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不是简单的关节痛
高尿酸血症不是简单的关节痛
医师介绍,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两者之间既有关联,又不一定有关联。这是因为,不少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持续终生不发生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只有在发生痛风性关节炎时才称为痛风。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等。如今,痛风患者越来越多并逐渐向低龄化发展,30岁左右的痛风患者越来越常见,但这并未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患者往往只看关节痛这一表象,不痛了就认为不用服药了。
轻度痛风的症状
(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常十分隐袭,初期为间断出现,逐渐呈持续性,多于体检或因其他病就诊时无意发现。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此为痛风最具有特征且多见的症状,起病急骤,在数小时之内受累关节即可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常于夜间发作,因关节剧痛而醒,关节局部因疼痛不能触摸,甚至不能盖床单,活动受限。以足部第一跖趾为最好发部位,其次为手足的其他小关节、踝、膝、腕、肘、肩关节。初期多为单关节病变,两侧交替发生,后期可为多关节病变,同时或先后出现。暴饮暴食、饮酒过量、劳累、感染、外伤、手术、创伤、关节周围受压,鞋履不适等均可为诱发因素。急性发作症状多持续一周余,然后逐渐缓解。关节局部红肿消退后,可有皮肤发痒、脱皮、色素沉着。发作期全身症状可有发热、乏力、心率加快、头痛等。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症状表现之一吗
尿酸值越高越易罹患痛风,毋庸置疑。
尿酸过高,是指成年男性血中尿酸值超过420微摩尔/升(7毫克/分升);停经前女性血中尿酸值超过360微摩尔/升6毫克/分升)。血液检查时发现尿酸值比正常参考价值更高,就是所谓的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体质的遗传、饮食,尤其是嘌呤体摄取过多,或者是酗酒、压力等其中两种以上原因组合而产生的。高尿酸血症如果放任不管,除了癌症外,几乎和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或者高胆固醇血症等所有成人病有密切关系。也可能会导致肾功能受损、动脉硬化、脑中风、心脏病等严重疾病,因此是非常重大的代谢异常症状。
发现高尿酸血症就是患了痛风吗?
高尿酸血症会引起痛风,但一般罹患高尿酸血症10年后,多数人会发生痛风。这就是上面所说患高尿酸血症——“痛风的症状”。简单来说,高尿酸血症除了血液中尿酸值检查较高外,本身并无任何异常的症状出现。当高尿酸血症病人体内的尿酸成为结晶,引起肿胀产生剧裂烈的关节痛时,就是痛风的发作。但是,即使截至目前,没有任何痛风发作的现象,事实上也可能拥有各种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对于日后的健康会造成非常严重的问题。尿酸结日沉积在关节内,引发急性关节炎,即为痛风发作;若沉积在肾脏,则会造成肾结石、尿路结石,引发剧烈腰痛。
诊断痛风易入哪些误区
误区一:血尿酸高一律诊断为痛风。很多人在体检时查出血尿酸含量偏高,也就是高尿酸血症,就觉得自己一定得了痛风。通常来讲,高尿酸血症的人中有10%会发生痛风,所以,只有血尿酸高而没有关节炎症状时不能诊断痛风。当血尿酸值偏高,而且病人有关节疼痛甚至肿痛时,很多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会毫不犹豫地下痛风诊断,其实,这其中有一部分病人是痛风,而有的病人可能是骨关节炎合并高尿酸血症,或者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它关节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我们在临床上一定要做好鉴别诊断。
误区二:血尿酸低于420 umol /l 不考虑痛风诊断。在临床上我多次遇见有些痛风病人因为检查血尿酸值低于420 umol /l而被延误诊断1—8年。有部分病人刚发病时第一跖趾关节肿痛口服***片1-2天就缓解,以后1-3年内双侧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肿痛多次复发,且多次查血尿酸在380-415 umol /l范围,医生因其血尿酸低于420 umol /l 不考虑痛风诊断,多年后出现痛风石才确诊为痛风。遇到单关节(尤其第一跖趾关节)肿痛间断发作且血尿酸略低于420 umol /l的病友要多次反复检测血尿酸,在排除化脓性关节炎等病的情况下,可以试服秋水仙碱作诊断性治疗,不要轻易排除或绝对不考虑痛风诊断。
误区三:只有中年男性才会患痛风 ,这也是误区之一。痛风虽最常见的是40岁以上的中年男人,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嘌呤含量也越来越高,如今,痛风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二十多岁的痛风病人在临床上并不鲜见,继发性痛风甚至有少年患者。而对于更年期后的女性朋友来说,由于女性的雌性激素水平大大降低,痛风的发生率也不低。
误区四:首发指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肿痛者不考虑痛风。足趾关节、踝关节肿痛一般会考虑痛风,但首发指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肿痛时部分医生和病友只考虑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化脓性关节炎,不考虑痛风诊断的可能性。
大脚趾关节肿疼该怎么办
大母脚趾关节处肿痛极有可能是属于痛风,因为痛风的早期发病特点之一是在大拇指的地方,而且多是在喝酒或者饮食的不当后发生的。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1200mg),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约200mg经肠道分解代谢,2/3约400mg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1.原发性痛风
多有遗传性,但临床有痛风家族史者仅占10%~20%。尿酸生成过多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中占10%。其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谢酶缺陷,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和磷酸核糖焦磷酸盐(PRPP)合成酶活性亢进。原发性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约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90%,具体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但应排除肾脏器质性疾病。
2.继发性痛风
指继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也可因某些药物所致。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计数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和癌症等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加速,使核酸转换增加,造成尿酸产生增多。恶性肿瘤在肿瘤的放化疗后引起细胞大量破坏,核酸转换也增加,导致尿酸产生增多。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铅中毒和高血压晚期等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可使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烟酸等,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另外,肾移植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也可发生高尿酸血症,可能与免疫抑制剂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有关。
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部分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该部位。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肩、髋、脊柱和颞颌等关节少受累,可同时累及多个关节,表现为多关节炎。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可伴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
相信大家看完了以上内容都已经对大脚趾关节肿疼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希望患者在生活中要观察自己脚部关节的情况,发现不良情况要及早去往正规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就医,必要的时候要住院治疗,如果排除了疾病问题那么就是鞋子不适而引起的,建议换一双更加舒适的鞋子。
尿酸高是不是一定会得痛风性关节炎
一、啥叫“痛风”?什么样的风会痛?
人们常把感冒叫“伤风”,把脑血管病叫“中风”。但是痛风这个词却有很多人不了解。其实,痛风在我国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这种病与血尿酸升高有关。大家是否知道,目前我国我国部分地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已达13. 3%,与欧美地区的2% ~18%相当,而痛风的发病率亦从1998年的0.34%上升至2003年的1.33%。痛风已逐渐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常见多发病。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大家要注意,痛风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性肾病(包括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急性高尿酸肾病、尿酸性肾结石)等。痛风这种病历史悠久,最大的特点是突然出现某个关节红肿,疼痛非常剧烈,古人形容就像一滴流动的液体在体内跑,跑到那里那里就疼痛难忍。也有人这样来解释痛风,就是关节剧烈疼痛,病人的关节甚至不能忍受旁边的风吹过。
近年来,由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常常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存在,加重了肾脏及心脑血管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因此,让大家了解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特点、如何诊断和治疗十分必要。
二、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趋势:重男轻女
以往观点认为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但目前研究发现男女比例为3.6:1,且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增加。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病率明显增高,7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中痛风的发病率男性为7%,女性为4%,而育龄期女性痛风罕见。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重要原因,并且血尿酸浓度与痛风发生关系密切。研究证实血尿酸高于0.6 mmol/L时痛风的发生率为30.5%;而血尿酸低于0.42 mmol/L时痛风的发生率仅为0.6%。高尿酸血症的程度亦与痛风的发作年龄密切相关,当血尿酸低于0.42 mmol/l时痛风发作的平均年龄为55岁,而血尿酸高于0.52 mmol/l (9 mg/dl)时发作的平均年龄为39岁。
大多数高尿酸血症人群可保持终生无症状,但向急性痛风转变的趋势随血清尿酸盐浓度升高而增加。尿酸性肾结石发生的风险随血清尿酸盐浓度升高及尿尿酸排泄量增多而增加。急性痛风关节炎90%为急性单关节炎,50%的患者首发症状为第一跖趾关节。但近期许多研究发现,目前非典型部位急性痛风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包括下肢其他部位或上肢小关节,而老年女性甚至出现多关节炎。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若未治疗5年后12%可出现痛风石,20年后出现痛风石的比例为55%。痛风石可能更早地出现在合并骨关节炎的患者、女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接受利尿剂治疗的心衰患者以及接受环孢素治疗的器官移植患者。其他发生痛风石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轻、酗酒、血尿酸水平过高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在骨关节炎患者中,存在肥大结节部位出现痛风石的时间明显缩短,该现象提示对于骨关节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更应该注意短期内出现痛风关节炎的风险。
尿酸和血尿酸有什么区别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体内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也可使体内血尿酸升高.正常人血中尿酸浓度男性介于178-416微摩尔/ 升女性介于148.5-356微摩尔/升.正常成人男女之间血尿酸浓度有一些差别.但女性到了绝经期后血尿酸值和男性之间的差别即消失.血中尿酸超过 360微摩尔/升视为高尿酸血症.临床上当血尿酸超过390微摩尔/升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当体内尿酸浓度很高时尿酸会形成结晶就如同一杯盐水开始杯中的盐是看不到的但是如果不断地往杯中加盐将会看到析出盐的结晶沉在杯底痛风指在长期高尿酸血症的情况下导致器官和组织发生蹭.主要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等.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但并不一定都能演变为痛风病而痛风病人均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在本质上应该认为没有什么区别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疾病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总之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病的先决条件没有高尿酸血症就没有痛风.但高尿酸血症可在较长时间内单独存在甚至不发展为痛风.
痛风指在长期高尿酸血症的情况下导致器官和组织发生蹭.主要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等.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但并不一定都能演变为痛风病而痛风病人均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在本质上应该认为没有什么区别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疾病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总之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病的先决条件没有高尿酸血症就没有痛风.但高尿酸血症可在较长时间内单独存在甚至不发展为痛风.
医师诊断痛风的标准是什么
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标准 滑膜液中检查到特异性尿酸盐结晶。 痛风石经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检查证实有尿酸盐结晶。 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项中的6项者: 1次以上急性关节炎发作。 炎症表现在1天内达高峰。 单关节炎发作。 患病关节皮肤呈暗红色。 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单侧关节累及跗骨关节。 有可疑的痛风石。 高尿酸血症。
尿酸和血尿酸有什么区别
痛风指在长期高尿酸血症的情况下,导致器官和组织发生病变.主要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等.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但并不一定都能演变为痛风病,而痛风病人均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在本质上应该认为没有什么区别,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疾病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总之,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病的先决条件,没有高尿酸血症就没有痛风.但高尿酸血症可在较长时间内单独存在,甚至不发展为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