。因此,过度肥胖者应该通过控制饮食来减肥,具体做法可参考膳食金字塔。
膳食金字塔:
膳食金字塔的塔基是最重要的粮谷类食物,第二层是蔬菜和水果,第三层是奶和奶制品,第四层为动物性食品,禽、肉、鱼、蛋等动物性 骨关节炎 ,塔尖为适量的油、盐、糖。
以上就是骨关节炎的护理常识了,了解以上的内容对病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希望患者能多加注意。
骨关节炎的日常注意事项
坚持自我锻炼:
骨关节炎病人参加锻炼值得鼓励。适度、有规律的锻炼不仅可以使关节周围的肌肉更有力,使关节得到更强的支持,而且可以使紧张的肌肉放松,缓解由于肌紧张造成的疼痛。锻炼还有益于维持各关节的活动度,避免关节僵硬,失去功能。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减少或避免爬楼梯。在急性发作期不宜锻炼,以休息为主;运动强度应适可而止,以不引起关节疼痛为限度;应选择能够增加关节灵活性、伸展度以及加强肌肉力度的运动项目,如游泳、散步、骑自行车等;运动过程中注意防止关节承受不恰当的外力。
改变生活方式:
37岁时超过标准体重20%者,男性患骨关节病的危险性为标准体重者之1.5倍,女性为2.1倍。以后36年中60%超重者发生膝骨关节病,患严重膝骨关节病危险性男性增加到1.9倍,女性增加到3.2倍,提示肥胖可能是严重膝骨关节病较大的危险因素。因此,过度肥胖者应该通过控制饮食来减肥,具体做法可参考膳食金字塔。
骨关节炎的护理工作一定做好,只有这疾病才能得到早日的康复,另外还要提醒骨关节炎患者,治疗期间的饮食调理也不要忽视了,多吃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对治疗骨关节炎会有非常好的帮助,最后祝愿患者早日摆脱疾病。
老年人易患骨关节炎
老人骨关节炎出现和年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人到一定的年龄后,骨质也会逐渐衰老。40~49岁、50~59岁和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分别为18%、26%和45%,70岁以上人群中,通过X线片检查,约有70%的老年人患有退行性关节炎的迹象。
某些老年人易患骨关节病,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关系,长期反复磨损关节而引发疾病。长期劳损是退行性关节炎的重要发病因素,某些职业劳动以及长期过度使用,往往使关节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发生关节软骨缺失、变性,滑膜破坏、滑液消失;关节腔内赘生物形成等病理改变。
骨关节炎是如何分类的呢
骨关节炎的分类:
骨关节炎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原发性骨关节炎,是指用目前所有的检查方法查不出病因的骨关节炎,通常所指的骨关节炎属于这一类;继发性骨关节炎是指在其它各种病因或疾病的基础上,诱发的病变,如创伤、类风湿关节炎、神经及内分泌疾病等。
这一类骨关节炎的病变比较局限,不伴发赫伯登结节。反复使关节劳损的人群是患骨关节炎的高危人群,如铸造工人、矿工和公共汽车司机等。但是进行长跑锻炼的人却不是患本病的高危人群。肥胖是造成骨关节炎的主要因素,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老人少上下楼可防骨关节炎
中老年保健专家介绍说,对于老年人来说,经常上下楼梯可以加重关节的负担,易患骨关节炎。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软骨退化后其缓冲作用逐渐消失。
而人体为了保护和固定关节,就会在关节边缘出现骨的反应性生长,从而形成我们常说的骨关节炎。这种现也可称之为骨刺。
发生骨关节炎最常见的部位:膝关节、脊柱、髋关节、手指关节。
防治骨关节炎,生活中注意减轻关节负担,骨关节炎患者尽量避免上下楼梯及走斜路,避免提重物走路,避免长时间蹲下及跪下来工作,并且,骨关节炎患者应减轻体重,少穿高跟鞋。
骨关节炎患者可进行游泳、散步等活动。游泳是关节炎患者的一项很好的运动方式,水的浮力可以抵消人体活动时关节承受的体重负担,肌肉和关节不易受伤,水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又可以按摩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游泳还能促进关节腔分泌润滑液,减少活动时骨头之间的摩擦;润滑液又能给软骨提供营养,减缓其衰老。
打太极可缓解关节疼痛
骨关节炎又称为关节退行性变,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好发在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和脊柱等部位,尤以膝关节多见。那么老年人应该怎么缓解关节炎疼痛呢?不妨试试打太极,研究结果表明,练习太极可以有助于减轻老年患者膝盖骨关节炎性疼痛。
太极可减轻膝关节炎性疼痛
《关节炎护理与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练习太极可以有助于减轻老年患者膝盖骨关节炎性疼痛。
研究对象包括40名波士顿地区被确诊为有症状的膝盖骨关节炎患者,这些人除了骨关节炎外,没有其他疾病。平均年龄65岁,平均体重指数30千克/米2。这些人被随机分组,进行太极锻炼或者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每周两次,然后在12周、24周、48周进行评价。
太极锻炼组包括60分钟的杨氏太极拳。对照组也有60分钟的锻炼,包括40分钟的骨关节炎教育,饮食和营养建议,适当的骨关节炎治疗,或者体育和精神健康教育。此后是20分钟的上肢、躯干、下肢拉伸运动。完成为期12周的干预活动后,与对照组相比,太极组的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采用太极锻炼组患者膝盖骨关节炎的其他身体机能、自我效能、抑郁和健康状况也明显好转。并且没有副反应。
专家建议
太极的身体成分符合目前对骨关节炎的建议,包括活动范围,灵活性训练,肌肉调节和有氧训练。此外,他们还认为,太极的精神成分能够最大限度减轻慢性疼痛带来的负面影响,机理可能通过改善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健康意识
关节炎的介绍
关节炎(arthritis)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由炎症、感染、退化、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我国的关节炎患者有1亿以上,且人数在不断增加。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半数患骨关节炎,65岁以上人群中90%女性和80%男性患骨关节炎。我国的患病率为0.34%~0.36%,严重者寿命约缩短1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