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汞中毒应急处理
甲基汞中毒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聚乙烯薄膜防毒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工作服不要带到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孕妇可以吃鱼翅吗
很多准妈妈也会在怀孕时也会食用鱼翅,但孕妇可以吃鱼翅吗?
怀孕期间还是可以吃鱼翅的,适量的话影响不大的,不过海洋鱼类含有大量的甲基汞,所以要慎食这类海鱼及其制品,以防止发生汞中毒,影响胎儿在智力等方面的发育。
鱼翅这种美味高档的营养品被水银污染的程度高达70%,含有可被人体吸收的水银比率已超出正常允许含量42倍。所以产后妈妈尽量不要食用鱼翅。因为摄入过量的水银会对产妇和她们的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尤其会影响孩子大脑和神经细胞的生成。
汞中毒是什么引起的
病因:
急性汞中毒主要因短期内大量吸入高浓度汞蒸气、汞盐粉尘或误服汞化合物引起。空气中汞浓度超过0.1 mg/m3时,长期接触,有产生慢性中毒之可能。汞蒸气较易透过肺泡壁含脂质的细胞膜,与血液中的脂质结合,很快分布到全身各组织。汞对呼嗷道、消化道黏膜有腐蚀作用。汞离子易与巯基结合,使与巯基有关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丙酮酸激酶、琥珀酸脱氢酶等失去活性。汞还与氨基、羧基、磷酰基结合而影响功能基团的活性。由于这些酶和功能基团的活性受影响,阻碍了细胞生物活性和正常代谢,最终导致细胞变性和坏死。近年来发现汞对肾脏的损害以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为主。汞还可引起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发生肾病综合征或肾小球肾炎。
接触机会:
除汞矿的开采、冶炼过程有接触汞的机会外,汞的职业性接触主要在于它的应用过程,如:
(一)化学工业
主要见于水银电解法制碱、有机合成使用汞或其化合物作为触酶或定位剂,以及用汞作原料生产医药(甘汞、升汞及汞撤利等)、农药、试剂等。
(二)仪表行业
主要用于某些仪表制造、维修、校检等,如温度计、血压计、气压计等。
(三)电器行业
主要用于灯具、开关、电子管制造等。
(四)其他
如使用汞齐提取金银、补牙、制镜、制造雷汞(起爆剂),以及用汞盐处理毛绒、制革等。
汞和汞的化合物曾经广泛地应用于医药领域,如汞化合物曾被用来治疗梅毒下疳;汞利尿剂也被广泛使用,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呋塞米和依他尼酸取代;某些有机汞化合物还被广泛地用作杀真菌制剂等,但二三十年前已被禁止。值得关注的还有汞齐补牙过程中的汞接触.涉及牙医、技师及接受补牙的病人;汞齐补牙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按照重量计,汞齐的组成为汞50%,35%银,9%锡,6%铜以及少量的锌,一次补牙元素汞的使用量约在750~1000mg之间。
毒性机制:
(一)吸收
汞的吸收及毒性主要取决于汞的化学形式及接触途径。金属汞在室温下为液体,有较强的挥发性,在生产条件下主要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侵入人体;汞蒸气容易经肺泡吸收,且吸收速度快,吸收量可达75%~100%。金属汞经消化道的吸收量甚微,常少于摄入量的0.01%,有报道即使入口服100~500g的金属汞,除偶有腹泻外,未见到其他影响;金属汞和汞盐不易为完整的皮肤吸收,但无机汞盐则主要经由消化道进入体内,其吸收量主要取决于它的溶解性。
非职业性汞接触的主要侵入途径则是消化道,例如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的水俣病(Minamata disease),即是含有无机汞的工业污染排到海里,被微生物转化为甲基汞,经过食物链富集到鱼类(如金枪鱼、箭鱼)体内,使鱼体内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汞浓度高出3000倍,人长期食用这些鱼后,即发生甲基汞中毒。1972年在伊拉克,因食用甲基汞消毒过的麦种制成的面包,导致6000人中毒,500人死亡。
(二)分布及代谢
汞吸收入血后,最初主要分布于红细胞中,后被氧化为Hg2+而进入m浆,与蛋白质结合,输送到各组织器官中去;而后则逐渐向肾脏尤其是近曲小管集中,储存在肾小管细胞中,与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结合生成较稳定的汞硫蛋白( mercurothionein)而失去活性,并进而被溶酶体吞噬,得以较安全地储存于细胞中。一小部分则以元素汞的形式溶解在血脂中,可通过血脑屏障及胎盘屏障,在脑内可被进一步氧化为Hg2+而长期储存,这是金属汞中毒较无机汞盐中毒多见中枢神经损害的原因。
体温计水银中毒到底会如何
虽然在各种故事里面,常见到用水银谋害人命的,但实际上口服水银想要毒死人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消化道对汞的吸收率非常低。如果出现宝宝咬碎水银温度计,最重要的不是担心汞中毒,而是注意不要吞下去玻璃。
还有一种非常小众的中毒模式:用注射剂直接将水银注射进身体来害人或者自杀,也是效率很差的一种模式:虽然水银作为液体金属会阻断血管、伤害器官,但是不会造成急性汞中毒。
汞蒸气则是更容易造成单体汞中毒的原因。汞蒸气在较低浓度(0.7-42微克/立方米)的情况下,就可以对人体造成慢性汞中毒的影响。长期在工作或生活中误接触汞蒸气的人,会出现慢性汞中毒:比如相关行业的工人,实验室人员,医生等等。不过慢性汞中毒没致死或致癌那么直接,更多体现在失眠、头晕、健忘、脱发、身体震颤等方面。
是否慢性中毒,更重要的是暴露时间,短时间暴露在这种低浓度下,是不会影响到人体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在1-44毫克/立方米较高浓度下,短时间的暴露(4-8小时)就会造成急性汞中毒。急性汞中毒则会出现口腔中有金属味道、头疼、呕吐、腹痛、发烧,严重的会出现器官损伤的情况。一般来说,的确如果在这种浓度下生活几天,可能会致死,但是合理的情况下,几小时内,急性中毒症状已经足够警醒任何人该去医院治疗了。
在家里不小心打碎了水印体温计会怎样?
那一个水银体温计碎在家里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按照体温计含1克汞,室内面积80平米,层高2.5计算。完全蒸发后,汞蒸汽密度为5毫克/立方米,的确在急性汞中毒的范围内。但正常情况下汞的挥发速度很慢,是以月或年为时间轴的,因此不太可能达到急性中毒的级别。除非你像某个汞中毒新闻的主人公一样,马上拿拖把拖地,把水银打散成无数的小液滴,主动人为千万倍的加快汞蒸汽的生成速度。
相对于上面两种中毒情况,第三种更为常见,就是汞的化合物的摄入。汞化合物包括无机汞化合物和有机汞化合物。无机汞化合物相对好一些,但史上也不乏被当成投毒杀人案的凶器。无机汞化合物在国内最出名的一种是硫化汞,也就是中药中的朱砂,不少中成药因为含朱砂超标而在国外禁售。
有机汞化合物的毒性则强很多,二甲基汞只要滴几滴在人皮肤上,就可以致死。而我们曾说过的海鱼中的汞问题的主角:甲基汞的毒性也很高,致死量和砒霜是差不多一个等级的。即便是微量,长期摄入也可能会造成身体、智力、视力、听觉等全方位障碍,也就是著名的“水俣病”——这个60年前因工业污染造成的集体甲基汞中毒事件。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措施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早期饮食应为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可恢复正常饮食。沙门菌食物中毒应床边隔离。
2、对症治疗
呕吐、腹痛明显者,可口服丙胺太林(普鲁本辛)或皮下注射阿托品,亦可注射山莨菪碱。能进食者应给予口服补液。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腹泻频繁者,给予糖盐水静滴。出现酸中毒酌情补充5%碳酸氢钠注射液或11、2%乳酸钠溶液。脱水严重甚至休克者,应积极补液,保持电解质平衡及给予抗休克处理。
3、抗菌治疗
一般可不用抗菌药物。伴有高热的严重患者,可按不同的病原菌选用抗菌药物。如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可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甲醛中毒应急处置和急救
1.迅速撤离人员至上风处,隔离至气体散净,切断火源。如发生燃烧,用泡沫、二氧化碳、沙土灭火。
2.合理通风,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如果喷雾状水只能减少蒸发,不能降低其易燃性),然后运输至废物处理场所。如果发生大量泄露,建围堤收集,然后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3.处置中毒人员。迅速撤离人员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和保暖,必要时吸氧。注意观察早期病情变化,中毒人员应避免活动,出现上呼吸道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24小时。眼睛接触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然后就医。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服,用大量水冲洗或淋浴。严重者速送医院抢救。
肥肠中有水银吗
一、为什么肥肠里有水银
猪大肠储存时容易变黑,经过水银灌洗后能够保持颜色不变并起到防腐、防臭作用,同时使用水银对猪大肠进行灌洗,可以将肠内的污物粘下来,起到“清洗”的效果。水银虽然价格较高,但可以反复使用,低廉的成本也为不法商贩在清洗环节违规操作提供可能。
二、汞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1.汞外溢的处理方法
(1)汞污染的地面可用5%至10%三氯化铁或10%漂白粉冲洗。
(2)当汞滴洒在缝隙或很细小时,可取适量的硫磺粉覆盖。
(3)汞滴洒落被如衣服上时应尽快找出汞滴按上述方法处理,还应将污染的被褥衣服阳光暴晒数小时后可用。
(4)清扫污染垃圾(包括打碎的玻璃)装于封闭容器中妥善处理。
(5)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人员退出。
(6)如汞滴较大可将纸卷成筒或用锡箔、胶带纸湿润棉签蘸起,汞滴装入瓶中封口。
2.汞的危害
纯汞有害它的化合物和盐的毒性非常高,口服、吸入或接触后可以导致肝脑损害。
汞是一种可在生物体内积累的毒物,易被皮肤、呼吸及消化道吸收,汞破坏中枢神经组织及口、粘膜和牙齿。汞在水体中经微生物作用生成甲基汞。甲基汞易在鱼、贝壳等海产品体内富集,体内形成很高浓度的甲基汞。人或动物食用了含有甲基汞的海产品,引起甲基汞中毒。由于中毒事件发生在日本的水俣市,而且当时中毒原因不清,故称“水俣病”。水俣病即汞中毒的一种。
汞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而且环境污染持久的有毒物质。一支普通的棒式或内标式玻璃体温计含汞约1克;一台台式血压计含汞约50克。由于所采用的材料多为玻璃,在使用中,非常容易发生破碎,使汞外泄。而汞在常温下,即可蒸发,形成汞蒸气。如处置不当,极易造成汞的污染。据计算,一支体温计打碎后,外泄的汞全部蒸发后,可使一间15平方米大、3米高的房间室内空气汞的浓度达到22.2毫克/立方米。我国规定的汞在室内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01毫克/立方米。一般认为,人在汞浓度为1.2-8.5毫克/立方米的环境中很快会引起中毒。
由于电池的高使用频率和普遍性,使得含汞电池的威胁性更加突出。据悉,一粒微型含汞碱性纽式电池可污染的水是六十万升,相当于人一生的饮水量。虽然从1995年开始,美国和欧洲相继出台了禁止销售含汞电池的相关规定,明确规定,碱性锌锰电池不能添加汞,汞含量不得大于电池总量的0.0005%,但是由于世界上还没有技术可以生产无汞钮扣电池,只能允许纽扣电池汞含量不超过电池总质量的2%。
在国外,十几年来日本和美国、欧洲等著名电池生产商对无汞扣式电池无汞化做了大量研究。但都存在技术问题未能解决,尚无一家企业能成功生产碱性无汞钮扣电池,致使全球市场上一直使用含汞的碱性钮扣电池。每年数十亿枚扣式电池被生产和使用,使中国和世界其它地方的人们仍面临接触汞的危险。
随着我们国人的努力,中国率先突破了这项技术难关,避免了水银中毒悲剧的出现,因此为世界范围内的环保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此,美国自然资源环境协会特地向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发信赞扬新利达公司研制的无汞电池为全球环保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
一、催吐 如果吃下去的时间在1~2小时内可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二、导泻 如果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 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三、解毒 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式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水。
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理方法是什么
一氧化碳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冬季应注意保暖。对取暖用的煤炉要装好烟囱,并保持烟囱结构严密和通风良好,防止漏烟、倒烟。煤气发生炉和管道要经常检修以防漏气,产生一氧化碳的工作场地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并须加强对空气中一氧化碳的监测。吸氧,以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
一氧化碳中毒有条件的可以实行高压氧治疗,效果最佳。鼻导管吸氧的氧流量为8-10L/min。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可用细胞色素静脉滴注,或将三磷腺苷、辅酶I、普通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有脑血管痉挛、震颤性麻痹者,可用阿托品或静脉注射。防治脑水肿应用高渗脱水剂,如甘露醇与高渗葡萄糖液交替静脉滴注、或并用利尿剂及地塞米松。脑水肿多出现在中毒后2-4h。纠正呼吸障碍可应用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等。
重症缺氧、深昏迷24h以上者可行气管切开,呼吸停止者立即人工呼吸,必要时气管插管,加压给氧,使用人工呼吸器。纠正低血压发现休克征象者立即抗休克治疗。对症处理惊厥者应用苯巴比妥、地西泮镇静。震颤性麻痹服苯海索(安坦)。瘫痪者肌注氢溴酸加兰他敏,口服维生素B族和地巴唑,配合新针、按摩疗法。
甲基汞中毒的危害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属有机汞。有机汞系亲脂性毒物,主要侵犯神经系统。有机汞中毒的主要表现有:无论任何途径侵入,均可发生口腔炎,口服引起急性胃肠炎;神经精神症状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精神障碍、谵妄、昏迷、瘫痪、震颤、共济失调、向心性视野缩小等;可发生肾脏损害,重者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尚可致心脏、肝脏损害,可致皮肤损害。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1.危险特性:受高热、明火会产生剧毒的蒸气。2.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汞。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GB/T17132-1997,空气)气相色谱法(GB/T14204-93,水质)气相色谱法(鱼、肉)《农药残留量气相色谱法》国家商检局编5.环境标准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05mg/m3[皮]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Ⅱ、Ⅲ类水域)1.0×10-6mg/L
吃鱼小心汞污染
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海水、河水中汞含量增加,导致生活在水中的鱼虾、贝类等遭到汞污染。汞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经河水或海水中的浮游生物转化为甲基汞并通过食物链由低级生物向高级生物传递。
2009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对美国300条河流中的鱼类进行调查,发现每个鱼类样本中都含有汞,约1/4的鱼体内汞含量超过美国环保署制定的安全标准。
虽然现在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措施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但由于汞的不易降解性,在彻底消除汞的工业污染后,鱼体污染还会维持15年或更长时间。因此,人食用甲基汞污染的水产品后,脂溶性的甲基汞能顺利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轻度汞中毒症状不具特异性,如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失眠甚至性格改变、关节疼痛等,一般不容易引起人们重视,也很少有人到医院检查。但长期食用被汞污染的水产品,汞易在人体内蓄积,就会导致慢性汞中毒。孕妇食用过多汞污染的食物,甲基汞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并对胎儿产生有害影响,婴儿出生后可出现智力低下、生长缓慢、免疫功能低下等。
为了减少汞中毒的机会,人们应尽量吃生长周期短的鱼,因为寿命长的鱼类体内可能含有更多的甲基汞。要预防食用水产品引起的汞中毒,人们应尽量食用动物链中低级的生物,并且尽可能不要长期过量食用水产品。