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仅表面抗体阳性说明两种情况:
1.注射乙肝疫苗(或接触乙肝患者)而产生了免疫力。我们平时去打乙肝疫苗就是为了产生这个抗体,几年后抗体消失的话需要重新接种或补种。
2.曾经罹患乙肝,现已完全康复并获得免疫力。
不管你的情况属于哪一种,都无需再进一步查DNA,因为你完全健康。你只需要隔两三年复查两对半,如果这个抗体转阴了就去重新接种疫苗。另:这个抗体肯定不是终身存在的,人类对乙型肝炎不能终身免疫,需要每隔几年接种疫苗。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E抗体阳性,是指乙肝两对半检查中,第四项呈现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低或很少,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间已较长久的标志。但如果HBV-DNA阳性,说明血中仍存在乙肝病毒或病毒已变异,不仅有传染性,而且对机体的危害可能更大。
乙肝两对半检查中乙肝E抗体阳性有以下几种情况:
1、急性感染。最后可以表现抗-HBs,抗-HBE和抗-HBc都是阳性,标志着乙肝处于恢复期。
2、与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核心抗体同时出现的慢性持续性感染,即是乙肝小三阳。
3、少数乙肝E抗体阳性并伴有其它抗体阳性者,HBV-DNA仍为阳性,具有一定传染性。
4、乙肝E抗体阳转阴后仍有可能逆转为乙肝E抗原阳性;或注射乙肝疫苗成功后仅表现乙肝表面抗体,不会同时伴有乙肝E抗体阳性。
乙肝抗体检测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检测 血清HBsAg在疾病早期出现。一般在ALT升高前2~6周,在血清中即可检出HBsAg。HBsAg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标志。血清HBsAb的出现,是乙肝病毒感染恢复的标志。注射过乙肝疫苗者,也可出现血清HBsAb阳性,提示已获得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2)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的检测 在血清中一般不能检测出HBcAg。HBcAb为总抗体,包括HBcAbIgM和HBcAbIgG,但主要是HBcAbIgG抗体。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时均可出现HBcAbIgM抗体。如HBcAbIgM和HBcAbIgG均阳性,提示为慢性乙肝急性发作。(3)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HBeAb)的检测 若血清HBeAg阳性,提示有乙肝病毒复制,亦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出现。若HBeAb阳性则提示既往感染乙肝病毒。
患了乙肝的血清标志是什么
血清学检测乙肝病毒标记物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检测 血清HBsAg在疾病早期出现。一般在ALT升高前2~6周,在血清中即可检出HBsAg。HBsAg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标志。血清HBsAb的出现,是乙肝病毒感染恢复的标志。注射过乙肝疫苗者,也可出现血清HBsAb阳性,提示已获得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2)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的检测 在血清中一般不能检测出HBcAg。HBcAb为总抗体,包括HBcAbIgM和HBcAbIgG,但主要是HBcAbIgG抗体。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时均可出现HBcAbIgM抗体。如HBcAbIgM和HBcAbIgG均阳性,提示为慢性乙肝急性发作。
(3)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HBeAb)的检测 若血清HBeAg阳性,提示有乙肝病毒复制,亦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出现。若HBeAb阳性则提示既往感染乙肝病毒。
为什么乙肝表面抗体显示阳性
①乙肝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排除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但也有少数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了乙肝,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或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
②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表面抗体,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然后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以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③很多人都只知道乙肝五项检查中出现“+”(阳性)不好,因而也会误认为乙肝表面抗体出现阳性的时候也是坏事。其实不然,乙肝表面抗体属于人体的保护性抗体,不仅对人体有益,还能保护人体不被乙肝病毒侵扰!因此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正常的。
肝炎化验中的“三对半”是什么意思
“三对半”中的第一对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o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说明3种情况:①有症状和体征的乙型肝炎病儿,并且肝功能异常。②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但没有症状,也没有阳性体征,肝功能正常者。③乙型肝炎迁延型的病儿,该项化验持续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时,说明乙型肝炎病儿的体内已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第二对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o乙型肝炎e抗原是病毒繁殖复制的重要标志,阳性者传染性强,肝病较重,持续阳性有转为慢性的可能。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已减少,传染性也小。
第三对即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一HBc)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抗一HBcIgM)o人们要问前面两对的抗原抗体都成对,为什么这对不成对呢?是不是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不存在呢?不,该抗原存在,而且是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的直接标记之一,但是它不出现在血液中,医院门诊化验无法测出它,需用特殊的方法将病毒外衣壳去掉后才能检得因此不作常规检测。这第三对说明什么呢?高滴度抗一HBc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有活动性复制,低滴度则表示过去有感染。抗-HBcIgM是近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标志。
还有半对是与甲型病毒性肝炎有关,即抗甲型肝炎病毒IgM,如此项阳性,即可确诊为病者在近期内已感染上了甲型肝炎病毒,如肝功能异常,ALT(SGPT)增高,请赶快住院隔离治疗。
乙肝五项定量对照表
乙肝两对半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两对半检查项目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因为核心抗原的检测方法较复杂,临床上通常不做,所以在“乙肝五项”检查中,前四项是两对,核心抗体是半对,因此被称为“乙肝两对半”。
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 (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 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
阳性意义
乙肝两对半检查中,乙肝两对半24阳性就是意味着乙肝五项中的第二项和第四项阳性,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和e抗体阳性共存,现在为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乙肝e抗体之所以没有转阴,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还不够强大,这需要时间。乙肝两对半24阳性是一个好的状态,但是如果e抗体阳性持续半年以上,则表示体内还有病毒,并且病毒可能变异。
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怎么看
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怎么看?乙肝两对半(学名乙肝五项、乙肝二对半或乙肝两对半只是俗称),鉴于其是检查乙肝病毒(HBV)感染最常用的血清学标记,主要含有五项指标,即两对半指标,所以叫做乙肝两对半。 通常正规医院上午抽血,下午便可以出结果了,乙肝两对半化验单会集体发放下来。因此做乙肝两对半检查大概需要消耗一天的时间。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2、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一般简称表面抗体。
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表面抗体,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然后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以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有了表面抗体,证明人已产生了免疫力。人自然感染后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均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产生表面抗体。一般成人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以发生急性乙型肝炎,也可没有症状,绝大多数在3~6个月以后才出现表面抗体。检查出抗-HBs阳性,疾病即已逐渐恢复。血液里表面抗体能维持很长时间,直到老年期抗体水平才有所降低。若在婴儿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往往不产生表面抗体,而持续携带表面抗原,有时经过若干年后出现抗-HBs,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就慢慢转阴了。所以,如查出抗-HBs阳性结果,就表示不会再感染乙型肝炎了。
3、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
它来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核心抗原在病人血清中查不到,仅在肝细胞中才能查到。故查出e抗原,其意义就等于查出核心抗原,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并且传染性较强。一般HBsAg(+)的人,用比较敏感的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查e抗原,可有61%的人HBsAg(+)。而如果HBsAg(+),其意义与在血中存在病毒颗粒,或在血中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或核心抗体IgM相同。
4、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
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的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当乙型肝炎病人由HBsAg(+)转变成抗-HBe(+),叫做血清转换。抗-HBe(+)时,乙肝病毒在肝组织内的复制逐渐减少,由病毒复制活跃期转变成不活跃期,肝组织的炎症也常由活动变成不活动,血中及肝组织内病毒颗粒均减少,所以传染性也减少。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有时虽然检查出e抗体阳性,但肝细胞内仍然可以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表明病毒仍然存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e抗体出现阳性是病毒复制降低并且传染减少的标志,这时病毒颗粒有可能已经很少,但并不表示病毒已被消除了。
5、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简称,可简写为抗-HBc。
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抗-HBc是一项病毒感染的标志。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于急性期即可测到很高的抗-HBc,而在急性期过后,核心抗体水平仍保持一定高度,并持续若干年。在慢性感染状态的携带者或病人,核心抗体也常保持高水平。另外,表面抗原已呈阴性的病人,还可查出抗-HBc阳性。因此单项抗-HBc阳性,难以确定病人是近期感染,还是以前有过感染。
为了确定病人是近期内感染还是以前有过感染,常需要检测抗-HBcIgM和抗-HBcIgG。
也就是说,核心抗体有两种的成分,一种是免疫球蛋白M,另一种是免疫球蛋白G,即抗-HBcIgM和抗-HBcIgG。这两种成分分别由不同的B淋巴细胞产生。当人体受到核心抗原刺激后,先产生出抗-HBcIgM,它持续时间比较短,过一段时间才逐渐产生出抗-HBcIgG,后者能在体内保持较长时间。有时乙肝病毒已经清除,而抗-HBcIgG在体内仍然存在,这时检测其他乙肝感染指标已是阴性,而仅有抗-HBcIgG阳性。因此,当抗-HBcIgM阳性时,常表示是近期感染,即乙型肝炎病毒仍在复制;当抗-HBcIgM阴性而抗-HBcIgG或抗-HBc阳性时,则表示既往有过乙肝病毒感染,但现在已不复制或已不存在了。检测抗-HBcIgM及IgG对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急性乙型肝炎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的急性乙肝,也就是说病人第一次受乙肝病毒感染,另一种是病人原来是表面抗原携带者,现在又急性发病,表面上好像和急性肝炎一样。但这两种病人血中核心抗体的情况不一样;慢性携带者急性发病的病人,血清中抗-HBcIgG或抗-HBc的水平比较高,而抗-HBcIgM比较低或是稍高;而真正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则血清中抗-HBcIgG往往阴性或低水平。因此,作这项检查有助于将两种情况区分开。鉴于它们的预后不相同,真正的急性肝炎常可彻底治愈,而慢性携带者急性发病则常易转为慢性。因此,可以看出检测抗-HBcIgM及IgG的重要。
乙肝5项自测
如果你感觉最近肝有点不舒服,想到医院做个全面检查,乙肝5项是肯定少不了的,等化验结果出来,大夫会告诉你什么大3阳、小3阳类的话,开了一大包药不说,弄的自己一头雾水,它们各是什么含义,对自己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只要你拿出化验单,对照下边的表格,然后从7种状况中选择跟你的化验单上一样的状况,立刻一切你就会明明白白了。
乙肝2对半(5项)是指: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抗HBs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抗体
HBeAg乙型肝炎e抗原
抗HBe抗乙型肝炎e抗原的抗体
抗HBc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抗原
大3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及核心抗体(抗HBc)均阳性。
小3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体(抗HBe)及核心抗体(抗HBc)均阳性。
而无论“大3阳”、“小3阳”只能反映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而不能表示病情轻重,其临床意义要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测项目综合分析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孕期乙肝检查全攻略
目的:了解是否患有乙肝,目的是对病毒携带者给予相应处理,降低母婴传播率,进行孕期监测。
检查时间:此项检查在准备怀孕前6~9个月就应该做。
注意事项: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乙肝患者接触,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五项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也就是说,乙肝病毒会在体内,尤其是血清中留下痕迹,通过检测这些痕迹,就可以知道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这些“痕迹”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乙型肝炎血清标记物,即抗原和抗体。乙肝病毒包含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原(HBcAg)3种抗原成分,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3种抗体,即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但乙肝核心抗原处于乙肝病毒颗粒的核心部分,极少释放人血,由于技术问题,血清中很难检出游离的核心抗原,所以这三对抗原抗体系统中只能检测到两对半,这就是俗称“两对半”,即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这是目前临床最为普及的乙肝病毒学检查指标。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HBsAg是病毒感染的标志,是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的一种糖蛋白,是乙肝病毒感染后早期,即1~2个月血清里出现的一个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可维持数周、数月至数年,甚至终生。HBsAg即我们俗称的“澳抗”。正常情况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阴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可见于乙肝的潜伏期和急性期、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以及乙肝后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HBsAb)是机体针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产生的中和抗体,它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表明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一般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从血清中消失后出现,大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消失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的出现,意味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恢复期和机体产生了免疫力。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见于乙型肝炎处于恢复期,或既往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现已恢复,而且对乙型肝炎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或者,是对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效果,即接种免疫成功的指标。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表示患者的病情为活动性,其血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持续阳性提示乙肝转为慢性,表明患者预后不良。
正常情况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为阴性。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HBeAb)是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对应抗体,但它不是中和抗体,就是说不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增殖。它出现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一般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转之后,证明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有一定的免疫清除力。正常情况下,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为阴性。
乙肝e抗原(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与乙肝的传染性密切相关,是乙肝病毒复制明显和传染性强的可靠标志。
乙型肝炎e抗体(HBeAb)
乙型肝炎e抗体(HBeAb)是HBeAg的特异性抗体,一般先由乙型肝炎e抗原转阴后转变而来,其出现表示HBV感染进入后期,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
现将乙肝五项检查的临床意义简要介绍如下: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即乙肝病毒DNA(HBV-DNA),相当于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只要体内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DNA,即可确定受检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且血液及体液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乙型肝炎病毒DNA载有病毒所有遗传信息,可在机体细胞内复制繁衍乙型肝炎病毒后代的过程。
孕妇HBV-DNA阳性,新生儿出生时就应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以防母婴传播。仅HBV-DNA阳性者,对工作婚育没有影响,但应注意防止过度劳累诱发乙肝发作,并禁酒。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检测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两种。前者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等特点,但不能进行定量检测,灵敏度不是很理想,因此现在很少应用。现多用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出样本中HBV-DNA的含量(拷贝数),与定性检测方法相比,定量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明显提高,可检测到100~1000拷贝数的DNA(一般医院HBV-DNA>1000拷贝/毫升为阳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检测方法的限制,检测不到HBV-DNA也不能绝对说明感染已经不存在或是治愈了。查不到病毒有可能是由于现有仪器水平不能测到更精确的程度,必须和两对半、肝功能、B超等其他指标结合起来综合评价病情。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是什么意思
首先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是存在于乙型肝炎病毒颗粒的外壳,是一种脂蛋白,主要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1~2个月后在血清中出现,可维持数周,数月至数年,也可能长期存在.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表示肝脏中有乙型肝炎病毒,虽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因为其常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存在,常用来作为传染性的标志之一.
另外,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见于:
1.乙型肝炎潜伏期和急性期.
2.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肝癌.
3.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