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发病表现有哪些
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发病表现有哪些
与变应原强度、患儿的健康状况和遗传特质等相关。过敏性休克常常发生突然,病情危重凶险,约50%的患儿在接触过敏原后5分钟内可出现症状。本病主要表现为患儿突然出现支气管痉挛或喉头水肿,自觉空气不足,有窒息恐惧感,胃肠道平滑肌痉挛而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伴或不伴血管神经性水肿。患儿早期表现多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皮肤瘙痒等,继之由于血浆外渗、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出现休克。患儿可表现为全身不适,面色苍白、冷汗、四肢厥冷、心悸、脉弱、血压急剧下降;由于喉头和气管支气管水肿等,患儿可出现气促、发绀、胸闷、发憋,甚至肺水肿、窒息致死等;因脑缺氧、脑水肿可引起意识障碍、惊厥、昏迷等;可伴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不小心被蜜蜂蛰到怎么办
1、中和毒液
被蜜蜂蛰了怎么消肿呢?蜜蜂毒液为酸性,可以选择肥皂水、3%的氨水、5%~10%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拔出毒刺后的皮肤用还可以用2.5%碘酊涂搽2~4次。因为碘酊具有杀灭伤口周围的致病微生物和破坏生物毒素的作用。
2、局部疼痛、红肿处理
如果您不知道被蜜蜂蛰了怎么消肿的话,那么小编告诉可以用在患处周围2%左右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注射液,以1∶1的比例皮下注射1次;四肢被蛰伤应减少活动,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此来减少毒素的吸收作用。
3、拔除蜜蜂毒刺
你知道吗?蜜蜂的毒刺上是有倒刺的,蛰人后毒刺就会经常滞留在皮肤内;护理时首先应该检查有没有滞留在皮肤内的毒刺,发现后应该小心拔除。其具体方法是用胶布粘贴后揭起或者用镊子将刺拔出。
4、对过敏休克患者的护理
如果被蜂蛰蜇伤后发生了过敏性休克与蜂毒量常无绝对关系,在机体敏感性增高的前提下,即使只有一处被蛰伤也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发生过敏性休克时,一定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液可以改善全身及局部循环,同时还可以稀释和促进毒素的排泄。
休克的临床检查
1、体格检查
无论何种类型的休克,患者一般都有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口唇及肢端发组等表现,全身静脉多萎陷,血压下降。根据血压下降的程度不同,休克可分为以下三种程度:碰休克收缩压在7.98 kPa-12 kPa(60-90 mmHg)之间,中度休克指收缩压在 7.98 kPa(60mmHg)以下,而重度休克则收缩压常为零。但必须注意的是,休克早期血压并不下降,有时反而升高,但脉压差显著降低,可至3.99 kPa(3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未经特殊处理,血压较原来的水平突然下降3.99-6.65 kPa(30-50mmHg)以上,虽然此时血压水平仍在正常范围之内,亦应警惕休克的发生。
另外,根据休克类型及原发病的不同,不同的休克又有其特殊的体征。如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可有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或肺底竣音;发生于心脏病基础上的休克可有心脏增大;心率在一般的休克病人常常是增快的,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休克患者其心率通常很慢。
因失血过多而导致的出血性休克患者,常有腹水征及腹壁静脉曲张,提示休克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关;或有严重的创伤造成大出血,查体可见明显的创伤面。败血症引起的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常有高热、昏迷,全身皮肤可出现瘀点及瘀斑等。
总之,休克患者可有各种各样的体征,在积极处理休克的同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不仅有助于病因的诊断,还可以及早发现问题,避免后患。
2、实验室检查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休克的诊断。出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的患者血常规检查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减少,而过敏性休克上述三者增加。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白细胞常明显增加,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白细胞亦可轻度升高。
各种类型的休克患者每小时尿量一般在20ml以下,尿相对密度多增高,尿肌配与血肌配之比大于20。
根据休克的类型及原发病的不同,可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相应检查,如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可测定心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疑为急性胰腺炎者可测定血尿淀粉酶;而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十分必要。
3、器械检查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患心脏病的患者十分重要,而X线检查可发现患者是否有骨折、气胸、血胸及胃肠穿孔。对于一些X线不易发现的疾病还可进行CT扫描的。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对休克的诊珊处理均有重要的意义,正常值为 0.58-0.98kPa(60-100mmH2O),若中心静脉压降低,为血容量不足的表现,见于出血性休克,此时应大量补充血容量;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压升高,而心输出量下降,为心功能减退的表现,应同时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等等,这些检查措施对休克的诊断价值很大。
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是什么
专家介绍活,过敏性休克是由于抗原物质(如血制品、药物、异性蛋白、动植物)进入人体后与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由IgE所介导,激发引起广泛的I型变态反应;约半数患者在接受抗原(某些药品或食物、蜂类叮咬等)5分钟内即出现症状,半小时后发生者占10%;患者常常出现胸闷、喉头堵塞及呼吸困难且不断加重,并出现晕厥感,面色苍白或发绀,烦躁不安,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后期可出现意识不清、昏迷、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此外在临床上还会出现皮疹、瘙痒、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过敏性休克是一临床诊断,需要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治疗前没有实验室检查以帮助确诊,一般来讲,接触抗原后数分钟即发生的累及多个系统的全身过敏反应即能够确诊;
在诊疗过程中,应把过敏性休克与迷走血管性虚脱相鉴别:迷走血管性虚脱发生于注射后,无呼吸困难,无瘙痒及皮疹,经平卧位后虚脱(晕厥)立即好转;临床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为:
1.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2—0.5ml,此剂量可每15—20分钟重复注射,肾上腺素亦可静注,剂量是1—2ml;
2.脱离过敏原,结扎注射部位近端肢体或对发生过敏的注射部位采用封闭治疗(0.00596肾上腺素2~5ml封闭注射);
3.苯海拉明或异丙嗪50mg肌注;
4.地塞米松5~10mg静注,继之以氢化可的松200—400mg静滴;
5.氨茶碱静滴,剂量5mg/kg;
6.抗休克治疗:吸氧、快速输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强心等;
7.注意头高脚底位,维持呼吸道通畅。
看完了上文专家针对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详解之后,想必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怎样去紧急的救治过敏性休克的患者朋友了吧,希望以上的介绍可以为大家提供到更多的帮助,在此专家提示,患者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必须要及时的在正规专业医院进行救治。
切忌运动前不要吃面条
在最近刚刚结束的美国过敏、哮喘和临床免疫学会年会上,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的尹佳教授和文利平医生报告了我国15例“吃面食以后运动诱发的过敏性休克”病例。
据介绍,这种病在医学上被称之为“小麦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性休克”。这是中国医生首次向世界同行报告,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也有因食入面食后运动而诱发的过敏性休克病人。
尹佳介绍说,“小麦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性休克”就是患者在食入面食后6小时内如果运动,就可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症状,但不运动就没有过敏反应症状。我国过去没有人报告过此病,但几年前对一位不明原因反复休克的患者历经2年的诊断和分析过程后,最终确诊该患者为“小麦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性休克”。此后几年,她和文利平等医生已陆续诊断出数十例此类病人。
尹佳说,“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性休克”是食物过敏的特殊类型。患者在食入虾、芹菜、小麦等食物后6小时内运动就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轻者会突发全身皮肤瘙痒、潮红、荨麻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哮喘等症状,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意识丧失。因起病突然,如果远离医院,一旦抢救不及时会导致生命危险。
近十年来,全球食物过敏患病率明显升高,因食物诱发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文利平说,过敏性休克是疑难病症,可由多种原因诱发。国内目前诊断“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性休克”主要依靠医生对病史的详细询问、综合分析和过敏原检查。她提醒过敏性休克病人就诊时应尽可能详细地向医生提供发病前的进食情况、当时所处环境及身体状态。
小孩被蜜蜂蛰了怎么处理
被蜂蛰伤后,可采取以下方法急救:
1、拔除蜜蜂毒刺:蜜蜂毒刺上有倒刺,蛰人后毒刺常滞留于皮肤内;护理时首先检查有无滞留于皮肤内的毒刺,发现后立即小心拔除。方法是用胶布粘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如扎入毒刺还附有毒腺囊,则不能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入毒液而使反应加重,只能用尖细的刀尖或针头挑出毒腺囊及毒刺。也可在蜂针拔除后拔火罐,这样可吸出毒汁,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
2、中和毒液:蜜蜂毒液为酸性,可选用肥皂水、3%氨水、5%~10%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拔出毒刺后的皮肤用2.5%碘酊涂搽2~4次。因为碘酊具有杀灭伤口周围的致病微生物和破坏生物毒素的作用。对黄蜂蛰伤则不用上药而局部涂涂以醋酸或食醋也可将鲜马齿苋洗净挤汁涂于伤口。
3、若有南通蛇药(季德肚蛇药),可特药片用温水溶化后涂于伤口周围;或用紫金绽或六神丸等药研末湿敷患处,有解毒、止痛、消肿之功效。也可在下列草药中任选一种捣烂外敷,如紫花地丁、半边莲、七叶一枝花、蒲公英等。
4、局部疼痛、红肿处理:可于患处周围用2%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注射液,以1∶1的比例皮下注射1次;四肢被蛰伤应减少活动,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减少毒素吸收。
5、对过敏休克患者的护理:蜂蛰伤发生过敏性休克与蜂毒量常无绝对关系,在机体敏感性增高的前提下,即使一处蛰伤也可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发生过敏性休克时,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液可以改善全身及局部循环,同时还可以稀释和促进毒素的排泄。对于过敏反应,轻者可日服息斯敏1片,每日1次;或扑永敏4毫克,每日3次。症状严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6、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特别是呼吸困难者,给予高流量吸氧。若出现喉头水肿征象马上配合医生进行气管切开。
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如今,因药物、食物等诱发的严重过敏,如过敏性休克正在日益增多。可多数人并没意识到,看似问题不大的过敏,顷刻间可能会夺人性命。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生命的全身多系统速发变态反应。在接触过敏原后,患者可在几分钟之内,从轻微的皮肤症状,迅速发展至血管性水肿、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意识丧失、休克甚至死亡。
根据英美等国家的文献报道,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增多,其发展势头甚至已经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药物和食物是引起致死性过敏性休克的主要元凶。有的人对花生过敏,在跟刚吃完花生的男友接吻后,竟然丢掉了性命。
过敏性休克,就像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刺客”,稍有不慎就会下手。所以我们要积极防范,大多数的过敏性休克都是可以避免的,不要等到来不及了再后悔。
最后,作为健康人必须了解的是,一旦身边有人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将其送到医院抢救,用0.1%肾上腺素0.5~1毫升皮下或肌内注射,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孩子被蜜蜂蛰了怎么办
1、中和毒液
蜜蜂毒液为酸性,可以选择肥皂水、3%的氨水、5%~10%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拔出毒刺后的皮肤用还可以用2.5%碘酊涂搽2~4次。因为碘酊具有杀灭伤口周围的致病微生物和破坏生物毒素的作用。
2、局部疼痛、红肿处理
如果您不知道被蜜蜂蛰了怎么消肿的话,那么小编告诉可以用在患处周围2%左右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注射液,以1∶1的比例皮下注射1次;四肢被蛰伤应减少活动,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此来减少毒素的吸收作用。
3、拔除蜜蜂毒刺
蜜蜂的毒刺上是有倒刺的,蛰人后毒刺就会经常滞留在皮肤内;护理时首先应该检查有没有滞留在皮肤内的毒刺,发现后应该小心拔除。其具体方法是用胶布粘贴后揭起或者用镊子将刺拔出。
4、对过敏休克患者的护理
如果被蜂蛰蜇伤后发生了过敏性休克与蜂毒量常无绝对关系,在机体敏感性增高的前提下,即使只有一处被蛰伤也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发生过敏性休克时,一定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液可以改善全身及局部循环,同时还可以稀释和促进毒素的排泄。
过敏体质人群应该慎食蚕蛹
牛奶、鸡蛋、花生、腰果等都可能诱发过敏,致人死亡。中外专家共同呼吁临床医生和广大患者关注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常见的急性突发事件,过敏体质者接触食物、药物等过敏原后,会发生全身皮肤瘙痒、皮疹或水肿,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急性心血管衰竭导致心悸、大汗、眼前黑矇、晕厥等症状。过敏性休克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如抢救不及时,可能引起生命危险。由于缺乏对过敏性休克的认识,患者发病后往往没有选择就近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基层医生对过敏性休克的早期识别和诊治也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和处置不当,多选择抗组胺药物和皮质激素治疗而不是首选肾上腺素,导致一部分病人延误治疗。
中外专家呼吁,一线医生、基层医生、社区医生和老百姓应对过敏性休克引起高度重视,了解过敏性休克的急救知识,特别是肾上腺素的正确和及时使用。
休克患者的诊断方法
休克患者的诊断方法——休克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的综合征。在这种状态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这时候病人是极度危险的。急诊科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休克患者怎么诊断。
休克患者的诊断方法一、病 史
病史对于休克的病因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患者如果出现呕血或黑便,既往有溃疡病史,则应考虑溃疡病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而致失血性休克;患者若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应注意腹痛的部位、程度及性质等,如上腹部剧痛应怀疑为急性胰腺炎或胆道感染,全腹痛则可能为腹膜炎,女性患者下腹部疼痛时应高度怀疑宫外孕破裂腹腔内出血造成失血性休克。
以发冷、发热为主要症状者应考虑为感染中毒性休克。儿童常见的病因多为中毒性痢疾、暴发型脑膜炎;育龄期妇女易患泌尿系感染和产道感染;老年男性则因前列腺肥大而易致泌尿系感染;若患者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长期留置导尿管、静脉切开滞留针等过程中出现休克,亦应考虑为继发感染而导致的感染中毒性休克,这种情况多见于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及一些慢性疾病体质虚弱的患者。
中年以上患者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且疼痛时间超过半小时者,应高度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此时若出现休克多为心源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多发生在接触致敏物质的过程中,起病迅速,如注射青霉素时,严重者在进行皮试或闻到青霉素气味时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另外,有外伤史如骨折、挤压伤、撕裂伤者应考虑为创伤性休克;有内分泌疾病史如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疾病者多为内分泌性休克;肺栓塞、夹层动脉瘤等可引起血流阻塞性休克;而强烈的神经刺激则可导致神经源性休克,如心包、胸腔、腹腔穿刺过程中发生的休克多属此类。
详细的病史不仅对于诊断十分必要,而且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但切不可单纯依靠病史而延误诊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休克患者的诊断方法二、体格检查
无论何种类型的休克,患者一般都有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口唇及肢端发组等表现,全身静脉多萎陷,血压下降。根据血压下降的程度不同,休克可分为以下三种程度:碰休克收缩压在7.98 kPa-12 kPa(60-90 mmHg)之间,中度休克指收缩压在 7.98 kPa(60mmHg)以下,而重度休克则收缩压常为零。但必须注意的是,休克早期血压并不下降,有时反而升高,但脉压差显著降低,可至3.99 kPa(3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未经特殊处理,血压较原来的水平突然下降3.99-6.65 kPa(30-50mmHg)以上,虽然此时血压水平仍在正常范围之内,亦应警惕休克的发生。
另外,根据休克类型及原发病的不同,不同的休克又有其特殊的体征。如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可有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或肺底竣音;发生于心脏病基础上的休克可有心脏增大;心率在一般的休克病人常常是增快的,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休克患者其心率通常很慢。
因失血过多而导致的出血性休克患者,常有腹水征及腹壁静脉曲张,提示休克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关;或有严重的创伤造成大出血,查体可见明显的创伤面。败血症引起的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常有高热、昏迷,全身皮肤可出现瘀点及瘀斑等。
总之,休克患者可有各种各样的体征,在积极处理休克的同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不仅有助于病因的诊断,还可以及早发现问题,避免后患。
休克患者的诊断方法三、实验室检查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休克的诊断。出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的患者血常规检查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减少,而过敏性休克上述三者增加。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白细胞常明显增加,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白细胞亦可轻度升高。
各种类型的休克患者每小时尿量一般在20ml以下,尿相对密度多增高,尿肌配与血肌配之比大于20。
根据休克的类型及原发病的不同,可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相应检查,如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可测定心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疑为急性胰腺炎者可测定血尿淀粉酶;而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十分必要。
四、器械检查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患心脏病的患者十分重要,而X线检查可发现患者是否有骨折、气胸、血胸及胃肠穿孔。对于一些X线不易发现的疾病还可进行CT扫描的。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对休克的诊珊处理均有重要的意义,正常值为 0.58-0.98kPa(60-100mmH2O),若中心静脉压降低,为血容量不足的表现,见于出血性休克,此时应大量补充血容量;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压升高,而心输出量下降,为心功能减退的表现,应同时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等等,这些检查措施对休克的诊断价值很大。
看了以上介绍你对休克患者怎么诊断有了了解吧!急诊科专家说,发现休克患者要立即急救,如有不懂急救请立即救助身边人救助,或者拨打急救电话,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休克患者怎么正确的护理
休克患者怎么正确护理?这是很多休克患者家属需要了解的。休克根据病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其中,以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最常见。及时发现休克患者及早抢救,学会正确护理休克病人非常重要。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休克的一些护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休克病人应用心血管活性药。应从低浓度慢速开始,每5分钟监测一次血压,待血压稳定后改为每15~30分钟监测—次,并按药量浓度严格掌握输液滴数,使血压维持在稳定状况。在用药同时严格防止液体外溢,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其次,尽快消除休克原因。如止血,包扎固定,镇静、镇痛,抗过敏,抗感染。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应取平卧位或头和脚抬高30度,注意保温。
第三,对休克患者来说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是很重要的。必要时用药物雾化吸入,有支气管痉挛可给氨茶碱、氢化可的松,药物剂量遵医嘱执行,如出现喉头梗阻时,行气管切开。
第四,及早检查。休克病人根据病情立即抽血验血常规、血型、血钾、钠、氯、co2结合力和血浆蛋白,红细胞比积等,以做为抗休克治疗的用药依据。
第五,患者的饮食护理。学会正确护理休克病人,对于休克患者的饮食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饮食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或给予鼻饲。
综上所述,是如何正确护理休克患者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了解休克的相关知识有所帮助。
炎琥宁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后多见皮肤过敏反应和小儿泄泻,偶见过敏性休克及肝功能损害等报道。炎琥宁注射剂的严 重不良反应以全身性损害为主。主要症状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等,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其中,53%的患者为14岁以下儿童,38%的死亡患者因为药品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对于炎琥宁的不合理使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第二十三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指出,主要是超剂量用药、超适应症用药和过敏体质用药三方面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