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技巧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技巧
阑尾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
超声探头寻找阑尾
要找阑尾,可先找回盲部;如找回盲部,可先找升结肠。
1、升结肠的超声特点:位于右肾前方,超声图像外形呈波浪状(结肠袋的原因),正常只能显示结肠表面图像,因为内多含有粪石及气体,一般没有液体。由于具有以上特点,升结肠一般容易找到。
2、沿着升结肠向下探查,在右下腹可找到回盲部。回盲部超声特点:切面与回肠末端长轴一致时,可见到回肠末端插入结肠的图像,插入段逐渐变细。切面与回肠末端长轴垂直时,可见到类似肠套叠的“同心圆”声像图。回肠常有蠕动,结肠不动。
3、在回盲部后下方两厘米内,就是阑尾的连接处。所以一般找到回盲部后,探头不要移动,就地旋转,一般均可以找到阑尾的出口及近端。阑尾壁回声呈:强弱强。阑尾腔内一般为线样强回声。
经验:
1、阑尾的位置通常在右下腹,但是也会异位。要仔细找升结肠及回盲部。
2、儿童特别是幼儿因为身体本身就比较小的原因,所以阑尾的位置相对成人来说,一个切面上多能带到肾或肝等器官,不要认为异位了。
3、探头要选择高频的,有时胖的病人,需要结合低频探头轮流看。
4、找不到时,问病人哪里最痛,然后在那里仔细看。
5、阑尾多在髂血管周围,所以髂血管也是一个重要的寻找标志。
6、看不清时,要逐渐加压的方法,驱赶肠气。
7、随着彩超设备的分辨率提高,正常阑尾是可以显示的。只要具备了仔细、认真、耐心和一台好的超声设备,那么正常阑尾的显示率不低于百分之七十(我曾做过实验,对10位来查早孕的病人,进行寻找阑尾,找到8个。当然了,来查早孕的女性,一般都不胖)。
不同类型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1、单纯性阑尾炎:表现为轻度肿胀的管样结构,直径常位于6~10mm之间,阑尾壁增厚,壁层次尚清晰,阑尾腔内呈无回声。可有粪石强回声团。
2、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张力增高,阑尾膨胀明显,呈囊袋样改变。阑尾直径常大于10mm,阑尾壁增厚,毛糙、模糊,腔内见脓性光点样回声。(有时阑尾炎无法分型,既像这型,又像那型)
3、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壁明显增厚,不连续,轮廓不清,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内部回声杂乱。合并穿孔时,表现为右下腹的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的包块,内常有点状、气体样强回声,包块周围粘连明显。
4、慢性阑尾炎:阑尾张力不大,无肿胀感,阑尾壁连续性差,外形不规则,与周围器官粘连,蠕动性差。
急性阑尾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粒细胞数也有增高。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2.尿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尿液检查并无特殊,但为排除类似阑尾炎症状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常规检查尿液仍属必要。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
3.超声检查
阑尾充血、水肿、渗出,在超声显示中呈低回声管状结构,较僵硬,其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直径≥7mm,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图像。但坏疽性阑尾炎或炎症已扩散为腹膜炎时,大量腹腔渗液和肠麻痹胀气影响超声的显示率。超声检查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超声检查也可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可显示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异位妊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因此对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
4.腹腔镜检查
该项检查是急性阑尾炎诊断手段中能得到最肯定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通过下腹部插入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阑尾有无炎症,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邻近其他疾病,不但对确定诊断可起决定作用,并可同时进行治疗。
阑尾炎可以通过B超检测出来吗
B超检查能显示阑尾的形态、肿大程度、所在部位,对诊断阑尾炎有重要的意义。专家指出,B超无痛、无创、经济、可动态观察,并且能够分辨出不同类型的阑尾炎。各型阑尾炎的B超表现也不尽相同。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B超表现
在阑尾炎早期由于阑尾充血肿胀较轻,其正常结构改变可不明显。声像图可出现圆形或椭圆形透声区或长条形管状结构,直径在0.7~1.0cm,但多半≤1.4cm,管壁厚≥0.3cm,管壁层次结构模糊,回声不均匀。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B超表现
阑尾化脓后肿胀增粗,阑尾腔内积脓液,声像图表现在阑尾区可出现长管状低回声区,周边不规则,管壁明显增厚,常》0.3cm,阑尾腔内有时见稀疏光点,有的还可见阑尾粪石的强光团伴声影。
坏疽性阑尾炎B超表现
由于阑尾炎未得到及时控制,而使阑尾腔内积脓增多,致使阑尾坏死穿孔,超声表现为阑尾正常结构消失,阑尾区出现周边不规整的不均质的低回声区,它不随呼吸移动,如出现阑尾穿孔时,阑尾壁连续性中断,阑尾腔内见气体强回声,液性暗区增多。
上述各型阑尾炎如合并粪石,可在阑尾腔内见到团状强回声伴声影。
阑尾炎及周围脓肿B超表现:
由于阑尾化脓后脓液外渗,而被大网膜及邻近器官包裹形成团块不移动,不随呼吸活动,B超表现为边界欠清晰,形态不规则的回声极不均匀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团块,内部显示杂乱的强回声和不规则形无回声暗区,部分见粪石强回声,伴声影。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技巧
超声探头寻找阑尾
要找阑尾,可先找回盲部;如找回盲部,可先找升结肠。
1、升结肠的超声特点:位于右肾前方,超声图像外形呈波浪状(结肠袋的原因),正常只能显示结肠表面图像,因为内多含有粪石及气体,一般没有液体。由于具有以上特点,升结肠一般容易找到。
2、沿着升结肠向下探查,在右下腹可找到回盲部。回盲部超声特点:切面与回肠末端长轴一致时,可见到回肠末端插入结肠的图像,插入段逐渐变细。切面与回肠末端长轴垂直时,可见到类似肠套叠的“同心圆”声像图。回肠常有蠕动,结肠不动。
3、在回盲部后下方两厘米内,就是阑尾的连接处。所以一般找到回盲部后,探头不要移动,就地旋转,一般均可以找到阑尾的出口及近端。阑尾壁回声呈:强弱强。阑尾腔内一般为线样强回声。
经验:
1、阑尾的位置通常在右下腹,但是也会异位。要仔细找升结肠及回盲部。
2、儿童特别是幼儿因为身体本身就比较小的原因,所以阑尾的位置相对成人来说,一个切面上多能带到肾或肝等器官,不要认为异位了。
3、探头要选择高频的,有时胖的病人,需要结合低频探头轮流看。
阑尾炎疾病患者该做的检查项目有什么
阑尾炎这样的疾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确实是普遍的存在,对于阑尾炎疾病我们需要在画面的时候积极做好检查和治疗千万不要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为了有效帮助的患者,小编来讲述阑尾炎疾病患者该做的检查项目有什么。
血常规
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多形核细胞数也有增高(约80%)。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多形核细胞比数明显增高(>80%),具有同样重要意义。当病情正在发展,症状恶化,已经增多的白细胞数突然降低,往往是脓毒血症的表现,属于危象,应予重视。
尿常规
尿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尿液检查并无特殊,但为排除类似阑尾炎症状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常规检查尿液仍属必要。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不应与结石相混淆。
腹部X线平片
腹部X线平片 无并发症的急性阑尾炎,其X线平片可能完全正常,无诊断意义。在并发有局限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可发现有:①右下腹盲肠和回肠末端部位肠腔积气和液气平面;②腰椎侧弯和右腰大肌阴影模糊;③有时可见阑尾粪石;④右下腹软组织块影,由周围充气肠曲衬托,边缘可以比较清晰;⑤穿孔所致气腹极为少见;⑥横结肠扩张等有助于诊断与排除输尿管结石、肠梗阻等其他可能,但特异性很差。
CT检查
CT检查 正常阑尾仅偶见于CT检查时,炎症阑尾可显示阑尾周壁对称性增厚,管腔闭塞或充满脓液而扩张。有时可见盲肠周围脂肪模糊、密度增大,右腰大肌肿胀,特别容易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对有并发症者可见腹腔内多处脓肿,但CT发现率仅13%~60%,因此只有用于发现阑尾炎并发周围炎性肿块或脓肿时。虽然其敏感性高达94%,特异性仅为79%,可作为必要时的辅助诊断和排除与阑尾炎相混淆的腹部病变。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目前已被公认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一项有价值的方法,此检查于20世纪80年代始应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采用加压探测法,将四围肠内气体驱开而阑尾形态不变。阑尾充血水肿渗出在超声显示中呈低回声管状结构,较僵硬,其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直径≥7mm,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图像。准确率高达 90%~96%,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均在90%左右。但坏疽性阑尾炎或炎症已扩散为腹膜炎时,大量腹腔渗液和肠麻痹胀气影响超声的显示率。超声检查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超声检查也可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可显示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异位妊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因此对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有人报道临床典型病人即使超声检查为阴性,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如果二者均不肯定则宜观察。超声检查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具有方便、无痛苦、可重复、可床边应用和值得普及推广的优点。
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应认为是急性阑尾炎诊断手段中能得到最肯定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通过下腹部插入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阑尾有无炎症,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邻近其他疾病,不但对确定诊断可起决定作用,并可同时进行治疗。但此法有下列缺点:①必须具备昂贵的腹腔镜;②必须在麻醉下在下腹部作小切口,虽然切口不大,但也是手术;③术者必须操作熟练以达到诊断目的而又不至引起并发症,不是一般医生可能完成;④无法在床旁进行;⑤不方便,有痛苦。因此只有非常必要时才采用此法,当 AIDS病人(包括AIDS/HIV、抗癌化学治疗、应用大量激素治疗、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出现不典型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既不能等待观察以致病情加重,又不能盲目手术甚至误切正常阑尾,腹腔镜检查肯定诊断为一可取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除非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否则无此必要。
慢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一般,主要的慢性阑尾炎的检查方法有:
1、X线钡灌肠检查:这种慢性阑尾炎的检查可见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被推动等。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该检查对无典型的发作史者有重要意义。钡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重要还在于排除可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内脏下垂等。
2、超声检查: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等,也是主要的慢性阑尾炎的检查方法。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行手术者中约35%术后症状未见改善,均系其他疾病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可见其误诊率之高和术前鉴别诊断的重要。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慢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原来最为主要的是X线钡灌肠检查和超声检查,这两样检查对确诊慢性阑尾炎有着积极的作用,毕竟与之类似的病有好多种,这也避免误诊的重要手段了,只有确诊了,医生才能对症治疗,患者也才能早日康复。
阑尾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急性阑尾炎的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可升高到l.2~1.4万/mm3;并且中性粒细胞占85%~95%,如中性粒细胞增多至85%以上多反应病情较重,有时还可见中毒颗粒。但也有个别阑尾炎病儿自细胞上升不明显。
2、 对疑难病例应做腹腔穿刺,经镜检有脓细胞者,即可诊断。
3、CT可直接显示阑尾及周围软组织和炎症。
4、B超检查:B超下正常阑尾无影像显示,超过≥6mm则可以确定阑尾炎诊断,阑尾腔的宽度增加,显示出阑尾周围脓肿的大小。
慢性阑尾炎的检查
1、X线钡灌肠检查:可见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被推动等。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该检查对无典型的发作史者有重要意义。钡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重要还在于排除可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内脏下垂等。
2、超声检查: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等。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行手术者中约35%术后症状未见改善,均系其他疾病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可见其误诊率之高和术前鉴别诊断的重要。
阑尾炎该如何进行检查
血常规
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多形核细胞数也有增高(约80%)。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多形核细胞比数明显增高(>80%),具有同样重要意义。当病情正在发展,症状恶化,已经增多的白细胞数突然降低,往往是脓毒血症的表现,属于危象,应予重视。
尿常规
.尿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尿液检查并无特殊,但为排除类似阑尾炎症状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常规检查尿液仍属必要。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不应与结石相混淆。
腹部X线平片
.腹部X线平片 无并发症的急性阑尾炎,其X线平片可能完全正常,无诊断意义。在并发有局限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可发现有:①右下腹盲肠和回肠末端部位肠腔积气和液气平面;②腰椎侧弯和右腰大肌阴影模糊;③有时可见阑尾粪石;④右下腹软组织块影,由周围充气肠曲衬托,边缘可以比较清晰;⑤穿孔所致气腹极为少见;⑥横结肠扩张等有助于诊断与排除输尿管结石、肠梗阻等其他可能,但特异性很差。
CT检查
CT检查 正常阑尾仅偶见于CT检查时,炎症阑尾可显示阑尾周壁对称性增厚,管腔闭塞或充满脓液而扩张。有时可见盲肠周围脂肪模糊、密度增大,右腰大肌肿胀,特别容易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对有并发症者可见腹腔内多处脓肿,但CT发现率仅13%~60%,因此只有用于发现阑尾炎并发周围炎性肿块或脓肿时。虽然其敏感性高达94%,特异性仅为79%,可作为必要时的辅助诊断和排除与阑尾炎相混淆的腹部病变。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目前已被公认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一项有价值的方法,此检查于20世纪80年代始应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采用加压探测法,将四围肠内气体驱开而阑尾形态不变。阑尾充血水肿渗出在超声显示中呈低回声管状结构,较僵硬,其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直径≥7mm,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图像。准确率高达90%~96%,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均在90%左右。但坏疽性阑尾炎或炎症已扩散为腹膜炎时,大量腹腔渗液和肠麻痹胀气影响超声的显示率。超声检查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超声检查也可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可显示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异位妊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因此对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有人报道临床典型病人即使超声检查为阴性,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如果二者均不肯定则宜观察。超声检查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具有方便、无痛苦、可重复、可床边应用和值得普及推广的优点。
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应认为是急性阑尾炎诊断手段中能得到最肯定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通过下腹部插入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阑尾有无炎症,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邻近其他疾病,不但对确定诊断可起决定作用,并可同时进行治疗。但此法有下列缺点:①必须具备昂贵的腹腔镜;②必须在麻醉下在下腹部作小切口,虽然切口不大,但也是手术;③术者必须操作熟练以达到诊断目的而又不至引起并发症,不是一般医生可能完成;④无法在床旁进行;⑤不方便,有痛苦。因此只有非常必要时才采用此法,当AIDS病人(包括AIDS/HIV、抗癌化学治疗、应用大量激素治疗、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出现不典型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既不能等待观察以致病情加重,又不能盲目手术甚至误切正常阑尾,腹腔镜检查肯定诊断为一可取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除非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否则无此必要。
检查阑尾炎的方法都有哪些
急性阑尾炎的检查
1、血相:白细胞总数可升高到l.2~1.4万/mm3;并且中性粒细胞占85%~95%,如中性粒细胞增多至85%以上多反应病情较重,有时还可见中毒颗粒。但也有个别阑尾炎病儿自细胞上升不明显。
2、 对疑难病例应做腹腔穿刺,经镜检有脓细胞者,即可诊断。
3、CT可直接显示阑尾及周围软组织和炎症。
4、B超检查:B超下正常阑尾无影像显示,超过≥6mm则可以确定阑尾炎诊断,阑尾腔的宽度增加,显示出阑尾周围脓肿的大小。
慢性阑尾炎的检查
1、X线钡灌肠检查:可见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被推动等。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该检查对无典型的发作史者有重要意义。钡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重要还在于排除可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内脏下垂等。
2、超声检查: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等。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行手术者中约35%术后症状未见改善,均系其他疾病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可见其误诊率之高和术前鉴别诊断的重要。
阑尾炎可以通过B超检测出来吗
病例摘要:患者,男,21岁,下腹痛,高热,血象高,后腹腔手术证实阑尾炎伴周围炎性渗出,以下为患者阑尾处B超图片:
B超检查能显示阑尾的形态、肿大程度、所在部位,对诊断阑尾炎有重要的意义。专家指出,B超无痛、无创、经济、可动态观察,并且能够分辨出不同类型的阑尾炎。各型阑尾炎的B超表现也不尽相同。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B超表现
在阑尾炎早期由于阑尾充血肿胀较轻,其正常结构改变可不明显。声像图可出现圆形或椭圆形透声区或长条形管状结构,直径在0.7~1.0cm,但多半≤1.4cm,管壁厚≥0.3cm,管壁层次结构模糊,回声不均匀。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B超表现
阑尾化脓后肿胀增粗,阑尾腔内积脓液,声像图表现在阑尾区可出现长管状低回声区,周边不规则,管壁明显增厚,常》0.3cm,阑尾腔内有时见稀疏光点,有的还可见阑尾粪石的强光团伴声影。
坏疽性阑尾炎B超表现
由于阑尾炎未得到及时控制,而使阑尾腔内积脓增多,致使阑尾坏死穿孔,超声表现为阑尾正常结构消失,阑尾区出现周边不规整的不均质的低回声区,它不随呼吸移动,如出现阑尾穿孔时,阑尾壁连续性中断,阑尾腔内见气体强回声,液性暗区增多。
上述各型阑尾炎如合并粪石,可在阑尾腔内见到团状强回声伴声影。
阑尾炎及周围脓肿B超表现:
由于阑尾化脓后脓液外渗,而被大网膜及邻近器官包裹形成团块不移动,不随呼吸活动,B超表现为边界欠清晰,形态不规则的回声极不均匀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团块,内部显示杂乱的强回声和不规则形无回声暗区,部分见粪石强回声,伴声影。
超声波能否提高阑尾炎诊断准确率
一项对阑尾切除术病人的回顾性分析显示,与病史、体格检查及白细胞计数相比,超声波检查并不能明显提高阑尾炎诊断准确率,而且有可能延误手术。民众健康专家称,对于不典型病例,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比影像学更有价值。
阑尾炎诊断一直是内外科医生棘手的问题,据报道阴性阑尾切除率为15%-33%。由于对阑尾炎及时作出诊断有一定困难,所以多年来医生们一直试图利用影像学方法如超声波和CT检查来提高诊断准确率。
研究表明,第三护理医院超声波和CT检查在阑尾炎诊断中不断增加,同时腹腔镜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研究人员分析了连续766例进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人,评价了影像学方法和腹腔镜在阑尾炎可疑病例中的应用价值。
在进行阑尾切除的病人,约四分之一的病人为小于10岁(15.7 %)或大于50岁(8.2 %)者。男女之比为1.2:1。阴性阑尾切除率为15.7%,女性较高为24.6%。穿孔在小于10岁和大于50岁病人较高,分别为20.4 % 和28.6 %。在穿孔病人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
典型转移性疼痛阳性预测阑尾炎价值最高,为(91 %),WBC大于12 X 109 /L阳性预测价值排第二位,为90.1 %。可是许多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正常,这些病人中穿孔也很常见。而且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白细胞计数也较高,也可能比这些没有穿孔的阑尾炎高。联合应用病史、体格检查及白细胞计数,如果需要的话再加影像学检查,可使诊断准确率达到74.9 %。
CT扫描了47例病人,诊断准确率为74.5%,6例假阴性。超声检查了155例病人,诊断准确率仅为43.4%,118例假阴性(76.1%)。所有病人从就诊到请外科会诊的平均时间为5.2小时,而从就诊到进行超声和CT检查的时间则分别增加到6.4和7.8小时。
腹腔镜检查了76例病人,阑尾炎阴性率为42.1%,比进行开腹手术的大部分病人高。但腹腔镜对术中阑尾似乎正常的病人的其它疾病诊断率达91.6%,而开腹手术对术中阑尾似乎正常病人的其它疾病诊断率仅为74%。
研究人员发现,超声检查比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要低,这与以前前瞻性的研究所报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结果相矛盾。研究人员在对上述相反结论进行解释时说,超声参数可靠性受到一定限制,与检查者的水平有一定关系。CT扫描准确率增高,但还是没有临床诊断准确率高。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在有典型转移性疼痛和白细胞计数增高时,应尽量避免应用这二项影像学检查,以免耽搁进行外科会诊和手术时间。
因为仅有一半的病人有典型的转移性疼痛,所以需要观察、影像学检查,同时腹腔镜检查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研究人员建议对非典型病例应用腹腔镜检查。
研究人员认为,由于腹腔镜零死亡率、低并发症、准确率高、方便实用,在怀疑阑尾炎的非典型病例应该早期应用腹腔镜,而不是CT和超声波,所以说超声波检查不能提高阑尾炎诊断准确率。
儿童急性阑尾炎检查诊断
一、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多形核细胞数也有增高(约80%)。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多形核细胞比数明显增高(>80%),具有同样重要意义。当病情正在发展,症状恶化,已经增多的白细胞数突然降低,往往是脓毒血症的表现,属于危象,应予重视。
二、尿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尿液检查并无特殊,但为排除类似阑尾炎症状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常规检查尿液仍属必要。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不应与结石相混淆。
三、腹部X线平片
无并发症的急性阑尾炎,其X线平片可能完全正常,无诊断意义。在并发有局限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可发现有:
1、右下腹盲肠和回肠末端部位肠腔积气和液气平面;
2、腰椎侧弯和右腰大肌阴影模糊;
3、有时可见阑尾粪石;
4、右下腹软组织块影,由周围充气肠曲衬托,边缘可以比较清晰;
5、穿孔所致气腹极为少见;
6、横结肠扩张等有助于诊断与排除输尿管结石、肠梗阻等其他可能,但特异性很差。
四、CT检查
正常阑尾仅偶见于CT检查时,炎症阑尾可显示阑尾周壁对称性增厚,管腔闭塞或充满脓液而扩张。有时可见盲肠周围脂肪模糊、密度增大,右腰大肌肿胀,特别容易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对有并发症者可见腹腔内多处脓肿,但CT发现率仅13%~60%,因此只有用于发现阑尾炎并发周围炎性肿块或脓肿时。虽然其敏感性高达94%,特异性仅为79%,可作为必要时的辅助诊断和排除与阑尾炎相混淆的腹部病变。
五、超声检查
目前已被公认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一项有价值的方法,此检查于20世纪80年代始应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采用加压探测法,将四围肠内气体驱开而阑尾形态不变。阑尾充血水肿渗出在超声显示中呈低回声管状结构,较僵硬,其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直径≥7mm,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图像。准确率高达90%~96%,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均在90%左右。但坏疽性阑尾炎或炎症已扩散为腹膜炎时,大量腹腔渗液和肠麻痹胀气影响超声的显示率。超声检查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超声检查也可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可显示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异位妊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因此对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有人报道临床典型病人即使超声检查为阴性,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如果二者均不肯定则宜观察。超声检查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具有方便、无痛苦、可重复、可床边应用和值得普及推广的优点。
得了阑尾炎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急性阑尾炎的检查
1、血相:白细胞总数可升高到l.2~1.4万/mm3;并且中性粒细胞占85%~95%,如中性粒细胞增多至85%以上多反应病情较重,有时还可见中毒颗粒。但也有个别阑尾炎病儿自细胞上升不明显。
2、对疑难病例应做腹腔穿刺,经镜检有脓细胞者,即可诊断。
3、CT可直接显示阑尾及周围软组织和炎症。
4、B超检查:B超下正常阑尾无影像显示,超过≥6mm则可以确定阑尾炎诊断,阑尾腔的宽度增加,显示出阑尾周围脓肿的大小。
慢性阑尾炎的检查
1、X线钡灌肠检查:可见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被推动等。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该检查对无典型的发作史者有重要意义。钡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重要还在于排除可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内脏下垂等。
2、超声检查: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等。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行手术者中约35%术后症状未见改善,均系其他疾病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可见其误诊率之高和术前鉴别诊断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