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抑郁症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同样被诊断为抑郁症,有些人怎么都不会发展出自杀行为,有些人吃再多药还是会自杀,有些人能在心理治疗的帮助下完全走出自我贬低的模式,有些人却连初始访谈的过程都无法坚持……顺便说一句,再新再贵的药,都从来没能“治愈”过任何一个“抑郁症患者”——既然承认它不是个器质性问题,却又想从生化角度去解决它,难道不是缘木求鱼吗?不把抑郁症当个“病”来看,而是以人为主体,我们会提出的问题就不会是“抑郁症是什么”,而是“什么样的人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表现?”
粗略回答后面这个问题:
首先抑郁作为一种情绪人人都有,但绝大多数人并不会掉在里面出不来、也几乎不可能沉溺到实施有计划的自杀行为的深度——换句话说就是绝大多数人不用想多,你一辈子都不可能自杀的,别为了这种幻想增加自己的焦虑了。
什么人才会自杀成功?这个命题很精准哦!不是自杀,而是自杀成功。后者意味着这样一种状态:无论现实还是心理层面,都与外界完全失去连接——也就是真的没有任何接近的人(没有人知道他/她的抑郁状态,同时即使有,当事人会主动拒绝和回避和他人相处和联系)、真的什么都“不在乎”(不在乎自己、别人、世界上的一切人事物)……如果你曾有过类似体验也不用忧虑或得意——真正沉浸在抑郁情绪自杀成功的人,不是几个瞬间有这些感觉,而是经年累月地这么搞,所以你会看到很多遗书会这么写:“我真的太累了…”或者“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真话,没人受得了长时间这么煎熬!
再说说怎么样的人才可能陷入这种处境呢?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是:无价值感。极其底层、从内心深处涌现的、如同背景色调似的无价值感。它不是人人都体验过的,那种某件事没做好、失去某些在意的人事物时那种暂时和局部的挫败沮丧悲哀,而是渗透在整个生活中、就像渗进皮肤的纹身颜料那么难以剔除的状态,又像戴着一副以“无能”做镜片的眼镜,往哪看都没用、都只能看到“无能”这种结果…这种状态形成的机制涉及到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再展开篇幅太大就不细说了。形成这种无价值感的关键词是“底层”——心理结构的底层。放到一个人的身上,对应的是人生最早期的心理发展基础、早到需要追溯到婴儿阶段。大体来说越早期被暴露在被忽视、不安全、不被爱不被照顾的养育环境里,成年(甚至到不了成年)后,这种无价值感就会越深越强。
其实在心理治疗领域,所谓“抑郁症”不但是treatable,简直就是cureable的。当然也无法逆天到违背正态分布规律——也就是说总有人神仙难救,也有人不治而愈,处在中间的,只要找到好治疗师,走出来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而已。心理治疗的下限是:处在自杀行为边缘、以及一小部分还愿意接受帮助的坚定的自杀者,再糟糕的,我们也力有未逮了。
其他:
“抑郁症”真是“病”么?
每个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人,表现、状态、内在机制都一样么?
即使先把它当个“病”来看,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还有“抑郁型精神病”、“抑郁型人格障碍”、“抑郁型神经症”的差别吧?这三种分类可以混为一谈么?
更别说是否真的存在“抑郁症”这么个东西?就好比你能从自然界里找个“1”出来不?那东西不存在呀!如果把所有具有“1”这个特性的东西都当1来命名和研究,是否会很容易发现,这些东西其它更丰富的特质都直接被忽略了?
多多少少,把人为划分的概念作为“真实”来研究,就是耍流氓。
现代医学基于实证科学,体系完整严谨、所见即所得、高度结构化所以容易理解和传播。但是尺有所短,成系统的分类和概念化,副作用之一就是喧宾夺主——“人”不见了,只剩下“病”和概念了。这是整个自然科学体系的短板——当它的背景是浮躁和功利时。
无论是抑郁症还是其他概念,别忘了科学不是真理,一切存在才是。所以别拒绝去观察和感知科学、以及其他一切既有经验之外的东西。
偏执的人容易的抑郁症
对于抑郁这个词,我想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常常会说自己很抑郁,但是这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抑郁症和抑郁虽然一字之差,意思却是相差万里,抑郁症是指一种疾病,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患抑郁症呢?
偏执的人最容易的抑郁症。抑郁症是强迫症的一种,长期的强迫自己,就为抑郁症打下了基础,当然如果心态良好,随和的人,自然就不会得抑郁症。而且抑郁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患者具有顽强的意志。一些导致其情绪变化的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是却作为心理的疾病而遗留在意识的深处。
抑郁症是意识障碍,这样按照佛家的理论,把意识,观念看成是空的,无牵无挂的,心理就不会因为什么事情而念念不忘了。顺其自然的人不会的抑郁症。因为没有“先规定”,就没有“后存在”。低级动物不会得抑郁症,因为低级动物没有意识的“先规定”,即使是动物受到很大的打击,也不会得抑郁症,动物最多只能得到经验,记住这种生理性的痛苦。
那么抑郁症如何治疗呢?抑郁症的治疗往往是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心理治疗是帮助患者忘记抑郁症的对象。让其看到本身的比所抑郁的对象更好的东西,借此升华意识,这样就超越了抑郁的对象。经过这样的治疗,患者才能建立自信心,看到自己得到了比过去更好的东西而取代了抑郁的对象。而这里,心理的置换是很巧妙的。
通过上述抑郁症的治疗,希望大家对于抑郁症也可以由一定的了解,有抑郁症症状的朋友一定要尽早的到医院治疗,另外,有偏执性格的人在平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总是执着与某件事情,这样对于预防抑郁症是有很大帮助的。
孩子得抑郁症的原因
抑郁基因。如果孩子父母中有一方曾经得过抑郁症,那么其孩子得抑郁症的几率为25%,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此病,孩子的几率则增加到50%甚至更高。
神经物质失衡。脑中一类神经传导素的物质,也就是血清素、正肾上腺素和多巴芬,它们在控制情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专家们认为抑郁症的孩子可能是由于这些神经物质分泌不足导致的。
创伤。有一半的抑郁症患者,包括儿童和成年人,他们都曾经经历过一些重大的、使生活发生巨变的事件。比如,失去至爱,搬到新的城市、或者是一次事故中的直接受害者。而孩子们通常没有处理这些重大创伤的能力,于是便在心里产生了阴影。艾欣7岁便得了抑郁症,那年她妈妈遇到一次严重事故并且受了重伤。从那以后,艾欣便关闭了自己的情感大门,但专家们认为其实她也尝试走出自己的世界,只是用了另一种方式:她恐吓别的小孩,画一些恐怖的画,比如受伤的人或被杀的人,当她觉得不开心的时候她抓破自己的脸。
荷尔蒙分泌发生变化。学龄前孩子也会得抑郁症,不过更多诊断有抑郁症的儿童是那些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这个阶段正是荷尔蒙发生变化的时期,男孩与女孩得抑郁症的比例大致相当,但是在十几岁和进入成人期时,女孩得抑郁症的比例提高,是男孩的两倍。变化的荷尔蒙以及社会的期望是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所在。
抑郁症是否遗传
抑郁症是否遗传和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维护孩子,创造家庭好环境:防止孩子遭受影响而患抑郁症,好的家庭环境是最佳的维护。下面这些状况,是爸爸妈妈应该尽量防止的。比方,长时间在孩子面前吵架、喜爱向孩子抱怨、常常给他讲一些失望的念头。据他调查,若是夫妻没有患抑郁症的一方比较乐观,将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得抑郁症的可能也随之下降。
二、抑郁因家事而起,影响较大:当前还没有技术可检测出,抑郁症终究经过啥方法遗传,而医师建议,爸爸妈妈可根据自个抑郁症的程度,来简单地猜测一下孩子患抑郁症的危险。若是重度抑郁,一两次影响都可能引发孩子患上抑郁症,而轻度抑郁,孩子患抑郁症的危险也对比小。
三、妈妈患抑郁,影响较大:爸爸妈妈任何一方患抑郁症,都会遗传给孩子,但遗传并不代表他一些会得抑郁症。美国有一项实验研究,征集了数千名怀孕的抑郁症妈妈,接下来在孩子5到10岁时调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结果发现,若是妈妈患抑郁症,孩子控制不良情绪、和人往来的能力会相对对比弱,但并没有显着的“一对一”联系,也就是说,妈妈患抑郁症,孩子不一定也有抑郁症。
为何白领人群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据了解,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与社会心理因素、生活方式、人类自身行为密切相关,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3%~5%,也就是说每100人中就有3人会得抑郁症。而白领显然成为抑郁症的主要目标之一。
精神科医生表示,白领之所以成为抑郁的高发人群与其所承受的压力有关,尤其是心理压力。在压力的“压迫”下,白领人群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从而诱发抑郁症。此外,生活中的不完美,如婚姻不如意,人际关系紧张等都有可能加重抑郁症。
除了白领之外,以下人群也容易出现抑郁症:爱走极端的人;总是没有安全感的人;生活单一、枯燥没有激情的人;曾经被社会抛弃的人;患有绝症且精神处于崩溃边缘的人;遭受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的人。
抑郁症为什么会自杀
一、环境因素和应激: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紧张或是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都会促发抑郁症。有时抑郁症的原因和疾病有关,一些严重的疾病,像脑中风,心脏病,激素紊乱等常常会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二、生物化学因素:一个人患有抑郁症时,大脑中往往有某些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出现减少。人们认为,如果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之间不平衡,就可以导致抑郁症或焦虑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常常导致情绪低落、动力下降以及食欲和性欲改变。三、遗传因素也是导致抑郁症患者走上自杀道路的原因之一: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患上抑郁症的危险较很高了,这可能是因为遗传导致抑郁症容易感性升高,是常见的引起抑郁症的原因。其中双相抑郁症遗传性较高一些。然而,并非有抑郁症家族史都会得抑郁症的,而且并非得了抑郁症都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因素并不是抑郁症的唯一因素。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世卫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有时候只是因为你太认真。
从事客服、行政职业的人由于处事细致,面对来自客户、上司多方面的压力,患上抑郁症的概率会大很多;
平时爱钻牛角尖的筒子也要小心,太过纠结又接受不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容易得抑郁症;
平时经常抱怨的,怨天尤人却不懂面对以及解决问题的人,也容易得抑郁症。
女人肝气郁结的症状 心情抑郁或烦躁易怒
该症状是最常见的,表现为情绪低落,总是唉声叹气,或者烦躁易怒,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搞不好还会得抑郁症!
抑郁症为什么会自杀
一、环境因素和应激: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紧张或是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都会促发抑郁症。有时抑郁症的原因和疾病有关,一些严重的疾病,像脑中风,心脏病,激素紊乱等常常会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二、生物化学因素:一个人患有抑郁症时,大脑中往往有某些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出现减少。人们认为,如果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之间不平衡,就可以导致抑郁症或焦虑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常常导致情绪低落、动力下降以及食欲和性欲改变。
三、遗传因素也是导致抑郁症患者走上自杀道路的原因之一: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患上抑郁症的危险较很高了,这可能是因为遗传导致抑郁症容易感性升高,是常见的引起抑郁症的原因。其中双相抑郁症遗传性较高一些。然而,并非有抑郁症家族史都会得抑郁症的,而且并非得了抑郁症都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因素并不是抑郁症的唯一因素。
什么是阳光型抑郁症
说到抑郁症,我们总会和“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满面愁容”等联系起来。可是你知道吗?一个整天乐呵呵、满脸阳光的人也会得抑郁症,而且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抑郁症——阳光型抑郁症!
所谓阳光型抑郁症,即把郁闷、委屈、愤怒等情绪掩藏起来,表面上给人阳光、快乐、充满激情的感觉,而长期无法宣泄而成的忧郁症,症状有“幻想逃离现有环境”,“领导面前积极背后消极”等等。 患者往往会把自己真正的情绪隐藏起来,只向人们展示自己阳光的一面,长期得不到宣泄的负面情绪积累下来,形成巨大压力。
从表面上看,这类人是非常快乐和充满激情的,所到之处有如阳光,让周围的人灿烂快乐。但当他们一个人的时候,却有着突然收敛的笑容和心中刹那的隐痛,犹如“双面人”。而且,阳光型抑郁症通常具有隐蔽性,让身边的人无法察觉,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也是这类抑郁症的最“危险”之处。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一、作息不正常的工作的人容易得抑郁症,如轮班、熬夜、时差多等工作,容易影响生理时钟,造成内在失调,相对的危险性也会增高许多。
二、缺乏同侪伙伴的工作环境的人容易得抑郁症,压力及责任较少有人可以共同承担,一旦有事,只能独自承受,压力难以排解。
三、具有时间压迫性及人际竞争性的工作,如业务工作及定期有业绩会报工作者容易得抑郁症。
四、缺乏社会认同感、社会价值观评价较差等级的工作的人容易得抑郁症,也易导致长期缺乏自我认同感、成就感,以及缺少满足心理上需求,这也包括工作前瞻性等因素。
五、在抑郁的深处徘徊的人容易得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中枢”和健康人的存在巨大差异,他们越想修复,却越痛苦。健康人使用认知能力调节不良情绪时,“情绪中枢”的活动强度降低了。但是抑郁症患者越是努力地想调解,情绪中枢杏仁核的活动反倒越强。
六、需频繁调动工作地点及内容的工作,不断地适应新环境及新同事会造成很大的生活压力,这类人也容易得抑郁症。
为什么有的人会患上双重抑郁症
1、自身遗传因素
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家庭成员患此病的危险性较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是常见的引起抑郁症的原因。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然而,并非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都会得抑郁症,而且并非得了抑郁症的人都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因素并不是产生抑郁症的唯一因素。
2、环境因素和应激
严要的丧失,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都会促发抑郁症。有时抑郁症的原因与躯体疾病有关,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常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3、自身的性格原因
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同样属于常见的引起抑郁症的原因。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的,很容易产生抑郁症。
很多人对于抑郁症的病因了解的不是很全面,了解抑郁症的病因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百合清脑静神汤是纯中药制剂,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效果显著,可以让您尽快走出抑郁症的困扰,重新找回健康和幸福。
孩子得抑郁症的原因
专家也并不确定什么样的孩子会更容易得抑郁症,不过以下几个原因可能会是导火索。
抑郁基因
如果孩子父母中有一方曾经得过抑郁症,那么其孩子得抑郁症的几率为25%,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此病,孩子的几率则增加到50%甚至更高。
神经物质失衡
脑中一类神经传导素的物质,也就是血清素、正肾上腺素和多巴芬,它们在控制情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专家们认为抑郁症的孩子可能是由于这些神经物质分泌不足导致的。
创伤
有一半的抑郁症患者,包括儿童和成年人,他们都曾经经历过一些重大的、使生活发生巨变的事件。比如,失去至爱,搬到新的城市、或者是一次事故中的直接受害者。而孩子们通常没有处理这些重大创伤的能力,于是便在心里产生了阴影。艾欣7岁便得了抑郁症,那年她妈妈遇到一次严重事故并且受了重伤。从那以后,艾欣便关闭了自己的情感大门,但专家们认为其实她也尝试走出自己的世界,只是用了另一种方式:她恐吓别的小孩,画一些恐怖的画,比如受伤的人或被杀的人,当她觉得不开心的时候她抓破自己的脸。
荷尔蒙分泌发生变化
学龄前孩子也会得抑郁症,不过更多诊断有抑郁症的儿童是那些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这个阶段正是荷尔蒙发生变化的时期,男孩与女孩得抑郁症的比例大致相当,但是在十几岁和进入成人期时,女孩得抑郁症的比例提高,是男孩的两倍。变化的荷尔蒙以及社会的期望是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